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91

第91章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皮肤炎症,通常发生于头皮,亦可蔓延至其他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其主要症状为头皮糠状脱屑,或头、面等处出现鲜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脂溢性皮炎中医学属于“白屑风”、“面游风”、“钮扣风”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素为血燥之体,复感风热,郁久转而化燥,肌肤失去濡养;或风邪郁久,血虚阴伤,肌肤失于濡养则生风化燥;或过食辛辣、肥甘、酒类,以致脾胃运化失常,生湿生热,湿热蕴积肌肤而成。

验方一:二至丸治脂溢性皮炎效果好

钱某,男,31岁。皮疹呈暗红色,反复发作,伴脱屑或油腻、油痂,微痒。口上、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医生将其诊断为脂溢性皮炎,遂开二至丸方如下:“女贞子、旱莲草各20克,知母、黄柏各10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麦冬、茯苓各15克,白芍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依方抓药,服用15剂后,皮肤健美如初。

验方二:猪胆味苦治脂溢性皮炎

提起猪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苦味,犹恐避之不及。殊不知,就是这样一种为常人厌烦的东西却有着少为人知的妙用。天津的赵女士去年4月发现自己的头发经常粘粘糊糊的,起初以为是工作太忙不常洗澡的缘故,后来连脖子和后背也非常油腻并奇痒无比,颜色开始发红。

赵女士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脂溢性皮炎。她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有一老中医奉上一方:“取新鲜猪胆1枚,取胆汁加入半脸盆温开水,清洗患处。不日就可皮肤恢复昔日的光泽。”赵女士依方而行,半月后皮肤就恢复了观瞻。

专家提示

患上了脂溢性皮炎,不知不觉间鳞屑飘扬,可真够腻味人的。不要急,只要认真对待,就可轻松远离脂溢性皮炎:

1.生活中要注意调节饮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规律,保持足够睡眠。对于较顽固的慢性脂溢性皮炎,可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和晒太阳。

2.内服药物治疗。可用维生素B 6、维生素B 2或复合维生素B等。瘙痒剧烈可用止痒镇静剂等。

3.寻求中医帮忙。外用疗法以去脂、杀菌、消炎、止痒为治疗原则,西医多用激素类制剂,禁忌多,且容易反复发作;而中医多使用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作用的中药外用,适宜的人群较广,而且副作用较小。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5种食疗偏方治脂溢性皮炎

【偏方一:赞绿珠】

原料:绿豆30克,赤小豆15克,百合13克。

制法:将绿豆、赤小豆、百合洗净,加入清水500毫升,微火煎至300毫升即可。

用法: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润肺养肤,和血通脉。

【偏方二:百合绿豆汤】

原料:鲜百合90克,绿豆250克,食盐、味精、葱花各适量。

制法:将鲜百合掰开,去老瓣洗净,绿豆去净杂质。锅置旺火上,加清水烧开,加绿豆、百合,改用小火,煮至绿豆熟烂,百合瓣破烂时,起锅加入佐料即可。

用法:每日服2~3次。

功效:上清心火,下消胃热,解毒消暑,养阴安神。

【偏方三:绿豆薄荷银花汤】

原料:绿豆200克,薄荷5克,银花15克,砂糖适量。

制法:先将绿豆、银花加适量水用文火同煮,豆熟后加砂糖,最后加入薄荷煮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2~3次。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消暑。

【偏方四:生地黄粥】

原料:生地黄汁50毫升,粳米60克,生姜3片。

制法:将粳米煮沸后,加入生地黄汁和生姜,待粳米熟后即成。

用法:每日1剂。

功效:解毒消暑,滋肺养胃。

【偏方五:决明子粥】

原料:炒决明子15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

制法:将决明子煎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待粥熟即成。

用法:每日1剂,每次服用。

功效:滋阴润燥,清热解毒。

中药偏方:4种中药偏方治脂溢性皮炎

【偏方一:清脾除湿饮】

来源:《医宗金鉴》。

原料:赤茯苓、白术、苍术、黄芩、玄明粉、麦冬、桅子、泽泻、枳壳各9克,生地30克,生甘草6克,连翘15克、茵陈12克,灯心草、竹叶各3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内服。

功效:清脾利湿,清热解毒。适用于脂溢性皮炎。

【偏方二:土槐饮】

原料:土茯苓、生槐花各30克,生甘草9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或泡水代茶饮。

功效:除湿清热解毒。适用于脂溢性皮炎。

【偏方三:大柴胡汤】

来源:《伤寒论》。

原料:柴胡、黄芩、枳实各10克,大黄6~12克,白芍、山楂、白花蛇舌草、生石膏各30克,生甘草6克。

制法:水煎2次,取汁混合。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内服。

功效:清热解毒、通腑泻火、消瘀导滞。适于肝胃风火型脂溢性皮炎。

【偏方四:除湿胃苓汤】

原料:苍术、厚朴、陈皮各6克,泽泻、防风、白术、栀子、柴胡、山楂各10克,黄芩、野菊花各12克,生甘草3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

功效:清热除湿,理气消导。适于湿热蕴阻型脂溢性皮炎。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脂溢性皮炎

【偏方一:硝矾洗液】

原料:朴硝12克,硼砂、明矾各9克。

制法:将朴硝、硼砂、明矾共碾为粉。

用法:用开水冲化后,趁热浸洗患处。

功效:消炎止痒除屑。

【偏方二:蛇胆膏】

原料:腹蛇胆汁0.5毫升,雪花膏500克。

制法:将腹蛇胆汁与雪花膏调匀。

用法:取药膏适量涂抹患处,每日3次。

功效:燥湿止痒。

生活偏方:1种生活偏方治脂溢性皮炎

【偏方:洗浴方】

取狗骨头60克,鸡蛋1个,将狗骨头烧灰存性,研为细末,用开水以药液,待温后加入鸡蛋搅匀,浴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