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原来这样说
32375600000052

第52章 放得下的快乐

“原典”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古句新解”

所以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

庄子认为鹏之所以能高飞九万里,是因为它有放得下的勇气,也只有对风的放弃,才成就它高于风的境界,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最聪明的人不是硬着头皮去做自己难以完成的事,而是舍得放得下然后去寻找新的可能。

古语有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就体现了“放得下”的快乐,现代人如果学会“放得下”来给自己增加点心理弹性,就会在生活中少一分烦恼,多一分快乐。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也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事情,像子女升学,家长的心就首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公升官或者发财啦,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钱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受到委屈,心里的结解不开、放不下等等。总之有些人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心理疲劳,乃至发展为心理障碍。

英国科学家贝佛里奇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家、养生家孙思邈,享年102岁。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忿恨耿耿于怀。”这些都在告诫人们心理负担有损于健康和寿命。事实也是如此,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很累,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就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挂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一条又一条“皱纹”,把“心”折腾得劳而又老。

面对此种状况,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放得下”。“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放得下”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1.财富

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得上是非常潇洒的“放”。

2.情感

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感方面放得下,可称得上是理智的“放”。

3.名声

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4.忧愁

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很多,就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

许多东西我们是放不下的,也不想放。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得上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的确是一种幸福。当你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时,你会觉得其实在这个地球上还是有许多快乐的事情的。

无论什么理由,怀恨总是不值得的。潜留在我们内心里的侮辱,永远难以平复的创伤,都能损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可爱的事物,我们被锁在自己的苦恼之渊里,甚至无法为别人的幸运而感到愉快。怨恨就像毒素一样,影响、侵蚀着我们的生命。

怀恨常会产生头痛、消化不良、失眠和严重的疲倦等病理症状。一所权威的医学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报告中说与心情较为愉快的人相比,心存怨恨的人更会经常进医院。医务人员所做的试验显示,患心脏病的人常常不是工作辛劳的人,而是抱怨工作辛劳的人;最足以引起高血压的原因,莫过于外表好像很安静,内心里却被强烈的怨恨所煎熬。

怨恨有时会造成意外事件。交通问题专家曾提醒说:“发怒的时候永远不要开车。”心里总是抱怨记着丈夫不懂得体贴的妇女,比起那些心里毫无杂念的妇女,更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相反地,爱和同情则有激发活力的作用。正如一位健康学博士所说的那样:“宽宏大量乃是一剂良药。”

如何消除怨恨情绪:首先要确定怨恨情绪的来源。如果我们能坦白地检讨,那么十次之中有九次,我们会发现,其实怨恨很多是来源于我们自己这方面的,忽略自己的缺陷与弱点,乃是人之常情;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我们总会把自己的短处变成别人的错处,然后加以无名的怨恨。

“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说,“我们自己的过错好像比别人的过错要轻微得多。我想,这是由于我们完全了解有关犯下错误的一切情形,于是对自己多少会心存原谅,而对别人的错误则不可能如此。”

其次,便是学会忘记它。有理智的人并不仅仅限于把宿怨淘净,他们还经常用新的梦想和热诚,填进他们生活中的洼地。所以,要想忘记自己,最好的方法便是帮助别人。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的理想、憧憬和追求。然而,现实生活却告诉我们:必须学会人生的另一课——放得下!

放得下是一种智慧。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曾说:“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说明了这一问题。最终,勾践率领大军灭了吴国,做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懂得暂时的放下是为了日后的崛起。

生活中,也需有放弃的智慧。当你与别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只要不是什么大的原则问题,你完全可以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甘拜下风,这样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两败俱伤。因为争论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使双方比以前更加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当你在家庭生活中发生摩擦时,放弃争执,保持缄默,就可以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使家庭保持和睦温馨。

放得下是一种清醒。晋代陆机《猛虎行》上说:“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讲的就是在诱惑面前要放得下,保持清醒。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清朝封疆大吏林则徐,便深谙放得下的道理。他以“无欲则刚”为座右铭,历官40年,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做到了洁身自好。并教育他的两个儿子“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实则也是其本人处世的准则;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说:“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其廉洁之状可见一斑。终其一生,他从来没有沾染拥妓纳妾之俗,在高官重臣之中恐怕也是少见的。

在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必要的,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甚至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在放与不放之间往往难以取舍,这就需要巨大的勇气。

从前有个书生,因一度相爱的人嫁给了别人而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眼看他奄奄一息。这时有一游方僧人路过此地,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他一下。僧人走到书生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衣不蔽体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尸体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掩埋了。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好比是你爱的女人。你,好比是那第二个路过的人,你们之间的爱只是一件衣服的恩情与缘分,而那个最后将她掩埋的人,才是她想要与之一生一世的人,因为在过来过往的人当中,只有他一个人给了她彻底的体恤,永久的心安。”书生大悟,唰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病愈。

学会放得下就似在陷进泥塘里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学会放得下就似发现上错了公交车,能及时下车,另坐一辆。有人说,这个谁不会呀!可是你真的学会了吗?

学会放弃,如同大鹏懂得放弃它所依赖的风,这样你才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才会找到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