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204

第204章 早朝(二)

不一会,淳于琼和宋典就来到了未央宫的崇明殿前的一间房间里。

宋典道:“淳于大人,你在此稍等,我去给你弄点早食。早会估计一时半会不会结束,还是先填饱肚子。”

淳于琼拱手道:“如此,有劳常侍了!”

宋典摆了摆手,匆匆地走了。

淳于琼站在房间门口,仔细地打量起崇明殿来。

崇明殿在朝阳的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光芒四射,一种威严之起迎面而来,即使淳于琼来自后世,也无形中感到了压力。

“中国的建筑果然不凡,就这么一座殿堂,居然也给我一种莫大的压力,看来不能小瞧古人啊!”淳于琼默默想道。

不一会,宋典用一个盘子端来了一碗稀饭和两个包子。

宋典道:“淳于大人今天运气不错,这两个圆鼓鼓的东西叫做包子,是刚从宫外传进来的美食,味道很好,您今天可是有口福了。”

淳于琼也是呵呵一笑,当下也不点破,道:“谢谢常侍了。”

说完,也不客气,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说起包子,还是淳于琼的发明,只是皇宫中的包子,淳于琼还是第一次吃。

不一会,淳于琼就将稀饭和包子吃得个干干净净。

淳于琼抹了一把嘴巴,道:“果然是美食啊,太感谢常侍了。等出宫了,我一定好好感谢常侍大人的厚待。”

宋典听了,满脸笑容,道:“淳于大人客气了,我们能认识,就是缘分啊。”

淳于琼笑道:“常侍说得是啊,我们能认识,就是缘分啊,我们也就是朋友了,以后还请常侍与小弟我多多沟通交往啊。”

宋典听了,心中不由得一暖,道:“那是自然,多谢淳于大人,以后有用得着本常侍得地方,吩咐就是。”

淳于琼摇摇头,道:“常侍说什么话呢,你我是朋友,自然不能用吩咐一词,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啊。”

宋典眼圈一红,朝淳于琼一拱手,道:“淳于大人,我奶是一阉人,怎么当得起你如此一朋友啊?”

淳于琼拉着宋典得手,道:“常侍这句话我就不爱听了,说得不好听点,除非是迫不得已,谁会愿意净身入宫啊。常侍想必也定是遇到了天大得麻烦,不得不如此啊。再说,人和人本就应该是平等得,至少在人格上是平等得,我不会因为某个人身体有什么缺陷就否定某个人的其他一切。更何况,这个天下,哪里有人是完美无瑕的啊,每个人总有点这个那个的缺陷,只不过有的人是身体上的,有的人是心里上的,有的人是看得到的,有的人是看不到的。所以啊,常侍,我反正是认你这个朋友了。”

宋典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嘴唇蠕动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淳于琼紧紧我着宋典的手,道:“常侍,我们以后就是朋友,朋友吗,就是一起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一起走向更高的位置,一起创造更好的生活。”

宋典饱含深情地道:“能得淳于大人一句朋友,我一定不负大人。”

淳于琼笑道:“小弟也定不负常侍。”

宋典熹平四年,担任钩盾令,掌管皇宫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熹平六年,宋典又奉皇帝命,修缮南宫玉堂,事成之后被赏赐二千粮食。所以,在宫中已经有了一定得地位。但是其权势还没有达到后来得“十常侍”的状态,只能说已经迈入了中层的阶段。其实,这个时候的后宫,更多的被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即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张让等人,也都只是开始崭露头角而已,更不要说排名“十常侍”最后的宋典了。

再加上宋典等人虽然在宫中还稍微有些地位,但是在整个社会来看,很多人,特别十达官贵族对他们十很不屑的,这导致其在整个社会中名声很不好,社会地位很低。今天,淳于琼作为一名贵族子弟,而且是在文坛有莫大名声的青年才俊第一人,能够尊重他,把他当作朋友,怎么能让宋典不敢动呢。

淳于琼之所以要和宋典结交,一方面是淳于琼后世的“人人平等”的观念主导着他的思想,其次也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淳于琼也需要在宫中能够找到一个内应,以及时了解皇帝的动态。而宋典,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一方面宋典目前靠自己的努力已经做到了中层,说明其还是很有能力的,也是有野心和想法的。另一方面无论是从现实看还是从历史看,宋典之所以排“十常侍”的最后,也可以看出其助力不多,同时,为恶也不多。这个时候,宋典对于淳于琼的外力支持也是很需要的。

宋典道:“淳于大人,我先去将食盘还回去,你稍等一下,应该就会通知你上殿了。”

淳于琼松开手,道:“常侍请先去忙,你交代的我都了然于心了。”

宋典点了点头,拿起食盘,走了出去。

淳于琼坐了下来,默默地等待着。

大概一盏茶的时间,只见房门外一个尖尖的声音响起:“淳于琼,淳于琼到了吗?皇上宣进殿了。”

淳于琼做了个深呼吸,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服,边走出房门,边道:“我到了!”

走出房门,只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太监正焦急地等待着淳于琼,他看了淳于琼一眼,道:“你就是淳于琼吧,赶快跟我上殿。”

说完,转身就朝崇明殿的台阶走出。

淳于琼道了声是,然后就跟在小太监身后,快步走上了台阶。

大概走了约三十多级台阶,就到了大殿门口,在一个门槛前,小太监停下脚步,小声道:“淳于琼,我就带你到这里,你自己进去吧。”

说完,不等淳于琼回答,他转身大叫道:“淳于琼到殿。”叫完,面无表情地站在了门外旁边,一声不说。

淳于琼也不作声,不慌不忙地走进大殿。

进入大殿后,只见中间铺着一排一仗多款的红地毯,地毯的尽头,是一个高约五个台阶的高台,台上有一个长案,皇帝就坐在案后的一个蒲团上。地毯两边放着一些蒲团,蒲团上坐满了穿着各式官服的官员,大概有两百多人。其中有部分淳于琼认识,绝大部分淳于琼没有见过。

淳于琼目不斜视地走到了高台前,跪拜道:“草民淳于琼叩见皇帝。”

刘宏看了淳于琼两眼,道:“淳于卿家,快快请起。”

淳于琼缓缓站起身,做出很是恭谨的样子。

刘宏道:“淳于卿家,我早就读过你的很多文章,文章写得很不错啊,也知道你发明了琼纸和印刷术,现在朝堂上的凑章都是用琼纸写就,这对我大汉的文化可谓做出了巨大贡献,你想要什么赏赐啊。”

淳于琼拱手道:“草民能做出些许成绩,都是因为皇帝英明神武,朝中大臣治理有方,草民不敢要什么赏赐。”

刘宏听了,心里很是舒服,道:“淳于卿家,做出成就了,自然是要有奖励的,不然的话,以后的臣民怎么会有动力再做出成绩啊。这样吧,你可愿入朝为官?”

淳于琼回答道:“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草民自然是愿意为官的。”

刘宏拍案叫好,道:“好一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淳于卿家,你出口果然不凡啊。”

在汉代,不比后世,这个时代虽然有皇帝,皇帝也是这个国家的领导者,但是其皇权的权威还没有达到后世明清的至高无上,可以说子啊汉代,基本上天下是皇帝和其他贵族大成共同治理,而不完全是皇帝一人的。淳于琼说出“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一句,无疑是表示其向皇帝效忠,这无疑是让刘宏高兴不已。

淳于琼微笑,道:“多谢皇帝盛赞。”

刘宏道:“淳于卿家,一方面你年纪教轻,另一方面你没有太多为官经验,官位不宜太高,这样吧,朕就任命你为议郎和少府铜丞吧。”

刘宏的话一出,大殿里是一片喧哗。

议郎,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汉秩比六百石。这个官是为有名无实,算不得什么,所以给淳于琼也没什么。

少府铜丞则不一般,少府为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而少府铜丞则为少府属官中最为重要的,基本上是掌管全国的铸钱工作。而淳于琼不过才十八岁,也不曾有铸钱的工作经验,刘宏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怎么能不引起大臣们的议论呢。

只见太尉陈球道:“皇帝不可,少府铜丞官职不高,但是权力极大,不可让一个从未有过经验的人担任此职位啊。”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广汉太守陈亹之子。东汉时期将领、大臣,家族历代有名于世。

司徒刘郃也大声道:“皇帝不可啊,太尉说得很对,如此重要一个职位,不可以交给一个年纪轻轻之人啊。”

刘郃,为东汉河间王宗室,光禄大夫刘倏之弟,中常侍程璜的女婿。东汉灵帝时司徒。字季承,汉皇族,出生在河间。历官至大鸿胪,后继袁滂为司徒。

有了陈球和刘郃这两个三公带头,其他官员纷纷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