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梵網云。於未受戒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若謂但遮誦時。不遮講時者。誦時僅宣文句。講時備解義理。重筌輕魚。有何意旨。
答。比丘戒法。關係僧輪。為防賊住。故一切俱遮。菩薩戒法。普収五道。解義發心。事非所禁。但誦戒時。恐有發露懺悔之事。不合令未受者知。故云不得說也。
問。菩薩戒本。止列四重。梵網廣明十重。詳略不同。又梵網犯十重者。必見好相。方許更受。戒本但云失菩薩戒。應當更受。寬嚴有異。此二經典。一是本師和尚宣揚。一是授戒闍梨親述。不應互相違反。畢竟如何會通。
答。戒本出於地持。地持合殺盜婬妄。共名出家八重。善生問經。列殺盜婬妄酤酒說過。名優婆塞。六重。梵網備二經之義。總為十重。瓔珞亦同。良繇所被之機不等。故詳略之致有殊。今戒本止列四事。復有三義。一者在家欲受此戒。必已先受五戒。出家欲受此戒。必已先受十戒具戒。殺盜婬妄。既是根本性重。不須更列。故惟列此增上戒法也。二者菩薩戒法。逆順無方。為眾生故。容可少分現行性罪。此之四戒。理無開許。故獨列之。三者根本四罪。一犯永墮。受五戒十戒具戒時。已明斯義。大乘教門。雖通懺悔。必以見相為期。此之四法。犯雖失戒。猶堪更受。恐濫前四。故獨列之。若梵網謂犯重必須見好相者。正繇釋迦是大戒和尚。一往立法。不得不嚴。而彌勒既作授戒闍梨。輕重開遮。理須詳悉。今應准諸經論。參合發明。當知殺盜等四。隨犯一種。諸戒並失。得見好相。大可重受。而比丘法中。仍無僧用。酤酒等六。隨犯一種。失菩薩戒。具戒以下。不名為失。故殷勤悔過。許其重受。此二經所以互相影略。非相違也。
問。比丘法中。遮罪難緣乃開。今大士律儀。為利他故。性罪有開。遮罪無文。此義云何。又逆順二行。若階聖位。則自他能益。倘凡夫初學。身心力弱。自尚有虧。安能利人。或駕言菩薩。藉口悲心。順情所作。為有罪否。
答。遮罪為護眾生。大士皆應同學。惟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不共學之。若難緣所開。既已同聲聞學。何須更開。惟此性罪。一向但遮。故須開也。就開聽中。不揀凡聖。但令果出悲心。願代他苦。深生慚愧。不以為功。則戒身無恙。倘駕言藉口。率意任情。止成自欺。必虧戒體。莫貪大士之虗名。而招長夜之苦報也。
問。受戒羯磨文中。若無授者。聽佛像前自受。梵網自誓受戒。必須要見好相。不得好相。不名得戒。復云何通。
答。受戒一事。須論因緣。因是內心殷重。緣是授受分明。約修證則貴因深。約教道則藉緣具。是以比丘律藏。嚴住持僧寶之體。專重眾緣。瓔珞地持。開趨向菩提之路。但觀因地。梵網最初結戒。理須二法並扶。故雖許自受。必以見相為期也。又復應知。如起信所明。或有眾生。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復有見佛色相而發其心。今梵網制令求見好相。所以使其發趨菩提。地持許其像前得受。則但指彼已發心者。是則梵網嚴於立法。地持嚴於擇人。亦互為表裏也。復次瓔珞經云。諸佛菩薩現在前受。名上品戒。法師相授。名中品戒。千里無師。像前自受。名下品戒。亦無求見好相之言。然猶一往約外緣分別耳。復有論云。發增上心。得增上戒。又云。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是則亦可約內因分上中下也。今人求戒。大須自審。果能念念與悲智相應。上荷正法。下憫含生。便可直遵瓔珞地持。設不遇師。亦得自受。如或雖希佛道。悲智未深。則須秉持梵網法門。千里無師。必求好相。更或現有明師。心存憍慢。不從求受。別向像求。斯則兩經咸所不聽。五悔終不成功。既欲遠趨極果。豈容因地不真。豪傑之士。斷不宜自欺自誑矣。
問。大乘重在內因。今時律師。與人受菩薩戒。可知其內因真否。如或不真。名得戒否。如不得戒。則設犯十重。還以十重定其罪否。
答。菩薩戒羯磨文中。具有觀察當機之法。若不能知其內因而妄相傳授。不免無解作師之過。彼受戒者。不善無記心中。雖不發戒。然既濫膺菩薩之名。自當依法判罪。非若比丘戒中。竟以賊住論也。
問。懺罪羯磨中。許向小乘悔過。梵網經中。不得向未受菩薩戒者前說此千佛大戒。尚不應向說。況可向悔過耶。又云何通。
答。小乘雖未受菩薩戒。而是住持僧寶。堪受懺悔。又聲聞人。雖未識長者是父。實是長者真子。非餘一切未受戒者可比也。至於半月說戒。遣之令出。則是布薩常規。亦是彈斥微旨。不可執此而難彼矣。
問。梵網初輕戒中。見上座和尚阿闍梨等。應如法供養。四十一戒中。教誡師應教請二師。又五逆加弒二師成七。今授菩薩戒。云何止有一師。既得戒已。稱誰為和尚耶。
答。若准經文。似須二師。然瓔珞地持。並止一師。又梵網受法。傳自什師。載於義疏。亦止一師。所云請二師者。恐即是請佛菩薩耳。所云應如法供養二師。及弒二師成逆。則徧指比丘戒等二師亦可。
問。重定受戒法中。初時問答。既已發菩提願。云何悔罪之後。復令發於四弘。豈不招重繁之過。
答。菩提心者。非止一發。惟應數發。令菩提心相續不斷。況前是審因。今是秉法。前是發心向道。今是誓鎧莊嚴。豈云重複。且如先已請師。像前復請。又如授比丘戒。屏問遮難。僧中復問。亦可云重繁耶。
問。既謂機感有殊。授法不一。則若簡若繁。俱無乖舛。既謂增設科條。義因文隱。則直宗一轍。更為痛快。何必會三家成一式。方為契理契機。
答。理無多致。機貴隨宜。直宗一轍。其說甚當。但根器不同。習性各別。始予獨遵慈氏羯磨。往往有嫌其太略者。既法可融通。何妨參酌。乃敢折衷。會三為一。但用經論成言。更不別加文飾。三典現並流通。想是機宜有在。聊順一時之機。匪敢執今非古。可用與否。一任後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