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080

第80章 少年太史慈

淳于琼等和太史慈母亲有说有笑地向后院走去。

大家到了后院,只见一个方圆六七丈的一个演武场上,一个十岁左右,身材比较高大,长得还算英俊,手臂比较长的少年正在练习射箭。

太史慈母亲正要开口叫太史慈的时候,淳于琼阻止了她,大家只是静静地站在演武场外的树荫下,静静地看着太史慈练习。

太史慈每射出一箭,都要停顿很大一会,还会在自己站着射箭的地方和箭靶所在的地方来回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在寻扎着什么。

等到太史慈射了大概有十支箭,才放下弓箭,坐在地上休息。

淳于琼看到太史慈休息了,对赵云道:“小云,怎么样,要不要试试啊。”

赵云呵呵一笑,就走进演武场,拿起演武场边上的几把弓,拉着试了试,最后选择一把弓,和一壶箭,站在刚才太史慈站的位置。

太史慈刚惊奇到有人来,拿起身边的弓箭就站起来,瞄准赵云,正要问问的他是谁的,突然看到他母亲向他做了个禁声的动作,太史慈才慢慢地将弓箭给放下,看着赵云射箭。

赵云刚站好,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轻轻一抬头,然后不端的开弓射箭,瞬间连续射出了十支箭,只见每只箭都射在了对面的靶子上,箭头都很紧密地挨在一起。

待赵云把箭射完,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笑笑,很潇洒地转身,将弓和空的箭壶给放好,然后走到淳于琼的身边,向太史慈母亲一拱手。

看着赵云的箭术,刚刚拿起弓箭的太史慈一下子看得呆了,要知道他一直按照太史慈家祖传的箭术练习自己的箭术,虽然已经有所小成,但是真正和赵云刚才的箭术比起来,还是有天壤之别。

要知道赵云在原来的历史上箭术就惊人,历史上无论是他射断徐盛船上篷索,还是一箭射中万政盔缨,都体现了他的箭术高强。更何况要知道三国时期,一个合格的武将是弓马娴熟,而不是弓船娴熟,因此在马背上射箭赵云应该是练过的,但是生在北方的赵云却还能再船上显神威,箭术的厉害可见不是一般。

现在赵云跟淳于琼到了一起混后,淳于琼经常组织大家外出打猎,野外生存,而且还经常进行一些动态训练等,赵云的箭术比起历史上应该更强,而且成熟得更早。

太史慈母亲这才对太史慈招手,道:“慈儿,快过来,这几位兄长是专门来看你的。”

太史慈最听母亲的话了,忙将弓箭放下,跑到淳于琼等面前,好奇地打量着淳于琼等人。

淳于琼看着练武练得满身大汗地太史慈,热情地道:“太史慈小兄弟,你好啊!”

太史慈看着淳于琼的热情,没有说话,转头一脸疑惑地看向母亲。

太史慈母亲拉了拉太史慈的手,道:“慈儿,这位就是你最喜欢读的那两首《锄禾》的作者,淳于琼先生啊。”

太史慈吃了一惊,忙上下打量起淳于琼来,满眼都是吃惊。

淳于琼笑着开口,道:“太史慈兄弟,怎么,我不像吗?”

太史慈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道:“太史慈见过先生,原来就听说先生很年轻,一直不信,这次看到了,所以就多看几眼,想确认一下,先生见谅啊。”

淳于琼听了,笑呵呵地道:“太史慈兄弟,你太客气了,我也只比你大六岁,我们平辈而交,不用这么客气的。”

太史慈作为一个从小就有梦想、好胜的小子,自然不是很愿意叫只比自己大六岁的淳于琼为先生,虽然淳于琼的文才之名已经满天下了。但是他又不敢,怕母亲怪罪,所以,太史慈只有用眼睛向母亲询问。

知子莫如母,太史慈怎么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想法呢,摸了一下太史慈的脑袋道:“慈儿,刚才淳于琼先生已经说了,和你平辈而交,他们称呼我为婶婶,我叫他们为贤侄。”

太史慈听了,忙向淳于琼行礼道:“太史慈见过几位兄长。”

淳于琼忙回礼道:“太史慈兄弟不要客气,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这位是陈留典韦,这位是常山赵云,这两位算是你的老乡,一个叫李丹,是李彦的儿子,一个是童飞,是童渊的儿子,李彦和童渊你应该听说过吧,我们都是他们的弟子。”

太史慈听了淳于琼的介绍,一下子惊呆了,他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李彦和童渊啊,要知道李彦和童渊可是二十年前就成名的武术大师啊,他一直想有机会拜李彦和童渊为师啊,只是李彦和童渊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没有机会。现在一下子看到了他们的弟子,还有儿子,怎么不让他吃惊呢。

站在一旁的太史慈母亲也才是知道他们是李彦和童渊的儿子和弟子,一下子也是惊呆道:“哎呀,你们真的******和童大师的儿子和弟子啊,太史慈自幼喜欢习武,但是一直没有好的老师教授他,让他空有一身力气没地方使,所以太史慈一直想出去寻找两位大师,想跟随两位大师习武,只是他年纪还小,加上不知道两位大师在哪里,所以一直没有让他去找,这次见到了你们,他应该可以了了一个心愿了。”

淳于琼听了太史慈的话,才想起历史上太史慈就是以戟术和箭术而见长的,想到太史慈生活在东莱,难道他的戟法和箭术都是李彦教的吗?淳于琼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性。

淳于琼想道:现在太史慈在东莱,离师傅他们又不远,而且太史慈习武的天赋也不差,人品更是出众,自己何不推荐给师伯啊,让师伯好好教一下他,这样的话,太史慈又会是历史上那个武艺高强、信义烈燃的太史慈。对,就这么干。

淳于琼开口道:“原来太史慈兄弟想跟随师伯和师傅习武啊,刚好师伯和师傅的一批弟子已经学成离开了,而且他们就在东莱,有我们这五个儿子和弟子做推荐,我相信,师伯或者是师傅一定会收你为徒的。”

“真的吗,兄长们会推荐我跟随两位大师学艺吗?那太好了。”太史慈很高兴的道。

虽然典韦等几人不知道为什么淳于琼要推荐太史慈给自己的师傅和师伯,但是他们对于淳于琼是无限地信任和支持,于是都点了点头,表示会支持的。

太史慈看到淳于琼等几个人的表情,很高兴地对自己母亲道:“娘亲,兄长们答应推荐我跟两位大师学武艺了,真的太好了,太高兴了。”

太史慈母亲听了,也很高兴,道:“慈儿,还不谢谢你几位兄长。”

太史慈听了,忙对淳于琼等拜谢道:“谢谢兄长们成全。”

太史慈母亲也拜谢道:“贤侄们,婶婶谢谢你们了,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所谓大恩不言谢,等以后慈儿长大了,一定好好报答你们的恩情。”

淳于琼忙扶起太史慈和太史慈母亲,道:“婶婶,你们太客气了,我早就说过,太史慈兄弟现在就聪明好学,为人豁达,重情重义,讲究诚信,只要好好培养,以后绝不会是凡品,我们刚好有这个方便,举手之劳的事情,换一个我们以后的好兄弟、好朋友,换一个国家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啊。”

直到现在,典韦等小子才知道淳于琼为什么要推荐太史慈,他们对于淳于琼看人的本事还是很是佩服的,毕竟以前就有吕布、赵云、张任等的例子在前面。而且,他们也希望有更多有能力的同门师弟,以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

所以,典韦等对于看太史慈的眼光完全不一样了,都点头称是“应该做的。”

太史慈母亲看着这五个少年,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感谢才好,忙对大家道:“贤侄,你们先坐着休息一会,我收拾一下,去给你们拿点水喝,慈儿,还不请你几位兄长去坐。”

太史慈听了,一下子反应过来,指了指先前自己休息的树荫下,道:“兄长,要不就坐那么树荫下,天气热,坐在外面更凉快一些。”

淳于琼等听了,忙说好,然后向树荫走去。

太史慈母亲看到淳于琼向树荫走去,忙走到演武场另一边,将几大包正在清洗的衣物简单收拾一下,就起身到屋里去拿水去了。

淳于琼等将太史慈母亲的动作看得一清二楚,知道那就是太史慈母亲每日在街坊邻居那里接的活,都很是感叹太史慈母亲母爱的伟大。

大家坐定之后,淳于琼对典韦道:“小韦,把我让你带的东西拿出来给太史慈兄弟看看。”

典韦一把拿下肩膀上大大的包裹,放在几人围坐的一块石桌上,打开道:“太史慈兄弟,这是送给你的一些兵器,相比你会喜欢的。”

包裹打开,只见里面有两把手戟,一把宝剑,一把刀,几只小戟,还有两把匕首,都是用金钢打造而成。

太史慈果然是好武之人,好武之人没有不好好兵器的,忙拿起手戟试了几下,道:“各位兄长,我看这些兵器,都不是一般的兵器,这些很是贵重,我不能收啊。”

淳于琼道:“兄弟,你先不管这些兵器贵不贵,你先试试,看好使不好使。”

太史慈果然是个干脆人,也不说话,拿起兵器逐一地试了一下,感觉很满意,道:“兄长们,这些武器我使用起来感觉很不错,虽然这两把手戟稍微重了一点,但是还是觉得可以承受的,应该等我再长大一两岁,基本上就不觉得重了。”

典韦听了,道:“这就对了,现在重一点,更方便你锻炼手劲。”

淳于琼听后,向旁边的李丹和童飞使了个眼色,李丹拿起包裹中的刀,童飞从演武场上拿起一把有些破解的刀互相对砍起来。

只听“铛”的一声,童飞手中的那把旧刀一下子被削成了两半。

太史慈和刚给他们拿来水的太史慈母亲一下子看得呆了。

李丹和童飞将刀放下,做在淳于琼旁边,李丹道:“太史慈兄弟,这些就送给你了,练武之人没有好的武器怎么行啊。”

太史慈母亲将水放在石桌上,道:“贤侄们,虽然婶婶不懂什么武艺,但是婶婶看得出来,这些都是神兵利器,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我们不能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