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好活着全集
32756200000041

第41章 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是14世纪英格兰圣方济各会修士威廉的格言。他认为“世界上只存在一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和废话,应当一律取消。”

任何奢望都是不应该有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也不会长钞票。实实在在地做事,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对待每一个时日,你才会拥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自获诺贝尔奖之后,受盛名之累,常被官方、民间,包括电视广告商人等拉着去做这做那。文人难免天真,不擅应酬,又心慈面薄,不会推托;做事也过于认真,不懂敷衍;于是陷入忙乱的俗事重围,不知如何解脱,终于自杀,了此一生。据报道,川端临终前,曾为筹措笔经费而心力交瘁。情绪十分低落,可能是促使他厌世自杀的原因之一,这当不是妄测之词。

固然,对一位作家来说,能获得诺贝尔奖,这口井已经算是凿得够深了。但如果他不被卷入烦倦不堪的琐事,而能依然宁静度日,以他丰富晶莹的智慧,或可有更具哲理的创作留传于世。

《湖滨散记》的作者梭罗,为了要写一本书,而去森林中度过两年隐士生活。自己种豆和玉蜀黍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他时间的琐事俗务,专心致志,去体验林间湖上的景色和他心灵所产生的共鸣。从中发现许多道理,而完成了这本名著。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在有生之年,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

不但要有魄力,而且要有判断力,摆脱其他外务的干扰和诱惑,不为一切名利权位等虚荣而中途改道。这样,才能促成一个人事业的辉煌。

每个人都有失望和不满的时候,不是你的希望没有实现,就是他的欲望没有满足。每当这时,我们不是怨天尤人,便是破罐子破摔,却很少坐下来,仔细地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有不满和失望。活着,我们不要祈求太多。

我们来到这世上时,本来就是赤条条的,一无所有,是上苍赋予了我们生命、亲友以及思想和财物等等,上苍待我们何厚?使我们拥有了这么多,又占据了这么多。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满足过,依然在祈求着上苍为我们降下更多的甘霖。

然而,生活不可能也不会按照我们的需求来十足地供应我们,于是,我们便失望了,我们便不满了。

世界对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都是公平无二的。有耕耘才有收获,有奋斗才有成功,有付出才有得到。你想花一分的代价去换回十分的成果,那是永远也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应该祈求这世界平白无故地就给我们太多。

生命在于奋斗,人生在于积累。不要祈求,只有一点点就已经足够了。每天一点点,每月一点点,每年一点点,几年下来,我们就已经得到了很多很多,那么一辈子下来,我们不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整个世界的大富翁!

不要祈求太多,太多了,生命就会显得过于沉重,我也就会感到你的人生因缺少遗憾而懒于去追求;不要祈求太多,太多了,人生就会显得过于臃肿,你就会感到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负累,因无法带得动而终生不能轻松。

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了,我们总是希望得到的太多,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人生如白驹过隙,在感叹拥有和失去之间,生命已经不经意地流走了。拥有时,倍加珍惜;失去了,就权当是接受生命真知的考验,权当是坎坷人生奋斗诺言的承付。

但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所得,并且以为自己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在这样的意识支配下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道路走下去。但是,最终有一天我们发现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的不快乐却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挥之不去。我们却依然故我,执著于那些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上,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着迷于这些事物上了。

如此太多欲望,反成了累赘。要知道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

温馨小语:

在时下这个喧嚣的社会,有太多的虚名浮利并不值得追逐,而往往有许多无聊的人参与到这样无休止的评奖和争论中去,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可结果呢,也许一辈子也没有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你毫无意义,对你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助益。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孰不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给心灵一个独处的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