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吃药不如吃对食物
32794200000030

第30章 慢性胃炎

1.疾病简述

慢性胃炎主要是由急性胃炎迁延不愈,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累及胃黏膜,以及免疫等因素所导致的疾病。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位居各种胃病之首。

2.食疗选方

⑴参姜炖猪肚

原料:猪肚1只,人参15克,干姜5克,葱白少许。

做法:人参、干姜放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缝合。向砂锅内加水,猪肚放锅内,用武火烧沸,去除汤面上的浮沫,改用文火煮至烂熟,调味后即可食用。每天服1次,连服5天。

功效:适用于胃虚寒证、食欲缺乏、胃脘冷痛的患者。

⑵莲籽粥

原料:莲籽、糯米各50克,红糖1大匙。

做法:将莲籽用水泡胀,先用文火煮半个小时,备用。将洗净的糯米放入锅中,加水。用武火煮10分钟,倒入莲籽,加糖,再改用文火炖半个小时后即可饮用。当早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胃寒怕冷、遇冷则泻的患者。

⑶猪肚煨胡椒

原料:猪肚1只,胡椒10克,精盐适量。

做法:猪肚洗净。将磨碎的胡椒粉碎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猪肚口。先用文火煨炖,猪肚熟后,用精盐调味后即可食用。每2~3天食用1次,饮汤食猪肚。

功效:温胃散寒。

⑷牛奶煮鹑蛋

原料:牛奶250克(或奶粉1大匙),鹌鹑蛋1个。

做法:将牛奶煮开后,打入鹌鹑蛋,煮成荷包蛋,即可食用。

功效:和胃补虚。适用于慢性胃炎的患者。

⑸茴香粥

原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煎小茴香取汁,去渣。将粳米煮粥,或将5克小茴香研成细末,调入粥中进食。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开胃。适用于胃寒呕吐、食欲减退、慢性胃炎等病症。

⑹砂仁肚条

原料:砂仁10克,猪肚1000克,葱、姜、花椒、花椒粉、味精各适量,高汤500克。

做法:猪肚洗净,放开水中汆一下捞出,刮去内膜。把清汤滤入锅内,放猪肚,再放适量的葱、姜、花椒,熟后捞出晾凉,切成条。再将锅内加高汤500克,烧干,下肚条、砂仁,加适量花椒粉、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适用于食欲缺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⑺山药羊肉粥

原料:山药250克,羊肉250克,粳米150克。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刀块。羊肉洗净,切块。以上原料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煮熟如泥。放入粳米,再煮至米熟成粥状即可。早晚各服1碗。

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的患者。

⑻肥鸽糯米饭

原料:肥鸽肉200克,糯米500克,山药50克,香菇20克,黄芪30克,红枣15枚,生姜10克。

做法:将肥鸽肉洗净,生姜洗净,二者均切片。将糯米洗净,香菇用水发,大枣去核。山药、黄芪用水煎,去渣取浓汁。将糯米放入砂锅中,加水煮沸后,加入药汁、鸽肉、香菇、红枣。再用文火焖熟即可。

功效:益脾气,增进食欲。适合慢性胃炎患者服用。

⑼山药粥

原料:鲜山药100克,糯米100克,白糖70克。

做法:将鲜山药洗净剥去外皮,切丁。糯米洗净,待用。向砂锅中注水,放糯米、山药丁,用中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煮至汤变稠,表面有粥油时,可下入白糖进行调味。可温热服食,长期服用效果更好。

功效:健脾养胃,补肺益肾。

3.药茶/药酒选方

春砂仁茶

原料:茶叶10克,春砂仁6克。

做法:将春砂仁打碎,和茶叶一起用沸水泡茶饮。

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引起的食少。

4.生活建议

⑴保持精神愉快。劳逸失调、家庭失和、情绪紧张等因素都会导致大脑皮层和内脏功能的失调,从而引发慢性胃炎。因此,应保持心情开朗,尤其是在进食时,不要生气、发怒或抑郁。

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炎、溃疡和胃癌发病的元凶,它可通过餐具、牙具、接吻等相互传染。所以在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他人的餐具、牙具,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而还可以预防各种胃病的发生。

⑶多参加运动。运动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消除紧张和压力。最好可以坚持每天进行有规律的户外体育运动,可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⑷多吃可护胃的食物。平时多吃些护胃的食物,如杂粮。可以混合着吃,如小米、玉米、小豆、标准粉、标准米等,这些粗杂粮比精米、精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粗杂粮所含有的食物纤维具有清理肠胃、通便排毒的作用。这些食物还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日常食用可以很好地保护胃肠功能。

⑸细嚼慢咽。细嚼慢咽能充分发挥牙齿的机械作用和唾液分解淀粉、滑润食团的作用,进而可以减轻胃部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