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是样样通、但样样不精,这样的“全才”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分工明确,需要专业人才互相合作,而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所以,20几岁的年轻人可以博学多才,但必须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修炼到极致,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样才会让你出类拔萃。
有些人有多方面才能,还有些人有业余爱好,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案是,首先精通自己本职工作专业领域。当然,如果确实不喜欢现职工作,随时准备变换则另当别论。
当然,个人所学专业以及所工作的业务领域等等涉及很复杂的问题,社会需要,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和能力类型,薪金和福利等因素,需要综合平衡。如果选择不当,不仅可能导致人生挫败,而且可能导致社会事业受影响。比如,瞿秋白在被国民党逮捕后所写的《多余的话》中,谈到自己是搞俄国文学研究的,当中共领导人是一个错误。文革中将《多余的话》作为瞿秋白背叛革命的证据,今天看来,瞿秋白的这番表白倒是比较实事求是。瞿秋白是书生性格,确实不具备革命领袖的素质,结果他本人是悲剧,给中国革命也带来了损失。类似的,还有陈独秀的悲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材料。
1923年,福特汽车公司有一台电动机坏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只好另请高明。请来的人叫思坦因曼思,原是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流落到美国后,一家小工厂的老板看重他的才能雇佣了他。
思坦因曼思来到现场,他在电动机旁听了听,之后要了一架梯子,一会儿爬上去,一会儿爬下来,最后在电动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写上几个字:“这儿的线圈多了16圈”。果然,把这16圈线圈一去掉,电动机马上运转正常。
思坦因曼思要求支付1万美元的维修费。有人认为他要价太高,实际上不过是划出了一条白线而已,不值这么多钱。思坦因曼思说:“划一条白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值9999美元。”对方一听有道理,马上照单支付。
亨利·福特因此对思坦因曼思非常欣赏,一定要他到福特公司来。
思坦因曼思却说:“我所在的公司对我很好,我不能见利忘义,跳槽到福特公司来。”
福特马上说:“我把你供职的公司买过来,你就可以来工作了。”
福特为了得到一个人才,竟不惜买下了一个公司。
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专业技能是人在职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职场人脱颖而出赢得竞争的法宝。
总之,一个人读书时,必须学有所长,就业后,必须术有专攻。当学非所用时,原则上应服从岗位的专业需要,除非随时准备换工作。当20几岁的年轻人在多方面拥有杰出才能时,首先要致力于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其他的作为锦上添花。否则,锦之不存,花将何添?当然,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20几岁的年轻人都要尽可能考虑到自己的特长。江山好改,本性难移,经商、做官、搞学问,都需要具备各自相应的素质。人贵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干什么合适,无疑是人生最最重要的事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