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物理知识知道点:走进声音世界
32405600000032

第32章 神奇的音乐疗法

一天,一位病人走进了意大利罗马某家医院,自诉胃疼多日。医生对他进行了认真的检查,确诊他患的是“胃神经官能症”。可是,医生并没有给病人开出治疗药物,而是给了他一张德国作曲家巴赫的音乐唱片,要他每日三餐后按时收听。病人回家后遵照医嘱去办了,结果不久病就痊愈了。

不打针、不吃药,更不用开刀动手术,只是听听音乐就能治好病,这确是一种神奇的治疗。这种治病方法叫“音乐疗法”,目前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有一个疾病防治所,就是让病人坐在安乐椅上,通过收听悠扬悦耳的音乐来治病的。在澳大利亚有个诊所,医生应用音乐疗法,帮助轻度耳聋的儿童提高声音的分辨能力。1984年,我国在湖南也建立了第一个“音疗室”,通过使用大型多功能“音疗机”,对数百名病人进行了治疗。

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老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讲到了音乐的医疗保健作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宫、商、角、徵、羽是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乐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的说法,可能就是古人针对不同器官的疾病,采用对症下“乐”的医疗经验总结。在国外,音乐治病出现得历史也很早。例如,在古希腊的著作中,就有“大卫的竖琴(竖琴是国外的一种弦乐器,在直立的三角形架上安着46根弦)安抚过所罗门王忧郁的情绪”、“巴赫的戈德堡变奏曲治愈了凯瑟林伯爵的失眠症”等记载。

但是,真正把音乐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在美国,人们把音乐疗法和传统疗法结合起来,有效地治愈了偏头疼症;英国剑桥大学口腔治疗室,用音乐代替麻醉剂,成功地为200多名患者拔除了病牙;德国赫莱尔体育医院的医生,用一种特别的“音乐麻醉法”,施行了万余例手术;日本某医院用带有催眠曲录音带的“音乐枕头”,治好了神经衰弱者的失眠症。此外,不少国家的医院还用音乐疗法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

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音乐疗法具有明显的镇静、降压、止痛、减慢呼吸和基础代谢的速度等作用。因此,它特别适合用来治疗因精神因素和心理失衡引起的各种病症,尤其是对头痛、头晕、心悸、胸闷、血压高等疾病最为有效。治疗方法可采用让患者直接去欣赏音乐,通过领悟音乐所产生的各种效应,达到心理上的自我调整;也可把音乐和舞蹈或体操结合起来,做到身心并用,协调动作,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生物医学音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给十名中风病人接上传感器,然后让他们跟随舞曲的节奏步行,一个月后,病人的蹒跚之步明显改善。作为用来进行音乐治疗的乐曲,一定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和个人特点进行严格选择,一般以内容健康、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曲调悠扬的古典乐曲或轻音乐为宜。

音乐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虽然才起步不久,但已经显示出神奇般的魔力。相信随着治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医疗经验的逐渐丰富,它必将不断给人类带来新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