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知行天下国家地理:全球100度假天堂
32581700000008

第8章 梵蒂冈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教皇国)位于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著名建筑都集中在这里,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去罗马而不去梵蒂冈将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乍然进入这个艺术的宝库,一瞬间,仿佛掉进了中古世纪的时空,任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人,也难免失神。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罗丹、康定斯基、修拉、马蒂斯、雷诺阿、凡·高、达利、蒙克……这一个个平时只能仰视的名字忽然成了眼前真实的存在,密密地在你身边织起了一道网,网住你的眼睛和你的心。罗丹说,艺术是心灵深入大自然时发现它蕴涵灵性而感到的欢悦。梵蒂冈的气质是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次洗礼,无数次沉淀才成就的。每个人都可以把梵蒂冈当成一本书来读,一本超越政治、利益、金钱的人类文明艺术史的教科书。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洗去了几百年人世浮沉的伤痕,洗去了俗世荣辱的尘嚣,在其中走上一遭宛如经历了一次纯美的朝圣之旅。

梵蒂冈宫位于圣彼得广场对面,自公元14世纪以来一直是历代教皇的定居之处,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枢,举世闻名的西斯廷小教堂就位于其中。进入西斯廷小教堂,欣赏传说中的《创世记》原作,我们仿佛看到了艺术家正“胡子向着天,头颅弯向着肩,胸部像头枭”一样地辛勤创作着,不由自主地会被米开朗琪罗那气势磅礴的作品所震撼。作品总面积达600平方米,按《圣经》的描述分为9个主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创造亚当”,强壮的体魄、简约的背景、神人相顾,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张力。上帝在这一刻唤醒了昏沉的亚当,难怪拉斐尔在看到这幅作品时惊叹道:有幸适逢米开朗琪罗时代。

大教堂中的雕塑《哀悼基督》则是另一番风味。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虚弱无力。圣母年轻而秀丽,形象温文尔雅,身着宽大的斗篷和长袍,表现出无奈的痛苦,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圣母的表情是静默而复杂的,不仅倾泻了无声的哀痛,还充满了哀思的祈祷。美学上把美分为两种,一种是女子的阴柔美,另一种是男子的崇高美;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件作品能把这两种美都融为一体,而这座雕塑无疑是两种美完美结合的光辉典范,它们的结合产生神圣。

当然,在梵蒂冈度假,给人留下最震撼回忆的肯定是圣彼得大教堂和圣彼得广场了。圣彼得大教堂,这座文艺复兴运动带给罗马的最伟大建筑、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几乎因为它的存在而取代了圣地耶路撒冷。这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更是巴洛克艺术美学的最完美展现。它跨越了两个世纪才完工,可以容纳6万人同时祈祷。如果说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那么圣彼得大教堂就是梵蒂冈的中心。教堂中有使徒圣彼得的陵墓,因此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站在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穹隆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体会到造物主的伟岸肃穆,由此抛却一切的世俗算计和烦恼,拥抱人类,爱每一个人。

圣彼得广场坐落在台泊河西岸,可容纳50万人从事大型宗教活动。这个广场留下了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名字——贝尔尼尼,他开一代艺术之风,被后人尊为巴洛克之父,这座广场就是他呕心沥血献给人类的伟大礼物。只有见过如此的杰作,才知道没有崇高信仰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伟大作品的;同样,没有灵魂、不用生命创造的艺术家的作品并不比低等动物为了生存而建造的巢穴高明几分。

直面艺术本身,品味隐含其中的历史情绪,无论是谁都会浮想联翩。登上圣彼得大教堂圆顶,罗马街景尽收眼底的刹那,有如在湖中投下了一枚石子,心中被遗忘很久的幸福和感动,悠悠如浪花般扩散开去。第一次,为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而深感骄傲。梵蒂冈就是这样,永恒的神圣之城。如爱默生所说:它就是地球上最美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