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朋友陪我玩!”
小宝上小学之前,她时不时地会有发出这样的感叹。每每听到如此感慨,伤感弥漫,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独生子女不得不承受的哀伤和心痛。在我们小区,年轻父母生二三个孩子,比比皆是。看其他小朋友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玩得开心,小宝总会黯然神伤,幽幽然地问:“为什么他们就有哥哥姐姐陪着玩?为什么我就没有一个弟弟?”这样的惊世之问,我们无法回答。既然我们无奈地选择了让小宝作独生女,唯一的弥补措施就是尽心尽力地陪她,用我们的陪伴,尽量在她成长的幼年,不感觉孤单。
小宝的成长过程,从来不缺大人的陪伴,但孩子终究还是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楼上邻居有一个比小宝小半岁的男孩,一度,我们和楼上邻居商量好,相互带孩子串门,孩子有伴玩,自然更开心一些。
有时,带小宝去我的学校,找同事的小孩陪她玩;有时,宝妈带她去外婆家,和表哥表姐玩;有时,我带小宝去公园、购物中心、儿童游乐园玩等地去玩,让她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能做的,我都尽量做到。
作为我们父母,我和宝妈带小宝算是尽心尽力,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带,隔代抚养只是辅助措施。我有个时间优势,在大学任教,不用坐班,一周只上十来节课,平时接送小宝都是我,有空闲都会陪她在小区里玩。宝妈为了让小宝不孤单,热情地邀其他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任凭孩子在家里大闹天宫,只为小宝开心。也许我们大人不能达到小宝“陪我玩”的目的,但至少,我们做到了陪在她身边。
“我好无聊,没人陪我玩。”
小宝上小学后,她的感叹就多了一层深沉的含义了,把“无聊”这么高深的词语也用上了。这个时候,我的态度就和以往大不同了。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的大转变,感觉的大冲撞。她不能还停留在幼儿阶段的“有人陪我”的心理依赖上面,要有新的转变,学会独处。开始回答小宝的“谁来跟我玩?”,我只有一句:“自己跟自己玩!”
在我看来,独处是一个人必须忍受的人生况味,是不得不承受的人生境遇。孤独是人的本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要指望有人全天候地陪着你,伴你左右。一个人心理的成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能够学会享受孤单,能够安然独处。作家朱自清说得好:“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才是积极的心态,冷暖自知,炎凉自受,一个人来来去去,逍遥自在。
那年,我考入乡中学,离家十来里,父亲让我一个人去报名,正式开学,又让我一个人去上学,坚持不送不接。父亲对我说:“人这一生,很多时候,很多路,都要一个人走,不要怕,大胆往前就是了。”
多年后,再来回味父亲这句话,感慨万分。是啊,人生路,莫不是一个人走。父亲是这么说的,父亲何尝不是这么做的呢?从村里出发,他一个人走50多里多去县里上中学;从村里出发,一个人参军从戎,在东南前线服役;从部队出发,一个人去北京上“北京炮校”;然后,他直线下降,从人生最高处跌回到原点,一个人回到村里。他这一生,很少有人真正走进他的内心,孤独如影随行。父亲的话,在我成长过程中,时时提醒我,让我信服,让我听从。
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很好,正如朱自清所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这就是独处的妙境。现在,轮到了我把独处之乐传给下一代,让小宝去用心体会人生独处的妙处,没有人陪,就自己跟自己玩,一样很好。
歌德说:“人生寂寞是一种力量。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耐不住寂寞,可能会受人牵制。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能不能独处,直接关系孩子未来的成才和幸福。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有意识地培养他一个人独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让小宝学会的独处,我有几条心得。
首先,根据孩子的需要,让他充分地享受独处,不受打扰。小宝喜欢玩芭比公主,只要一个人沉浸其中,我们都会选择与她保持距离,让她一个人玩。有时,她玩够了,发现我们不在身边,只要她一声喊叫,我们都会很快出现,并劝她让她一个人玩得尽兴。
其次,让孩子养成尊重大人独处的习惯。上小学之前,我奉行的原则是只要小宝一声唤,我都会陪伴在她左右。看电影一起去,看电视坐我身上,甚至我在电脑前工作,她了要坐在我腿上。但是,到了要意培养她独处的时候,情况就大不同。她在缠着我,我就告诉她:“爸爸要工作了,你不能来打扰的。”久而久之,小宝也知道了,在我备课、看书和写作的时候,是不能来打扰的。不打扰我的时候,她自己就会去想办法做自己喜欢的事,看图画书,写作业,堆积木,或者看电视。有时,为了让她少看电视,我会走过去,跟她说:“能不能不看电视呢?”她会反驳:“我不打扰你写作,你就不要来打扰我看电视嘛!”
最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放手孩子闲逛。我家的窗子是半落地的,小孩子趴在空前玩很危险。在小宝一岁的时候,我就消除了这一隐患,装了一米五高的铝合金护栏。新闻里经常提过,让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然后孩子翻窗而出,遇险。这样是很不合适。让孩子独处的前提是要确保安全。带小宝去户外,只要没有危险,我都会放手让她去尽情地闲逛。我乐得一个人在不远处,享受我的独处时间。
如果你的孩子问你:“谁来陪我玩?”
你大可以这么回答他:“自己跟自己玩。”
放手让孩子学会独处,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大课题。孩子提前养成独处的习惯,会让他受益终生。有资料表明,会独处的人更善于思考,更懂得钻研,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例外地都有独处的爱好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