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破译三十六计
32631500000036

第36章 第35计连环计 每一个圈都能套住东西

《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曰:“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其大意是:对兵多将广之敌不能硬拼,使用各种计谋让敌人承受步伐不整、行动不便的连累,就能剥夺他的优势。将帅如能巧施计谋,就像有天神相助,必能取胜。

成功的步骤在于: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有些人能成功一时,却不能成功一生,其关键在于缺乏连续性。如果缺乏连续性,就不能把雪球从小滚到大。

“连环计”是一次连续施用两个以上的计谋胜敌的谋略。作为领导者实施连环计,主要体现在铺垫的作用,暂时的做法为了以后长久的目标的实现做准备。运用此计,要求领导者要有远见,能高瞻远瞩,以大局为重,“不为浮云遮望眼”,不计较暂时的得失。

有圈有套,操纵天下时局

从17世纪以来,德意志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到19世纪上半叶,普鲁士成为各邦中力量最强的王国,俾斯麦任普鲁士首相后,提出要通过战争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俾斯麦发动战争十分有利。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力量遭到削弱,尚未恢复元气。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没有支持俄国,反而与英法缔结联盟,致使俄、奥关系不和。法国的力量比较强大,而英国害怕法国独霸欧洲,于是支持普鲁士,牵制法国。

法国希望普奥交战,准备坐收渔利,俾斯麦认清形势后,决定采用连环计,施展外交手段,扫清统一德意志的外部障碍。

奥地利是德意志各邦中力量很强的一个邦,明里暗里与普鲁士争夺统一的领导权。俾斯麦用欲擒故纵计谋,把矛头第一个对准了奥地利。

1863年,丹麦军队开进德意志邦联成员国荷尔斯泰因公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俾斯麦以此为借口,拉拢奥地利共同出兵。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占领了石勒苏益格公国,俾斯麦把荷尔斯泰因公国大大方方地送给了奥地利。

俾斯麦此举有三点用意:第一,联合奥地利出兵是为了孤立奥地利,一旦普鲁士转向对奥地利作战,丹麦肯定不会援助奥地利的。第二,在丹普战争中,俾斯麦摸清了奥地利军队的底细,从而为战胜奥地利打下基础。第三,荷尔斯泰因从来就不属于奥地利,也不和奥地利接壤,名义上划给奥地利,其实奥地利很难有效地对该地加以统治。

在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之前,俾斯麦力争法国在这次战争中保持中立。为此他采取抛砖引玉的外交手腕,反复向法国暗示: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将划给法国一定的领土。稳住法国后,俾斯麦与奥地利的仇家——意大利结成同盟,于1866年6月悍然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

由于普鲁士军队蓄谋已久,在战争上势如破竹,奥军全线崩溃。俾斯麦这时清醒地认识到,彻底打垮奥地利并不是目的,最后的目标是实现德意志的统一。法国一直反对德意志的统一,是普鲁士最危险的敌人。如果适时结束对奥地利的战争,奥地利一定会感恩戴德,在普法开战后起码会保持中立。俾斯麦说服了反对者,主动撤兵结束普奥战争。

俾斯麦在外交上进一步孤立法国,巧改“埃姆斯电文”,激怒了法国。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全面爆发。最后,这场战争以法国的全面失败而告终。俾斯麦扫清了统一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于1871年1月18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建立了统一的德国。

此计系“计中伏计,环环相连”,综合数计,优化组合,便可发挥无穷威力,非某一计策所能达到。在做人处世时,对比自己势力弱的一方,运用连环计,可以扩大战果;对比自己势力强的一方,运用连环计,也可能转败为胜,这就是连环计的妙处。

乐师的连环计

对于他人的话,人们总是会表现出情感反应。如果先说让人高兴的话,即使马上接着说些使人生气的话,对方也能以欣然的表情继续听。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击退不喜欢的对象。

有一个乐师,被熟人邀请到某夜总会乐队工作。乐师嫌薪水低,打算立即拒绝。但想起以往受过对方照顾,不便断然拒绝。他心生一计,先说些笑话,然后一本正经地说:

“如果能使夜总会生意兴隆,即使奉献生命,在下也在所不辞。”

此时夜总会老板自然还是一副笑脸,乐师抓住机会立刻板起面孔说:“你觉得什么地方好笑?我知道你笑我。你看不起我,不尊重我,这次协议不用再提,再见!”

这样,乐师假装生气,转身便走,老板却不知该如何待他,虽生悔意,但为时已晚。

因此,面对不喜欢的对象,要出其不意地敲他一下,以便打退对方。若缺乏机会,不妨参照上例制造机会,先说使对方高兴的事,取悦对方,紧接着反戈一击、达到自己的目的,先使对方兴高采烈,然后趁对方缺乏心理准备,脸上仍在笑嘻嘻时,找到借口及时退出,达到拒绝的目的。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大鱼吃小鱼”、“重击之下无完卵”的定论,往往被无情的事实击破。当然,小鱼要逃脱被吃并挺身跳过龙门、用仅存的完卵孵化出万千只鸡来,最终离不开足智多谋,尤其离不开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计谋。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计所要求的,正是对三十六计优化组合后的交叉使用。

使用“连环计”最重要的是统筹安排,环环相扣,计计相连不能有丝毫破绽。若其中有一环一计之失,就可能造成牵一环而动全局,缺一计而弃前功的后果。

在企业经营中,经营者运用此计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时,应全面调查了解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优弱,统筹安排,周密部署,以做到万无一失。双“连环”,一文不名赚大钱图德拉原是委内瑞拉的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他想做石油生意,可是他既无石油界的老关系,又无雄厚的资金。于是,他采用了“迂回”的连环计。

他先从一位朋友处打听到阿根廷需要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并且又知道阿根廷的牛肉过剩。

接着,他飞到西班牙,那里的造船厂正为没有人订货而发愁,他告诉西班牙人:“如果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的造船厂定购一艘造价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西班牙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这样,他就把阿根廷的牛肉转手卖给了西班牙。

此后,图德拉又找到了一家石油公司,以购买对方2000万美元的丁烷为交换条件,让石油公司租用他在西班牙建造的超级油轮。

就这样,图德拉凭着迂回的艺术,精心设计一个大胆的“连环计”,单枪匹马杀入了石油海运行列,开始了前途远大的经营。

“连环计”的运用,最重要的是布局,布局周密完整,没有破绽漏洞,才能完美无缺地施展。若其中有一环一计之失,则可能造成牵一环而动全局,缺一计而弃前功的后果。

只有思虑周到,组织能力强,能充分结合主客观因素者,才不会因百密一疏而造成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巧施“连环”店主因贪利而上当

M先生来到一家珠宝古玩店,他指着一个镏金盒里的那颗粉红色钻石说:“我想买那颗钻石,需要多少钱?”店主一看来者不善,忙上前答道:“先生真是好眼力,说实在话,这颗钻石非常美丽,是送情人,还是送夫人?”“送情人,明天急用。”M先生说。店主一听高兴地说:“好吧,鄙人成人之美。能买这颗钻石的肯定是大富翁。我愿交个朋友,拉个老主顾。原本12000美元,我让2000元,先生你付1万元算了。”“那太感谢了。”M先生付了钱心满意足地走了。不一会儿,他又返回店来,对店主说:“您是否还有第二颗跟这一模一样的钻石?我想……干脆实说吧,怕万一让太太知道此事,再送她一颗,这样好叫她闭上那讨厌的嘴。”“哎呀!本店没有第二颗了。”店主实实在在地说。“帮帮忙,我准备出13000元。”M先生着急地说。“那么,让我再想想办法。”店主点点头。“非常感谢。”M先生顺势把散发着一种名贵香水味的名片递过去,“一有确切消息,望赐告。”过了半个月,珠宝店来了一位脸上布满愁云的太太,她想卖一颗跟M先生买走的完全一样的钻石。瞧她那神情,一准是急等用钱。“夫人,我现在手头拮据,没有13000元现款,请等几天再来吧。”店主说着,还得意地冲小伙计们眨眨眼,意思是说,你们都学着点。“不然……那就12000元吧。”太太紧追一句,无可奈何地耸耸肩。那是说,认倒霉吧,谁让自己急等用钱呢!“好吧,请你稍候,我查一下钱。”不一会儿,店主手中拿着钱返回,抱歉地说:“夫人,只有11030元,你看,这……”太太先是犹豫了一下,焦急地看看手表,又叹口气:“11030元……就11030元吧。”“成交了!是吗?夫人!”店主麻利地验了货,办理完收购手续,等太太前脚刚迈出店门,就急不可待地找出M先生留下的名片,拨通了电话。“先生,本号码没有M先生。”电话里回答说。店主惊讶地问:“那您是哪里?”“本号码是‘幸福离去殡仪馆’,本馆24小时忠实地为每一位客户服务……”

第二天,店主收到了一封散发着同M先生名片一样香水味的信,里面有两张单据:一张是销出那颗粉红色钻石的收款单据;一张是购买那颗粉红色钻石的付款单据。店主如梦初醒,自知中了M先生的连环计,亏了1030美元,但已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