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32777700000058

第58章 父母再婚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离异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为了追求个人幸福,同时也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温暖,许多父母在离异后选择了再婚。需要注意的是,再婚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有其特殊性,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站在孩子立场考虑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再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让他们健康成长。

对许多人来说,“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而在孩子的眼里,家更是一方心灵的栖所地,是爱的居所。当父母离异或一方早逝后,孩子会遭受心灵的创伤;当父母选择再婚时,则给孩子带来另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所以,父母要处理好再婚的问题,让孩子享受到家的温暖,而不是遭受新的折磨和打击。

一些父母再婚以后,会对孩子失去生母或生父的关爱,报有一种愧疚心理,于是过分宠爱娇惯孩子,结果失去了对孩子正常地管教。还有一些父母再婚以后,沉浸到个人的幸福生活中去,不对孩子加以关爱和照顾了,甚至把他们当作累赘、包袱,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结果让孩子受到了冷落。种种做法对孩子成长来说,都是不利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同样的道理,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注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注意再婚对孩子心理产生的微妙变化,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为此,了解再婚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心理影响,很有必要。

(1)怀旧心理。父母再婚以后,孩子会对以前的爸爸或妈妈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怀念和依恋。通常,孩子会难以忘怀旧家庭成员相处的时光、友谊、亲情。特别是对眼前的家庭生活不满意时,孩子的怀旧心理会更加强烈。

(2)孤僻心理。在重组家庭里,孩子会因为父亲(母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使自己陷入不能进行亲情交流的困境。孩子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孤独感。通常,孩子会把这种情绪带到学校中去,表现为孩子不合群、独来独往,结果与同学的关系往往处理不好。

(3)嫉妒敌对心理。看到同学享受家庭的温暖,与自己的父母友好相处,再婚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妒忌别人温暖的家。随着妒忌心理的加强,孩子容易丧失理智,变成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于是,孩子开始不相信周围的人,排斥周围的人,甚至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当成恶意的举动。孩子走向极端以后,很容易做出一些过火的行为。

因此,再婚的父母要注意孩子的言行,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危机。当然,最重要的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氛围,多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良好环境,同时耐心给孩子讲解,让他们明白离婚和结婚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父母消除了孩子的误解和顾虑,并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投放到学习、娱乐上时,就能带他们走进新的生活中去。

“专家建议”

(1)让孩子正视现实,同时正视孩子的心理危机。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再婚成为正常的社会现象。父母除了让孩子正视这些现实外,也要正视这些事情对孩子心理的冲击。一旦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积极面对,不回避。只有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安抚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避免家庭破裂、父母再婚出现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

(2)通过坦诚交谈、良好沟通和积极鼓励,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父母不能对婚姻家庭变故避而不谈,良好的沟通会使父母了解孩子内心的情感要求。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情况,必要时请孩子参与家庭的重大事情讨论与决策,能让孩子得到重视、关爱,激发他们生活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倾心交谈,能够最大限度地传递温情,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消除大人与孩子之间的误解。

2.父母重婚必然给孩子带来痛苦

“家教”

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已者,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众矣!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此不可不畏。

——《颜氏家训》

“释义”

前妻之子诬蔑后母是小老婆,后母之子贬斥前妻之子当佣仆,他们到处传扬先辈的隐私,暴露祖宗的长短,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正直,这种人常常出现。可悲啊!自古到今的奸臣佞妾,用一句话就害了别人的可多了!何况凭夫妇的情义,早晚可改变男人的心意,婢女男仆为讨得主人欢喜,帮着劝说引诱,积年累月,怎么还会有孝子?这不能不让人害怕。

“学家教”

生活中,有的父母在婚姻之外重婚,给家庭带来了严重危害,一旦事情败露更使孩子陷入痛苦之中。这种行为无论对于婚内孩子,还是对于重婚所生的孩子,都是不公平的,而且这种伤害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1.重婚给家庭带来不稳定、给孩子带来伤害

陈星本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但是刚上初中以后,爸爸却与另一个女子同居起来。后来,两个人竟然偷偷结了婚。事情败露,妻子和家人都劝他回到家庭生活中来,但是爸爸此不屑一顾。

经过种种努力无效之后,陈星的妈妈苦苦哀求陈星的爸爸,看在夫妻多年,看在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的份上,不要再做伤害家人的事情了。然而,陈星的爸爸根本听不进去,索性撕破脸皮,不回原来的家里了。

于是,陈星和妈妈求助法律,向当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爸爸和那个女人犯重婚罪的刑事责任。律师在辩护中说,丈夫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不仅伤害了妻子,也使孩子深受其害。一段时间以来,陈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同学们对他也令眼相看,让他在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最终,陈星的爸爸受到了法律制裁,但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就这样破坏了。在家庭之外重新组织新家庭,这在法律上称为“重婚”。一般来说,当事人是在隐瞒两方的人做出这种行为的,所以对各方都会造成巨大伤害。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失去了和睦的家庭,生活被无休止的风暴扰乱,整个身心都会陷入灾难,先前接受的教育都会大打折扣,对道德甚至会产生怀疑和动摇。当幼小的心灵遭受了巨大创伤时,孩子在整个人生成长过程中都会在阴影中度过,那些重婚的父母难道不该好好检讨自己吗?

对成人来说,一旦结婚生子,就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不仅要在物质上提供家庭所需,在感情上对妻子或丈夫忠诚,还要照顾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有的人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受到个人欲望的诱惑,在家庭之外重新组织家庭,这种行为本身违法,也与社会道德格格不入,更给家人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伤害。当家庭处在不稳定的状态,在风雨中飘摇的时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怎么能够得到安全的避风港、实现健康成长呢?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重婚等破坏婚姻的违法行为背离了人们的价值观,使家庭陷入不稳定的状态中,它不仅给丈夫或妻子带来伤害,给孩子带来恶劣影响,也使个人处在危险的境地。因此,每一位婚姻中的成年人都要注意警醒自己,不做出伤害到每个家庭成员的事情来。

2.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38岁的王女士是某城市的机关工作人员,丈夫在一家企业担任领导职务。在亲属和朋友们的眼里,王女士生活幸福、家庭美满。除了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外,他们家早就买了私家车,生活水准早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羡慕不已的家庭,却因为一个女孩子的出现发生了变故。王女士的丈夫竟然和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重婚,最终因为事情败露受到了法律制裁,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消失了。

杭州某区有一对夫妇,前几年过着清贫的日子,两个人辛勤劳动,非常恩爱。后来,丈夫从事业务工作,成为行业精英,最后成为某国外品牌的中国区经理。很快,他们买了别墅、轿车。当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以后,夫妻感情却出现了危机。丈夫事业发达后染了赌博的恶习,还在外养起了“二奶”。就这样,一场离婚大战不可避免爆发了,而原来聪明好学的孩子面对家庭的变故,陷入了无尽的苦闷中,最后竟然离家出走。

……

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追求自我价值、享受个人幸福的机会越来越大。在婚姻关系上,人们开始不满足于以往的生活,渴望获得新的体验,于是有人暗地里重新组织家庭,走上了重婚的道路。

这些人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使自己日益沉沦,在丧失自我价值评价的同时,也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特别是对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失去了完整、幸福的家庭,很容易引起身心的残缺,失去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出现重婚现象,一方面是个人社会道德的丧失,一方面是家庭责任感的虚无。在这里,当事人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传统,内心信仰缺失,是重要原因。在《颜氏家训》里,家庭教育并非针对未成年的孩子,成人也需要进行各个方面的教导和劝解,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有家庭的和谐、安宁,有自身成功的可能。

实际上,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克制自己的欲望、避免重婚,是个人通往幸福婚姻殿堂的唯一道路,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当今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成人的婚姻生活也注入了新的内容,现代人对婚姻质量的期望值远远高于上一辈。所以,当人们的婚后现实与婚前期望产生矛盾,并且不可缓和时,许多人就会选择离婚,甚至进行重婚。

在这里,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个人好恶随心所欲,而应从自身、从道德修养上找原因,让自己接受一次心灵上的家庭教育,找到维持婚姻和家庭幸福的钥匙。如果掉进婚外情、重婚的陷阱,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升级,使家庭最终解体。而对孩子来说,幼小的心灵受到重婚的摧残,成长的阴影会伴随一生。因此,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专家建议”

(1)父母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一个人具备了责任感才能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重婚、纳妾等现象,这固然有内外环境的不良影响,而更重要的是人们自身道德的缺失、责任感的丧失。父母有了责任感,不但会肩负起教育孩子的使命,还能扮演好丈夫或妻子的角色,获得幸福生活,这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2)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幸福的人不远行,家庭成员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才能贫病不嫌弃、富贵不相忘,真正做到知足常乐。夫妻间需要奉献、牺牲,需要多一些理解、关爱,有了这种相互照应,才能使对方体验到家庭生活的快乐,教育好孩子,尽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