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173

第173章 昌豨的天赋

淳于琼等一行浩浩荡荡地到了兴旺村,当蔡棱、荀肃和荀旉等见到兴旺村的繁荣时,他们突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有多么正确。

此时的兴旺村可以说是一个大工地,最外层的围墙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而第三层的居住区一座座烧制而成的砖头建成的房子,显得很是高大上。

淳于琼回家一问,才知道许定等跟着昌豨到了兴旺村后,看到兴旺村有太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孩子们都能免费地到村学读书识字。于是回去一商量,在许家庄留了一部分不愿意外出工作的人,而其他人,则一股脑地搬到了兴旺村,成为兴旺村的一部分。

对于许定的决定,淳于老爷子自然是欢迎得不得了,不说兴旺村因为一些列产业的发展,正是劳动力缺乏的时候,就说淳于琼的事业,有了更多的人加入兴旺村,那么到时候淳于琼一旦要兵要将的时候,基本上只要一招呼就会成军。因为,他很热情地接受了许定的族人,然后发动全村之力,给许家庄的庄民们建设房屋,甚至于因此,而将其他的一些作坊给停工了几天,例如春来香酒作坊。最后,因为各地的掌柜们纷纷表达了不满,淳于琼老爷子才让工人们继续去作坊生产。

更让淳于琼欣喜的是华佗也决定将救生会的总部和医药学堂给定在了兴旺村,淳于老爷子虽然不了解救生会和医药学堂是干什么的,但是他对于淳于琼的决定自然是没有不同意和支持的,所以他将救生会的总部和医药学堂等人安排到了第二层的地方。

淳于老爷子是出于好心,将救生会的总部和医药学堂安排到了第二层,但是淳于琼考虑到了医药的一系列风险,于是和华佗进行了商量和实地探查,决定将救生会的总部和医药学堂建在兴旺村三里外西南角的一块依山的平地上,这块平地也被淳于琼叫做了回春堡,取自妙手回春。于是,在淳于琼到家后的第十日,救生会的总部和医药学堂被搬迁到了回春堡。

与救生会的总部和医药学堂同时搬迁的还有兴旺军校和兴旺村护卫队。兴旺军校因为学生的曾多,原本位于第二层的校区已经远远不够了,特别是许家庄的庄民们到来后,他们因为时代习武,所以很多青少年选择了进入军校学习。同时,因为兴旺村工商业越来越兴旺,导致越来越多地人愿意搬到兴旺村来,导致人口众多,成分混杂。所以,淳于琼也将兴旺村的军校给搬迁到了离回春堡不远的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里。淳于琼掉来了两百名兴旺村护卫队队员,以及一队五十人的特别护卫队,在三面的山上建立了岗哨,在唯一的入口处建立了关卡,没有淳于琼老爷子的手令和教官证、学员证,任何人禁止入内。

兴旺村军校也做了分级制度,因为兴旺村的军校,是兴旺村只要年龄在十六岁以上,二十二岁以下都可以参加的,基本上就是一个训练营性质的学校。淳于琼考虑到兴旺村军校人数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出现天赋、能力、勤奋等方面不一样的人出现,为此,淳于琼将军校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原来的训练营性质,学制为期一年。这一部分学习完后,可以选择进入护卫队、也可以选择进入作坊、镖局等地方工作。第二部分乃是后世军校的性质,学制两年,分成了七个学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进行选择,主要包括指挥、侦察、后勤、政宣、军械、骑兵、步兵七个科目。这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将会进入护卫队和特别护卫队作为职业军人或者是军官。

兴旺村的护卫队除了护卫兴旺军校的两百人外,其他四百人留在了兴旺村,剩下的四百人则被搬到了村西北的山坡边上,那里有一条河流,穿过了兴旺村。淳于琼就在河边建立了一个军营,用来训练兴旺村护卫队。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兴旺村的水源。

当然,随着许家庄的加入,兴旺村的不断壮大,现在的护卫队虽然还是只有一千人,但是为了给兴旺镖局输送人员,现在每日参加训练的人已经超过了两千人。而且,淳于琼回来后,又下了一个命令,兴旺村所以男性村民,只要年龄在二十二到五十岁之间,必须要轮流参加每年一个月的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兴旺村村民们的自保能力。如此一来,原来的护卫队训练地就远远不够了。所以,淳于琼则将顺势将护卫队的营地给搬迁了。

对于兴旺村的护卫队的规模,淳于琼这几年内不准备增加了,每年就保持一千人的规模,但是兴旺村的护卫队跟别人的护卫队不一样。兴旺村的护卫队采取后世的义务兵役制,即每年兴旺村的护卫队都招收四百人到五百人,每位护卫队队员必须要服役三年,三年后,他们将会有三个去处:第一个就是被选拔为特别护卫队队员,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当然,不一定是三年,每半年特别护卫队都会有一个面向向军校和护卫队的考试,只要考试合格,那么久可以进入特别护卫队。第二就是退役后加入兴旺镖局,成为兴旺镖局的一份子。第三,就是退役后加入到兴旺村的各种作坊中去,成为一名工人。

对于兴旺村的特别护卫队,人数则不断地增加,当然,虽然人数增加,并不代表其素质就差。要想兴旺村的特别护卫队成员,必须要能够识字六百字以上,能够一口气做一百五十个俯卧撑,一百五十个仰卧起坐,必须一口气奔跑五十里以上,而且,除了一些特殊人才外,特别护卫队的人还有身高要求,体重要求,搏击要求等。但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普遍身高教高,普遍务农为生,体魄比较强健,加上兴旺村村民不断增加,特别是村学文武都教授,所以合格的人才越来越多。

当然,淳于琼对于特别护卫队人数的增加是很欢迎的,因为这些特别护卫队的士兵,随便拉出去一个,都是可以胜任一般军队的百夫长,甚至是千夫长的,所以,淳于琼可以预见,以后他们都将是淳于琼手下合格的基层军官,会训练出一批批合格的士兵。

特别护卫队人员增加后,淳于琼也将特别护卫队分成了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的护卫队队员基本上就是普通的特别护卫队队员,主要是作为未来的中低层军官培养,当然,这里淳于琼的中低层军官可不是这个时代的中低层军官的概念啊,乃是淳于琼提出的“有文化、有忠诚、有战斗力、有前途”的四有军官。第二个等级的,乃是为了蜂刺三部培养合格的战斗人员,这部分的人员,基本上都有各自的天赋和独特的手段,在他们经过一年的一级训练后,还有一年的特殊训练,合格后,才能够进入蜂刺中去。第三个等级是专门培养军队中的高级将领的,保护一些千夫长、裨将、偏将之类的。

对淳于琼离开家去洛阳之前,淳于琼将护卫队和特别护卫队进行了重新的安排,护卫队由官亥作为大队长,淳于平作为政委,负责护卫队的管理。特别护卫队由典韦进行负责,程秉作为政委,负责整个特别护卫队的管理。而陈到负责第一等级特别护卫队的管理,淳于安作为第二等级特别护卫队的管理者,而李丹和童飞则作为第三等级特别护卫队的管理者。

政委是淳于琼根据后来解放军的经验成立的一个岗位,主要是负责士兵们的思想工作。淳于琼相信,只要有自己思想的军队才是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在淳于琼设立政委这一个岗位的时候,很多人反对,包括春叶老爷子都很是反对,毕竟这个时代的军官,都希望自己的士兵就是个战争机器,不要有丝毫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但是在淳于琼的坚持下,淳于老爷子也只好认可了。

当淳于琼任命程秉和淳于平都不知道政委的职责是什么,也不了解政委有什么作用,但是在淳于琼和他们详细聊了一夜后,两人兴高采烈地开始上任了。

当时,没有引起大家注意的政委,后来在淳于琼的军队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正是有了政委们的出现,淳于琼的士兵知道了自己为何而战,知道了为什么要注重军纪,知道了军队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从而奠定了淳于琼军队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人民子弟兵的性质。

虽然后来淳于琼的一些对手,如曹操等也学习了淳于琼的政委制度,但是因为他们时代的局限性,以及世家大族政权的代言人性质,导致其政委的效果不是很好,跟淳于琼的政委制度相差可是有十万八千里。

淳于琼将昌郗给从军队里调动了出来,将昌豨给推荐给了自己的父亲,让昌豨作为自己父亲的助手,帮助父亲管理起日益壮大的工商业来。刚开始昌豨对于淳于琼的安排有些不满,毕竟工商业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光荣的职业,相反被士大夫阶层认为是贱业。但是在淳于琼和昌豨谈了两个时辰工商业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后,而且保留昌豨军队职位的条件下,昌豨才心甘情愿地上任了。

不得不说昌豨还真的有管理工商业的天赋,他一上任,就对兴旺村的工商业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调查,然后写了一份详细地发展计划出来。淳于琼看了昌豨的计划后,在其中发现了很多后世的一些商业知识,例如昌豨就提出了流水线作业、绩效工资制度的建议等,淳于琼不得不对昌豨刮目相看,忙在给昌豨的计划书做了一点修改后,就批准了其执行。淳于琼也说服了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全力支持昌豨的计划书落实。

昌豨的计划书被批准后,他很受振奋,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起来。在昌豨的努力下,兴旺村的工商业在没有增加一分钱投资的基础上,其质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其产量有了两倍的增长。这让整个兴旺村都不敢相信。从此,昌豨也一下子成为了兴旺村最为出名的人之一,走到哪里都村民们所尊重和赞美,这让昌豨很是受用,他现在可是一点也不留念自己军队的位子了。

。。。。。。。。。。。。。。。。。。。。。。。。。。。。。。。。。。。。。。。。。。。。。

第二卷《少年行》结束,感谢所有看此书的兄弟姐妹们,尽管我写得不是很好,但是,我会坚持写下去的。

第一卷和第二卷,主要是淳于琼所做的准备阶段,从第三卷《京城谋》开始,淳于琼将会深入到阴谋诡计中去,在朝廷的大风浪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官、求地、求权。正是有了第一卷、第二卷的准备,淳于琼才能在未来的日子中如鱼得水,顺势而起。请大家继续支持我!每日保证最少两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