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App Store上线开启了移动互联网全新商业模式以来,作为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一环,移动应用开发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运营商想借此争夺移动互联网业主导位置;iOS、Android、WP等操作系统希望保持移动互联网江湖地位;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想以此完成移动互联网的完美转型;HTC、诺基亚、华为等手机厂商则将其当做“软硬”全面发展的抓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开发者大会频频召开,iOS、Android、WP的应用总数惊人,行内高层也发出了“开发者才是移动互联网主角”的声音。
我们知道,目前应用收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户付费,包括按次或包月付费,或是应用内的装备付费(如“捕鱼游戏”中的金币购买)等。第二种是开发者在应用中嵌入广告,通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体验应用来降低消费者的心理门槛,用内置广告获得分成。内置广告这部分收益是比较低的,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开发者的开发热情。当然也有做得好或是展现出美好战略前景,被大公司收购的例子。
然而,开发者的现状到底如何呢?一方面,开发大军怀着通过开发手机应用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景涌入移动互联网;另一方面,开发者的日子并不好过,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根据百度开发中心2012年与DDC联合发布的《移动开发者解决方案调研报告》第一期数据显示,45%的国内开发者通过移动应用获得的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应用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开发者仅占24%,而在2010年,这两个数据同为34.7%。数据中,29.5%的开发者处于挣钱状态,37.2%的开发者保持平衡,而这两个数据在2010年是25.2%。
开发者的应用营收困难,成因有很多,比如应用分发渠道单一,主要通过应用商店、与手机厂商合作内置,无法带来足够收入;国内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支付方式多为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尚不够多样等。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开发应用深入用户工作生活的程度还不够。应用开发应该是制造业、服务业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的产业融合,是体现在产业链、服务链和信用链的融合。线上的APP体验固然重要,但远远不是重点,真正决定成败的是对于线下的影响力。建议开发者从以下三个方向开发应用。
一是传统业务。在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移动应用在生活和商业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商户主动要求把部分业务转移到移动应用上。比如餐馆的点菜和等位系统。热门餐馆往往都需要等位,如果能够通过客户端用手机直接排位置,甚至直接在等位置的时候通过手机进行点菜,就能够极大地帮助商户优化他们的流程。同样的等位应用还适用于银行、医院等。还有预订服务,打电话预订,一般有几个标准问题,有几个人、用餐时间、姓名,然后再报一下手机号码。如果能直接在客户端上触摸一下就完成这些流程式预订,不仅体验更好,也能节省商户更多成本。
二是云计算。曾有人以21世纪的云与20世纪的电力相比较,认为都是一个伟大的技术革命,并由此引发了生产力革命。在2013年做移动应用开发离不开云。开发者可以从公用云和私有云两个角度考虑。对于公用云,可以利用第三方提供商(如中国移动)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免费或低成本取得服务。比如满足用户在旅途中的诸如推荐心仪景区和餐馆,分享照片或视频剪辑等需求。对于私有云,可以依据用户需要开展云服务应用实践,提出一些有价值的云服务模型和架构,为用户整合资源,向云服务的总体方向探索。锦江酒店集团的“云化的中央管理系统”就很值得借鉴,其将下属成员酒店的机房全部取消,实行总部集中控制,把分散的IT投资变成集中化投资。一方面减少了业主成本,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推广集团的管理标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大数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可以视作和公路、铁路、港口、水电、通信网络类同的基础设施。每一部智能手机背后是一个用户丰富立体的消费习惯信息。对于众多商户来说,这是他们的服务向智能化发展的绝佳机遇。比如在日本的麦当劳,020就做得非常好。当用户在手机上下载优惠券,去餐厅用运营商DoCoMo的手机钱包支付时,运营商和麦当劳就会搜集用户的相关消费信息,例如经常买什么汉堡,去哪个店消费,消费频次多少,然后精准推送优惠券给用户,帮助用户从各种各样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不仅可以促进用户产生效益,还可使开发者挖掘出更多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