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32777700000053

第53章 让孩子学会调节个人心理

李小军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直到上小学才和爸爸妈妈住到一起。可能是由于从小分隔开了,李小军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总有一点疏远。

当李小军遇到难题时,妈妈总是尽力哄他:“小军,遇到什么麻烦了,需要什么帮助吗?想开一点,我可以带你去看电影,或者去外面散心。”这时候,爸爸也会走过来,面对忧伤的小军安慰一番:“小军,你感觉怎样?今天是否有点难过?”但是,小军分明感到爸爸妈妈的勉强,甚至不希望这种难过是他们自己带来的。

我们常常说,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代沟”。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现象,因为,无论孩子和父母多么投机、关系多么好,两代人之间总会有一些隔阂的。也就是说,父母总有走不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那一刻。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孩子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就非常重要了。为此,父母要遵循下列步骤,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

(1)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学会预测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情绪与心理疾病。

想要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父母应该多看一些相关的图书,关注孩子教育方面的事情,知道哪些事情容易使孩子感到紧张,甚至可能导致孩子沮丧。经验表明,这些事件包括住院、开始上学或者上学的最后一年、约好的亲戚来访、有计划的家庭搬迁、主要的节日等等。

了解了上述情形,父母就要做好准备,事先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一来,孩子在经历这一切的时候,就会明白会发生什么,以及如何应对。当然,父母还可以在日常闲谈中,让孩子了解、认识这些事情的情况,避免孩子遇到时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中。

(2)孩子出现紧张、沮丧等不良情绪和症状时,父母要及时帮助他们化解。

父母要观察孩子有什么异常行为。通常,孩子在情感上陷入恐惧、情绪低落、厌烦、闷闷不乐、激动、愤怒等状态时,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比如,从不同寻常的畏缩变成不同寻常的好斗,或者从不寻常的平静变成不寻常的抽搐和牙关紧咬。这时候,父母就要注意,孩子出问题了,必须及时进行干预。

父母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但能帮助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束缚,还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的归属感。反之,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护和关照,就会一直处于紧张、沮丧等状态中,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3)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倾听者。

防微杜渐,孩子的不良情绪会在日常生活中显露出来,或者因为情绪波动陷入紧张焦虑中。所以,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谈心,在和孩子的时候透露出对他们的支持,并且据此鼓励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果孩子把沮丧或者紧张说出来,就能克服它们,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这种谈话中,父母要通过对孩子的感情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向孩子证明自己同情这种痛苦的体验。父母还要不时地还要坚定地点点头,表示自己理解孩子所说的内容。此外,父母还要注意插话,解释一下孩子关键的表述,并配合相应的面部表情、语言和语调。

在综合掌握上述技巧的同时,父母就可以完成对孩子的了解了,从而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他们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让孩子自我调节,就是让他们走出消极的情绪,变得积极开朗起来,看到美好的前景。如果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让孩子明白做什么才能感觉好些。

(1)要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梦想。每个人的生活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比如家境贫困、学习差、个子矮,但是拥有远大的梦想是任何人都可以具备的,没有外界的力量会阻止我们想象自己的人生。所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梦的人,就能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调动自己的斗志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

(2)遇到困难后,让孩子懂积极面对,而不是裹足不前。困难和挫折是生活中的常客,“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要让孩子正确看待周围的挫折。身陷困境的时候,必须做一个勇士,迎难而上,开创壮丽的人生画卷。

“专家建议”

(1)和孩子成为好朋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和孩子做好朋友,不能过于顾及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礼节。在这里,父母要怀着欣赏孩子的真诚,睁开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这样就能让彼此敞开胸怀,打开心扉。最忌讳父母对孩子采取不理睬的做法。父母对孩子失去洞察力,将会让彼此关系疏远,久而久之,孩子会把父置于一旁,甚至忘记最亲的人。

(2)父母要注意帮助孩子做“情绪辅导”的时间安排。通常,孩子对周围的世界非常敏感,也有自己的自尊心,父母如果不分时间和场合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厌烦。所以父母需要在一个相当专心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让孩子有自知之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训”

前在修文令曹,有山东学士与关中太史竞历,凡十馀人,纷纭累岁,内史牒付议官平之。

……

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俗留连,强加考核。机杼既薄,无以测量,还复采访讼人,窥望长短,朝夕聚议,寒暑烦劳,背春涉冬,竟无予夺,怨诮滋生,郝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

——《颜氏家训》

“释义”

从前我在修文令曹时,有山东学士与关中太史争论历法,共有十几个人,乱哄哄的争了好几年,内史下公文交付议官来评定是非。

……

有一位礼官,以谦让态度为耻,苦苦地不肯放手,想方设法对两种历法进行考核。他的有关知识修养又不足,无法实地进行测量,就反复去采访论争的双方,想借此看出其中的优劣,他们从早到晚地聚会评议。暑往寒来,不胜烦劳,由春至冬竟然无法判定,抱怨责难之声四起,这位礼官才红着脸告退,最后被内史所迫胁。这就是好名所招来的羞辱啊。

“学家教”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意识到了要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避免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但是,许多人在教育问题上容易走极端,在不过分保护孩子的同时,把孩子推向了另外一个反面。比如,让孩子做一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就容易带来消极后果,同样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

1.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

2005年,南方某镇发生了一起恶性落水事件,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全部被水吞没了生命。原来,几个孩子路过一条河,结果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水里。另一个小孩急忙跳进水里去救,结果先掉进水里的小孩不但没被救起,去救人的小孩也没有上来。岸上的两位同伴看到这种情形,急忙忙过来救人,最后竟然没有一个人生还。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让人扼腕痛惜的悲剧,几个未成年人为了救同伴,全部葬身河里,这种教训是异常深刻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难道孩子不知道自己无能为力吗,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几个小孩见义勇为的精神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但是,深入思考不难发现,几个孩子虽然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却不具备见义勇为的能力。显然,后面几个孩子都不会游泳,即使会游泳,也难以保证能够把同伴救上来,并保证自己没有生命危险。

可以判断,这几个孩子对眼前的危险完全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而他们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心智和身体发育方面还很不健全。所以,当别人遇到危险情况时,他们只是凭借一种精神去帮助别人,而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安全,于是产生了令人叹惋的结果。

生活中,恐怕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父母的确应该教育孩子善于帮助他人,但是这种帮助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对孩子来说必须是“力所能及”的。孩子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具备了正确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才能及时对自己采取的行动将会产生何种结果作出准确的预见。反之,孩子就像拿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的做法会给自己带来严重伤害。

推而广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应该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判断能力,学会正确评估自己。在教育问题上,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这是一个误区。比如,父母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逼着孩子在高考独木桥上死挤硬拼,一点也不体会孩子的志向和理想,结果给孩子带来了巨大压力。反过来,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会带来消极后果。比如,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孩子很容易心理失落,如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单纯进行自责,则会让自己陷入抑郁状态中,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2.让孩子脚踏实地地学习、做事

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彻纳说过:“人一辈子中所进行的最漫长的旅程就是:找到自我。如果在这一点上失败了,那么无论你找到了别的什么,都没什么意义了。”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掌握自己的世界,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够脚踏实地地学习、做事,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东汉时期的王充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写作的《论衡》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部20多万字的著作里,作者论证了潮汐与月亮运行的关系、云雾与雷电形成的原因等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在批判鬼神思想的同时鲜明地提出了无神论的观点。而这一伟大作品的问世,凝聚着王充30多年的心血,以及他对许多自然科学知识的熟知,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他的塌实做事。

根据史料记载,王充从小就聪慧好学,尽管家境贫寒,但是父母仍然想办法让他上学念书。后来,成绩优异的王充被保送进京都洛阳太学深造。在知识的海洋里,王充追求浮华的内容,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勤学苦读中,比身边的人都塌实。而当太学里的知识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王充更积极主动到外面的书坊里苦读。王充这种塌实学习的做法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后来的成功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中,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始终没有什么起色,往往不是孩子不努力、不上进,而是孩子的学习目标定得太高了,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也超出了科学的学习进度。当孩子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时,他们就容易在心理上引起各种复杂情绪,结果增加了思想负担。一旦陷入恶性循环,孩子就会自暴自弃,难以在学习上长进了。

事实上,心智健康开始于自我了解和自我接受。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了解自己的需要、情感、价值、目标、处事方式和梦想,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成功掌握自己前进的步伐,否则就要遭遇挫折,甚至让自己的远大目标成为“黄粱一梦”了。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必须借助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完成。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努力付出,才能获得收获,否则只能浪费宝贵的时间、虚度光阴。

“专家建议”

(1)父母要注意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当孩子的认识能力提高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任何时候,正确决策都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什么时候不再盲目地想问题,就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并且做出成绩。

(2)培养孩子认真、塌实做事的习惯。塌实做事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品质,通常他们能够专注于某一领域,因而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出了突出贡献。许多孩子过于浮躁,在学习上追求捷径,在做事的时候缺乏理性思考;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识大体,懂得塌实做事。在这里,可以让孩子确立明确的目标,而后制定周密的计划,这样就容易循序渐进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