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03

第3章 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它是妇女的常见病。痛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

验方一:丹参、芍药汤治痛经

患者,李茹,24岁,未婚。经期小腹冷痛,喜温按,湿热疼痛减轻。剧痛时四肢出冷汗,伴恶心呕吐,月经量多,行经期长,色紫,有血块或片状物排出,服用本方7剂后,月经来潮,疼痛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以后每个经前服此方,连续3个月经周期,症状消失,痛经告愈,彻底摆脱了痛经带来的不便和烦恼。

处方: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三棱、莪术各10克,吴茱萸3克,肉桂5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验方二:泽兰汤治痛经效果好

患者,纪玲,15岁。经期初潮时月经不调,四处求医,每逢经期坐立难当,面色苍白、口唇发干、恶心、出虚汗、胃痛腹泻、倦怠乏力、四肢冰凉,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后服用本方治愈。

处方:泽兰、香附、续断各14克,当归、柏子仁、赤芍各12克,牛膝6克,延胡索8克,红花2克。水煎服,每日1剂,甜酒为引。此方能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验方三:牛奶加蜂蜜治痛经有奇效

我的同事小刘,以前每个月经期都会疼痛难忍。现在她坚持每晚睡前喝一杯牛奶蜂蜜饮,再来月经时,疼痛减轻了许多。

方法很简单: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即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痛。这两种如此普通的食物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原因就是,牛奶含钾多,而蜂蜜则含有丰富的镁,被称为镁的“富矿”。

研究表明,钾对于神经冲动的传导、血液的凝固过程以及人体所有细胞的机能都极为重要,它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而镁能帮助大脑中神经冲动传导以及具有神经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质维持在正常水平。在月经后期,镁元素还能起到心理调节作用,有助于身体放松,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所以,牛奶蜂蜜饮的痛经缓解作用是很好的。

专家提示

痛经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做到以下这些,可以防止或减少痛经的发生:

1.自月经初潮起,就应学习和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这一生理现象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可预防原发性痛经产生或提高痛域减轻疼痛程度。

2.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能帮助缓解经痛。

3.服用维生素。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并且剂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数次。

4.禁酒。假使你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水肿,那么喝酒将加重此问题。

5.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多餐。经前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月经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热迫血行,出血更多。少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巧克力等,因为其中所含的咖啡因,会使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会刺激小肠。

6.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各种疾病。

7.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

8.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9.保持心情愉快。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2种食疗偏方治痛经

【偏方一:韭菜炒羊肝】

原料:韭菜150克,羊肝200克。

制法:羊肝切成小片,与韭菜一起入锅急火炒熟即可。

用法:经行前5天开始服用。

功效:补益肝肾,调经。适用于肝肾虚损之痛经。

【偏方二:枸杞炖兔肉】

原料:枸杞20克,兔肉250克,调料适量。

制法:枸杞洗净,兔肉切块,将枸杞和兔肉同放于沙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炖熟,加调料调味。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滋养肝肾,补益气血。适用于肝肾亏虚之痛经。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痛经

【偏方一:当归艾叶汤】

原料:当归30克,生艾叶15克,红糖60克。

制法:煎熬后取3碗。

用法:分3次温服,每月经期服。

功效:温经散寒,行血止痛。适用于痛经,症见经行腹痛、下腹凉、手足不温。

【偏方二:二香饮】

原料:广木香、当归、香附、川芎各3克,青皮、牡丹皮、枳壳、生地、蓬莪术各3.6克。

制法:加生姜8片,水煎。

用法:空腹服。

功效: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偏方三:加减八物汤】

原料:人参、白术、当归身、茯苓、川芎、白芍、生地、醋炒香附、生姜各3克,炙甘草、木香各1.5克,青皮2.1克,大枣2枚。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健脾养血,行气解郁。适用于气血虚弱,虚中有滞型痛经。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痛经

【偏方一:芥糊填足法】

取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1换,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偏方二:足浴法】

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3~5天。

生活偏方:4种生活偏方治痛经

【偏方一:泡矿物澡法】

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经痛。

【偏方二:自我按摩法】

先用拇指点按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每穴半分钟。然后仰卧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脐以下)约3分钟,再由脐部向耻骨联合(阴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钟。要求经前1周开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经干净后3天结束。

【偏方三:指压法】

足部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他指尖捏合,沿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做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偏方四:瑜伽操法】

练瑜伽也有缓和痛经的作用,如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