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土耳其终于在协约国的持续军事打击下崩溃了,素丹决定向协约国投降。
战败使土耳其大祸临头,协约国早已制订了肢解土耳其的计划,现在它开始实施这个计划了。协约国要求土耳其解散军队,交出军舰,开放黑海海峡,放弃大片国土。英军开入海峡地区,法国和意大利军队也在土耳其登陆。1919年初,希腊军队入侵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协约国还试图在土耳其境内建立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两个独立国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公开叫嚷:“我们用不着为土耳其将从国际政治舞台上消失而惋惜。”
在民族危机面前,素丹政府投靠协约国,卖国求荣,而土耳其人民在痛苦、迷惘之后,开始反抗,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点燃反抗的火焰。斗争迅速遍及土耳其各地,人们组建“护权协会”,展开武装斗争。土耳其人民渴望一位英雄、领袖站出来领导这场斗争。1919年5月16日,土耳其陆军第9军督察使穆斯塔法·凯末尔前往安纳托利亚,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就是土耳其人盼望的英雄和领袖。
1881年,穆斯塔法出生于土耳其的一个木材商的家庭,幼年丧父,12岁时进入萨洛尼卡军事预备学校学习,一位同名的数学老师给他取名为凯末尔,从此他便用这个名字。17岁时凯末尔进入伊斯坦布尔陆军大学,接受青年土耳其党人的革命宣传,开始参与革命活动。毕业后他在大马士革服役,在那里组织“为祖国和自由”的秘密革命团体。
1908年土耳其革命成功,青年土耳其党人掌权,凯末尔主张军政分离,反对亲德政策,与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发生冲突。凯末尔生性倔强,不肯妥协,遂退出政治,潜心研究军事。在1911年至1913年,土耳其参加意土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凯末尔在战场上初步显示才华,屡立战功,迅速被军方提拔。
1914年10月,在德国强迫下,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一方对协约国宣战,很快在战场上陷入被动。1915年3月,英国为打通黑海海峡,计划在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登陆。这对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构成严重威胁。担任土军第19师师长的凯末尔奉命参加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在他的指挥下,土军击退并重创英军。从此凯末尔声名远扬,获“海峡与首都保卫者”和“伊斯坦布尔救星”的荣誉称号。到战争后期,他已升为将军,获“巴夏”头衔,出任军长、集团军司令。战争结束时,凯末尔异常痛苦,他曾要求素丹任命他为军事大臣,认为自己有能力拯救土耳其。但是,素丹却任命他为第9军督察使,前往安纳托利亚收编人民自发组建的爱国武装队伍。
1919年5月19日,凯末尔抵达安纳托利亚的萨姆松。一踏上这块土地,当地人民同仇敌忾和誓死不屈的战斗精神就极大地感染了凯末尔,他在给素丹的报告中指出,这里充满了捍卫民族和国家独立的奋斗精神,“整个民族已经觉醒”。他不顾素丹的反对和阻挠,全身心地投入当地的爱国斗争,将分散的爱国组织和武装联合为统一的爱国力量。
凯末尔的活动引起协约国的严重不安,英国向素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素丹召回凯末尔。于是素丹政府向各地发出通令,称:“穆斯塔法·凯末尔虽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但他对目前的政治不是很内行的”。同时,素丹命令凯末尔返回首都。凯末尔迅即复电素丹,辞去一切军职,而以土耳其公民身分留在安纳托利亚,这表明他决不放弃争取土耳其独立和自由的斗争。
6月,巴黎和会拒绝素丹政府请求仁慈的呼吁,不愿放弃肢解土耳其的计划。土耳其代表团在巴黎一无所获,失败而归。凯末尔知道后,进一步坚定了以武装斗争捍卫土耳其权利的信念。7月23日,凯末尔主持的东部各省护权协会代表大会在埃尔祖鲁姆召开。会上他义正辞严地痛斥协约国的掠夺计划,严厉批评素丹政府的昏庸无能,大声疾呼:“人民必须自己为独立而斗争”。这次会议持续了两周,通过了凯末尔拟定的《告全国人民书》,并选举凯末尔为护权协会主席,进一步奠定了他在土耳其人民爱国反侵略斗争中的领导地位。
9月,全国各地的护权协会在锡瓦斯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凯末尔为主席的代表委员会,大会决议向全世界宣告:“这片领土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发誓“将竭尽全力甚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来共同保卫自己的祖国”。会议结束后,凯末尔宣布断绝与伊斯坦布尔的一切联系,要求费里特内阁下台。凯末尔认为,素丹(兼任哈里发—伊斯兰教最高宗教领袖)在穆斯林中仍有极大影响,因此没有公开谴责素丹本人。
凯末尔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斗争,得到越来越多的土耳其人的支持。1919年底,土耳其举行议会选举,凯末尔和他的支持者获得巨大胜利,赢得三分之二的议会席位。凯末尔不愿放弃武装斗争,拒绝去伊斯坦布尔,并把领导机构从锡瓦斯转到安卡拉,在那里继续领导人民斗争。
1920年1月,土耳其新议会开幕,通过凯末尔派议员起草的《国民公约》,宣布:“土耳其本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应享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要求废除一切阻碍土耳其政治、经济发展的治外法权和各种限制。协约国和素丹闻讯后感到万分震惊。
3月16日夜,英国海军陆战队突然在伊斯坦布尔登陆,逮捕凯末尔派议员,占领市内电台和一些要害机关。素丹同时下令解散议会,宣布安纳托利亚地区的爱国运动为“反叛”,解除凯末尔的一切职务。素丹的军事法庭将凯末尔主席判处死刑。
4月23日,凯末尔召集逃亡到安卡拉的凯末尔派议员,召开新议会,命名为“大国民议会”。大国民议会宣布断绝与素丹政府的一切关系,自己为土耳其惟一合法政权,并宣誓忠于《国民公约》。大国民议会宣布成立以凯末尔为总统的国民政府,并任命他兼国民军总司令。会后,凯末尔写信给列宁,呼吁苏维埃俄国支持土耳其人民的斗争。6月,苏俄宣布承认凯末尔政府,双方正式建交,苏俄开始向凯末尔提供武器装备、派遣军事顾问。
1920年6月,由英国支持的希腊军队开始向安纳托利亚内地大举进攻,逼近安卡拉。8月10日,素丹政府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土耳其丧失大片领土,仅剩本土的五分之一。条约并规定由协约国控制黑海海峡,把持土耳其海关、税收及其他财政大权。这个条约震惊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和土耳其全国,凯末尔异常愤怒,发誓决不承认《色佛尔条约》,并猛烈抨击素丹卖国政府。
1921年8月23日至9月13日,凯末尔率领5万土耳其国民军战士,在安卡拉附近的萨卡里亚河一线与8万希军展开激战,决定性地击败希军,并乘胜追击。大国民议会决定授予凯末尔“元帅”军衔和“胜利者”称号。这一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改善了凯末尔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10月,法国宣布承认国民政府,并决定从土耳其撤军。意军随后也撤出土耳其。孤立之下的英国不得不宣布中立。
1922年8月,土耳其国民军发动总攻,希军总司令被俘,希军被完全赶出安纳托利亚。11月,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六世乘英国军舰逃出伊斯坦布尔,大国民议会随即宣布废除素丹制。
现在,协约国不得不重新审议土耳其问题。1922年11月至1923年7月,土耳其国民政府与协约国在瑞士洛桑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谈判,最终签署《洛桑和约》,宣布废除《色佛尔条约》,将东色雷斯与伊兹密尔归还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库尔德地区仍归土耳其,并取消赔款,废除在土耳其的治外法权和其他特权。双方并签订《海峡公约》,海峡仍由土耳其控制,实行自由通航的原则。10月2日,协约国军从伊斯坦布尔撤出。10月6日,国民军进入伊斯坦布尔。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安卡拉,选举凯末尔为第一任共和国总统。从此,土耳其进入建国复兴时期。在凯末尔领导下,这个年青的共和国推行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改革措施,迅速迈向近代化。
1938年11月20日,这个共和国的缔造者穆斯塔法·凯末尔因病在伊斯坦布尔逝世,无数土耳其人失声痛哭,从各地赶来为他送葬。在他去世之前,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为表彰他为国家和民族所做的巨大贡献,授予他“土耳其之父”的不朽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