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伤痕干杯——失小节伤大雅
32534000000027

第27章 你的,我的(7)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才能使自己变得完美。

32.别问太多

一次,在市医院里出现了这样一件令人们惊奇的事情。一个患了肿瘤疾病的病人,被推入手术室。

当医生们把她放在手术台上麻醉后,天呀,发现她的肿瘤不见了,所以没有帮她动手术。但当她清醒后,那个肿瘤又回来了。医生们这时才发现,因为她的想像力丰富,而且她一直和7位真正患有肿瘤的亲戚住在一起,因此她便幻想自己也长了肿瘤。

医生们再度把她放在手术台上,施以麻醉,并在她腹部中央绑上绷带。当她苏醒后,医生告诉她,已经对她做了一次成功的手术,但她必须继续绑几天绷带。她相信医生们的话,最后当绷带拿下来时,那个肿瘤并未出现,而事实上她并未动过任何手术。她只是从潜意识中除去了她患有肿瘤的想法,所以,她就又恢复正常了。

当人类的意识生病时,就会造成身体生病。在这种时候,它需要一个更强壮的意识来治疗它、指示它,特别是使它能对自己产生信心与信仰。

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阅读有关人类意识能力的书籍,并学习人类意识如何发挥惊人的功能,使人们保持健康与快乐。

有一位老人患病,住进了医院,当时病情很严重,必须给心脏开刀。

开过刀,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他:“伤口痛不痛?”

“不痛,一点都不痛!”

“随便割破一小块皮都很痛,腿上划开了五十几公分的伤口,割断了静脉,又锯开了胸腔骨……这一切,难道真的不痛吗?”

“因为,痛的时候我不知道啊!尤其我一生最怕插管子之类的东西,在恢复室二十四小时,总共插了七、八根管子。但等我知道的时候,管子已经拿掉了!”

老人接着说,医师为我“开心”那一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个全然的“不知”。人间许多事情,在你“不知”的时候,便没有所谓的“痛苦”。

这时候我领悟到世间的许多苦恼都是从“知道”来的。人的一生,许多痛苦都是经由见闻觉知,把“痛苦”这种讯息送入心中,由于“我执”而成为“自我刑罚”。譬如:见到一个仇人,看见不悦、哀伤的情景,一瞬间的事情,往往刻下一生痛苦的记忆。听见了一句诽谤、冤屈的话,听见了不幸的消息,从此陷入悲伤的泥沼,难以自拔。

尤其还有另一种情形:你看了不该看的事情、听了不该听的话,你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机密,如:为秦始皇造墓,墓地完成了,这些参与造墓的人也从此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为过去的宫廷建造机密宝库,等到库房完成,这批人“知者有罪”。世间许多事情,因为你“知道”了,才惹祸上身。

有些事情知道了只会徒增痛苦,心灵的空间在没有多余的地方来承载这些徒劳,“不知”是一种幸福,是世间的另一种美。

33.都是“坏人”

一位佛学大师常讲“老二哲学”,一般人无法了解,因此他讲了一个故事:张家与李家是邻居,张家老是吵架,李家则是内外融洽,日子久了,张家很纳闷,就问李家:“为什么我们家天天吵架,永无宁日,为什么你们家一团和气,从来没有纠纷呢?”

李家的人说:“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所以总是吵架;我们都是坏人,所以吵不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方说,有人打破了花瓶,你家的人都觉得自己没错,错在别人,一味地指责别人的不是,自然就争执不休了。我们家的人怕伤害到家人,宁可先认错,打破花瓶的人马上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太不小心了。’对方也立刻自责:‘不怪你!不怪你!都怪我把花瓶放在这里。’人人承认错在自己,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大师说:“好人坏人、老大老二,乃至一切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退一步就海阔天空了。就好像五只手指争着谁是老大,争来争去,轮不到小指头,但是小指头也不用伤心,双手合十拜佛的时候,离佛菩萨最近的就是小指头。”

还有一个为人乐道的故事,可以引为例证。那是一九六四年“热海会议”的事。在这个会议里,松下幸之助完全实践了“老二哲学”的法则。

那一年,“松下电器”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陷入战后首次的减收益状态,为了寻求解决之道,以松下幸之助为首的“松下电器”诸干部和贩卖店代表一百七十人,聚集在热海举行恳谈会。

然而,从会议之始,谈话的内容就始终无法取得一致。

松下公司和贩卖商都以业绩不振为由指责对方,双方的火气都很大,简直像敌人似地互相对战。只要松下公司追究贩卖商的责任,贩卖商就不甘示弱地反驳,而展开一场以松下干部为攻击对象的激辩。这么一来,恳谈会就成为了徒具其名的争吵罢了!

于是,原先预定两天结束的恳谈会,就只好延长到第三天。

却不料松下幸之助的态度突然在第三天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不知他想到了什么,竟然改变态度,全面投降地说:“一切都是我们不对。”

这么一来,全场的气氛也随之改变,双方都开始自我反省,松下幸之助在众人面前低头,使得大家血脉贲张的头脑在瞬间冷静了下来。

结果,在后来的日子里,“松下电器”不但突破了不景气的瓶颈,更创下了它有始以来最高的营业额。

遇事不推卸责任,是和睦的前提,要有谦让之心,互相理解,才会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34.由表及里的快乐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如换套衣服,或者对着镜子化化妆,没准你的心情会随之改变。

外貌对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有很大的影响。下面这段刊登在《达拉斯晨报》上的文章,详细说明了这种观念。

达拉斯一群年长的妇女因为自己的“新貌”而神采飞扬。她们借着轮椅或手杖的协助,每星期做一次面部保养。

一位等着做脸的八十一岁老太太说:“真是太高兴,我知道每星期有什么事要做,生活有了目标。我的皮肤更年轻了,你猜得了我已经八十一岁了吗?”她摸摸自己的脸颊,“我的皮肤就像五十岁一样。”这位老太太身体状况极差,几乎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她每天早上出门之前一定先化妆。

这个计划是由玛丽·凯化妆品公司提供的,参加者的平均年龄是八十三岁。六个月之后,主办单位发现这些老太太的自我形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有五十位妇女从五十七岁到九十四岁,每周敷面一次,并且每天早上化妆,晚上卸妆。

“我们希望证明,年长的妇女也同样在乎自己的外貌。”主办人马文·恩斯特说,“打扮得越好看,她们的心情就越好。”

实验结果证明,参与者的自我形象大为改善,未参与者则维持原貌。

马文又说:“整洁的仪容对自我形象有积极提升的作用,能使人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美国每个丈夫都觉得太太从美容院回来或穿上新装后,心情都特别好。德州许多高中校长也指出,学生在穿着特别正式的“照相日”,表现都特别好。最近电视上流行的一句广告语:“人要衣装,我要翻妆”,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外表对自我形象及行为的影响力。同时有些雇主也发现,员工穿得特别正式或美丽时,工作表现会特别好。

所以,要改善自我形象,一定要打扮得体面漂亮。

在北京电视台的一次超级访问栏目中,主持人问当红明星胡兵:“大家都知道,作演员这个职业的人,有些时候会比较感性,也就是说,有些时候容易心情不好,发怒,请问你平时在心情急躁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胡兵说,他确实是一个极易急躁的人,但一般这时候,他会好好打扮一下自己。比如在出门做事前,先穿上一套比较靓的衣服,然后再好好地做做头型或对着镜子梳梳头等。这样心情就会好得多。

我本人不是学习心理学的,但是凭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很多时候,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总是喜欢穿上平时自己最喜欢的衣服,然后把胡子剔干净,头发理顺,一个人到大街上走走,确实很见效。

一个极度郁闷的人看见了路边的一朵小花就会心情开阔,细节对于人的影响可见一斑。心情不好千万不要干坐着,随便找点事儿,哪怕只是换件衣服。

35.非常创意

随着现代营销观念的深入人心,目前,世界各国的商业、服务业已进人创意竞争的阶段,香港尖沙咀一家“欢迎涂鸦”的酒吧便是典型例子。

某日,一位先生邀请自己心仪的小姐到该酒吧小坐。闷酒饮了多时,这位嘴拙口笨的先生还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爱慕之心,一时间竟急得汗流浃背。就在他彷徨无计之时,突然发现餐台上有几支色彩斑斓的蜡笔,灵机一动,他便拿起蜡笔鼓起勇气,在餐纸上画了一幅虽说不上艺术水平但却能表达心迹的图画。小姐看后竟被深深打动,当即就接受了他的爱情。

这个罗曼蒂克故事被酒吧老板得知,立即就被“拿”过来为其所用,成为该酒吧的招客之术——酒吧的每一张餐桌上皆铺有一张大画纸,并放上一盒彩色蜡笔,无论哪一位顾客都可以在纸上舞动画笔,自由发挥。如果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还可以随时向服务员要求添纸,以便重新“创作”。为了鼓励顾客参与,酒吧还设立了有奖制度,只要愿意,顾客在此画的蜡笔画均可参加“每月靓画”比赛,优胜者还可得到800元港币的餐券和一瓶餐酒,其作品则挂在酒吧当门的墙上向公众展出。

自己画,自己的画又被挂上墙(且不说还有中奖的机会),这必然招来众多的参观者。参观之余,难免不手痒,难免坐不住,难免不产生“人家能,我也能”的参与意识,这家酒吧自然就顾客如云,声名远扬。

生活中的一片涟漪一个火星,只要善加留意,都会成为砸牛顿的苹果,所以,细心地观察生活吧!

36.萨耶的布料

一天,萨耶下班回家,看见桌上放着一块布料,他知道是妻子买的,心里很不高兴。因为这种布料自己的店里都卖不出去,干嘛还去买别人的呢?

妻子任性地说:“我高兴嘛!料子不算太好,但花式流行啊。”

萨耶叫起来了:“我的天!这种衣料去年上市以来,一直卖不出去,怎么会流行起来呢?”

“卖布的小贩说的。”妻子坦白了,“今年的游园会上,这种花式将会流行起来。”

妻子还告诉萨耶,在游园会上,当地社交界最有名的贵妇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都将穿这种花式的衣服。妻子还嘱咐他不要把这个消息说出去。

萨耶对女人在服饰方面这种“不甘人后”的一窝蜂心理早就习以为常了,那位贵妇可以说是当地妇女时装的向导,女人们对她们心中仰慕的女人一向盲从。

“这个消息是谁告诉你的?”萨耶只是对此感兴趣。

妻子支吾了半天才吐露了真情,原来是卖布的小贩告诉她的,而且还要求她不告诉任何人。萨耶真想捧腹大笑一场,他明白这全是那小布贩捣的鬼,竟然把妻子也哄住了。

萨耶并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甚至他店中的这种布料都被一个布贩买走,也没有引起他的注意。游园那天,全场妇女中,只有两名贵妇及少数几个女人穿着那种花式的衣服,萨耶太太也是其中之一,她因为同两名贵妇穿的是一种花式的衣服,格外引人注目,她因此出尽了风头。游园结束时,许多妇女都得到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瑞尔夫人和泰姬夫人所穿的新衣料,本店有售”。

萨耶暗暗惊讶,他不得不佩服那个小贩的推销手腕。

第二天,萨耶找到那家店铺,只见人群拥挤,争先恐后地抢购布料。等他走近一看,才知道这个店铺比他想像的更绝,店门前贴着一行大字,衣料售完,明日来新货。那些购买者唯恐明天买不到,都在预先交钱,伙计们还不断地解释说,这种法国衣料因原料有限,很难充分供应。萨耶知道这种布料进货不多,并非因为缺少原料,而是因为销路不好,没有再继续进口。看到这个小贩如此巧妙地利用女人心理,直到最后还利用缺货来吊她们的胃口,萨耶从心里折服了。

没有滞销的商品,只有滞后的销售方式,就看你是否真的用心去做了,是否找对了方法。

37.边缘的思维

在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上有一家超市,筹建这个超市的时候,很多股东都不同意,因为在同一条街上,已经有十几家颇具规模的超市了,要想在这条街上分得一杯羹,对于一个新办的超市,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年轻的董事长却十分自信,他把握十足地鼓励那些举棋不定的股东们说:“我会在两年内将这条街上三分之二的购物者拉进我们的超市来!”

设计超市的时候,年轻的董事长坚持要在超市内设计一个豪华、气派的免费公厕,股东们更不理解了,在这寸金寸土的商业大街上,投资一个豪华的公厕要浪费多少钱呀?何况,公厕是市政府的事情,公司干嘛要耗资耗地在超市内建不能受益的免费公厕呢?

但在董事长的坚持下,免费公厕还是在超市最里边的角落里建成了。出乎股东们预料的是,超市刚刚建成,就整天顾客如流人来人往,生意出奇地红火。这个规模不比其他超市大,货品不如其他超市丰富的超市,竟一时声名鹊起,吸引了大批的购物者。股东们在欣喜之余却大惑不解,年轻的董事长向大家解释说:“其实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我们的超市比他们的多了一个免费公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