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怀孕后,逛街的时候,我喜欢在婴幼商品展柜前逗留,觉得小宝出生后会喜欢,能够用得上,就随手丢进购物车。这是一个父亲最幸福的时刻。我用一点点的物品,给孩子构筑起一座爱之城堡,温馨温暖。
不爱逛街的我,由此有了逛街的爱好。此好沿袭之今,是一个父亲用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也许,这是一个父亲的宿命,因爱孩子而爱孩子的一切。我试图用购买的双手,掬拢成一汪爱的清泉。
一次逛超市,被一摊明艳艳的黄,吸引过去,原来,是一家一家的玩具鸭,两个小的幸福地偎依在一个大的怀里,一个塑料网兜套住这亲密的母子仨。细看货牌,这款儿童玩具。
品名:泡澡鸭;
产地:中国;
定价:9.9元。
看起来,和风靡世界的大黄鸭很近似,憨厚可爱,悦目悦心。我抓起一袋来,轻轻一按,清越的嘀嘀之声,很调皮地播散开来。甚是可爱,想必定能吸引小宝的,很爽快地捡了一袋,放进自己的购物篮内。
——那时,小宝还在襁褓中呢。
也许是小时候太缺乏玩具了吧,我生怕自己的孩子少了玩具的陪伴,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就急切地去查看各式儿童玩具。一直以来,不喜欢逛街逛超市,却因为女儿的到来,患上了一种男人所罕见的“狂购症”。
看多了,多也能看出个门道来,我发现儿童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大红大绿的夸张的色彩,如泼墨似的生怕不抢人眼;另外是能发出简单的声音,声如摇铃敲钟或者吹哨,虽说单调乏味,其音却是锐利得先声夺人。也算“声画同步”,立体开发吧。
女儿半岁后,开始接触泡澡鸭,先是那两只小的,还怵那只鸭妈妈呢。八个月后,不再惧怕泡澡鸭妈妈,摔着打,抱着啃,偶尔也能按出一串清脆的响声来。泡噪鸭的底部有一个类似口哨的小装置,按动鸭身,里面的空气激烈流动,简单却顽皮的声音便挤了出来。
这让我想起儿时,没有玩具的日子,摘一片树叶,对半折,放进嘴里,吸一吸,也能发出一些动静来。我们折过的有樟树叶、桉树叶、栎树叶等,当然,吸出来的声音最婉转,最清亮,最柔媚的,要数桃叶。柳叶次之。没有叶子,我们就将双手合拢,中间留空,像是放大音量的“功放机”,用嘴对着两个并拢的拇指中缝里吹,也能吹出浑厚的声音来。有人将下嘴唇捏出一条缝,往左或往右一撇,再用力吸气,能吸出一种尖锐的声音,传得很远,颇有效果。再就是吹口哨了。这三种不借用树叶就能制造声音的玩法,我只会口哨,至今,也能吹出一些优扬的曲调,引来熟人路人惊羡的目光。
这些,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是闻所未闻的,也难怪,他们无需玩树叶,或自力更生,只要按一按、摇一摇玩具,声音就出来了。那种带音乐的电动玩具,按一个键钮,甚至还能传出有和弦的相当正宗的音乐来。这正中某些父母的下怀,起到了从小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作用。
有一次,去朋友家看他半岁的儿子,童车上赫然摆放着一家三口的泡澡鸭——刹那间,我惊愕不已,女儿的玩具怎么可能到他家里来呢。我问朋友:“这个泡澡鸭怎么跟我女儿的一模一样?”他说:“在超市买的,看着挺好玩的,就买了。”
我知道,超市里什么都有卖,琳琅满目的商品,昭示着经济发达,社会富足,但是,面对着这母子仨的泡澡鸭,我突然感觉到,其实超市里的货也是非常有限的。后来的几次经历,我的这种感觉就更加强化了。
定期要带小宝去防疫站打预防针。区防疫站周边,甚至门口,有不少小商贩摆着儿童玩具卖,竟然也摆放了泡澡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只是色调偏暗,做工粗糙,一袋只卖三块钱。大厅里,不少孩子的父母,都拿着泡澡鸭,挤出同样声音来,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少打针的痛感。
有时,带女儿去小区绿地晒太阳,很多大人小孩在一起做日光浴的同时,也把泡澡鸭带上……
——近乎无处不在的泡澡鸭,在每一个有孩子的地方,时不时地,都能见到憨厚可爱的身影。
这跟我们那个年代,又有本质上的不同了。小时候,我的玩具极少,可是一旦拥有,便会与众不同。比如陀螺,别人用木头削,我就用墨水瓶加上木塞来凑合。比如滚铁环,我家没有坏的铁桶,取不到铁环,就用竹片来扎。再比如自制风筝,自制弹弓,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带有自己的性格与自我的色彩……
玩具极为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只有挖空心思,自制玩具,自成一体。
而现在的孩子呢?都有现成的玩具,却是从工业流水线上走下来的,从北京到南京,从广西到江西,孩子们都玩泡澡鸭。
记得小宝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与人交流育儿心得,人家就有选择地探讨孩子未来的学习问题。上哪家幼儿园好?本地段能进什么好的小学?有没有重点高中?也有熟人问我:“孩子长大后,你会教她写作吧?”还有人向我讨教:“你看我让儿子学钢琴,画画,还有跳舞,你认识的人多,能不能介绍个好老师?”孩子都还抱在怀里,牵在手上,就开始张罗所谓的兴趣班和艺术特长了。
我看这些个“兴趣班”,多半就不再由着孩子的兴趣,而成了大人的“强化班”。
当然,大人有大人的苦楚,不是说,“如果我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他就将拥有一个不幸的成年!”哪个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不幸的,与成功相距甚远的成年呢?所以,为未来计,就牺牲童年的幸福,所谓金色童年化成泡影,只能将就一下,暗灰一点吧。
想起丰子恺先生早年画的一组名为《园丁》的漫画,第一幅,辛勤的园丁在修剪高低不一的枝桠;第二幅,树木整齐划一了;第三幅,“园丁”拿着剪刀冲高个儿的孩子剪去……我们总喜欢把教师比作园丁,细细琢磨,除了教师之外,还有很多人很多事,都在充任“园丁”的角色。
——甚至那三只可爱的黄身红嘴、会尖叫的泡澡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