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锻炼你的意志
32409200000010

第10章

策略一:认知引导法

为什么把"认知引导法"作为意志锻炼的第一个方法?我们先看一个科学史上的故事。

1600年2月17日,罗马的鲜花广场笼罩着乌云,高大的十字架下堆满了木柴,十字架上绑着一个人。这个人虽然已经历了10年的监禁,身体十分虚弱,但他仍然高昂着白皙的长满胡子的头,冷眼看着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审判官。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官当众念完判词之后,这个人无畏地呵斥道:"你们对我宣读判决词,比我听判决词还要感到畏惧!"

就这样,这位顽强的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献身。

这位英勇献身的人是谁?他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唯物论哲学家布鲁诺。

布鲁诺由于对当时的教会有不同见解,被宗教法庭通缉,在国外度过了10多年的逃亡生涯。就在这期间,布鲁诺读到被教会列为"禁书"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布鲁诺一口气读完这部名著,深为哥白尼的真知的见所感动。他赞成哥白尼的观点。从此,布鲁诺的反教会活动中,又多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宣传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哥白尼是在临死时出版《天体运行论》的。书刚出版,他就死了。布鲁诺继承了哥白尼的事业,到处奔走,四处宣传"日心说"。

这下,可引起了罗马教会极大的恐慌。于是,他们设下了圈套,用布鲁诺过去的一位朋友的名义,诱捕了布鲁诺。

布鲁诺被捕后,被投进了监狱。面对教会的审讯,布鲁诺坚定地表示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不能够。我不愿放弃,我没有可以放弃的事物。"他以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了辱骂、威逼、监禁、毒刑,以至视死如归,在烈火中为真理而献身。

布鲁诺顽强的意志源于什么?源于对真理的认识和追求。

由布鲁诺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意志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我们曾经谈到了意志对认知活动的作用,那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意志的产生也是以认知活动为前提的。

为什么说意志的产生以认知活动为前提?

首先,意志的自觉目的性取决于认知活动。人的任何目的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认知活动的结果。因为目的虽然是主观的东西,却来源于客观世界。没有认知活动,客观的东西就没法转化为主观的东西。不仅行动的目的是认知的结果,而且目的的提出也有赖于认知过程。因为人只有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要求与规律,认识了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才能自觉地提出和确定切合实际的行动目的。

其次,实现目的的方法等也只有通过认知活动才能形成。目的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有关步骤等才行,这些方法也只有在认知活动中才能掌握。人的认知越丰富越深入,选择的方式和方法也就越合理。人为了确定目的,为了选择方法和步骤,通常要审时度势,分析现实的条件,回顾过去的经验,设想将来的结果,拟定种种方案,编制行动计划,并对这一切进行反复的权衡和斟酌。这都必须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以及获得的知识才能实现。

再次,意志过程的调节依赖于认知。在意志行动过程中,要随时认识形势的不断变化,分析主客观条件,根据新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动,以矫正偏差,加速意志行动的过程,以最终实现目的。可以说,没有认知活动及相应的知识,就没有对意志行动的调节。

最后,困难的克服也与认知有关。意志行动是与困难的克服相联系的,克服困难也与认知相关。只有人对困难的性质有了清楚的了解,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才有可能采取相应的办法去克服它。如果对困难的性质没有清楚的认知,头脑中不具备有关的知识,人们对困难的克服只能是盲目的,因而也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

既然人的意志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在意志锻炼中,我们就理所当然地应以认知引导作为首先的基本方法。

我们应该怎样运用认知引导法来锻炼意志呢?

一是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定向工具,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自己,是锻炼自己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因为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行动目的,并对思想和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明辨是非、善恶和荣辱。只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才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生活的目的,追求崇高的理想。不仅布鲁诺的顽强意志来源于科学的世界观,无数的英雄人物的顽强意志都是源于科学的世界观。相反,那些浑浑噩噩的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必定不能成为意志坚强的人。因此,让自己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确定行动目的,有效地克服困难,坚定地执行计划,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是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人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只有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才能认识客观规律,有效地影响客观世界,充分实现意志的能动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相反,愚昧无知的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无能为力的,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坚强的意志。因此,我们应努力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丰富了,有助于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你也许说,丰富科学文化知识这不成问题。其实,由于应试教育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事实上,我们在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上做得还很不够。我们说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不仅要学好升学考试的学科,也要学好升学不考的学科;不仅要学好教科书上的知识,也要学好课本之外的知识。我们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强者。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书,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增强才干,增强力量,成为意志坚强的人。要切记,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成正比的。

三是掌握有关意志锻炼的专门知识。

研究和实践一致表明,掌握专门的意志锻炼的知识,有助于引导自己积极主动地锻炼意志。

为了掌握意志品质的专门知识,可以阅读有关的专门读物,来掌握有关的理性知识。比如,目前有些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辅导类课程,可以帮我们掌握意志的特点、挫折耐受力培养等知识,对意志培养很有帮助。再如,像本书一类的课外的心理读物,也很有帮助。当然,还也可以阅读一些人物传记,获得意志锻炼的感性知识。这些理性和感性的知识,都会提高我们意志锻炼的效果。

策略二:情感激励法

"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这是司汤达的一句名言。帮人战胜一切的应是人的意志力,司汤达怎么说是"热情"?是司汤达搞错了?

不,司汤达没有搞错。

这里有一个情感对意志的作用问题。意志与情感是密切相关的。前面,我们在第二章了解了意志对情感的调控作用。现在,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情感对意志的推动作用。

我们先看一个发生在外国的故事。

在20世纪30年代,小的棒球运动联合会表现得非常出色,这一现象在得克萨斯运动联合会中尤为明显。比如,在那时圣·安东尼奥队有7个击球手,他们击中的球数超过了300个。在1976年所举行的大的棒球运动联赛中,只有10个队获得了这样的成绩。所以,人们都对圣·安东尼奥队充满信心,认为他们一定能赢得奖旗,尤其是他们有这么多出色的击球手。但是,事情往往会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他们并没有赢得奖旗,圣·安东尼奥队屡屡败北。尽管这个队实力很强,但是在21场比赛中,他们输了18场。

投手责怪捕手,捕手埋怨第一垒球手,第一垒球手又责怪游击手。结果是,大家都在互相埋怨,整个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于是有一天,这个实力很强却又屡屡战败的棒球队,和实力软弱的达拉斯队相遇了。在经过一下午的比赛后,达拉斯队以1比0得胜。

圣·安东尼奥队的经纪人——乔希·欧瑞利,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他非常清楚这个队所具有的实力,他认为他屡屡战败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态度,是受了悲观消极情绪的影响。于是,欧瑞利开始寻找治疗这种"病"的良药。那时,在达拉斯有一个叫斯洛特的人,盛传他有特异功能,可以治好很多病。于是,欧瑞利制定了一个计划。

当第二轮比赛还有1个小时就要开始的时候,欧瑞利采取了行动。他激动地冲进了俱乐部,说:"伙计们,我想出了解决我们问题的办法,不要再担心了,把你们最好的两个球棒给我,我会在比赛开始之前赶回来。今天的比赛我们一定能赢,我们一定能拿到那面奖旗。"他从这个队里拿走了两个最好的球棒,然后,他将这些球棒放进一个独轮手推车里后,离开了俱乐部。在离比赛开始还有5分钟的时候,他异常兴奋地回来了。他高声说:"伙计们,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家不用再担心了。我已经请了斯洛特先生为我们的球棒赐福祈祷了,他说我们只需走进本垒,猛然一击,我们就能击中。今天的比赛我们一定能赢,奖旗也一定是属于我们。"

他的队员第二轮的成绩究竟如何呢?请别忘了,这个队早先曾以0比1输了。但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圣·安东尼奥队前天才击中了一个球,而今天他们的成绩是22点,击中了37个球,其中还包括11个全垒打。他们赢了这场比赛,还赢得了那面奖旗。

更有传奇色彩的是,那两个球棒被称为"斯洛特球棒",在得克萨斯棒球联合会中以高价出售。

从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人能证明斯洛特是否真正看见过那些球棒,即使是他看见了,他又能对那些用木头做的球棒做什么呢?敢肯定你也认为斯洛特对这些木头什么也没做。但是,他对那些队员的情感起了很大作用,激发了队员积极向上拼搏进去的热情。

我们再看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公元1053年,宋代名将狄青奉旨征讨侬智高。他临战设坛拜神说:"这次用兵胜负未卜。如此次征讨能打败敌人,那么我手中这把钱币扔在地上,钱面定然会全部朝上。"左右力劝不能这样干,可狄青在千万人注视下,把铜币全部高高抛起。结果如何?落在地上的钱面果真的全部朝上!这使全军士气大振,将士个个奋勇杀敌,大获全胜。班师后狄青的左右才得知,那些铜币原来两面都是铸成一个样的。

正所谓打仗打的就是军心士气。当时的人们很是信奉神灵,狄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专门让人特制了两面都一样的钱币。将士确信有神灵保佑,自然士气振奋,热情高涨,勇气倍增。

圣·安东尼奥队在比赛中何以取胜?狄青的部队在战场上何以取胜?

这实际是个情感对意志的作用问题,是个情感的效用问题。"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是人所共知的。那么,人为什么要有种种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有没有效用?在哲学上,历来就有主知主义和主情主义。通俗他说,就是人的活动是受理智支配,还是受情感支配?正统派的哲学家大多数都是主知主义者。他们认为理智是好的,人的活动是受认识支配的,只有动物的活动才受情绪支配;认为情感是不好的,要克制情感,照理智办事。另外,也有些非正统派的哲学家,是主情主义者。他们认为人活动的动力是情感,理智是情感的工具。在心理学史上也有过这么两大派:一派是主知的,认为认识重要,情感只起扰乱作用,人的可贵之处就是能用理智约束情感;另一派是主情的,认为情感很重要,以情绪冲动为主,理智是为情感服务的。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上,具体说来就是情感的效用问题。

人的情感到底有没有效用?

按进化论的原理说,有机体的任何机能,如果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没有效用,就会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退化。而人类的情感并无退化迹象,而且比其它动物的情绪远为复杂。这样看来,就不能说情感没有效用。

那么,人的情感有怎样的效用呢?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就情感方面说,它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也可以影响和制约意志过程。

情感对意志过程的影响如何?心理学的回答是,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前者体现了情感的增力性,后者体现了情感的减力性。

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常常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动下完成的。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曾说,他对于天文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的高涨和鼓舞"。这种情感是他观察和发现天体的奇妙时体验到的,正是这种情感才使他发明了"日心说"。一个人的内心只有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这样强烈的革命热情,唤发出无穷的力量,推动人们去从事艰苦的战斗,赴汤蹈火,攻克难关,赢得胜利。在平时的工作中,一个人心中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也会激励人辛勤地劳动,刻苦地学习,顽强地拼搏。在体育竞赛中,体育健儿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可以身心处于高昂的准备状态,增加无限的力量,进行顽强的拼搏。我国跳远选手廖文芬在1982年的亚运会中,预赛时取得优秀成绩,夺魁在望,不料决赛时一度被对手超过。这时她怀着为国争光的奔放激情,奋力一跃而夺得金牌。正如她赛后所说的:"当我看到印度观众为他们的选手鼓掌时,我也激动起来,一定要夺取胜利。当时我心血沸腾,整个神经都兴奋起来的时候,促使我跳出了好成绩。"在前面的圣·安东尼奥队的故事中,他们的取胜实际也是靠情感的力量。

那么,为什么情感有这么大的增力性呢?

首先,当情绪发生时,植物性神经系统起很大作用。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与一些紧张而不愉快的情感有关,副交感神经往往与平静而愉快的情感有关;交感神经引起的是人在应激时的新陈代谢的变化,副交感神经则有助于经常性的代谢作用;交感神经与能源的集中使用有关,副交感神经与能源的储备有关。在剧烈紧张的情感状态下,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循环系统发生变化,血压升高,使单位时间内心脏的排血量增加;脉搏加强加快,使单位时间内心脏供血的次数增加;血液中糖分大量增加,血糖分解可发放能量。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肌肉收缩需要大量的血糖供应。正是因此,情绪具有增力性。人们常说的笑话讲,在房屋着火时,老太太能一个人把箱子从火里搬出来。等火灭了,她就再不能把箱子搬回去了。这就是因为在她着急时,情感起了增力作用,劲头儿很大,等平静后,就没那么大的劲儿了。这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在情感激动之下,可以做出平时干不出来的事情。这好像汽车发动机有多大马力,一般不充分使用,但到了汽车陷迸泥坑时,就需要加大马力。也就是说,平时不是把能量全部使用,只有到紧要关头,才全部使用出来。

另外,从呼吸系统来看,在紧张或不愉快的情绪下,呼吸频率要增加,呼吸强度要加大,呼吸商数也变大。这种现象是和应激状态相配合的。我们处于应激状态时,肌肉要强烈收缩,这时就需要大量分解血糖,因血糖分解可释放大量的能量。血糖分解变成的乳酸可导致疲劳。呼吸起什么作用呢?一是把乳酸分解,使引起疲劳的化学物质没有了;二是在乳酸分解中,继续发放出能量,变废为利,形成新的能源。为什么情绪激动时要大量地呼吸?就是为了吸进大量的氧去分解乳酸,消除疲劳,产生新能源,同时也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也说明,正面的情绪激动对我们的活动是有利的,是起积极作用的。

再从腺体分泌方面来看,情绪激动时,有些腺体分泌减少,有些腺体分泌增加。如唾液腺和胃腺在这时分泌就会减少。这是因为,在应激时,消化停止,所以就无需浪费消化液。而肾上腺素在这时却分泌增加。这是因为肾上腺素也有增力作用。还有,汗腺在应激状态下也增加分泌。因为能源的分解除增强运动外,还要产生热。

总之,在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都是互相配合的,它们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是成龙配套的,这就对我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也就使情感有了增力性作用。科学分析是如此,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也是这样。平时我们说,干好工作要有工作热情,搞好学习要有学习热情,就是这个道理。

至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司汤达讲"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是说伟大的热情可以给人以巨大的意志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因此,在意志锻炼中我们应该恰当地运用情感激励法,通过情感来激发自己的意志力量。

应该怎样利用情感激励法来锻炼意志呢?

第一步,培养自己的正当需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就是说,情感是由客观事物与我们需要的关系决定的。在活动中,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产生肯定的情感;如果不能满足需要,就产生否定的情感。因此,我们要通过情感来激发意志,就要从培养自己的需要入手。

从心理学上说,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并力图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它常以一种"欠缺感"被人体验着。人有了不足之感和求足之心时,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就会产生某种需要。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就体验到了不同的情感。为了满足需要,在情感的作用下,人就要采取意志行动,努力满足需要,实现心理平衡。因此,我们说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根本的在于需要。需要是激发人的意志行动的原始动力,是人积极学习和工作的力量源泉。

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正当需要呢?

一是要注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人的需要多种多样。从需要的起源说,有生物性需要,如对空气、水、食物的需要,这也叫生理需要或天然需要,有社会性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学习的需要,从需要的对象说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如对尊重、友谊、美的需要),从需要的层次说,有高级需要,有低级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人身上又有不同表现,于是,我们生活中就有了千差万别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需要的培养上,要考虑到需要的个人特点。比如,你对绘画很感兴趣,就可以强化这方面的需要;他对乒乓球入迷,就可以强化他这方面的需要。这样增强了从事相关活动的动力,也就使意志得到锻炼。如果反过来,让他去学画,让你去打乒乓球,由于需要不足,动力也就不足,也就难有什么意志行动了。

二是注意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需要。

有人研究了9到15岁儿童的需要,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有所不同。9岁儿童的主导需要还是生物性需要,有些社会性需要虽有明显发展,但没有占主导地位。在社会性需要中,目的在于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的需要,如交往、友谊等需要,和目的只在于有利于自己的需要,如受人尊重、自我完善等需要的力量,比目的在于有利于他人的需要,如公正、使他人满意等需要的力量强。10岁儿童的生物性需要,尽管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力量,但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已向交往、受人尊重和公正等方面转化,其它社会性需要还处于从属地位。11岁儿童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是交往、受人尊重、公正和友谊等,自我完善的需要已有相当大的力量,美的需要开始具有明显力量。12岁儿童的交往、受人尊重、公正、友谊以及爱和美的需要,比11岁儿童更强烈。虽然生物性需要仍有不小力量,但已同社会性需要相融合,目的在于有利于他人的社会性需要,开始获得相当大的力量。13岁和14岁儿童的主导性社会需要,有交往、受人尊重、公正、友谊、自我完善和美感。与社会性需要相比,生物性需要的力量显得很弱。15岁少年除了十三四岁儿童的主导性社会需要外,还增加了独立自主的需要,同时,目的在于有利于他人的需要大大增强了。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年龄越大,需要越向高层次发展,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占的比重越大。这告诉我们,我们要针对自己需要的年龄特点,来进行锻炼。

三是注意培养高层次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一个"需要层次说",认为人的需要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他概括出7种水平的需要,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成一个递进的需要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是:

1.生理的需要:如饥饿、口渴等;

2.安全的需要:如安全感、避免危险等;

3.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如与其他人交往、被接受等;

4.自尊的需要:如成就、得到赞许等;

5.认知的需要:如认识、理解和说明等;

6.审美的需要:如生活和艺术美的需要等;

7.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寻找自我满足和实现潜能等。

按照马斯洛最初的说法,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如吃饱、穿暖等。稍微高级一点的需要是安全需要,人在得到温饱以后,就考虑生命的安全。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与别人的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才能达到充分的发展,比如愿意和同伴在一起,害怕受到孤立等。这一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尊的需要。自尊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就有了认识的需要,继而有了审美的需要。最高级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下面这幅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就需要的动力作用说,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对人的意志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小。这是因为,一来,它容易满足而失去意志行动的动力,二来,它容易在人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被放弃。相反,高层次的需要才对意志行动具有强大动力,它不会因满足而失去作用,反而会使意志行动的动力进一步强化。因为高层次需要具有稳定、持久和不变性。高层次需要是无止境的,是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满足的。因此,它对人的意志行动有持久的越来越强的动力。比如,一个学生具有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大本领为社会做贡献的需要,那么,他学到的知识越多。为社会做的贡献越大,他就会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追求知识增长才干为社会做贡献的需要就越强烈,也就激发出持久的强大的意志力量。

第二步,培养自己健康的高级情感。

健康美好的高级情感对我们的意志有什么作用?请看下面的故事。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巨大的快乐来自音乐和我的家庭……"谁能会想到,这段豁达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20多年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他就是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史蒂芬·霍金。上面的文字是他回答记者提问时,用那三根还能活动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来的。

大多数人是从畅销的科普书籍《时间简史》中,开始了解霍金的。他被誉为轮椅上的科学大师,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撰写于1998年的《时间简史》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超过2500万册。由于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他已被"禁锢"于轮椅达20多年,全身唯一能动的是左手的三根手指和部分面部肌肉。近年,他又在一次手术后失去了发声能力,与人交流必须依靠计算机合成语音。探索字宙时空的杰出科学成就,加上战胜罕见疾病的坚强的毅力,使史蒂芬·霍金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