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32538000000016

第16章 该承担的责任才承担

许多职场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了许多本不需你做的事情,还以为在帮别人的忙,是行侠仗义之事。其实,是费力不讨好,因为你给他人造成了威胁。记住:该承担的责任才承担。

工作中的"越位"

越位一:小璇长的俊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跟外商谈判中,小璇时常出面。小璇的上司--部门经理比小璇逊色一些,学历、水平和能力好像也没有小璇高。有一次在她俩跟外商谈业务的晚会中,小璇得意地跟外商频频举杯,用英语跟外商海阔天空地闲聊,把自己的上司冷落一旁。晚会结束时,小璇抢在上司前面跟外商道别,令上司满脸不高兴。没过多久,小璇就被调到外公司里不太重要的部门。后来才知道是上司跟公司领导说小璇太浮浅,不适合做销售业务。经朋友点拨,小璇知道自己犯了职场忌讳的"越位"。在新部门,小璇吸取教训,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对上司恭敬有加。与客户谈判时,小璇在一旁保持沉默,在适当时候为上司"补台",如上司一个关键条款忘记了,小璇及时提"台词",而不抢"镜头"。在应酬场合,小璇以上司为中心,恰到好处地引用上司的"语录",而不喧宾夺主。小璇的谦虚谨慎博得上司的信任和赏识。两人在一起喝咖啡的时候,上司说小璇当她下属有点委屈了。后来,这位上司极力推荐小璇任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

越位二: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事请假去读德语强化班,随后将出国探亲三个月,她走后有五个月职位空缺。其他同事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方颖站起来说:"不如我先处理职位需负责的工作,以等公司找到合适的人选。"没过一个月,方颖忙得只想倒头大睡几天。每天,方颖都在日历上划框捱日子,等候同事的归来。领导似乎也忘了招蓦临时人员的事。五个月过去了,传来的消息是同事准备留在德国,正在申请当地的语言学校,对于国内的这份工作,她只有说"Sorry"。方颖做两人的工作拿一份薪水已经五个月了,眼冒金星的她后悔自己当时做事不经大脑。只得旁击侧敲地暗示领导尽快招聘人来补缺。

工作要主动,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积极"表现。办公室的微妙人际关系是一面三棱镜,你希望出现的形象与他人看到的现象常常是不一致的。所以你要审时度势,绕开某些"积极"表现的陷阱。

职场禁忌:非份内工作适可而止

在职场中,"越位"现象主要发生在处理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上。对于同事和主管的工作,主动做一些帮助,有利于职场关系的协调。可如果不懂得适可而止,这种"乐于助人""积极表现"就是"越位""越权"了,就成了一种"挑衅"。

在企业中,谁做什么工作,都是有一定分工的。过多地干预别人的工作,会破坏别人的工作隐私权。尤其是主管,有些工作本来是他的身份去做或者去决定的,你积极去做,甚至代替他决策,无形中就把自己放到了一个与主管对立或者竞争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别人就会对你的工作热情有成见,甚至戒心。

作为下属的小璇一开始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在公众场合使上司陷入尴尬的处境,上司当然不愿意把这样轻易"越位"的下属留在手下,势必会不动声色地给她"穿小鞋",小璇打起铺盖走人也是早晚的事。方颖在工作中无节制出力,不是份内的事也积极表现,这很容易给别人造成错觉,以至于累到透支健康,却得不到一个人的同情。假如方颖因主动请缨而得了双薪,也不会换来掌声,因为其他人会觉得方颖侵犯了他们可以收入账中的一份利益。方颖完全可以像其他同事一样:静候上司来平均分派职位空缺者的工作,让大家责任均沾、利益均分。

职场有分寸

有三种表现:下级越位、平级越位、上级越位。对于年轻人来说,下级越位和平级越位是最常见的。

如果你是下属,那么在五种情况下要注意分寸。第一,决策时。有的企业规定,职员可以参与企业和本部门的决策。这时候,你就应该注意,做什么样的决策,是有限度的。有些决策,作为普通职员或者下属可以参与;而有些决策,还是保持沉默为妙,这需视具体情况见机行事。第二,表态时。忽视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轻易表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无效的。对实质性问题的表态,应该经过领导的同意或授权。如果在领导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表明态度,造成喧宾夺主之势,使领导陷于被动场面,显然很容易引起领导的反感。第三,职责范围。有些工作由领导出面才合适,如果你抢先去做,就是超越了职责范围,只会费力不讨好。第四,答复时。有些问题和事务的答复,需要有相应的权威,作为职员下属,明明没有权威,却要抢先答复,这会干扰领导的工作,也不是明智之举。第五,场合越位。有些场合,如参加会议,与客户沟通,都应适当突出领导。有的下属,表现得过于积极,如不管领导在不在旁边,抢先上前打招呼,令领导的光彩黯然失色。

平级越位发生在同事之间。有的人以为越勤快越好,老抢着干活,甚至是把别人应该完成的工作也一肩挑起。仔细想想,如果你把事情都做完了,那别人还做什么?这岂不是告诉大家,只有你是最重要,而别人都是多余的么!你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了,功劳全是你的,别人一事无成,那你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这是职场的大忌。不该你做的千万别做,只要做好自己职责内的事就可以了。

上级越位在许多分工不明确的企业中普遍存在,它包括管理越位和职责越位。管理越位是指管理层越级给下属分配工作。有一位职员忙了一天,也很累,原本她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这时领导的领导又让她去做另一件事。这位MM很不乐意,就说:"我有主管,去跟她说。"结果是使那位领导无法下台。分析一下,就算这位职员去做了这件事,谁知道她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职责越位是指超越职权范围。决议层的人应该做决议,管理层的应该去做管理,执行层的应该去做执行,这样分工明确,有效率。如果管理层天天盯着技术人员,决议层给人分配工作,那么职员就不明确到底听谁的,究竟哪些是该完成的事务。职责越位容易造成工作混乱和职员损失,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总结提示:

不要用毫无怨言地受人指派来表现自己的"谦虚、勤奋"。你需问问自己挣得的这个"好人缘",对你的事业发展有没有用?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花费了许多时间和力气,却被别人说成是一个在工作中缺少主动能力和主动意识的人,是不是很冤枉?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你偶尔帮助别人做一些事务,并一再强调自己的分身乏术时,别人会感激你;

事实上这是很自然的一种质变;当你以"帮助"别人,做事务性琐事为乐时,就会成了别人眼中"缺乏主动"的人。摆脱被指派的僵局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确立"主角"意识,工作中不要以"配角"自居;二是以平和的态度去指派那些指派过你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接受指派不仅仅是出于善心,也是出于责任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