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24

第24章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妇女的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一般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因体质较差,抵抗力低下,病程缠绵或反复感染所致。但相当多的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的病史,而常有流产、分娩、宫腔内不洁操作,或经期、产褥期性交史。本病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在中医学中,盆腔炎为“热疝”、“带下”等病症范畴。

验方一:土茯苓食疗方治疗慢性盆腔炎

朱燕,已婚白领,平日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腰腹疼痛,左侧为甚。月经期延后,且量少挟紫色血块,面容憔悴,体倦乏力。经妇科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炎。针对此病中医除予分型辨证治疗外,采用了以下食疗方以治疗,解一段时间后,初见成效。方法:土茯苓50克、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石菖蒲12克,猪瘦肉100克,加适量清水,慢火煲汤,加食盐调味,饮汤食肉。

验方二:三七仔鸡汤调治慢性盆腔炎

邻居小张得了慢性盆腔炎,因为宝宝还在吃母乳,她不想服用太多的药物,后来选用了一个食疗的偏方,效果不错。方法:生三七米5克,仔鸡1只,把鸡收拾净,与三七同煮,加入葱、姜、食盐,吃鸡喝汤。也可以每次用鸡汤冲服三七米2克,每日2~3次,连服5~6日,此方法于经行色紫有块属产后血瘀引起的慢性盆腔炎。但是要注意,经行量多色鲜、带下色黄者不宜服食。

验方三:阿胶鸽蛋能治慢性盆腔炎

楼上的小刘被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后,一直坚持吃阿胶鸽蛋食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鸽蛋5个,阿胶30克。先将阿胶置碗中,加入清水适量,无烟火上烤化,趁热入鸽蛋和匀即成。每日1次。早晚分2次食用,可连续服用至病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慢性盆腔炎。

患了慢性盆腔炎,一定要注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赤小豆、绿豆、冬瓜、扁豆、马齿苋等;山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玫瑰花、金橘食品等具有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也可以适量食用。还要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猪肉、鸭、鹅和鹌鹑等。

专家提示

慢性盆腔炎是困扰女性的常见病之一,不仅使女性的身体受到折磨,还不断地吞噬着女人的心理健康,成为困扰女性一生的烦恼。预防慢性盆腔炎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准备一个专用盆,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

2.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3.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拿浴,要勤换卫生巾,以防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

4.被诊为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

5.不做或尽量避免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手术。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创伤。手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病菌侵入。

6.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

7.孕期应加强营养,防止贫血,及时治疗感染。

8.产期应采用科学接生,尽量减少难产和生产出血。

9.产褥期应注意阴部清洁,避免恶露阏至。

10.更年期应适当地服用雌激素增强生殖道自然防御力。

11.患有性病和生殖炎症要及时治疗。一旦发病应及时就医,正规治疗,坚持服药,遵从医嘱,彻底治愈。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6种食疗偏方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一:枸杞当归猪肉汤】

原料:枸杞子、当归各20克,瘦猪肉适量。

制法:枸杞子、当归与猪肉调味煮汤。

用法:吃肉饮汤。

功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偏方二:荔枝核蜜饮】

原料: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制法: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可。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利湿,止痛。适用于各类慢性,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带下量多。

【偏方三:核仁栗子饮】

原料:核桃仁、栗子各3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栗子炒熟,去壳,与核桃仁一起捣成泥,加入白糖拌匀,用开水冲调。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偏方四:马齿苋煮鸡蛋】

原料:马齿苋60克,鸡蛋3个。

制法:先将马齿苋洗净,捣烂取汁,再将鸡蛋去壳,加适量水,煮熟,加入马齿苋汁即成。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偏方五:瓜仁槐花粥】

原料:冬瓜仁20克,槐花9克,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

制法:先把冬瓜仁和槐花加水煎汤,去渣后与淘洗干净的薏苡仁和粳米一同煮菜成粥,食用。

用法:每日1次。连服7~8剂。

功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偏方六:煨猪腰】

原料:猪腰1对。

制法:将猪腰洗净,用湿纸包裹,煨熟。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赤白带下、腰酸痛之慢性盆腔炎。但要注意,带下色黄奇臭、口苦咽干、口渴喜饮者不宜多食。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一:疏气定痛汤】

原料:制香附、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脂、当归、乌药各9克,枳壳、木香各4.5克,没药3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偏方二:暖宫定痛汤】

原料: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五灵指、制香附、乌药各9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暖宫散寒,行气活血。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偏方三:当归芍药散】

原料:当归、川芎各9克,芍药18克,茯苓、白术、泽泻各12克。

制法:将上药制为散。

用法:每服6克,温酒送下,每日3次。

功效:养血疏肝,健脾利湿。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外用偏方:4种外用偏方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一:大黄散外敷法】

取大黄100~200克。将大黄研成细末,根据病变范围定量,加入米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下腹部,保持药膏湿润,随时可以加醋,为防止脱落,可用塑料布敷好,加绷带或橡皮膏固定。第3天可以重复第2剂。此药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对于湿热蕴结型急、慢性盆腔炎之腰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低热或高热,口渴心烦,尿黄,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而快有疗效。

【偏方二:芒硝大蒜泥法】

取芒硝100克,研成细末,与大蒜泥50克拌匀成糊状,用纱布包好,必要时加入少量温水,敷贴于下腹疼痛处皮肤上,20分钟后皮肤潮红时即可取下,第3天再敷第2剂。

【偏方三:中药灌肠法】

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鸡跖草、紫花地丁各24~30克,加水100毫升煎,用导尿管插入直肠内14厘米以上,缓慢注入,用20分钟注完,之后要卧床休息30分钟,如果是在临睡前注入,效果会更好。

另外,有炎性包块者加三梭、莪术、桃仁各6克;腹痛较重者加延胡索、香附各12克;腹中冷痛严重者,加附子9克。

【偏方四:野菊花草外敷法】

用野菊花、栀子、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等共研成末,装在缝好的布袋里,蒸热后趁热敷下腹两侧。一次药量可以连用3~5日。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一:自我按摩法】

先将两手互相搓热,用搓热的手搓两侧腰部各18次,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揉骶部,两侧各30~40次,最后按揉大腿内侧20~30次。

【偏方二:热沙浴法】

用热沙浴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效果。方法:在床单或油布上均匀铺上8~10厘米厚的热沙。取俯卧位,用床单或油布裹好腹部保温,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15日为一个疗程。注意治疗后要用温水冲洗干净,擦干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