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物理知识知道点:走进声音世界
32405600000088

第88章 可恶的噪声污染

20世纪80年代初,一次研讨环境污染的国际会议在北京西郊举行。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次会议却被会场周围的“环境污染”搅得无法进行。原来,会议刚刚开始不久,一阵阵“不堪入耳”的声浪窜进了会场,这里面有机器的呼隆声、锅炉房的排气声、电锯的尖叫声……巨大的声响掩盖了发言者的声音,同时闹得与会专家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会议工作人员赶紧把门窗关闭,但仍无济于事,最后只好改变会场地点。晚上专家们回到宾馆,依然摆脱不了嘈杂声音的困扰,特别是马路上众多汽车的喇叭声吵得他们无法入睡。

第二天,会议临时决定,专题研究北京的“噪声”问题。

噪声,顾名思义,即嘈杂刺耳的声音,在科学上它通常是指那些由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波无规则混合在一起形成的音响。它不成曲,不成调,喧闹聒噪,十分难听。像刀刮铁锅、电锯割木的声音,是最典型的噪声。但是,如果站在人的听觉是否需要这个角度来区分声音的话,那么噪声就应该“另当别论”了。可以这样说:在某种情况下,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或者使人烦躁的和不愉快的声音,都是噪声。按照噪声的这一定义,那么万人大会上,高音喇叭传来的讲话声和会场上响起的雷鸣般的掌声,我们不能说它们是噪声;可是,当我们休息时,邻居录音机播放的优美的交响乐曲,却成了令人讨厌的噪声了。

多害亦有利的噪声噪声是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工业生产上,由于机器运转中的摩擦、撞击、振动、切削等作用,就会有不同声调、不同响度的声音产生出来,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工业噪声”;在交通运输上,各种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汽车、拖拉机等在发动、运转、行驶的过程中,都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扰动,从而产生出巨大的声响,这就是所谓的“交通噪声”;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家用电器发出的音响,人们的争吵和喧闹,各种家务劳动的叮叮当当等,汇集而成为所谓的“生活噪声”。由于噪声来源很广,所以它在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几乎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论你走进工厂的车间还是来到建筑工地上,无论你走在城市马路上还是跨进繁华的市场中,甚至你坐在办公室里、站在课堂的讲台上、躺在家里的床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噪声。机器的轰鸣、汽车的笛响、人群的喧哗、高音量的广播等,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耳际。可以说,人们已经陷入了噪声的“十面埋伏”之中了。

噪声是一种污染,它破坏人类生存的安静环境,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损伤人耳的听力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它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

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有8000万人受到噪声的有害影响,4000万人面临着听力损伤的危险。并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美国的环境噪声大约10年就要增加1倍。这样下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噪声的威胁。

我国城市噪声污染近年来也十分严重,全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在超过卫生标准的环境下工作和劳动,广大居民日夜经受着噪声的侵袭。据统计,北京市群众每年向有关方面反映环境污染的来信来访中,涉及噪声污染的约占40%。特别是随着机器数量的成倍增加,功率越来越大,交通运输日益繁忙,噪声污染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所以,消除噪声公害,已经成了广大群众的呼声。有的专家指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噪声,若干年后,人们不仅不能坐在会议室里安静地开会,就是朋友之间亲切交谈、情侣之间谈情说爱,也要像吵架那样大声嚷叫才行。试想,那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呀!

乐声和噪声的区别

美妙动听的音乐,能使人忘掉烦恼,心胸开阔,消除疲劳,调节神经细胞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益于健康。

令人烦恼的噪声,被列为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之一(污水、废气、噪声)。能使人听力破坏,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甚至诱发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有损于健康。

同样都是声波,对人的作用为什么会如此不相同呢?声学研究表明,乐音是由周期性振动的声波发出的,它的波的图像是周期性曲线。噪声的声源,做的是无规则的非周期性的振动,它的声波的图像是无规则的、非周期性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