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32792500000030

第30章 1 全球化与“流”空间

全球研发网络是公司的研发组织形态与区域的研发创新能力在地域空间上的耦合和反映,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研发投资区域的叠加形成了全球研发投资的热点区域,亦即全球研发网络的节点。对全球研发网络进行空间层面的动态解析,必须将“流”这个物理学概念引入分析框架中。汇集了研发资源和创新能力的节点区域,本身成为能量巨大的场源,引发了各种要素的流动,实现了研发资源的全球集聚与扩散,占领了全球的技术高地,左右着全球的技术进步。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物流等要素流是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构成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关联。

跨国公司研发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全球化力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及其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金融、贸易、生产、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展开,对专有劳动的强调使得劳动也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随之生长出来的全球性国际政治也在不断冲击着国家和地区主义的逻辑。一些全球性的大公司将协调发展地区性及一些跨地区性生产,以使全球的联系更加密切。

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全球空间结构必定是一种动态过程,美国社会学家Castells(1996)用“流动空间”(the space of flows)来描述这种空间形态。他认为:“我们的社会是环绕着流动而建构起来的:资本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组织互动以及影像、声音与符号的流动。流动不仅是社会组织里的一个要素而已:流动是支配了我们的经济、政治与符号生活之过程的表现。”他将“流动空间”定义为:“通过流动而运作的时间共享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所谓的流动,指的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与符号结构中,社会行动者所占有的物理上分离的位置之间那些有所企图的、重复的、可程式化的交换与互动序列。支配性的社会实践是那些嵌入支配性社会结构里的实践。所谓的支配性结构,指的是那些其内部逻辑在塑造广大社会的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上扮演了策略性角色的组织与制度安排。”在这种空间形态中,强调的是关键要素在全球范围的空间转移,尤其是知识和信息的流动。

Castells对“流动空间”的诠释更多地突出了信息网络空间的内涵,将流动空间独立于地域空间之外,强调网络的出现使信息在流动空间内横越全球并将网络彼此相连。这种将空间区分为流动空间和地域空间的观点,使得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全球经济出现了用“流动空间”取代“地点空间”的趋势,甚至断言全球化的发展将使地理意义上的区位和区域概念失去存在的价值,“流”意义上的空间将终结地理学的存在。但是事实证明地理空间作为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体,不但不可能被抽象的“流”空间全面替代,反而在各种“流”的区域交换和汇聚过程中强化了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域发展不再仅取决于本身的地理差异、要素禀赋,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区域的全球空间关联,即全球“流”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作为区域发展的要素日趋重要。因此,全球化拓展了地理学空间概念的内涵,给地理学注入了新的研究内容。

本书所说的“流”不仅指基于网络的信息全球流动,而是作为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包括流量经济所涵盖的各种要素流主体,泛指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形态和精神产品发生异地转移的形态,资金、商品、人才等实体物可以由此地移向彼地,技术、知识、信息等抽象物也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基础设施,或附着在相关实物上,或随着人际交往,实现转移和传播。如何利用“流”提高区域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界关心的话题。对流量经济理论的探索便是我国学者对区域发展理论的有益尝试。流量经济“主要是指一个地区以相应的平台和条件,吸引区外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通过各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将形成和扩大的经济能量向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区辐射。在集聚辐射的过程中,各资源要素通过有序、规范、高效的流动实现价值,再通过循环不断地流动扩大经济流量规模,从而达到促进地区经济规模扩大、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流量经济实际运行要依托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三项构件:一是流量经济的主体,即各种要素流;二是流量经济的载体,即所有参与经济要素流动和配置的企业或组织;三是流量经济的发展平台,指推动经济要素实现市场流动所必需的设施和环境。在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流量经济也是一个适用于全球空间范围的概念,全球化将促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由原来非均衡的核心—边缘式格局向均衡的网络—节点式格局转变,从而使全球范围内的要素流转成为可能;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完成了生产、销售和研发组织的全球布局,为“流”空间的形成提供了组织载体;世界各国纷纷优化引资环境、扩大开放力度,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为“流”空间的形成搭建了物质平台。“流”空间实现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将公司的要素优势与各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使各地有限的要素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