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44

第44章 小儿麻疹

小儿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潜伏期一般10~11天。

中医学认为,麻疹是因外感麻毒时邪而引发的出疹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发热、目胞肿赤、泪水汪汪及全身红色斑疹为主要表现。因其疹点隆起,状如麻粒,故名麻疹,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验方一:解毒透疹汤驱走麻疹还健康

患儿,女,7岁,体温在37.3℃~38.5℃,发热2天,鼻子透不过气还有一点咳嗽,眼睛流泪并且很红,没有精神,吃不下饭,患儿双侧口腔麻疹黏膜斑,确诊为麻疹,以解毒透疹汤进行治疗。处方:银花、连翘、大青叶、桑叶、淡竹叶各10克,紫草20克,芦根12克,丝瓜络10克,牛蒡子、桔梗、蝉蜕各6克,甘草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配合竹蔗500克,鲜茅根、荸荠各250克,煎水代茶,频频饮服。一个星期,体温降至正常,疹收皮屑渐退,精神渐复,病愈。

验方二:清肺解毒汤解除麻疹不用慌

患儿,男,6岁,发热、咳嗽、气促鼻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肺部有湿哕音,喉间痰鸣,心烦口干,确诊为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以清肺解毒汤治疗。药方:生石膏10克(另包先煎),炙麻黄4克,杏仁9克,甘草3克,连翘9克,板蓝根15克,银花12克,法半夏6克,每日1剂,石膏先打碎煎15分钟,再纳入已浸泡后的余药,沸煎5~6分钟后,分4次服。7剂药后自觉症状已愈。肺部喘音消失,再服药加以巩固,复诊无复发。

验方三:透疹解毒汤治疗麻疹见效快

患儿,男13岁,初起发热,无典型其他症状,体温持续在38℃~39℃,发热3天左右,全身陆续出现玫瑰色多形态皮疹,出疹无明显的顺序规律,疹出2~3天后皮疹按出现次序收没并留下棕色斑痕,热退身凉。确诊为小儿异性麻疹综合症,用透疹解毒汤进行治疗。药方:银花、板蓝根、桑白皮各10克,连翘、炒牛蒡子、蝉蜕、薄荷各6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温服。2剂药后热有所减退,再服药至病愈。

专家提示

对于小儿麻疹还是可以提早预防的。

1.预防接种,小儿出生后8个月开始接种麻疹疫苗,以后按时复种。

2.婴儿、体弱儿接触麻疹患者后,应于5天内注射胎盘球蛋白或成人血清。

3.麻疹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或者到不太了解情况的人家串门。

4.接触病人后应立即用肥皂洗手,并外出晒太阳、吹风,半小时后才能接触健康儿童。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3种食疗偏方治疗小儿麻疹

【偏方一:黄豆金针菜】

原料:黄豆50克,金针菜25克。

制法:黄豆浸一昼夜,金针菜洗净,共煮至熟,取汁。

用法:代茶饮,日1剂,3次服完,连服3天。

功效:适用于麻疹初起食用。

【偏方二:五汁饮】

原料:甘蔗汁60毫升,荸荠汁、萝卜汁、梨汁各30毫升,西瓜汁60毫升。

制法:隔水共蒸熟即可。

用法:凉后代茶饮。每日1~2剂。

功效:适用于出疹期食用。

【偏方三:莲子冰糖羹】

原料:莲子、百合各30克,冰糖15克。

制法:莲子去心,与百合冰糖文火慢炖,待莲子百合烂熟即可。

用法:日1剂,连服7~10天。随意服。

功效:适用于小儿麻疹恢复期食用。

中药偏方:2种中药偏方治疗小儿麻疹

【偏方一:宣毒发表汤】

来源:《医宗金鉴》。

原料:葛根、荆芥、牛蒡子、连翘、前胡、杏仁各10克,升麻、防风、甘草、桔梗、薄荷(后下)各6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

功效:辛凉透表,清宜肺卫。适用于出疹前期。

【偏方二:银翘散】

来源:《温病条辨》。

原料:金银花、连翘、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淡竹叶、芦根、菊花、牛蒡子各10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辛凉透疹。适用于出疹期。

外用偏方:1种外用偏方治疗小儿麻疹

【偏方:外擦法】

取麻黄、芫荽子、浮萍、西河柳各15克,加水煎后加黄酒250克,用毛巾沾药液擦全身。此方适用于麻疹初期之透发不利者。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疗小儿麻疹

【偏方一:外洗法】

取鲜柚子叶30~60克,煎水外洗。适用于出疹期,帮助透疹。

【偏方二:热浴法】

用仰天皮(即阴凉潮湿地下苔蘚)、嫩柳枝各250克,鱼腥草120克,蝉蜕200个,加水6000毫升煎汤,待药汤不热不冷时浴身,令微汗出。注意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