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传统的教研活动深度不够,指导力度不强,对教师缺乏吸引力;每逢学校有研究课、公开课,教师常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研组长苦不堪言,应付了事。针对这种现象,在规范教研活动的基础上,2006年年初,学校创办了一年一度的“祝晨杯”教研成果分享会,其宗旨就是:增强教研组凝聚力,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内驱力,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深度研讨。其程序包括:教研组在常规教研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重难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个课题上报学校;全组成员进行重点研究;活动前一天抽签,一人说课,一人上课,其余人课后上台即席评课。学科专家、学校领导、全体学科老师全员参与,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评选集体奖与单项奖。整个过程人人无法置身事外,都承担着为教研组争光的重任,同时他们在研讨中逐渐体会到研究的幸福感与愉悦感,研讨兴趣得以增强,研讨质量得以不断提升。如果说第一年的分享会我们感受到的是教研组的凝聚力增强,那今年的活动则使我们更多地为教研组各具风格的教研理念、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令人信服的教研效果、年轻教师日新月异的成长所欣喜,因此“祝晨杯”活动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一次深度培训体验,是一次教研活动的现场操练,更是年度教研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我们力求通过“祝晨杯”式的一系列年级研讨活动,着眼于发展与改善,立足 常态课堂的研究,改行政检查式的“推门课”为寻求沟通交流的“开门课”,改急功近利式的“比赛课”为追求借鉴学习的“分享课”,改拔苗助长式的“新苗新秀课”为立足锤炼提高的“磨砺课”,从而为全面提高学校教研水平、打造和谐发展的教师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陶继新:一些教师对公开课为什么“高高挂起”?因为学校领导没有让他们参与其中。成败是个别参课老师之事,与我有何干系?您革除痼弊,才有了人人参与,甚至人人感到幸福的新的教研活动景观。
常态课堂的研究,比公开课研究更有价值。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最美最真的。有的公开课已经误入多人的研究成果集于一身的怪圈,这虽然令个别人获得了荣誉,可是,更多的人甚至相助者也只能是“两袖清风”。更多的教师与之更无关系。所以,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而常态课则不然,它就生成于平常教师之中,真实,有用。所以,研究的价值也更大。开门课呢?显示了一种胸襟,有时候还可以接纳更多的建议与意见,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分享课重在分享,分给他人者,得到分享者,都会因为这个分享而品尝到思想品质高贵之美,都会主动且快乐地参与其中。青年教师所上的磨砺课会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可是,任何新教师都不可能初出茅庐就一举获胜。没有一次又一次的磨砺,就不可能有未来的名师之旅。看来,你们的这些举措,对于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都能从不同的层面起到作用。当全体教师在教学水平一步步地提升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时,学生的成长也就有了一种必然,学校的发展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
张萍:2006年起我校全面推行“年级主任负责制”,年级负责日常教育,处室负责调研督导,年级角色定位更强,常规工作个性鲜明,富有实效。备课与作业批改在“大一统”的管理模式下,往往滋生敷衍了事与弄虚作假,所以我们将个性化改善、创造性设计、过程化督导的职权下放到教研组,教研组通过深入分析,形成了具年级特点、富实效性的方案,经学校领导审批签约后实施。我们还把这些方案整理成册,每个教研组都可以在彰显个性的同时,分享别人的思想与经验。学年末学校调研督导小组通过统计教研组各个班级之间的平均分差和标准差,对教研组内各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表彰,督促各个教研组全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缩小教师间的教学差距,确保更多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陶继新: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是,有的校长往往越位行事,将手下伸。尽管这样的校长目的是想搞好教研活动,可是,由于在无意之中剥夺了更多教师研究的话语权与决策权,使得他们只好“不谋其政”。你们将职权下放到教研组,让他们感到了来自校长的信任,也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当责任分解到更多人的身上之后,就必然会有更好的研究效果。学期末调研督导,校长对于责任到组之后的情况就会一目了然,再行表彰,则又一次激发了大家研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