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32792500000009

第9章 1 基于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阐述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是全球化大背景下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一种形式,对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研究,各个学科各有侧重。经济学侧重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动机的研究,管理学侧重于跨国公司战略和组织管理的研究,而地理学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结构。本书以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涉及的相关理论不但包括在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上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理论阐释及其新兴理论发展和创新性的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理论成果,而且还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区位研究有较大联系。

一直以来,理论界对国际直接投资(FDI)的研究非常重视,理论成果颇丰。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等,不少研究者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进行了解释。

2.1.1 垄断优势理论

斯蒂芬·海默(Hymer)于196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从实证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入手,首创了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时,会遇到诸多障碍(如语言、法律、文化、经济制度的不同等),与东道国相比,跨国公司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必须拥有某种垄断优势(如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规模经济、信息、国际声望、销售等),可以生产出比东道国更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才能开始或进行海外投资。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技术优势,包括生产、know-how、组织管理技能、市场技能;二是工业组织优势,主要指规模经济、寡占市场结构和行为;三是易于利用本身的管理资源的优势;四是易于得到廉价资本和投资多样化的优势;五是易于得到特殊原材料的优势。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国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利用包括已有技术优势在内的垄断优势,而跨国公司研发活动作为技术和知识的生产活动,其功能在于创造技术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为当地带来低成本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收益。

2.1.2 内部化理论

英国学者巴克利(Buckley)、卡森(Casson)于1976年在其合著《跨国公司的未来》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的交易性失效,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促使跨国公司进行交易内部化的活动。市场内部化的主要成因有:中间产品交易困难而产生内部化;外部市场失效而产生内部化;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导致内部化。当这种内部化过程跨越了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国际间实行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就是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过程,正是市场内部化的动机促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样,跨国公司研发活动跟随公司总部和生产机构的现象,也是内部化因素作用的结果。美国学者马吉(S。P。Magee)于1977年发表了《信息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报偿理论》,对内部化理论作为补充。马吉认为,产品开发、工艺更新和市场动态等都属于信息范畴,而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共享性,专利制度对技术的保护作用有限,所以,企业为保证其在信息投资中取得更多的收益,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已有信息内部化以取得充分报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研发部门可以直接获取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并及时做出回应和调整;可以接近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便于信息沟通。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战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1.3 产品周期理论

1966年5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Vernon)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将产品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①产品创始阶段:企业往往在国内组织生产,大部分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并通过出口贸易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②产品成熟阶段: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国内生产的边际成本和运输成本超过国外生产的成本,使得生产基地由国内转移到国外更为有利。③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已消失,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的区域,获得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它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而且取决于企业在特定东道国所能获得的区位优势。弗农在后来的《经济活动的区位》这篇论文中,对最初的理论进行了修正,结合企业特殊优势,强调跨国企业的寡占行为,并相应的将其产品周期三阶段解释为创新寡占阶段、成熟寡占阶段和老化寡占阶段,用以说明跨国企业在不同阶段针对寡占竞争对手的决策和行为。Pearce根据原产品周期理论和修正后的产品周期理论,对海外研发分支机构的作用加以区分。根据原产品周期理论模型,海外研发投资是依据跨国公司的总体战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伴随生产性分支机构的外移进行的。依据原周期模型,海外研发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转移技术,帮助区位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修正后的产品周期模型强调跨国公司海外R&D的主要潜在职能是对不同国家的研究分支机构加以协调,同时获得东道国的创新技术。这一观点较少强调海外R&D分支机构对国外生产性企业的技术支持,特别强调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

2.1.4 寡占反应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寡占行为理论,提出了跨国公司的寡占反应理论,认为战后美国企业大举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由寡占反应行为所致,投资主体是寡占行业少数几家寡头公司,它们的投资又大都在同一时期成批地发生。该理论把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为“进攻性投资”与“防御性投资”,决定这类投资的因素是各不相同的,防御性投资是由寡占反应行为所决定的。所谓寡占反应就是在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构成的行业中,由于每一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企业,因此任何一个大企业都对其他几家企业的行动很敏感,并针对某一企业率先采取的行动而随后纷纷采取类似的行动。寡占反应现象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的企业尽量避免不确定性和减少风险的动机。对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而言,也存在同行业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彼此追随和跟进现象,某一跨国公司进行新的研发全球化策略,选定并进入新的研发业务地点,会引致其竞争对手采取相应举措,相继在该地开展研发活动,增加研发投资,从而导致这一行业不同国别的领军企业研发中心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集聚,这些企业在研发全球化的战略步骤、区位选择和业务性质等方面均呈现出较强的类似性。

2.1.5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论是约翰·邓宁(Dunning)教授于1977年发表的《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中理论探索》中提出的,主张用折中主义方法来解释境外直接投资活动。其核心是: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O)、区位优势(L)和内部化优势(I),即OLI优势。所有权优势为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而国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金融优势等;区位优势是跨国公司在选择海外公司的国别、地点时必须考虑的东道国或东道国公司所具有的各种优势的反映,主要包括: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吸引外资的各种优惠政策等;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内部化的能力。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进行中间产品的转移,就会防止市场缺陷的冲击,从内部化中获取高额利润。Dunning认为,当跨国公司认为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一定所有权优势,通过对外国区位的内部化开发能获得理想收益时,就要从事研发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直接投资能帮助企业获得某种优势,该优势与公司业已存在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跨国公司保持和加强竞争地位。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直接投资,是为了承担以下一种或几种组合职能:①产品、原材料或工艺技术的适应或改善;②基础材料或产品研究;③生产研究的合理化或成本最小化;④了解和监视国外技术能力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