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32538000000052

第52章 晋升也需要提前规划

一般来说,两种情况下职员有机会得到提升:一是出现了新的空缺职位,二是当企业扩大发展时出现了新的部门和新的岗位。对于想要晋升的人来说,应该花点心思,规划一下你的升职路线。有了明智的规划,只要有机会,一切尽在掌控!

功到自然成

小芳属于做事目的很强、好胜心很强,追求效率的人。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求职的过程并不顺利。那时小芳非常想到国外去深造,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事业的发展,这种想法逐渐消失了。在银行工作的近十年中,小芳也曾几次想过跳槽,不过每次都坚持住了,因为小芳始终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成功的诀窍是要学会合理规划。小芳制定了晋升计划:22~25岁,锁定最适合自己今后事业发展的行业,以自己平和的心态踏实地工作、学习。25~28岁,用熟练相关业务知识以充实自己,为进一步的事业发展寻找机会。30岁左右,把握机遇,一步步迈向上升发展的空间。然后小芳把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且告诉自己: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等于向理想中的大目标迈进了一步。同时,在每一步中调整自己的规划。

虽然一同进入银行的同事因为"与同事不和"、"对薪水不满"、"间歇性厌职"等原因另觅它径,可小芳认为跳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小芳始终坚持按照规则,合理利用时间,当发现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所用的时间已经大大超过了预计,或者前方是一堵墙时,她就寻找原因,及时研究解决对策。虽然小芳的起点不高,经过十年的努力,最终坐上期望的职位--银行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

当你和其他人一起被拥堵在"瓶颈"里的时候,只能说明你还不够优秀,不足以脱颖而出。一切都是功到自然成,在没得到晋升之前你不必焦急也不必抱怨,发现漏洞,培养优势,提前做好晋升的各门功课,以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你有"胜招"吗?

能当好下属不一定能当好主管。有的人认为,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能获得晋升。其实不然,优秀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好教练,一些表现优异的工程师、销售人员等升任主管后却表现不佳,这是因为管理者还需要工作以外的条件,如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所以,在某个岗位做得好,并不表明你晋升以后也能做得好。最好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人,正确的方法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根据岗位所需培养自己的优势。

自己的梦自己造,观念的开放可以导致行为的不同。没有变化的企业会失去活力和优势,等待它的只有衰败和消亡。认识到变化的存在,在挑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才能显示自己的力量。你需找到可以发挥自己优势的职务,从中习惯于这种锻炼,并在锻炼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

升职是对职员平时表现的一种累积的肯定。等到想要升职了才加油,就如同等到汽车突然熄火了才被拖到加油站加油一样。按照计划给自己的事业补给"燃料",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接近,才可以轻松保持晋升的顺利运行。

晋升三段论

我们可以把自己所处的组织分为三个层次,类似于金字塔的下层、中层和上层。一个人能否在组织中得到晋升,除了关系、人脉、时机等不可控因素外,有意识地自我磨练与积累而得来的能力,是一个决定条件。能力上的比较优势可以使一个人在组织中脱颖而出。

差异优势。当处于组织下层的人想晋升到中层时,怎样崭露头角呢?由于大多数人都在起跑线上,能够被发现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个时候衡量的标准就是展示优势。在工作中,有镇定自若力挽狂澜的能力的人,毫无疑问是非常容易得到赏识和重用的。如在与客户直接接触的行业,一次危机处理得当,为企业挽回颜面或者既解决了问题又维护了企业形象的人,可以很快得到认可和推崇,进而获得晋升。古诗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闪光点的,哪怕是有个好人缘也会使你获得认可。当然最重要的是比较优势,就是说,你在组织中有其他人没有的优势,或者别人有,可你在这方面能力最强。一个人只要具有了差异优势,并且有表现的机会,一般都可以从下层升至中层。

保持优势,克服缺点。当一个人到中层时,会发现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差异优势的,而且基本都是有不可复制的优势。此时如何获取自身的比较优势呢?古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缺点。处在人人都有闪光点的中层层面里,一个人既要维持自己的长处,又得减少自己的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对于一个中层管理者而言,其决策和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战略方向和影响力。少犯错误,减少失误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的不当管理或者决策失误,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害,而人的缺点恰恰是导致一个管理者执行不力或者决策失误的源头。如一个业绩较好的经理,很可能由于脾气不好,管理手段过于苛刻等原因导致下属产生抵触情绪,出现职员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甚至消极怠工的状况。如果出现这种状况,部门的决策也就很容易蜕变为个体决策。此时管理者就应该在保持优势的同时,重点放在克服自己的缺点上,这也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当一个中层管理者既有不可复制的差异优势,又有相对于别人和职务需要都比较少的缺点时,就有了从中层升入高层的可能了。

优势与尽可能少的缺点的组合。当中层管理者顺利晋升高层时,新的比较优势就很难获得了。此时需要的是融合,寻找第二、第三优势,尝试克服深层次缺点,如个人的一些不良习惯。同时将尽量多的优势与尽可能少的缺点组合,加以变化运用,在"智商"、"情商"、"逆商"方面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拓展。

总结提示:

心理资本也成职场竞争力。所谓心理资本,是指"你是谁",也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拥有过人的心理资本的个人,能承受挑战和变革,可以成为成功的职员、管理者和创业者,从逆境走向顺境,从顺境走向更大的成就。

1、希望。一个没有希望、自暴自弃的人不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

2、乐观。乐观的人不会把不好的事归结为暂时的原因,而把好事归结为持久的原因,如自己的能力等。

3、韧性。从逆境、冲突、失败、责任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

4、主观幸福感。自己心里觉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5、情商。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能够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