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32538000000020

第20章 你需识别"职场密码"

职场里到处充满"密码",也就是暗语。如何听懂暗语、看懂暗语,读懂同事、领导所表达的弦外之意,对任何一个职场人都有实际意义,也是职场人必备的一种能力。

会听老板的言外之意

戚洁升任饮料公司市场部副经理之后,更加努力工作。老板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平时也喜欢与职员打成一片,她对戚洁的努力和成绩非常认可,多次在公司公开表示对戚洁的赞赏,这让戚洁暗暗自喜。在公司举办的全国渠道商会议上,有的代理商向公司提出:希望公司追加市场推广费用,增加对电视广告宣传的投放,这样能协助代理商推进市场销售。老板静默了几秒钟,说:"你的意见我赞同。增加市场投放是好事,公司内部可能需要再探讨探讨。"然后,老板转头问戚洁的意见。戚洁自然清楚市场推广可促进销售量,就顺着代理商的意思将增加广告投放的好处介绍了一番。

戚洁说完,不少代理商议论纷纷,说今年市场不好做,如果公司不增加广告投放,就没办法完成销售任务。在代理商的压力之下,老板不得不当众许诺第一季度追加一百万元的广告投放费用。

会议结束后,老板黑着脸训斥了戚洁一个多小时,说戚洁没有看懂她的意思,反而逆她的意思。戚洁这才明白,刚才在大会上,老板所谓的"赞同"是虚话,她的真实意思是不想增加费用。老板是希望戚洁听懂她的"暗语",替她出面回绝代理商的要求。

对于每个职场人来说,听不懂"暗语"危害较重:轻则使你难以与同事融洽相处,重则可能会触及老板或上司的雷区,令她觉得你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暗语:另一种企业"潜"规则

职场暗语属于企业文化底层的一部分,它是不会被诉诸文字,也不会被公开告知,是一种"潜"规则。有时领导在某种公开场合不好向下属明明白白地阐述意见,会用意思模糊甚至意思相反的暗语。同事之间沟通的时候,碍于面子或同事关系,也会使用让其他人摸不着头脑的暗语。

人在职场漂,许多人有这样的体验。领导一句夸奖,你立马笑得跟中了头奖似的,过后才明白那是变相的"批评"。傻乎乎地以为同事的建议是"掏心掏肺",其实人家只是敷衍了事。如果你听不懂这些暗语,在职场混饭吃可就不容易了。

识别职场暗语

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职场暗语作为一种非常规的表达方式,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人口中表达就有差异。有些人对喜怒哀乐从不掩饰,有些人就习惯以不动声色来掩藏自己的情绪,有些人则会以相反的行为来表达情感。所以,要识别别人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是暗语还是明语,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说话者平时的表述方式与表述习惯,从中去捕捉其语言表达中是否存在暗语。

理解说话者的语境与立场。除了看说话的内容之外,还需注意说话人所处的环境和场合。同样一句话,其真正意义与说话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有天壤之别。职员做了错事,领导批评可能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一是将职员叫到办公室,用严厉语气批评了一顿,这种做法是直接表达方式是明语。另一种是在公司大会上或在其他职员面前,语气温和,其实暗含批评。这就是暗语。与同事沟通时,注意说话者所处的语境和立场,是正确鉴别信息的关键因素。

职场常用暗语。

1."放放再说。"这是一句标准的职场暗语,其意思并不是放几天再议,而是十分清楚明白地表明不同意。这样说的好处是既表示了反对,又不露痕迹,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2."你看着办吧。"不要以为是降大任于己身,就傻乎乎地按自己的喜好去办了。不出意外便罢,出了意外就是你负责。

3."这样吧。你所说的,根本不是别人想听的。"这句暗语的意思表示,不要再费唾沫了,因为别人实在不想听费话了。

4."也许我可以加班把事情做完。"这句话的含义是说:要我工作到几点?还让不让人活了?

5."或许你可以去询问一下别人的看法。"这句暗语在职场中的实际运用率非常高,不少人都遭遇过,它实际的语义是"这根本行不通"。类似的还有"我不确定这样是不是能够实行。"

6."不好意思,我没有参与这项计划。"这句话的含义是说: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7."这很有意思的。"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什么东西,又来烦人。

8."我会试着把这件事情放到工作进度中。"这句话的含义是说:怎么不早一点儿交代?

总结提示: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同,在以往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中,每个人都会不断感觉、识别、取舍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经过整合、实践和积累,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成为你思考和判断的准则。为了捍卫自认为正确的心智模式,你会不自觉地出售不同的观点。那么,你是否检讨和反思过:我的思维模式是正确的吗?心智模式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它是对的或错的,而在于你不了解它是一种假设,而且深印在你的内心深处,不易被自己察觉和检视。当你获得一个信息后,往往会依据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有选择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分析、判断,进而得出结论,可你是否想过:我所用的信息全面吗?人常常都有一些固定的思维定式,如节俭=小气、沉默寡言=不容易接近、常有不同意见=自以为是。为了能真实地识别职场密码,请你经常检视并不断改善你的心智模式,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广度。

在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你是否感到无力应付,是否感到自己现有的知识用起来有点捉襟见肘?面对学历越来越高的同事,你是否觉得压力不断来袭?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你想适应发展变化的环境,要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想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想提高生活品质,就必须把学习变为一种生活方式。你不一定终身受雇,可你必须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