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32792500000019

第19章 3 跨国公司研发空间组织的地理特征与空间关联

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空间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国内外进出口商或代理商出口产品,这一阶段的研发组织形态是母国绝对集中式研发;第二阶段在国外设立销售机构,成立销售子公司,这一阶段的研发组织形态是兼重信息交流的母国相对集中式研发,开始在海外收集信息;第三阶段是在国外建立生产机构,逐步完善生产设施,这一阶段的研发组织形态是多中心分散式研发,主要是为了配合各地生产机构进行产品工艺改良;第四阶段是在国外设置研究与开发机构,研发机构设置出现全球化趋向,这一阶段的研发组织形态是集中研发和分散研发相结合的轴心式混合研发,跨国公司在海外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第五阶段是重组在各国的经营活动,实施全球经营,这一阶段的研发组织形态是网络化的整合式研发,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形成与全球销售网络、全球生产网络相呼应的全球研发网络。

空间组织是网络分析的同义词,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地理概念,从一开始的节点—从属区,到中心区—腹地的层级,再发展到一个由中心区、腹地、层级、相互联系和流量构成的复杂网络,其分析的对象就是这一网络及其演化过程。单就某一个跨国公司而言,组织机构的空间布局、各功能单元组合或分散所形成的空间关系,又可根据公司发展的阶段性、公司战略、公司生产经营方向以及其他一些综合因素进行具体安排。跨国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既是其组织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也是其空间组织由据点到网络、由国内到国外的过程。如果说组织结构使跨国公司的物质内容,那么就可以说空间组织是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载体”。跨国公司空间组织是指跨国公司诸组织成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空间组合。

跨国公司研发空间组织亦即跨国公司不同研发组织(研发总部与研发分支机构以及研发分支机构之间)的空间关系组合。考察跨国公司研发战略的变化和研发组织的发展,可以发现研发区位从区域到全球、从集中到分散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与研发组织结构相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各个分散研究单元之间的联系也将在空间上有所体现。根据跨国公司研发组织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关联差异,我们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组织类型分为以下五种:

(1)孤岛中心型空间组织

母国绝对集中式研发组织使跨国公司所有的研发活动都集中在本国境内,其地理内向性使得母国基地研发中心呈现出封闭孤立的点状空间分布形态。实体特征表现为地理上的点状集中,空间关联表现为几乎没有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地域和组织藩篱限制了研发交流与合作,使母国基地集中研发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体系中单一闭合的孤岛。

这种跨国公司研发空间组织类型在重工业领域特别是在一些钢铁企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如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英国钢铁公司等,这些公司均只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负责本公司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本神户钢铁公司于1905年成立,神户制造公司研究实验室为其核心研发机构,下设材料研究实验室、机械动力研究实验室、化学与环境技术实验室、电子研究实验室,均位于日本西部的兵库地区。虽然神户钢铁公司在纽约、底特律、新加坡、香港、曼谷、北京、上海都设立了海外分理处(Overseas Offices),但是公司所有的研发活动仍集中在国内进行。

(2)开放中心型空间组织

母国相对集中式研发虽然仍是国内集中研发,但已经开始出现地理的外向性,通过同国外联系打破孤岛式的绝对集中研发地域格局。在实体特征上仍然是地理点状集中,但是各种“流”的交汇和集聚突破了孤岛式的地域界限,研发人员的国际化流动、技术情报的全球汇集、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使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的单一节点成为开放性的信息、技术、资源集聚地。

日本Nissan公司共有五个研究或发展中心,其中三个设置在日本本土,位于Kanagawa的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专门从事汽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新车型的开发设计,位于Hokkaido的检测基地则负责新开发车型的检测和试验;另外两个是设在美国的Nissan北美技术中心和设在英国的Nissan欧洲技术中心,这两个机构更多地执行项目工作室的职能,主要进行技术监测和市场反馈,不断向日本国内研发中心反馈当地市场的需求信息,并在当地高速公路和道路上进行产品测试。这种交互作用,使Nissan公司成功开发出适合欧美市场的车型,并及时获取国际最新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

(3)多中心分散型空间组织

多中心分散化的研发组织形态实现了跨国公司由集中研发向分散研发的进化,具有多个平行的研发中心,各个中心彼此独立,各自为政,彼此之间没有控制和被控制关系。其地理特征表现为空间分布的分散性,在地理上有多个平等中心,在母国基地之外的不同区域呈现多点状分布,大多是自成体系的研发实体,各自进行当地化的内部运作,空间关联性弱,彼此缺乏信息交换,同母国基地之间的信息流动也非常有限。

这种空间组织类型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欧洲跨国公司海外研发过程中比较常见,现在正逐渐死亡。壳牌石油公司的全球研发体系属于典型的多中心分散型研发,12个研发机构分布在荷兰、比利时、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分别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生产,石油化学产品和流程,原料、燃料和塑料以及作物保护、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集团的所有实验室彼此独立,互不干涉,直接向“壳牌集团”的研究协调员报告工作,研究协调员的任务是协调和规划整个集团的研发活动。

(4)中心—边缘型空间组织

轴心型混合式研发由母国基地研发中心,对分散在海外的研发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在地理上集聚与扩散并存,构成了中心—边缘空间类型,呈现出点轴结构特征。地理特征表现为空间分布的不平等点状布局,总部研发中心与海外研发机构之间有层级之分(规模、能级);在空间关联上,组织控制协调和密集的信息流形成的“连接轴”,不但将总部与分支机构紧密联系,而且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促进交流。

戴姆勒-奔驰公司、Sharp公司和丰田公司是轴心式研发的典范。丰田汽车的十个独立研发中心分别分布在日本本土、欧洲和北美,其中在日本本土的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新车型的开发、设计、制造和测试、产品工艺改进和性能优化、车辆技术和引擎技术的基础研究、安全以及环境技术研究等,而在欧洲(分设在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和美洲(分设在美国、加拿大各地)的技术中心主要职能是车辆开发与改进、认证、技术信息搜集、为当地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外观和色彩的设计。1954年设立的Head Office Technical Center是丰田研发的核心机构,而其他分布在欧美的技术设计开发机构也通过创造和提供符合当地市场要求的车型来满足消费者。

(5)网络协同型空间组织

研发组织的网络架构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和公司的限制,不但能够协调本公司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研发机构,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强化了与本领域相关研发单位的外部合作。这种组织形态不再是层级结构,而是平等开放的系统。作为空间层面的网络,不同于组织上的网络概念,地域结构和空间关联才是地理学网络分析的重点,网络组织形态的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已臻于成熟,其地理特征为各个公司全球研发网络在区域上的网状叠加,从而形成地域上不同程度的研发密集带,成为全球研发格局中的地理重心和中心,正式的研发联盟和非正式的学习交流构架起不同公司不同国家之间的网路通道,各种能量流交换频繁。

鉴于网络式整合研发模式的优越性,特别是跨国公司基于全球一体化运营战略的考虑,越来越强调全球研发活动的协同互动,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都开始从多中心的分散研发向一体化研发网络转化。飞利浦公司自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录音带、20世纪80年代推出光盘片(disc)、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手机技术规格至今,一直是全球技术的领导者。目前,飞利浦研究实验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之一。除荷兰全球实验室以外,在比利时、英格兰、法国、德国、中国、中国台湾和美国都设有区域性研发实验室,这些研发实验室在欧、亚、美三个研发密集地带之间形成一体化的网络,不但进行跨领域、区域的合作,而且与新力、IBM、松下、意法半导体、摩托罗拉等知名大厂也有不少研究计划共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