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岛东侧,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普陀山四面环海,是大自然遗失在茫茫大海中的一枚珍宝,因而风光格外旖旎别致,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普陀山上寺塔崖刻众多,庄严的梵音与涛声相合,充满了海上佛国的神秘色彩。岛上树木茂密,古树遍野,鸟语花香,因此还有“海岛植物园”的美誉。岛四周皆是金黄色的细沙,白浪逐沙滩、渔帆点点,山峦叠翠,美好的景色环绕着庄严的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或神秘,给人以无限遐想。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很多美妙动人的传说。这里我们就来说说“不肯去观音院”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慧锷的日本和尚来到中国,在五台山见到有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栩栩如生,十分喜爱,方丈就将佛像送给了慧锷。
慧锷打算将观音像带回日本去建寺供养,回去的路上,船到普陀山,突然刮起了大风,慧锷只好抛锚落帆,等大风平息后再走。第二天,风息了,浪平了,慧锷扬帆启航,可是船刚驶出不远,洋面上突然升起浓雾挡住了去路。船在海上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到了普陀山。到了第三天,海面上又是风又是浪,船根本无法行驶。慧锷想,一次又一次开船,都有风浪和大雾阻挡,难道是观音大士不愿去日本吗?他跪在观音像面前祷告说:观音大士是不是不肯去日本?如果您真的不肯去,我就在这里建寺院把您供起来吧!话音未落,云也散了,天也晴了,慧锷看海边沙滩上金光闪闪,海潮时退时涨;郁郁葱葱的山峰周围,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洋。晨观日出,夜听潮声,真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就决定在此建造寺院。周围的渔民听说慧锷和尚要建佛院,都来相助,没多久,就造起了一座小佛院。
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像就留在普陀山了,而这座普陀山最早建成的小佛院也被当地信徒称为“不肯去观音院”。
优越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旅游服务使普陀山常年游人如织,四季佛事不断。每年三大香会节以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期间,游客更多,香火更旺。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诚朝拜,一派“海天佛国、琉璃世界”庄严而又繁荣的景象。
现在,普陀山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
的窗口,成为集礼佛观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岛考察、书画写生、影视摄制、民俗采风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
短姑圣迹的故事
相传有姑嫂二人渡莲花洋来普陀山朝山进香,船靠近码头时,不巧小姑“天癸”来潮,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嫂子责备她无福朝圣,叫她呆在小船中等她,便独自进山拜佛去了。
时近中午,潮水大涨,小船与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得发慌。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拎着饭篮子走到码头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踩着这石块来到小姑船上,说是她嫂子进香托她捎来的,说罢,放下饭盒便离船而去。过了不久,嫂子进香归来,问起这件事,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刚才拜佛时,瞻仰莲座,只见观音大士衣湿了一片,心里顿有所悟,原来这是观世音菩萨做的善事。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观音大士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以踩脚的石块,称为“短姑圣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