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破译三十六计
32631500000010

第10章 第9计 隔岸观火坐在太师椅上观情势

《三十六计》第九计“隔岸观火”曰:“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其大意是:敌方秩序混乱,宜静待他局势恶化。敌方自相残杀,便知其势必自取灭亡。顺应敌情策划计谋,还要适应敌情的变化见机行事。

竞争之道不在于勇,而在于巧。当一群人在一起为一点利益相互较量时,你可以躲在远处,静观事态的变化,从而借机从中捞到一点利益。退避三舍,不意味着与人无争。真正的竞争高手,总是先看、后想、再行动。

隔岸观火,就是静观两虎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所谓“坐山观虎斗”就是这个意思,两只猛虎相争斗时,不能帮助任何一方,只有以悠闲心,稳居于高山观看他们的相杀互斗。等到一方被杀之后,再动手收拾残局。在用人、管理上,和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其自行发展,避免自挖心窝;观看属下竞争不是冷眼看热闹,而是注意属下真实的面目,属于属下的任务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

碰倒油瓶让他们自己扶

领导不要大包大揽,有时要采用“隔岸观火”之计,让下属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以便提高他们的能力。

下属都希望自己的领导不但要有出众的才能,还要有出色的运筹帷幄及决策能力,有大将风度,责人宽、责己严,不偏袒,不紧揪别人错处不放,还要有人情味,更要起到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作为一个领导,要掌握苛责和感情输入的良好运用。苛责过分,下属会认为你不近人情,缺乏理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消极怠工,不愿干出成绩;感情输入得过分,会使你显得比较软弱,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下属也会对你的命令或指示执行不力甚至是置若罔闻。

你交给下属去完成的工作非常多,你也不可能有精力一一过问,所以其完成的结果往往并不能与你预想的相一致,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只是一味地对下属大加责难。只要事情有所成而没有搞砸,那么你就有必要进行赞赏。

基恩是美国新泽西州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理。他虽然很年轻,但他的经营业绩却比许多在证券业发展多年的经营人还要好,而且他的下属们也各个精明强干,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业务。基恩的工作就是统筹调配,搞好整个公司的宏观把握。许多公司都想从他的身边挖走他的助手,但没有人成功过,他们好像粘在一起的,是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的团体。

那么,是不是他和他的助手都比别的从事证券业的人更有能力呢?从基恩自己的叙述中我们即可尽知详情:

“许多人都以为我们的公司职员各个都非常出色,其实这犯了一个大错误,在很多时候,这些愣头愣脑的家伙都把交给他们的工作弄得一团糟,搞得客户对他们甚为不满,我就得放下手中的活计为他们填补这个漏洞。有时我就想,我这是干什么呢?简直是费力不讨好,我甚至想解雇他们,但最终我忍住了自己的脾气。

不要以为我会因此饶恕他们,我会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甚至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但是我仍旧会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而且对象仍是他们所得罪过的老客户。自己惹下的祸事得由自己亲自来搞定,这就是我灌输给他们的行事原则。如果谁觉得自己做不来,那就可以退出,我不会阻拦的。我会在自己认为恰当的时候把我的赞扬和夸奖毫不吝惜地分给他们。至于物质奖励,我也擅长,我让他们自己选择应该获得物质奖励的人,而他们的选举结果也往往与我的想象大致合拍。”

所以对待属下,不要太迁就他们,要采取隔岸观火的做法,他们自己的过失让他们自己去弥补,去修正。

“隔岸观火”是指当那些往往无中生有、搬弄是非的人,当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相互争斗时,自己可采用“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的态度。一旦两败俱伤,形势发展有利于自己时,就采取行动,轻易地实现自己的目的。隔岸观火以静制动在人们丢面子时,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隔岸观火、以静制动”的战术,心态超然地静观事变。当有人妄图使你丢脸时,你可以对其采用不理睬战术,让他尽情表演,最终以自己的平静克制对方的躁动。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繁忙地工作,突然一个男子怒气冲冲地闯入他的办公室,径直走到他的办公桌前,用力拍着桌子大声地说:“洛克菲勒先生,我想问你,为什么随便把我解职,今天你要是说不明白,我就死在你的眼前。”

这个男子的大声呼喊,在洛克菲勒办公室周围办公的职员们都听得非常清楚。大家认为洛克菲勒这次一定会火冒三丈,不是把墨水瓶掷过去,就是叫门岗把他赶走。然而,出乎意料,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仁慈地望着这个发怒的男子,并很耐心地听着那个男子的讲话。

该男子在洛克菲勒的公司工作过多年,深知自己上司的脾气秉性,这次来主要是想激起上司发火,同他干一场,解一解心头的怒火,他看了洛克菲勒的表情后,觉得很奇怪,于是,就按捺住自己的气愤,静待洛克菲勒的回答。

可是洛克菲勒依旧沉默着。

这个男子又拍了一次桌子,洛克菲勒干脆叉起双手,把身子略微转动了一下,把脸转向了窗外。过了一会儿,他拿起笔自顾自地继续做起了他的工作。那个男子觉得没趣,只好悻悻而去。

洛克菲勒对待这一男子采用的战术就是“隔岸观火”,他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看这个男子大发脾气,结果使这个男子感到没趣而离开。如果洛克菲勒向他解释,很可能越解释越麻烦,如果洛克菲勒让人把他赶出去,他可能不会心服,保不准以后还会找上门来。而采用“以静制动”战术既可以让他自己消气离开,还能表现出自己的涵养,不失为一条良策。结果证明,洛克菲勒“以静制动”的策略是对的。往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采取一种“隔岸观火”的冷处理的方法,有时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计温和的使用方法是火中取栗;急进的使用方法是煽风点火,在对方火光四起、八方冒烟之时趁势而动。西方金融财团在兼并工业财团时多用这种方法。同样,工业财团也会用这种方法抗衡金融财团的兼并。

两虎相斗隔岸观火保平安

1984年,香港超级市场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不是枪炮、火箭,而是大减价。

这场“战争”由百佳超级市场集团打响第一枪。1984年4月26日,在香港拥有79家分店的“百佳”集团,突然刊登减价广告,宣布几十种商品削价出售,减价幅度10%到30%不等。拥有78家分店的另一超级市场集团“惠康”立刻做出应战的姿态,把商品的价格压得比“百佳”更低。它所有的分店午夜关门之后,连夜更改价格标签,第二天早市,顾客们就发现价格大幅度下降。“战争”愈演愈烈,从食品到日用品,降价的商品越来越多。

“百佳”、“惠康”分属两个财团,互相之间早有激烈竞争。当时,香港超级市场越开越多。1984年4月,香港有超级市场393家,商场云涌,再大的消费能力总是有限的,必然使竞争白热化。同时,香港市场物品增加,供过于求,加上货物进港渠道增多,许多工厂都希望到香港推销产品,而香港市民的购买力并没有什么提高,这就造成滞销积压。为了刺激消费,吃掉许多“小鱼”,就爆发了这次降价战。

这两家集团所以敢发动降价战,是因为它们的货源与银期占有优势。香港的超级市场都向洋行订货,由于数量大,成交价十分优惠,售价削它十元八元还不亏本。它们的银期比较长,通常付款期是60天,如果是包购包销,可延长到120天。

这场商战把香港市场搅得风云乱滚。香港的“百佳”和“惠康”两大超级市场是集团经营,所订货物占全港超级市场购货量的80%以上,因此,享受优惠的成交价格,售价上回旋余地很大。两大超级市场集团为争取顾客,从4月下旬开始削价竞销,酣斗数月,不肯罢手,多数商品削价10%~20%,甚至一些主要商品降价到成本以下。人们形容这是一场“肉搏战”,而且“拳拳到肉”。

两大超级市场集团削价竞销,苦了众多的中小型超级市场和商店——有的应声而倒,有的气喘吁吁,岌岌可危,但也有的中小商店却安如泰山,还增加了部分顾客,有所发展。后者的诀窍就是采用了隔岸观火之计。在两大集团削价竞销之时,它们不是跟着削价,而是冷静分析两大超级市场集团经营的商品中竞相削价的有哪些,市场需求状况如何,采取你削价的商品我不经营,来个“你无我有”,“不搞热门钻冷门”。试想一下,能力本来很小的企业如果不采取隔岸观火之计,而跟着盲目介入,财不大,气不粗,必然倒霉。两大超级市场集团削价竞争战达4个月之久,元气均有损伤,随之,价格回升。这时,一些跟着起哄削价竞销的中小企业因无资金只好“望价兴叹”了。而隔岸观火的中小企业看到时机已到,积极经营,获益不少。

袖手旁观莱维加冕“牛仔王。”

如今年轻人穿上一条牛仔裤,信步走在街上,不会引起什么遐想。但你可知道,当初牛仔裤的诞生是“牛仔裤大王”莱维·施特劳斯“隔岸观火”的结果。

100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因发现金矿掀起了一股淘金热。许多先行者一天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更多后继者潮水似地涌来。

随着淘金者日益增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矿脉成为角逐的对象之外,优良、适用的淘金用具和生活用品也炙手可热。

德国犹太人莱维·施特劳斯也来到这个巨大的竞争场,他带来的不是淘金工具以及所需的资金,而是他原来经营的线团之类的缝纫用品,和他认为可供淘金者作帐篷用的帆布。

一到目的地,缝纫用品便被一抢而空,这使他熟悉了当地的裁缝,帆布却无人问津。

莱维没有投入淘金者的竞争,而冷静地观察眼前千变万化的情况。莱维静静地等待着,他相信,他面前将会出现他所寻求的机会。

这机会终于被莱维等到了。

一天,莱维和一位疲惫不堪的矿工坐在一起休息,这位井下矿工抱怨说:“唉,我们这样一整天拼命地挖、挖!吃饭、睡觉都怕别人抢在头里,裤子破了也顾不上补,这个鬼地方,裤子破得特别快,一条新裤子穿不了几天就可以丢了……”

“是吗?如果有一种耐磨经穿的裤子……”莱维顺着他的话说到一半就呆住了。帆布不正是最耐磨的布料吗?对!就这样!他一把扯起那个矿工就走。

莱维把矿工带到熟识的裁缝店里,对裁缝师傅说:“用我的帆布给他做一条方便井下穿的裤子,你看行吗?”

“当然可以。最好是低腰、紧身,这样既方便干活,看上去又潇洒利索。”裁缝师傅出主意道。“行,你看着做好了,一定要结实。”

第一条牛仔裤的前身——工装裤就这样诞生了。由于它美观、方便、耐穿,深受矿工欢迎。

在此基础上,莱维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工装裤的质量,逐渐演变成一种新时装——牛仔裤,从加利福尼亚矿区推向城市,从美国推向全世界。莱维成了闻名于世的“牛仔裤大王”。

如果当年莱维不加思索地投入了淘金角逐,而不是“以静待动”,冷静观之,寻找自己的突破点,那么“牛仔裤大王”恐伯就不是莱维了。

袖手旁观彼岸之火,混乱局面泰然处之。

“以治待乱”,静观其变化,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机采取行动,从中取利。

激烈的商战中,若想少花本钱,多赚利润,此“隔岸观火”计不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