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伤痕干杯——失小节伤大雅
32534000000016

第16章 一条奔腾而过的河(5)

24.塞翁失马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偏远的小镇。那个地方有一座教堂。教堂很小,仅只有一个看门人。但是据说那里的上帝很灵,有求必应,想来与我们的普陀山观世音一样,沾上了某种灵气,因此来求的人很多。看门人看着上帝每天应接不暇,很是同情,就自告奋勇对上帝说:你下来休息一会吧,我来代替你站着。上帝想了想,同意了。不过他提了一个条件:当你站在上面时,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能说话。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看门人欣然答应。于是,上帝走下来坐在看门人的位置上休息,看门人站到了上面。

每天来求的人的确很多,而且提出的要求五花八门,看门人惊奇万分,但都忍着不说。直到有一天……这一天,先是来了个富翁,求富贵的,走时将一袋钱币遗失在一边。接着进来的是一个穷人,他的一家四口处于赤贫之中,来求上帝扶贫,当他站起身时,意外地发现了这袋钱,大喜而泣:噢!上帝,你可真灵!当他拎起钱袋跑走。后又进来一个年轻人,年轻人要出海远航,来祈求平安。正祈祷着,那个丢了钱的富翁匆匆跑回来了,一口咬定是他捡了钱,抓住年轻人死不肯放……两人闹得不可开交之际,看门人憋不住开口了……不消说,富翁立即奔出去找那个穷人,而年轻人匆匆起身去赶那班船。当他们都走后,上帝气愤地站起来:谁让你说话的?你给我下来。看门人也很气愤:难道我说的不是真相吗?上帝说:不错,你说的是真相,但是,你知道吗?那个富翁的钱是准备去嫖娼的,理应丢失;那个穷人一家都快饿死了,那袋钱本可救这一家子;而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本来,再纠缠一会,他就晚点了,现在,他乘坐的那只船正在沉没……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令人不愉快的事,但是,你又怎么就能否认这不是上帝的安排?梁实秋痛失老伴,正是为了给他一个韩菁菁,让70多岁的他再次迸发创作激情;林肯讨了个悍妇,使他夜不归家,正是为了训练他的口才,使他日后成了一个雄辩的政治家;而马尔克斯的祖母更不会想到,当她为了吓唬年幼的孙子,不让他到处乱跑讲了许多鬼怪故事时,竟是上帝在借她之手成全一个魔幻现实主义大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其实永远无法看得很远,总是有一只自然的手在拨弄着我们的一生,我们常常要跑出很远才会醒悟到它的安排。在哲学上它被称为规律,在神学里它就是上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要为目前的状态左右,因为时间不会因为它的好坏停留,而它却会随时间而变化。

25.智者的徒弟

智者有两个徒弟。一次,他们看到屋里飞进一只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飞,却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挡住了,一次次徒劳地摔下来。

徒弟甲说:“这只蜜蜂真是愚蠢呀,既然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为什么还要做努力呢?它这样做即使飞一辈子也不可能成功。”

他从中得到领悟:世上有些事,不能强求,该放手时就放手。

徒弟乙说:“这只蜜蜂真顽强,它那么勇敢,失败了也不屈服。”

他也从中得到启示:做人就应该像蜜蜂那样,锲而不舍,败而不馁,百折不回。

于是,两人争执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他们只好去找智者来评理:“我们的观点,究竟谁的才是正确的呢?”

智者说:“你们谁都没错。”

两个徒弟不解,心想,怎么可能两种观点都对呢?难道师傅是故意做好人,不让我们再争执了?智者早就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他微笑着,拿出一块大饼,吩咐他们把大饼居中切开。徒弟二人照做了。

智者问:“两个半块饼,你说哪半块好,哪半块不好?”

他们回答不出。

智者说:“你们总是着到相异的地方,而没有看到相同的地方,形式上的差异,掩盖了质的相同。”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理,应该擦亮眼睛,看清事物的本质。

26.社会的“学费”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必要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但是,有些知识可以通过学校学习掌握,有些知识必须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才能获得。

如果一位智慧老人告诉你点石成金的妙法,假若你不去做的话,石头仍然是石头,永远不会变成发光的金子:关键是行动,你只管做!

在京城有一家非常有名的中外合资公司,前往求职的人如过江之鲫;但其用人条件极为苛刻,有幸被录用的比例很小。

那年,从某名牌高校毕业的他,非常渴望进入该公司。于是,他给公司总经理寄去一封短笺。很快他就被录用了,原来打动该公司老总的不是他的学历,而是他那特别的求职条件——请求随便给他安排一份工作,无论多苦多累,他只拿做同样工作的其他员工五分之四的薪水,但保证工作做得比别人还要优秀。

进入公司后,他果然干得很出色,公司主动提出给他满薪,他却始终坚持最初的承诺,比做同样工作的员工少拿五分之一的薪水。

后来,因受所隶属的集团经营决策失误影响,公司要裁减部分员工,很多员工无奈地失业了。他非但没有下岗,反而被提升为部门的经理。这时,他仍主动提出少拿五分之一的薪水,但他工作依然兢兢业业,做着公司业绩最突出的部门经理。

后来,公司准备给他升职,并明确表示不让他再少拿一份薪水,还允诺给他相当诱人的奖金。面对如此优厚的待遇,他没有受宠若惊,反而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辞职,转而加盟了各方面条件均很一般的另一家公司。

不久,他就凭着自己非凡的经营才干,赢得了新加盟的公司上下一致信赖,被推选为公司总经理,当之无愧地拿到了一份远远高于那家合资公司许以的报酬。

当有记者追问他当年为何坚持少拿五分之一的薪水,他微笑道:“其实我并没有少拿一分的薪水,我只不过是先付了一点儿学费而已,我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那家公司里学到的经验……”

哦,原来如此!这是增加知识广度和见识的捷径,前辈们会告诉你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书本上可是找不着的喔!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无收获的付出,脚踏实地地对待每一天吧!

27.金蝉脱壳

有些积压品成堆堆积着,无人问津,即使是削价处理,也没有销路。但如果动动脑筋,巧用瞒天过海计,迎合人们的某种心理与需要,就完全可以变废为宝。这样,低价的产品变成了高价,其间的利润极大,保管你能赚到一笔钱。

某针织厂的主要产品是男式汗衫。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老式样的汗衫越来越无人问津了。到后来只有退休老人才穿它,因此人便称其为“老头衫”。

该厂的仓库里“老头衫”积压严重,以致工人发不出工资。他们想要转产,但缺乏资金,困难重重,工厂面临破产的境地。

这时,有位年轻的技术员提出一条建议:将积压的白汗衫,在其后背和前胸部印上一些美术字写的警句,例如“朋友,请自尊”、“喂,别烦我”,“忍一步,海阔天空”等等。作如此小小改动,或许能打开销路。她的理论根据是:年轻人有求奇求新的心态。而在衣服上印上漂亮的警句,正符合他们追求新奇的愿望,这样做,“老头衫”有可能成为时装衫。但是厂里很多人不同意她的意见,认为款式不改变,仅印上几个字想让积压品变畅销,简直是笑话。只有厂长很重视这位年轻人的建议,决定先试印一小批投放市场。

很快,一批印有警句的汗衫投放市场了,美其名曰“文化衫”。令人吃惊的是,销售情况出乎意料地好。第一批文化衫上市备受青年人的青睐,成为热销货,不久便被抢购一空。第二批、第三批印有警句的汗衫源源上市,大量倾销。一时间老头衫变成了时髦衫,风靡全市,以致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衫热。该厂仓库里的积压品全部抛售一空,当年赢利达百万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用“文化衫”稍稍修饰一下“老头衫”,无人问津的商品竟然风行起来,做生意死脑筋要不得。

28.暗度陈仓

现在很有名气的杭州万向节厂,当年曾一度陷入困境,产品质量不合格,偏偏又赶上国家选择定点厂、大厂,名家如林,恐怕怎么也不会轮到这个“小不点”了。这可急坏了厂长鲁冠球。定不上点,就意味着被淘汰,经过反复思考,鲁冠球背水一战:宣布将积压在库房的价值数十万元的万向节当作废品卖掉。

这一下可惊动了上上下下,顿时舆论哗然,褒贬不一。新闻界采访,上级部门查问,甚至部里也来了人。如此正中鲁厂长下怀。他拿出自己的设想、规划和管理方案,拿出经整顿后生产的合格产品,终于取得了舆论上的支持,上级的信任,使“杭万”被选为“定点厂”。如今,“杭万”已成为我国汽车万向节重点生产厂家,产品已走向国际市场。鲁冠球惊人之处,就在于他敢把几十万元产品卖废品。民谚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冒点风险怎么能有收获呢?产品当作废品,可谓一箭双雕,攘外安内,最终给企业带来无限生机。

29.思想的枷锁

现在父母的观念总是觉得只要分数高,自己的孩子就聪明,就多出一分自豪。其实,这是现代教育的误区,在社会各行业中做的最好的往往是学校里并不出众的学生。

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思想认识的影响下,放弃了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人生走向失败。对这种传统观念,已经有很多人给予了否定。一个人可以完全不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只要自己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

惠灵顿曾经被他的母亲认为是一个劣等生。在伊顿公学时,他被称为笨蛋、白痴、弱智,他在那里被列入最差劲的学生行列。因为他什么都不懂,所以人们认为他什么都得从头学。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天赋,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参军的意愿。在他的父母和老师的眼里,他那勤奋和坚毅的性格特征是对他缺陷的惟一补偿。但是,在46岁那年,他战胜了“战无不胜”的拿破仑。

扬·林尼厄斯几乎要被他的老师叫做蠢猪了。当他的父母发现他不适合做教士时,就把他送进大学去学习医学。但是,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却比其他人更有耐心也更有智慧的老师,引导他进入了适合他的领域。此后,无论是疾病、灾难,还是贫穷,都不能把他从这个领域里拉出来,因为这是他内心的真正选择。后来,林尼厄斯成为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家。

只有极少数人在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的情况下,就表现出任何工作或任何研究领域伟大的天赋与非凡的才能。而绝大多数人,即使按照他们内心的期望给予他们相应的职位,他们也很难在15岁甚至20岁之前确定他们一生的职业。每一个人都在自己思维的入口处徘徊不已,要求拥有奇迹般的天才来明确地知晓自己适合哪种具体的工作。但是,这种天才其实是不存在的。没有任何理由让你手头的责任无端地消失,也没有任何理由让那些很自然地落在某个人肩上的工作不被很好地完成。

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被训练着去从事一种完全不适合他的天性的职业。然而,他非常虔诚地去从事这一工作,而这些经历对他日后的作家生涯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作家正是最适合他的职业。忠实地对待身边的工作和日常职责,满怀着忠诚的责任心来对待我们的父母、老板、我们自己,这些东西将会在适当的时刻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带到光明的道路上去。加菲尔德如果以前没有做过热心的教师、负责任的士兵、忠诚的政治家,他也不会成为美国总统。无论是林肯还是格兰特,都不是从婴儿时就有入主白宫的早熟特征或驾驭人的天赋。因此,没有人会因为自己在摇篮里没有收到巨大的礼物馈赠而感到失望。他的任务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手头的工作,并且按照他内心的天赋所指引的方向抓住每一个重大的机会,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让职责成为指路的明星,而成功则是衡量人的工作能力和努力程度的王冠。

如果这些人都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那么,他们就会自己否定自己,就会自暴自弃,就不会取得自己生命的成就。

任何人在传统或大多数人的看法之下都不要失去自己的立场,保持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有益的可以吸收接纳,无益的则要毫不犹豫地放在一边,勇于向传统挑战,打破它的束缚,创出一番新天地。

30.休闲的价值

现代人的观念与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了。比如在古希腊的繁荣时期,那时候的人们是不屑去工作的,甚至认为工作是下等人干的事情。那时的工作性质十分单纯,仅仅是工作而已,而那时工作的人都是劳动力,即奴隶。那时的工作缘由也只有一个,即得到休闲,获得自由自在的生活。

古希腊时期的人为什么如此渴望休闲呢?因为他们可以在休闲的时间来思考、读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在高度文明的古希腊,人们是富于智慧的,他们深深地懂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对他们而言,休闲不等于工作之余的休息,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休闲是一种人生追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并且他们也把这个目标看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