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破译三十六计
32631500000026

第26章 第25计 偷梁换柱善于让自己强大起来

《三十六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曰:“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其大意是:引诱对手频频改变阵容与调动主力,在对手趋向失败的时候乘机制服他。好像控制了车轮也就控制了行进方向。

通过巧妙的办法,一点一点蚕食对手是最厉害的制胜术。对这个问题,不可轻视,因为每个人的周围都有竞争对手,发生相互蚕食的现象也非常正常,关键是要看谁比谁更懂得把别人的强大转化成自己的强大。

“偷粱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偷梁换柱对于领导的指导意义在于挖人才,从别处“偷”得人才为己所用;也指一些领导用人时不求全责备,唯才是举,择其可利用之处用之。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就要看你的上司有什么背景。古人说“朝中无人莫做官”。

的确,一个人就是身怀绝技,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但你不一定能有出息、有大的发展。

诸葛孔明后来被人称为“中国人智慧的化身”或“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当时司马水镜先生对他的了解和“知遇”,如果没有他向刘备举荐他,又如果没有刘备对他的赏识和礼贤下士的品德,那么,诸葛亮一介儒生,靠自耕自织为生,就没有机会演出那么多动人心弦而又几乎能改变三国时候历史面貌的场面了。

古往今来,通往仕途的路上不知有多少屈死鬼,有多少人嘶喊老天爷,可地不曾应过他们,天不曾为他们感动过。自古以来的文人骚客只在感叹“征程枯骨知多少”,只在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可都不曾注意到仕途“枯骨”竟然几倍甚至几十倍于作战阵亡的人。

陈胜和吴广在揭竿而起时,曾愤怒地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就是说,那些身居高位的什么王什么侯,什么将什么相,难道就是天生的吗?

我们可以说,王侯将相,虽然不是受之于天而代代相传,但都是由人所定的。

因此之故,我们完全有必要考察一下你的上司的“家底”,考察一下他的“来路”和“背景”。

一般来说,有一定背景的,有一定后台的上司,他的升迁和提拔要比没有这种背景和后台的要快得多。

这在现在来说,几乎应该成为常识。

道理也简单得不称其为道理——那就是不少上司都喜欢重用“一根草绳上的蚂蚱”。你跟他是“一根草绳上的蚂蚱”,你就能与他同心同德,患难与共,用你就好像在使用他自己的耳目,就好像他的身子使唤他的手臂、他的手臂使唤他的指头一样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用过于势利的眼光去观察上司。“大树底下好乘凉”,借得“东风”为己有,把与属下和与上司的关系摆好,才能使自己的仕途更平坦、更顺心。我们只能将这种观察看做是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把它看成惟一的条件,即充分条件。如果那样的话,你就违背了“诚”的原则,你也将被你的下属所唾弃!

红豆“偷”得人才为己用

红豆集团是江苏省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在20年的创业过程中,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发展着。到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1.6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到20年总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100亿元和10亿元。靠什么措施确保这一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红豆集团的董事长周耀庭认为,当今的乡镇企业面临着突破自己“革自己命”的问题。如果说乡镇企业发展初期主要是资金、原材料等问题的困忧,那么今天的乡镇企业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即必须用全新的意识来发展自己。主要是实施名牌战略、市场战略、法制战略、资本经营战略等,而第一位的战略则是人才战略,即要打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用一方人”的观念,形成“一方水土用八方人”的格局。

红豆集团认为,乡镇企业起步时的规模和能量,决定了它有限性的用人原则,亲不亲故乡人,启用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也是别无选择的现实。但应该看到土地生长着农民兄弟不解的亲情,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要想真正走出土地的局限,人才是第一可宝贵的。而要在更广大的范围发现和启用人才,就要打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用一方人”的观念。

突破了用人的区域性局限,就等于突破了宗族和血缘关系的绳索,企业才可能突破近亲“繁殖”带来的智力和能力的弱化和退化,才有可能把企业从封建的继承阴影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

在这个人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红豆集团组织了人才开发小组,奔赴全国各地与人才交流中心挂钩,从第一个毛遂自荐到红豆集团报到的大学生,到今天干部队伍中半数之多的人才都是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

要想成为一个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化的企业集团,仅仅使用国内人才已不能满足需要,红豆集团还把眼光投向海外。他们先后聘请了台湾衬衫专家萧文烽先生和日本西服技师加藤先生来厂作技术指导负责人,并以百万年薪从海外招聘45岁的加拿大籍华人陈忠出任总经理。

红豆集团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库。他们于1993年与无锡轻工业大学挂钩,开设红豆大专班,选送优秀职工进入大学深造,并经国家教委同意,开办红豆中等专科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后备军。到目前为止,红豆已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研究生及各类技术人才2000多名,为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在“九五”期间,引进了50名左右国际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到20世纪末,红豆集团内60%以上的中上层领导都是具有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八方能人”,并为每个人才都提供一个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为企业迅速崛起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偷梁换柱”之计既可以施之对手,也可用于自身。用于对手就是偷他之梁,换他之柱,以摆脱对手,使对手无话可说,甘认其败;用于自身,可使自己巧妙地造成竞争对手的劣势,乘势取胜。

希特勒偷梁换柱逃狗命

希特勒不但骄横、狂妄,而且还是一个胆小怕死的家伙。他为了防止可能的刺杀,曾经雇用了三个替身。他们分别住在柏林、慕尼黑和贝德斯加登。每人居住着一座希特勒的行宫,拥有扮演元首的各种“道具”。每当他们代替希特勒出席一些不太重要和危险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场合时,俨然一副第三帝国元首的派头,也能迷惑公众和舆论。希特勒的这些替身都是由盖世太保的一个专门机构指挥,他们的绰号分别是“小威利”、“老俾士麦”和“布齐”。

有一次纳粹主义组织“褐衫队”在慕尼黑市的马司米连街上集结,准备接受希特勒的检阅。骄横、狂妄的希特勒怀疑“褐衫队”中有非纳粹主义者,害怕遭到袭击,便要盖世太保通知居住在慕尼黑的“布齐”代他检阅。果不出希特勒的所料,慕尼黑有人决定利用希特勒检阅“褐衫队”这个机会除掉他。可是遭殃的不是希特勒,而是“布齐”——一颗子弹打中了“布齐”的肩部。

三个替身的长相不但与希特勒很相似,就连声音、神态也酷似希特勒。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格的控制,没有丝毫的自由,完全变成了一个被人摆布的机器。

三个替身的行动围绕希特勒的日程来安排,作为指挥者要安排得不露蛛丝马迹,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希特勒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家伙。有一次希特勒的日程是在法兰克福露面,并已派“小威利”到法兰克福去了。可是,希特勒本人一时兴起,要到巴里亚去看当地的纳粹党负责人,盖世太保疏忽了已经派“小威利”代替希特勒在法兰克福活动这一点,结果,在同一天的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的报纸上都刊出了希特勒在当地公众面前露面的消息,有些敏锐的政治观察家,对此提出过疑问,说我们的元首真有本事,一天之内能够在相距几百公里的两个城市同时露面。

“偷梁换柱”的古今妙用

“偷梁换柱”在其他方面运用的事例,古今都不少见。例如,齐国孟尝君遭秦软禁,为脱樊笼,先由一门客偷出已献给秦王之狐白裘,用以贿赂秦王宠爱的燕姬,在其甜言蜜语下秦王同意将孟尝君放回齐国。孟尝君得到过关文书,急忙奔赴函谷关。为防秦王派人追赶和守关人的刁难,他除隐姓换名改扮商人外,还让一个有造假和挖补技能的门客,巧妙地在过关文书上“做了手脚”,才神不知鬼不觉地免去了函谷关的麻烦。但到关时正值午夜,而大门要鸡叫时才开。孟尝君怕秦兵追来,十分焦急,多亏他的另一门客会学公鸡叫,他一“叫”,群鸡皆鸣。于是关吏验证、开关,孟尝君一行便星驰而去。待秦王醒悟派兵追来,为时已晚,孟尝君等已经杳如黄鹤。这过关的一系列办法,就是用的“偷梁换柱”之计。

1987年以来,英国不断的出现毒品走私案件,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根据犯人的交待重点在海关港口侦察。

9月22日,一艘哥伦比亚籍“塔加莫”号集装箱船,刚抵达英国南安普敦港。海关警员仔细地检查,发现一个集装箱上一把锁有被撬过的痕迹。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设法调走了船上的人,然后用气割枪切开了集装箱顶。令人大吃一惊的是,里面竟装着二百六十三袋可卡因,重二百五十多公斤,价值九千万美元。

警方为抓获所有毒犯,不动声色地用同等重量的白粉末替代塑料袋中的可卡因。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了解到“塔加莫”号将要驶向法国、联邦德国、荷兰鹿特丹港。船上的毒犯先是在港口观察,认为“一切正常”。于是同接货的毒品集团联系。毒犯为了更加安全起见,精心设计了接货的行动方案。认为万无一失。此时,国际刑警组织及英、荷警方早把毒犯的联络行踪摸清楚。11月10日,当八名毒犯开始搬运集装箱时,警察突然出现,所有毒犯还没来得及拿出武器就被擒获。

生意场上,偷梁换柱之计既可施之对手,也可以用于自身。就是偷己之梁,换己之柱,灵活地变更阵容调动主力,自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竞争对手的劣势,乘机取胜。

现代商战,表面上是商品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智慧的较量,从生产到经营,无一不凝结着智慧的结晶。企业经营者运用“偷梁换柱”之计,关键就在于多方容纳、搜罗和挖掘有用人才,甚至施谋设计招揽竞争对手中的“梁柱”之才。

人才是商战的制胜之本。高明的企业家,不但要千方百计地“偷”“换”对方“梁柱”之才,又要防止自己的“梁柱”之才被挖走。

将计就计火柴厂巧卖火柴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步开放,物价也逐步上涨。20世纪80年代中期,银川火柴厂迫于激烈的竞争形势和成本的提高,不得不将火柴每盒提价1分钱,从以前的2分钱一盒调到3分钱一盒。虽然提价只有1分钱,但消费者却非常敏感。因为火柴是日常生活必需消费品,更何况2分钱一盒的价格已经执行了几十年,谁也不愿出现变化。正在群众意见纷纷时,其他火柴厂又推向市场一种小盒装2分钱一盒的火柴。虽然容量少些,但价格未变,消费者宁肯买2分钱的小盒装,也不愿买3分钱的大盒装。在这次提价中,银川火柴厂只得自认失败。

又过了几年,随着木材等市场价格的上涨,火柴成本也上涨了,3分钱一盒已经难以保本,银川火柴厂又不得不对火柴提价。但鉴于上一次竞争的失败,这次银川火柴厂总结了教训,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厂子同时推出四种规格、四种价格的火柴:第一种小盒装的,仍然沿用3分钱的价格;第二种中盒装的,价格稍高,5分钱一盒;第三种大盒精装的,8分钱;还有一种是超大盒精装,1角5分钱。这次的提价,比上一次提价幅度高了许多,但相反,消费者并未有太大反应,市场稳定,销售额也增加了。银川火柴厂巧用“偷梁换柱”,以多种规格、多种价格替代原来的单一规格、单一价格,不但暗中提高了价格,而且还稳定了消费者情绪,扩大了市场范围,增加了经济效益。

制胜之本人才之战寓商战

当今商战,要取得胜利,最根本的条件是:要能制造比对方更物美价廉的商品。这需要有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而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是人的智慧的结晶,因此,开发、吸收和利用人才显得极其重要。

美国能长期富甲天下,除了它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外,主要是因它的科学技术在世界居领先地位,而这又有赖于拥有大批一流人才。美国除了自己培养人才外,还善于容纳、引进和罗致天下人才为己用。其吸引人才之法有二:一是给予高薪,二是为之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美国是最舍得在科研上花钱的国家。据统计,它的科研经费要多于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之总和,并在逐年增加。

为了引进国外人才,美国还两次修改了移民法,对于有成就的科学家,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美国。因此,各国人才多乐于奔集美国。

目前,在美国教育系统和科技系统,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外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的比例相当大。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8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50%以上的高技术部门的公司大量聘用外裔科技人才,占这些公司科技人员总数的90%。

在美国着名的“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有33%以上是外国人。在美国从事高级科研工作的工程学博士后研究生中,外国人占66%。美国33%的名牌大学的系主任是华裔学者。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也是外国科技人员。

据统计,自1952年至1975年,由于美国大量引进人才,为美国节省培养人才经费至少有15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美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30年代,仅欧洲各国到美国定居的科学家作出的贡献,相当于为美国增产300亿美元。

正因为美国能集中天下人才为之从事科学研究,美国的科技才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引进科技人才最多,因而取得的科技成果也最多,占世界科技成果总数的60%至80%,获得颁发的诺贝尔奖金总数的一半。

科技高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美国才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人才是商战的制胜之本。

高明的企业家,既要千方百计地“偷”、“换”对方阵营里的“梁”、“柱”,又要防止自己的“梁”、“柱”被别人“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