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46

第46章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指肠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

验方一:神曲麦芽汤治疗腹泻效果好

患儿,男,3岁,因伤食而导致腹泻,来时脘腹胀满,肚子痛,一痛就想泻,粪便酸臭,不想吃饭,夜里睡不好。用去积消食药方治疗,药茶方:神曲10克,麦芽、谷芽各5克,山楂、茯苓各10克,黄连3克,半夏5克,陈皮3克,木香、厚朴少许。上药共放锅内加水煎,每天一剂,服药后当天见效。

验方二:藿香佩兰茶治疗腹泻好得快

我家儿子今年4岁,突然之间就泻下黄水样的便,并喊说肚子痛,另外还恶心呕吐,医生说是因暑湿而引起的腹泻,用药茶方:藿香、佩兰各10克,白蔻仁5克。三药共捣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加沸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天一剂。服药后第二天症状减轻,再服药腹泻好了。

验方三:健脾理气汤治疗小儿腹泻有功效

我女儿2岁,吃完饭后突然拉很稀的大便,色淡不臭,刚开始还以为是偶尔那么一下子,但不一会又开始拉,时轻时重,一天的时间就面色萎黄,显得肌肉消瘦,神疲倦怠,给她吃了一些止泻药,效果不是太好,去医院医生诊为因脾虚而引起腹泻,医生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品,以健脾理气化湿方进行治疗,很快腹泻便止住了,并且没有再泻。药方:白术、山药各20克,茯苓15克,乌梅10克,红糖适量。上药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沸30分钟后去药渣,加入红糖溶化,倒入保温杯中当茶饮用,每天一剂。

验方四:芋头蘸白糖治疗腹泻不用忙

邻居家小孩子拉肚子,给药孩子不吃,但不吃药病又好不了,看着孩子很快就瘦得不像样子,家里人又心痛又着急,忙着到处求医找方,后来别人传了个验方,就是用芋头蘸白糖,看似很普通的一个食疗方很快就将孩子的腹泻给治好了。方法是:将芋头煮熟或烤熟,剥皮后蘸取白糖喂之,不拘量。每日1~2次。

专家提示

腹泻对于较小的孩子们来说是较伤人的,一般一天就会泻的孩子们没了精神,因此妈妈们在喂养和照护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值宝宝辅食添加期的妈妈们要注意,辅食要一种一种慢慢加,给宝宝的肠胃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这些新食物。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

2.要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宝宝喂食放置时间较长的奶或其他食物。冰箱里的食物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给宝宝食用。

3.注意气候变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睡觉时要避免腹部和尾骶部的受凉。

4.平时可以摩腹以预防宝宝腹泻,每天1~2次,每次约1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在进食前后20分钟不宜推拿。

5.合理喂养。坚持母乳喂养可防腹泻,因为母乳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及时添加辅食,添加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当孩子食欲不振时,也不要强制进食。

6.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肠道内菌群失调(抗菌药物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导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加重腹泻。

7.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这才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根本。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3种食疗偏方治疗小儿腹泻

【偏方一:马齿苋饮】

原料:鲜马齿苋50克。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煎,取汁即可。

用法:日服3次。

功效:清热、除湿、止泻。适用于湿热泄泻,泻下物呈稀水样,口干口臭,烦热者食用。

【偏方二:糯米固肠粥】

原料: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胡椒末少许,加糖或食盐适量。

制法:将糯米与淮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食盐。

用法:分顿服食。

功效:固肠止泻。适用于虚寒泻、腹中隐痛、喜热、口不渴、泻下水样便者。

【偏方三:莲实粥】

原料:莲子、芡实各5~20粒,糯米200克。

制法:莲子、芡实煮烂以纱布过滤去渣功口入糯米煮成稀粥。

用法:分顿服食。

功效:补脾养胃。适用于小儿久泻恢复时期。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疗小儿腹泻

【偏方一:止泻汤】

原料:木通、生甘草、黄连各5克,匾蓄、瞿麦、车前子(包煎)、滑石、通草、白头翁、党参、莲肉、扁豆、薏苡仁、赤苓、白术各7.5克,木香2克,罂粟壳3克。

制法:水煎。

用法:6个月以下患儿分6日服,1岁以内分4日服,1岁以上分2日服,日服3次。

功效:清利湿热,健脾燥湿,适用于湿热型小儿腹泻。

【偏方二:消导止泻汤】

原料:佛手、山楂、麦芽、连翘、白术各5~10克,陈皮3~6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消导止泻。适用于喂养失节,饥饱无时,损伤脾胃型小儿腹泻。

【偏方三:调中止泻汤】

来源:《幼科条辨》。

原料:焦山楂12克,茯苓、车前子(包煎)、葛根各6克。

制法:将以上各药一起入锅,加水煎。

用法:每日1剂,多次服用。

功效:消食健脾,升清降浊,利尿止泻。适用于小儿伤食腹泻。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疗小儿腹泻

【偏方一:敷脐疗法】

取吴茱萸3克,丁香、木香各1.5克,苍术、肉桂各3克,五倍子10克,共研成细末,搅拌均匀后加适量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严封固定,两天换药1次。

【偏方二:纳脐疗法】

取丁香、肉桂各9克,五倍子12克,白胡椒5克,石榴皮20克研成极细末,过筛,置瓷瓶或玻璃瓶中。

每次用时取药粉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入脐孔,覆盖纱布,用胶布固定,然后再用绷带围绕脐部缚紧,以防脱落。12~24小时后揭去,一般12小时吐泻停止,24小时痊愈,愈后再贴1天,巩固疗效。此方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适用于小儿秋季腹泻。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疗小儿腹泻

【偏方一:熏脚法】

取柞树皮50克,无花果7枚,装入暖瓶中,加开水浸泡1小时后倒入容器中。当水热时,以蒸气熏小儿脚掌,待水温降至30℃左右,将脚泡于药液中,并以药液淋洗膝关节以下15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偏方二:藿香正气水覆盖法】

取净布一块纱布,折成5~8厘米对方4~6层,先将藿香正气水放在水中预热,再把布块放到患儿肚脐上,待药温适宜时倒在布块上,以充盈为度并固定,小于6个月的患儿2~3小时即可取下,6个月以上患儿时间稍长取下,1日3次,2日即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