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物理知识知道点:走进声音世界
32405600000075

第75章 “千里眼”声呐

你看过电影《冰海沉船》吗?电影再现了1912年英国大商船在赴美途中与冰山相撞的悲剧。巨大的冰山,大部分淹没在海面以下,值班水手看到海面上的冰山时,已经无法躲避了。茫茫大海,哪里有暗礁,哪里有冰山,这是航海家最关心的。能不能找个水下“千里眼”呢?

真正的水下“千里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成和使用的,它的名字叫“声呐”。

声呐是出色的水下“千里眼”,它利用超声波和声波在水中的特性,帮助人们看清了水中的许多秘密。由简单“水听器”演变出来的被动声呐,可以默默无闻地在水下偷“看”潜艇、鱼群,根据目标发出的噪声,可以判断目标的位置和某些特性。实际用得更多的是主动声呐,是由简单的回声探测仪演变而来的,它能主动地发射超声波,仔细地收测各种回波,运用计算机计算发射与回收讯号的时间差,从而确定目标的位置、形状,甚至可以判断潜艇的性能。

声呐在水中显示了出色的本领。光波和无线电波在水下会遇到许多麻烦,水有吸收电磁波的特性,光波在海里走上100米就会衰减掉99%。惟有声波在大海里跑得最远,衰减得最慢。要看那龙宫之谜,雷达只能望洋兴叹,声呐才是真正的水下“千里眼”。

现代侧扫声呐能使我们看清海底地貌,清晰地把海底表面的情况在纸上画出来,连20厘米的高度差都能辨别,赛过了火眼金睛。

声呐这个“千里眼”,不但能让我们看到水中的秘密,还能帮助我们看到工件内部有没有损伤。工程师利用超声探伤仪向工件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裂纹或缺陷就会发生反射,利用精密的仪器收测回波,就能判断出藏在工件内部的缺陷。这就是现代工业上的超声探伤技术,它广泛地应用于焊缝、铸锻件、各种型材和各种机器零件的检测工作上,帮助人们发现了许多隐患。

能不能让超声波帮助医生看到人体内部的隐患呢?1942年,一位医师首先报道了他利用超声检测仪诊断颅脑的情况,后来,有许多人从事此项研究。

人们发现,人体各部分都是声波的介质,在各种组织中,声速各不相同。在脂肪中,平均声速为1450米/秒,在肝中为1549米/秒,在头盖骨里为4084米/秒。超声波经过人体各种组织的传播,能量衰减的情况也大不相同。超声波在传播中,遇到各种变化了的部位就会发生反射。这些都为医生们提供了人体内部的信息。在医学家和物理学家共同努力下,一门新兴的学科——超声医学已经诞生了。

1980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制成了一种超声图像诊断仪,医生们利用这台仪器从荧光屏上长时间地观察了人体器官的活动情况,并且进行了照相和录像。

超声医学不但研究利用超声诊断疾病,还在研究利用超声治疗疾病,它是一门大有作为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