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83

第83章 痤疮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

验方一:丹参调理内分泌,铲除痤疮不留痕

患者,女,25岁。面部皮疹2年,行经前后加重。查见面部有簇集大小不等的炎性丘疹、脓疱,淡红色及紫红色的厚壁结节及囊肿,有的已化脓破溃形成疤痕。诊为聚合性痤疮。药方:丹参30~60克,生地30克,甘草30克,土大黄30克,川军3~15克,水煎服。服药1个月,面部皮疹、结节、脓疱、疤痕消失,随访1年,未再复发。

患者,女,36岁,从高中开始,脸上长了粉刺疙瘩。人家说“青春痘”只有在青春期才有,可如今儿子都9岁了,脸上的痤疮还是此起彼伏,毫无罢休的迹象。她非常的烦闷,经诊为: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过多以及毛囊内微生物感染引发的痤疮。

处方:丹参100克。研为细粉,每天3次,每次3克内服。一般2周后即可好转,约6~8周痤疮减少。可逐渐减量,每天1次,每次3克。

验方二:赤细饮消除痘痘不费力

我最近工作非常的忙,任务重,经常失眠,并且也不能按时吃饭,与领导在工作上沟通也不是非常顺利,心情非常的郁闷。没几天发现脸上起了几个小痘痘,刚开始没太在意,用手挤了挤,觉得只要挤掉里面的东西就会好的。可没想到,痘痘不但没有没挤掉,反而有痘的地方又连着起来几个新痘,并且原来红色的痘痘变为暗紫色。这下可吓坏我了,美丽的面容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脸上长满痘痘我以后还怎么出门呀!

最后,我只好求救于中医。中医说,我脸上的痘是痤疮,痤疮是不能用手挤的,幸好就医及时,不然挤到最后,一定是满脸的坑。医生给我开了一药方,回家喝了后,脸上的痘痘没有再继续长,原来的也慢慢的下去了。药方:赤小豆20克,细辛、甘草各6克,麻黄、红花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神曲各15克,车前子8克。煎汤代茶,1日1剂。

验方三:柠檬葡萄煎,给美丽一片蓝天

我女儿刚满14岁,月经就来了,并且是一个月来2次,脸上长满了恼人的青春痘。想给她弄药吃,又怕有什么副作用。但看着她满脸的痘痘,又很别扭,别人给推荐过外用除痤疮的药膏,但用了后,效果不怎么好,味还特别重,用几次,她就不愿意再用了。我到处给她找药,最后求助于中医。药方:柠檬皮1个,葡萄干20粒,甘蔗1尺多长,可切断分成4片,甘草10片,四者一同下锅,放下4碗水煎至2碗左右。中午1点左右服用。连续服用3天,3天以后可能渐渐消除痘子,而且没有痘痕。

专家提示

痤疮对于爱美心切的人来说是非常影响美观的,严重的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所以对于本病应以预防为主:

1.在饮食方面,要少吃动物脂肪、刺激性食物和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2.对于油性皮肤,一定不使用油性化妆品,如:含高油分的防晒霜等。另外,每天在原先早晚洗脸两次的基础上,增加一次中午洗脸的次数,及时清除脸上的油脂。

3.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愉快,以免引起内分泌失调。

4.避免使用皂化成分的洗脸剂,皂化成分会破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使皮肤失去抵抗力,更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产生敏感痘痘。

5.保证充足睡眠,可以使大脑休息得充分,机体的疲劳得以消除。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6种食疗偏方治痤疮

【偏方一:米仁绿豆粥】

原料:绿豆20克,米仁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和米仁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成粥,粥成加冰糖调服。

用法:每天1~2次。

功效:清热利湿。适用于痤疮。

【偏方二:茄汁炒藕片】

原料:鲜藕300克,番茄100克(绞汁)。

制法:先将藕片用菜油煸炒,然后加入调料。将熟时加入番茄汁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除湿,凉血益阴。适用于痤疮。

【偏方三:海带绿豆杏仁汤】

原料: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布包),红糖适量。

制法:共煮成汤,去玫瑰花。

用法:喝汤,食海带、绿豆、甜杏仁。每日1剂,连用20~30剂。

功效:理气化痰。适用于痤疮。

【偏方四:绿豆百合粥】

原料:绿豆100克,百合50克,粳米或糯米适量,冰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洗净加水煮至开裂后,加入粳米或糯米煮成粥。加入百合煮片刻,放入冰糖调匀即可。

用法:当点心吃,每日分2次服完。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痤疮,皮疹红肿,脓疱,口臭口干,舌红者。

【偏方五:肉炒三瓜片】

原料:瘦猪肉50克,苦瓜、丝瓜、黄瓜各100克,调料适量。

制法:原料先切片。将猪肉煸炒至半熟,依次将苦瓜片、丝瓜片、黄瓜片下锅同炒,每味下锅时间相距1分钟,待下黄瓜片时,加入调料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除湿,凉血消肿。适用于痤疮属湿热上蒸型、皮疹红肿,或有脓疱,口臭口干者。

【偏方六:山楂香蕉汤】

原料:山楂30克,香蕉2根,冰糖适量。

制法:将山楂洗净切片,香蕉剥皮切块。将山楂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中火煮10分钟后,加入香蕉和冰糖,开后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日服2剂,连服数日。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丘疹型、结节型、聚合型痤疮伴显著脂溢或大便不畅者有效。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痤疮

【偏方一:赤麻饮】

原料:赤小豆20克,细辛、甘草各6克,麻黄3克,银花10克,泽泻、车前子各8克,神曲、茯苓各15克,红花3克。

制法:煎汤。

用法:代茶,1日1剂。

功效:消脂化痰之功。

【偏方二:黄白煎】

原料:生大黄(后下),侧柏叶15克、白芥子各10克,石榴皮15克、甘草5克丹参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焦山楂60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本方具有通便泄热,消脂化痰之功,适用胃肠积热日久,痰瘀积聚所致痤疮。

【偏方三:紫黄汤】

原料:紫草、皂刺、当归、白芷、薏苡仁、栀子、黄芩各10克,生地20克,公英30克,连翘、银花各15克,甘草6克。

制法:将以上各药,入锅,加适量清水煎。

用法:每日1剂。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适用于口干咽燥,大便干等症状痤疮患者。外用偏方:3种外用偏方治痤疮。

【偏方一:外擦法】

将新鲜芦荟60克,捣烂取汁,涂擦患处,1日2~3次,10日为一疗程。本方适用初发期。

【偏方二:磨面法】

取杏仁3粒,于早晨放入小瓷杯里,加温开水浸泡,晚间临睡前即可使用。用时先取一枚,小刀切成平面,将平面摩擦患部,直到3粒擦完。一般用完90粒即可获愈。

【偏方三:外涂法】

取白果适量。切开,绞汁,取汁频涂患部,干后再涂,直至汁尽,每日再2~3粒。本方解毒排脓,平痤除皮,适用于痤疮患者。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痤疮

【偏方一:热洗法】

菟丝子15~30克,水煎成汤剂,每日数次,趁热温洗局部。

【偏方二:水洗法】

苦参15克,玉米、甘草各12克。水煎,趁热洗患处,日1剂,分2次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