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32792500000022

第22章 1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区位因素

全球研发网络不仅仅是单独某个公司研发网络的地理分布,其空间表现应该显示为多个不同的单体公司网络在全球不同地域的叠加状况,从而确定出不同能级的研发密集区域。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呈现出分散与集中并存的地理特征,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原来高密度研发的母国基地分散到母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与地区;另一方面,这种扩散的流向有着极大的类似性,在区域层面逐渐汇集、成长为新的全球研发密集地域。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成长过程也就是地域空间和基于企业组织以及其他渠道的流量空间的发展及耦合过程。

由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机可知,拥有较充沛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市场规模庞大、位居重要制造基地、上下游与周边产业群聚、具有全球性竞争力的产业、科研活动旺盛、大学与科研机构群聚、知识流通机制健全、科技创新绩效卓著、研发成本相对较低以及有助于促动创新的良好研究环境与优惠政策等条件的地区,通常都比较容易被跨国企业选择为海外研发中心的候选地点。但是,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区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可能是东道国绝无仅有的某一个优势因素吸引的结果,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书认为跨国公司因素和母国因素仅仅是促使跨国公司做出进行海外研发的推力,但是在具体的区位决策过程中,东道国因素才是真正起到实质作用的区位决定因素。因此,以下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区位选择因素的分析仅从东道国的角度着眼。

5.1.1 生产性FDI规模

跨国公司到东道国进行研发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支撑当地生产,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从事工艺创新、品质提升、产品改进,东道国的生产性FDI规模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在当地研发是否位居或邻近主要制造基地。Lall(1979)、Hewitt(1980)、Hirschey和Caves(1981)、Pearce(1989)曾用美国统计局的Benchmark Survey数据分析了美国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海外研发投资的区位偏好,发现海外研发活动与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杜德斌(2001)对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研发投资的规模首先受到其FDI影响,两者的关系成正相关,一个吸纳FDI较大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其吸引研发投资的机会。产业研发活动区位主要偏向于生产活动的地点,原因在于研发和生产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用于生产制造的FDI规模越大,其在该东道国从事研发活动的可能性也越大。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资基本上是由发展中国家吸收生产性FDI的规模决定的,这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密切相关。在中国、印度等地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多是由于生产环节的先行转移到当地,为支撑当地生产而设立的。比如,摩托罗拉已将高端生产工艺与创新产品移转海外工厂生产,因此它也很早就在中国内地设置相关的研发中心。

5.1.2 行业集聚程度

一般而言,对外投资厂商选择的区位均有地理集中的倾向,某一行业在某一区域的集聚程度决定着跨国公司在该区域的研发投入规模,借由集中,厂商可以掌握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可以利用当地的研发优势和资源。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科技园、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均因外资的生产/研发集聚形成区域聚集效果的典型例证。跨国投资与在本国投资不同,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东道国各地的情况,也不可能进行十分周全的区位论证。Caves(1971)经过研究认为,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企业相比,在原材料购买、识别和发现市场机会、人力资源来源等方面有着更高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因此,跨国公司在进行区位决策时往往选择那些基础设施较好、集聚经济效应明显的地区,这便促使投资者仿效同行业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格局,以减少不了解情况带来的风险和成本。Carrincazeaux、Lung和Rallet(2001)指出企业选择研发中心地点偏好考虑其他同行业厂商选择的区位。另外,行业聚集也代表着竞争对手的数量众多,跨国公司出于技术信息获取和竞争的考虑,在当地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其主要动机在于汲取同行竞争对手的技术信息和发展动态,建立技术关系网络,避免在技术发展上落后于竞争对手。另外,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数量,正如原贝尔实验室亚太区总裁许浚博士说:“如果贝尔不到中国建研究院,而竞争对手完成了这样的计划,就等于把贝尔的智力资源抢走了。”

5.1.3 市场需求量

本地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是吸引跨国企业在当地成立海外研发机构的主要原因。跨国公司在进行研发区位选择的时候相当关注当地是否拥有较庞大且具有竞争力的市场规模,或市场具有很大规模的未来成长潜力。如果当地市场规模不大,则是否属于重要市场或领先创新的市场。例如,芬兰的市场虽然很小,但由于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移动信息社会,因此许多通信厂商仍会在芬兰最先进行新产品上市的测试。Hirschey和Caves(1981)的研究证明美国跨国公司倾向于在销售额较大的市场设立研发机构,Jaffe(1986)对218家日本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开发适合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是它们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主要动机,Zejan(1990)和Hakanson(1992)通过对瑞士跨国公司的研究也发现市场规模对研发区位决策具有重要决定作用,所以由一国国民经济所决定的市场规模会增加其对海外研发活动的吸引力。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有效市场需求量越大,就越有可能吸引较多的外资进行研发活动。而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市场导向也影响其研发活动的开展,以当地市场为导向的公司需要根据当地市场设计开发出适合当地消费者消费习惯、款式和口味的产品,因而有在当地设立研发机构的需要。跨国公司到海外进行研发的动机,其实主要就是想借当地研发单位的设立,接近市场的便利,进行产品本地化研发任务,使产品能迎合本地市场的需求。

5.1.4 产业技术优势

跨国公司在设置海外研发中心时,会考虑东道国是否存在产业的相对优势、是否已形成产业群聚现象与绵密的合作网络关系、是否积累了丰富的生产销售经验、是否掌握和领导着该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以及这些产业是否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群聚的地区通常都比较容易对于该产业技术与市场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也是推动合作联盟的理想地点。Lall(2000)认为在技术创新发展上比较具有优势的地区,一般比较容易吸引跨国公司设置海外研发中心。Gao(2000)利用OECD国家的资料分析发现,东道国的产业技术优势不但影响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生产活动,也影响着其技术发展的动向。在某些层面,说明海外研发单位的设立有着掌握技术发展的动机,并借此汲取东道国先进技术的外溢效果。Fors和Zejan(1996)研究瑞典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区位选择时发现东道国的产业相对优势时重要的决定因素,厂商偏好的海外研发地点通常拥有特殊的研发技术与厂商的技术领域相一致,说明厂商海外研究活动与其技术搜寻策略相关。Serapio和Dalton(1999)研究认为包括外国公司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在内的创新活动全球化现象均是为了从技术创新的领导区域中通过技术搜寻获益,尤其是生物、制药和电子工业。刘孟俊、陈信宏(2003)对台湾分析的结果表明,台湾产业发展的轨迹显著地影响外商在台从事的研发性质,尤其可证实的是台湾享有的产业优势,吸引着外商在台研发。总之,东道国本身的研发实力越强,跨国公司研发失败的几率就越小,可以利用当地的研发资源与研发机构建立分工的网络关系,降低创新风险。例如,台湾的信息产业虽然已逐渐将制造基地移转中国内地,但在台湾所形成的产业群聚与合作网络基础,仍然促使英特尔、惠普、IBM、微软等公司纷纷在台湾设置研发中心。另外,跨国公司在技术领先国家投资研发活动是为了获得新的未明知识(new tacit knowledge)的扩散和溢出。在全球的技术卓越中心建立研发机构就是基于当地的产业技术优势,像外国半导体企业在美国硅谷地区设立的研究实验室和外国汽车企业在美国底特律设立的研发机构。

5.1.5 科技人力资源

如何获得全球智力资源,已经成为跨国竞争的关键要素。东道国的科技人才是从事研发活动的重要资源,具有十分丰富且训练有素、价格低廉的研发人才的地区是跨国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研发的理想区位。当地是否拥有较丰富、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以及这些人才在相关技术领域是否具有相当的学习能力与专业经验,是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驻的重要条件。Kumar(2001)针对美、日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区位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指出丰富的研发人力能有效地吸引跨国公司。“对于研发来讲,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才”,诺基亚公司网络副总裁凯瑟·苏顿表示。跨国公司纷纷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得益于印度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在英语沟通能力与软件开发经验上具有优势,目前印度有各类科技人员约800万,教育系统每年都要培养出200万熟练掌握英语并同时拥有很强的技术与定量能力的毕业生,在合格工程师和信息技术人才的获得方面近几年印度被世界权威机构评为第一。南印度的海德拉巴吸引了当今全球顶尖IT业巨头的目光:美国微软公司在本土以外的第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就设在这里,目前正在这里建设“印度研发中心”,并将越来越多的研发工作转向印度,以降低软件研发成本。IBM、爱立信、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等大公司也都将海德拉巴视为海外发展的桥头堡,欧洲的巴安公司已决定将全公司80%的全球研究工作转移至海德拉巴。

5.1.6 研发基础设施

研发基础设施是与当地研发环境、创新效率密切相关的因素,既包括交通、通信、教育、文化等硬件设施,如大学与科研机构的数量与素质、互联网普及情况、通信设施状况以及优越的生产生活设施等;也包括国家创新系统、科技管理能力、基础研究能力与先进技术水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规模与产学间的合作研究网络、研发投资规模、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知识流通与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机制等软件设施,这些都也是评选研发据点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尤为重要。因为信息基础设施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衡量其他基础设施条件的重要指标。一个地区拥有反应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国际联机检索,已成为产业研发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研发必不可少的手段。自1990年以来,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美国政府实施国有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国策,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英国政府则强调把进一步加强一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英国政府最优先任务。研发活动需要与公司内部不同区位的生产和研发机构进行不断的交流,需要各种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需要设计、检测、测试、标准化等专业性技术服务,因此,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是一个国家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研发基础设施会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进入产生正面影响。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多选址在各国的高科技园区,就是因为高科技园区多是由产业集群而建立的,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特征,这些园区提供的研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优于其他区域。

5.1.7 法律政策环境

研究与开发需要严谨有序的法律保护和宽松积极的政策环境。研发活动的直接产品是知识和技术,因此需要知识产权法和技术贸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保障,跨国公司在选择海外研发投资地点时相当关注当地是否具有保障良好商业环境和创新环境的法律和规则,一国法律体系是否能够为外资研发活动的开展提供激励和保护便成为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研发活动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Kumar(1995)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流向除受附属公司的生产规模、经营性质以及东道国技术资源条件的影响外,还与东道国的政策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法)有很大关系。Doh、Jonec和Teegen(2002)利用美国企业海外研发区位选择的实证探讨,发现除市场规模、科技发展外,制度因素也是不可漠视的因素。所以,为了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法规、技术贸易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比如,新加坡以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作为其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竞争优势所在,在2003年2月Industry Func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or Trade Policy Matters宣布“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为目前所有双边及多边文书,条约或公约设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实施中标准最高的”,还与欧盟签署了一份在知识产权保护及意识方面加强合作的理解备忘录。另外,研发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外商也有较大的吸引力。例如,跨国研发中心落地中国,一方面是看中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而另一方面确实冲着某些地方许诺的优惠政策,在中国注册为研发中心的外国公司可以享受中国政府提供的较低的税率和其他一些财政刺激。中国台湾近年来为吸引跨国企业来台设置研发中心,特拟订许多的优惠政策,包括补贴20%的研发人力费用、协助引进大陆人才、提供国防训储役人力、提供租税优惠与单一窗口服务等,希望因此能在五年内促成30个跨国企业研发中心。

5.1.8 地缘文化要素

在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过程中,地缘关系和文化背景也有一定作用,文化同宗、语言相近、风俗类似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当地化和本土化进程。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或相近,有助于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了解当地的习俗、法律,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密切的社会和个人亲属关系等都是被投资者选择的非经济因素。比如,加拿大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活动集中在美国和西欧,其中地理和文化接近性也起到了主要作用(Niosi,2003)。日本一向与夏威夷有着特殊联系,这种特殊的社会联系促进了日本在夏威夷的投资;海外华人在投资区位选择时,也很大程度考虑了存在的社会关系,这也是广东、福建吸引海外华人投资最多的因素之一;英国对海外投资中,原殖民地如澳大利亚、印度所占的比例就特别高;西班牙和葡萄牙投资商则倾向于投资拉丁美洲;我国新增外商投资主要来自亚洲,约有70%的新增企业、60%的新增外方认缴资本来自亚洲的国家或地区,其中又有50%以上来自我国香港,12%以上来自我国台湾。由于研发活动多半是跟随生产活动移转,地缘文化要素对研发区位也有相应影响,像欧盟国家的海外研发投资一半以上集中在欧盟内部,加拿大吸引的美国研发投资均在其总额的10%以上,居于美国对外研发投资国别的第三位。以芬兰公司的研发国际化为例,1992年芬兰公司的海外研发经费中,瑞典、英国、德国三国总共占据了总额的51%,另外美国有20%。而日本企业在亚洲设立的研发中心以中国最多,尤其集中在以京、沪两地为代表的中北部沿海地区,很少在华南地区,这一点和日本与中国京、津地区的历史渊源和上海地区的文化渊源有关。日本和欧洲公司在美国国内的布局也受到地缘因素影响,日本公司最早的在美研发机构设立在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地区,而欧洲公司的在美研发机构设置在美国东海岸的新泽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