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知行天下国家地理:全球100度假天堂
32581700000006

第6章 雅典

雅典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是聪明、勇敢和智慧的化身。相传她与海神波塞冬为争夺雅典的守护神地位争斗不休,宙斯决定谁能给人类一件有用的东西,城市就归谁。波塞冬赐给人类一匹象征战争的壮马,而雅典娜则献给人类一棵枝叶繁茂、象征和平的油橄榄树。人们渴望和平,厌恶战争,于是雅典娜成了雅典的守护神。

传说雅典娜是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所生,有人预言墨提斯所生的儿女会推翻宙斯,宙斯遂将她整个吞入腹中,因此得了严重的头痛症。在百般无奈下,宙斯不得不请火神打开他的头颅。奇迹发生了:一位体态婀娜、披坚执锐的女神从裂开的头颅中跳了出来,光彩照人,仪态万方。她是最聪明的女神,是智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她就是女战神与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的守护神。传说她在特洛伊战争中的表现活跃,为希腊人献木马计攻破了特洛伊人的城门。除了司战争和智慧,她更爱和平,这也是雅典被称为“酷爱和平的城市”的原因。

雅典人正是按照他们的守护神的意旨生活的。他们爱智慧,也爱和平。他们创造了最远古的民主,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了鼎盛,这也是现代西方政治的源头。为了保卫和平,就得抗击战争。雅典人参与过两次著名战争——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前者为了维护整个希腊世界的和平,抗击波斯的侵略;后者则是为了泛希腊世界的霸权平衡,不过这一次雅典人被他们的守护神抛弃了,在这之后整个希腊都衰落了。古雅典的最终灭亡是人类文明的悲剧,直到几百年后欧洲蛮族才把它从“坟墓”里挖出来,让它的光芒再次普照世界。

古代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对艺术、哲学、法律、科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前5世纪,雅典进入极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不朽的大师——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这一连串照耀着人类文化黎明的伟人都诞生于雅典或曾在此居住。我们不妨扪心自问,现如今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里有多少元素是古希腊的?原来,人类两千年来的追求和探索仅仅是古希腊文明的若干注释而已。

雅典是希腊古文物的中心,迄今保留着许多古代文化遗址。漫步雅典市内,到处都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迹。位于市中心的希腊历史文物博物馆里,陈列着从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陶器、雕刻等丰富多彩的希腊古文物,生动地展现了希腊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另外,还有拜占庭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国家剧院以及建于1837年的雅典大学等。卫城是雅典的一颗明珠,也是雅典的象征。可能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地方像雅典卫城一样,在一小块地方集中了如此之多的建筑、绘画和雕塑的经典之作。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殿、卫城山门、胜利神殿、狄奥尼索斯剧场、阿迪库斯音乐厅和阿克波利斯博物馆……在希波战争中,卫城被彻底破坏。庆幸的是,战争结束后,雅典人花费了40年的时间重建了卫城。可以说,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不仅是古希腊文明的缩影,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卫城中的建筑几乎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建成。从山下四周仰望,这些建筑物沿周边布置,相互之间既不平行也不对称,而是利用地形把最好的角度朝向人们。而欣赏卫城最好的时间莫过于早晨。雅典的第一缕阳光是从卫城中射出的,而后才照耀于整个城市。晨光中的卫城庄严而祥和,古希腊留下的一砖一瓦都散发着神秘的魅力。

帕特农神庙是卫城中规模最大的神庙,2500多年以来,这座白色石灰石神殿,在蓝天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下,向世人展示着绮丽的风姿。它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有“希腊国宝”之称,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为纪念希波战争胜利而建,当然更是为了表达对守护神的崇拜,并以雅典娜的别名Parthenon(古希腊语中的贞女)命名。它采用了“黄金分割比”,让人觉得优美无比。神庙背西朝东,耸立于3层台阶上,玉阶巨柱,画栋镂檐,遍饰浮雕,蔚为壮观。这里曾经供奉着古希腊最伟大雕塑家菲亚狄斯创作的雅典娜神像,可惜今已不存。不过我们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盛况,光是那条长达160米的浮雕带就让人惊叹不已,它再现了泛雅典娜节游行庆祝活动的盛景,在激烈运动和兴高采烈之中又饱含着端庄典雅之美,数以百计的人和马的形象竟然没有一个雷同!这些形象在向前行进的态势中有跳跃、飞奔、暂歇、举步、备鞍等各种动作,更不必说身形面容、个性气质等差异了。整个浮雕有如一首壮丽的交响乐。

漫步于保留至今的残垣断壁之间,你仿佛还能听到柏拉图的雄辩、荷马的吟唱,或是伯里克利的激情演说……

从卫城出来,向西北一侧的山坡走下去,有一条相对幽静的小路。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是雅典的主干道,阿戈拉就在它的两侧。“阿戈拉”在希腊语中是“集市、聚集之地”的意思。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这里是人们购买商品、议论时事、发表演讲、传播学说、朝拜神灵的地方,也是古典民主萌芽之地。

然而时光流转,现在的阿戈拉已经满目疮痍。古代建筑只留下地基,连柱子都难以找寻。不过在残破的废墟之上,古希腊时代几乎所有的名人都曾在这里出现过,苏格拉底每天都要在这里待很久,他站在阿戈拉的“宙斯门廊”前,和自己的学生柏拉图等人探讨知识;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芝诺总是在这里宣扬自己的学说;圣保罗则在这里宣扬过基督教。苏格拉底自认为是个精神助产师,他教导学生时不是给出结论,而是一步步引导他们,在辩难中让他们自己思考,“宙斯门廊”因此成了雅典文化的精神产房。

雅典就是雅典,当看到一轮夕阳从雅典卫城的背后落入爱琴海时,你会感叹卫城的落日,仿佛它是这座城市古典文化命运的象征。但当皎洁的明月从庄严的神殿、宏大的剧场后方升起时,照耀的仍然是千年如一日的雅典,一个既属于众神,也属于凡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