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815:46:54)
有一套《伟人与名人》丛书,记载了20世纪100位风云人物。内容分为:政治领袖、工商巨头、知识精英、艺术才子、英雄偶像,其中22位政治家,其人物不论是崇尚平等、民主、自由,或者推行歧视、专制与奴役,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他们崇尚什么,他都是在为自己的信仰而战!为了信仰,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这也许就是他们不同平凡的最大区别之一。
这22位伟人中,中国就占3位,该书评价:
孙中山:一个推翻被马克思称作世界上最落后的堡垒——清朝封建帝国的人,他为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奋斗终生,并最终以他的探索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
毛泽东:他统一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是一颗永不沉没的恒星。
邓小平:他的远见卓识及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使他的落后的祖国走向了世界,并日益繁荣富强起来。
或者伟人们距离我们太过遥远,看看我们身边的小人们,他们或许也能给我们以启示和思考呢。我没有功力去创作那些历史上的恢弘人物(更加不敢去戏说、演绎),只是希望能从这些我竭尽所能提炼出的剧情指向中的人物代表的内心深处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智商、情商,给人们以不同以往的感受和认识,他们的行为或许是社会的无可奈何,他们的阴暗和病态的根源来自于哪里?这也是我想通过《琥珀》与大家共探讨的。
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的发展,而人类的发展不能缺少伟人与先知的引领。信仰源于宗教也源于人类精神与心灵所产生的无限大的能量之中——我认为男人品格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诸如时下人们所追求的社会认可、地位、财富、知识和权力等等,如果不能在一个社会所提倡的大的品格和尺度下进行,那人们在心灵和精神上的缺失将直接导致社会的畸形发展。
相对于一个女性作者而言,即使她再崇尚女权主义,也不能抛开男性的主导地位而去纯粹彰显女性的魅力和作用。花珀(小名琥珀)无疑是我想要去塑造和展现的时尚女性代表,在《琥珀》中我设计了琥珀身边的几个男性代表人物,这几个男人从不同的侧面和社会角色担纲了自己男性品格的演绎,我试图从他们与琥珀相识、交往、相恋到面对困难面对选择与人性深处的利害关系之中显示出其作为男性中的一类对社会发展(对于我而言只是剧情)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一、吴一凡:进出口商人、技术型优秀人才且大龄未婚,后来成为琥珀的丈夫。与其共同成为商界男性的代表人物是琥珀的大姐夫曾男,小房地产商。为了挽救自己的事业而毒杀法院院长黄嘉义的杀人凶手,也是琥珀的《梅舞》文身的暗恋者;二、张伟军:从区长到副市长的官员形象代表与法院院长黄嘉义是发小,也是这部作品我想要表现的从生理到心理阳痿的悲剧性喜剧人物代表,从他对琥珀的爱恋和恐惧中展现了他的懦弱、虚伪、自私和小气;同时从他对黄嘉义案件的私下调查中展示了他在官场中奸狠自保、独善其身又能大智若愚、全身而退的官员智慧。我希望这个人物不只是阴暗,他除了恶之外也有善良和可怜,比如他强烈的惧内,在与妻子之间的爱恨之中也不乏有喜剧的成分。琥珀在与他的情感纠缠之中自始至终都只是精神上的,这也造成了这部小说中所要探讨的男女之间的另类关系问题,这不是爱情而是不能忘记!三、曹非:艺术家代表,一个既不想打破既有幸福生活又向往自由和突破的现实艺术家形象,与琥珀只有男女之实而让琥珀难以找到精神寄托的床笫情人角色,最终他只是《梅舞》的欣赏者而不是创造者;四、王平:琥珀的二姐夫,小男人代表,他为了捍卫自己的婚姻而猥亵自己的妻子,又因为一套300平方米的房子,一边自以为实现了自己男人的价值一边令凶手曾男也是自己的亲戚逍遥法外长达10年之久;五、查理宋:寻根的成功男性代表,外籍古董商。他在第一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用一张高仿的《梅石凫溪图》令琥珀从一个跳舞娘而成长为能去意大利学习设计的珠宝设计师。同时他也是该小说第三部的重要人物;六、花老伯:琥珀的父亲,也是一生拥有花珠、花玉、花珀三个女儿的父亲角色,他的一生除了自己的家庭一无所有,学画而一生不得志,侃侃而谈但一事无成,把自己人生的失败完全归咎于社会的夹缝人物,病态而又对社会期望值大于自身能力太多的大多数老知识分子代表。
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能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发展缩影,他们构成了我的《琥珀》里的男人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不乏有我个人对男性品格的向往和人性的鞭策,我不知道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会起到怎样微不足道的作用,只是在我的世界之中,他们都似乎跳跃在我营造的小说社会和创作梦境之中许久许久了……
献上一朵洛利玫瑰给拷问上帝
与人类道德的纽约街头(2010-04-2801:03:00)
愿孤独的英雄在这朵玫瑰的陪伴下安息!
见义勇为流浪汉惨死街头躺在纽约闹市1个多小时无人施救
来源:扬子晚报
一名路人从泰尔雅克斯身旁走过。
一名路人俯下身来摇动泰尔雅克斯的身体。
两名路人在泰尔雅克斯身旁讨论。
警方赶到事发现场。
据美国媒体25日报道,日前,在美国纽约一条街道旁上演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位无家可归者为救一名被歹徒攻击的妇女身中数刀。他倒在血泊中长达一小时,却始终无人问津。最终,这名见义勇为的英雄失去了年仅31岁的生命。
英雄受伤倒地无人来救!
死者名叫雨果·泰尔雅克斯,是一名危地马拉移民,在纽约街头流浪。从他遇害直到有人替他报警时,他已在纽约皇后大街上躺倒超过一个钟头。而当警察和救护车赶到时,泰尔雅克斯已不治身亡。
据泰尔雅克斯的朋友称,泰尔雅克斯是在帮助维护一名遭到陌生男子攻击的妇女时,被刺伤倒下的。
事件发生于早上6点钟之前。当时,泰尔雅克斯目睹到街边一名陌生男子正向一名陌生妇女行凶,他赶过去试图阻止时,被该男子刺中数刀。在刺中泰尔雅克斯之后,行凶男子转身逃走,而那名妇女也向另一个方向离去。泰尔雅克斯跌跌撞撞地前行了好几步,最终倒在了人行道边上。
一幢临近建筑物上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全程拍下了街边的情况,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却几乎无人对在路边奄奄一息的泰尔雅克斯表示出任何关心。
在录像中,一名男性路人俯下身来摇动泰尔雅克斯的身体,将他的身体抬高后发现露出一大摊鲜血后,便撒手离去;接着另两名路人出现,就这一状况讨论了一番,其中一名路人停下对着泰尔雅克斯躺在地上的身体拍了一张照片后,便双双离开;而其余的行人则只是在匆匆走过时,侧头对躺在地上的泰尔雅克斯显示出一丝好奇,便漠然走远。这些画面被登载到了《纽约邮报》的网站上。
警方赶到时英雄已死。
警察局称,在此期间,警局共接到三起相关的911报警电话。
其中一宗来电在将近6点钟的时候,称听到一名女性在尖叫。
第二起电话则是报告一名男子躺倒在街边。而两起电话都未能报出正确的地址。
第三宗来电在7点21分,也是报告称一名男子躺倒街边。这次,警察终于根据来电发现了已变成尸体的泰尔雅克斯。
这起杀人案件发生后的一个星期,这一地区的人们大多早已忘记这一事件,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在这里曾经死过一个人,就发生在紧邻88大街——这一聚集着美国大量的中美洲移民和流浪者的边缘区域的皇后区144大道上。
路人不想惹事上身。
与人们为泰尔雅克斯报警的速度相比,对于那些曾接近尸体的人们是否应该停下来并伸出援手,以及这些人是否对这一事件负有责任的问题,答案倒来得相当之快。也许这些路人只是认为这名倒在路边的男子仅仅是个醉鬼,也可能这些路人本身就是非法移民因此不愿主动联系警方,或者可能是他们吸取了泰尔雅克斯显然未吸取到的教训——在他人有难时,明哲保身胜过伸出援手。
“这太糟糕了,”在这起谋杀案发生的街区负责两幢大楼监管工作的阿里克西斯说,“但是我就住在这里,我知道这里的环境。经常有一些不省人事的酒鬼倒在街边并且在地上一躺不起。人们看到类似状况时总是对自己说‘我不认识他们,我不想有麻烦’。”
一名自称是长老教会成员的机械操作工认为,人们之所以不采取援助行动,主要是因为非法移民总是逃避接触当局,“因此他们在看到什么不寻常的事时,总是害怕报警。”
而警察则称,泰尔雅克斯被刺死竟是缘于帮助一名陌生人,这让他的死极富有戏剧性。因为像其他州一样,在纽约,旁观者在法律上并没有义务帮助遇险者。
作者评论: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沉默了很久,电视里有这位孤独的英雄的年轻的照片,遗憾的是我在中文网上尚没有找到,上次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新华社的记者希望我能把我的玉玫瑰送给一位有意义的英雄,因为《洛利香水》就是写英雄的,而且是我倡导的另类的时尚的崭新的英雄主义。今天恰巧玉器厂交货来的玫瑰又被大家赏玩了一番,白玉的质地给了玫瑰永不凋谢也永不怒放的艺术造型……大家在策划我的招贴海报与花插的技术问题,对于它是否送给英雄,送给哪一位英雄还没有来得及论证。
现在我郑重声明:我将洛利玫瑰的第一个产品送给在美国纽约的危地马拉移民雨果·泰尔雅克斯先生,他是为了帮助陌生人又被众多的陌生的人们遗弃了而死去的孤独的英雄,对于这个基督教国家,我将沉痛地向上帝问责,公民的道德和良心何在?一个31岁的生命!他或者是我的同龄人或者他的灵魂就游走在热闹而又冷漠的纽约闹市。我将在8月份去美国的时候专程访问这个街头,并希望通过当地的教会将这朵玫瑰送到英雄死去的地方。
《洛利香水》中的英雄海子的诗:
蓝眼睛
风,刮走了我的眼,
留下一滴泪,落在心上,
筑起一道岸,
我守候在里面,
聆听海的呼吸
和梦的低吟;
随着心绪翻卷的浪,
弥漫着玫瑰的芳香,
我驻守在里面:
谛听潮汐的欢笑
和智者的叹息。
鸣铃响起的时候,
蓝色的精灵歌唱着,
伴随扬帆的季节
远航……
任何协会都不应成为一个封闭的
自娱乐包厢(2010-04-2620:12:11)
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按照创作题材来看,作家主要有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理论评论家等。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1947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年10月,全国文协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有人愿意退出这个协会其实真的没什么好炒作的,因为这本来就应该是可以双向选择自由进退的协会啊!文学的堪忧来自社会大环境,倒是这种惊诧和炒作,究其原因是否是这种原本正常的情况从未发生过,所以显得稀罕了?或者说对于这个协会的进与退已经变成了作家与协会之间融洽、相长与可探讨的关系问题了。
我19岁那年就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介绍人是李存堡和苗长水先生,那时候我服役于济南军区某部;退役时开始选择了去《文艺报》,后来因为又有了别的相对自己认为更合适自己的工作没有成行。文艺报的总编范先生说了几年要让我去填表的事也还是没有成行。当年没有选择去作协的单位,疏离了几年,现在居然把这些写作、出书、做声影像的事当成了自己工作室的日常工作。现在也算是有了几个民间和国外一些协会好听的头衔了,但说来说去,实在的还是靠自己的创业和写作。我没有轻看作协的意思,只是对于是否加入这个协会就我本人而言是无所谓的。因为那些文学大赛也好、文学现象也罢,我倒只是愿意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关注和评论。我觉得我热爱和追求的是文学本身,不是一个协会所完全能代表的?!退出,代表这个作家放弃了自己已被作协这个单位认可的作家身份了,但他还可以依然是作家。作家这个职业是靠你能不能用你的作品来吃饭的问题,不见得非得要入会吧?我在我现有的单位就放弃了职称,因为职称这个东西倒过来就是称职,你称不称职常常是你的领导来决定的,因为任何人也不敢说自己在任何一个岗位都是称职的,这可能与你的能力和工作水平也无关呢!呵呵……
不管是哪个协会都不能成为一个封闭的自娱乐包厢,如果退出和选择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和循环,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但若只是因了个人的喜怒拿自己的名气来炒作那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生活是实际的,社会是现实的,别以为自己有多么重要,影响是要靠时间来给出答案的,况且是想要去对一个机构做自己主观上的改善?我们中国的作家好像自来都是独善其身的,倒是让这个封闭太久的包厢有个循环的机会也是一桩乐事啊。无论如何,以一个旁观者与写作者的眼光看到郑渊杰先生的博文,这个协会是如何让作者们纷纷觉得可有可无的,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