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事情,听从别人的安排、一声不响地闷头做事是一种做法;事先考虑清楚,筹划明白,一力寻找最佳的路径也是一种做法。在前者,这些人可能勤劳勇敢而且充满信心,但是他们的付出,很少得到对等的回报,这时候,就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做事的方式了。
一个身体强壮的年轻人到伐木厂去应聘伐木工,老板看他身体壮实挺适合干这个,就让他留下来了。第二天这个人很早就起床,一天下来伐了20棵树。老板夸奖他:“你真行,你是我们这里一天伐木最多的人。”
第三天这个工人起得更早,但是一天下来伐了17棵树,不过老板说:“17棵你也是最多的了。”第四天这个工人起得更早,结果到最后只伐了15棵树。
这个工人开始疑惑了:为什么我每天伐树的数量逐渐下降呢?老板就问:“你的斧头磨了吗?”这个工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斧子钝了的缘故。
美国统计学家W·爱德华兹·戴明博士,根据多年的数据分析证明,在所有的失败中,有94%并不是由于人们不想把工作做好。事实上,大多数人想把工作做好。如果不是人的因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是方法。方法——而不是人——是那94%失败的“罪魁祸首”。
很多人对自己的现状并不甘心,也不缺少信心和毅力,他们之所以还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主要是没有找到通往目标的捷径,把时间和体力,都用在了劳而无功的事情上。
这就像走路,明明有很多近路,可他偏偏不走,就是一心一意地绕圈子,累得半死不说,而且达不到目的。我们在刻苦的同时,必须选择最近的最佳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通过走近路而节省时间去干其他的事,则将是更大的收益。
年轻人在自己独立生活之前,已经从师长那里得到了许多关于“不劳动不得食”的教育。这话没有错误,劳动创造了人类,在劳动中,我们创造价值并享受劳动的回馈。但是如果你把这句话扩展为“以辛苦换收益”、“多大付出多大回报”,那么就需要再往深层次里思考一下了。这种思维从纯理论角度或者还说得通,但在现实中却是有人打着高尔夫就把钱挣了,有人一天天累得腰酸背痛,却仅仅糊口而已。
光埋怨社会不公是没有意义的,为了不让自己也陷入这种怪圈,你最好在30岁以前,就理顺辛苦与效率、辛苦与价值的关系,力求自己的劳动,能换来最大化的效益。
有位律师的名字叫K·O·海威希。他刚踏上社会的时候,在鹏萨所城一家贸易信托公司里当小职员。后来他移居到奥克拉荷马州,进入谢尔石油公司做事。
不久,经济产生了大危机,海威希和许多职员被解雇了。他受过的训练和经验都不够,没有办法担任一般书记以外的工作。他只好接受了他所能担当的唯一一件工作——以每小时四角钱的报酬,在石油管理工程里挖壕沟。
他的故事后半段是这样的:后来海威希被谢尔石油公司重新雇用,他的工作是在会计部门办理有关投资的文书工作。但是他对于会计工作是一窍不通的,这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习。海威希认为自己到奥克拉荷马法律会计学校的夜间部会计系上课,是他所做过的最聪明的一件事。
经过三年的学习以后,他的薪水也加倍了。于是他马上进入杜尔沙大学夜间部的法律系上课,四年内修完全部学分,得到了学位,并且通过律师鉴定考试而成为合格的开业律师。
但是他仍不满足,研究高等会计三年以后,又学了一项公共演讲课程。这些年来连续的教育,使海威希的薪水比挖壕沟的时候增多了十二倍。
海威希的故事,是教育自己以获得成功的典型故事,任何一个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人提升自我价值的最佳方式。
教育是年轻人对自己最成功的后天改造,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拿到进入主流社会资格证的人,都做出了显而易见的业绩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大家都在忙,得到的回报却有高有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者帕列托提出了著名的“二八法则”,对于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二八法则”这么说: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你所付出的20%。换言之,我们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付出的大部分努力,几乎是白白浪费的。这一点一定使你大吃一惊!
为了使你的辛苦都收到实效,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合理的工作方法。
生活中,销售经理经常对受挫的推销员说:“再多跑几家客户!”父母对拼命读书的孩子常说:“再努力一些!”但是这些建议都是有问题的。就像有人曾经问一位高尔夫球高手:“我是不是要多做练习?”高尔夫球高手却回答道:“不,如果你不先把挥杆要领掌握好,再多的练习也没用。”
正确的方法比执着的态度更重要。我们应该调整思维,尽可能用简便的方式达成目标。无论如何,用钥匙开门都比把它砸开简单,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快找到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