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0~3岁宝宝成长全程专家指导
32356900000012

第12章 宝宝第9月

发育特点

1.身体发育特点

9个月的宝宝男宝宝坐高约45.74厘米,女宝宝坐高约44.65厘米。男宝宝头围约45.13厘米,女宝宝头围约43.98厘米。男宝宝胸围约45.28厘米,女宝宝胸围约44.40厘米。

第9个月的宝宝大部分已经出牙,有些宝宝已经出了2~4颗牙齿,即下前牙和上前牙。

第9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睡14~16个小时,白天可以只睡2次,每次2小时左右,夜间睡10小时左右。夜间如果尿布湿了,但宝宝睡得很香,可以不马上更换。如有尿布疹或屁股已经淹红了的宝宝要随时更换尿布。如果宝宝大便了,也要立即换尿布。

9个月宝宝的睡眠和8个月时差不多,每天需睡12~16个小时,白天睡2次。正常健康的宝宝在睡着之后,嘴和眼睛都应该闭得很好,睡得很甜。若不是这样,就该找找原因。

2.动作发育状况

第9个月的宝宝不仅会独坐,而且能从座位躺下,扶着床栏杆站立,并能由立位坐下,俯卧时用手和膝趴着挺起身来;会拍手,会用手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但常咬玩具;会独自吃饼干。

3.生理发育状况

(1)视觉

9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了深度知觉,他的注意力有所提高,可以集中注意物体15~20秒,但他仍然是个探索家,他想明白每件事情,他想摸索每件事件,而且想把每件物体都送到嘴里去吮食一番。只要准许幼儿接近的任何地方,都会发现幼儿很认真地表演他的探索工作。父母将会觉得,有些东西绝对不需要他去探索和学习,但是,他却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和探索。

(2)听觉发育状况

9个月的宝宝可逐渐根据声音来调节、控制行动,逐步学会倾听声音,而不是立即寻找声音的来源。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听懂一些成人简单语言的意思了,对成人发出的声音能应答。

4.语言发育状况

第9个月的宝宝能模仿大人发出单音节词,有的宝宝发音早,已经能发出双音节“ma-ma”“ba-ba”了。

5.心理发育状况

第9个月的宝宝常有怯生感,怕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分开,这是宝宝正常的心理表现,说明宝宝对亲人、熟人与生人能准确、敏锐地分辨清楚。因而怯生标志着父母与宝宝之间依恋的开始,也说明宝宝需要在依恋的基础上,建立起复杂的情感、性格和能力。

宝宝如见到生人,往往用眼睛盯着他,怕被抱走,感到不安和恐惧。对9个月大的宝宝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为了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请不要让陌生人突然靠近宝宝,抱走宝宝:也不要在生人面前随便离开宝宝,以免使宝宝不安。

营养师的话

1.喂养

9个月宝宝的喂奶次数应逐渐从3次减到2次,每天500毫升左右鲜奶已足够了,而辅食要逐渐增加,为断奶做好准备。

宝宝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吃相当多的东西了,所以一天可以喂三次食物。食物的软硬度以宝宝的牙龈能咬碎的固体食物为佳,如喂给宝宝稠粥、面片、菜泥、蛋羹、豆腐末等都可以。

9个月的宝宝应增加一些土豆、白薯等含糖较多的根茎类食物,增加一些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但要把粗的老的部分去掉。9个月的宝宝已经长牙,有咀嚼能力了,可以让他啃硬一点的东西。

虽然宝宝的摄取量越来越多,但是一天所需的热量,仍有三分之一是来自乳类的。母乳喂养需要按需喂养,配方奶喂养要定时,当然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灵活掌握,不必一定要把时间规定死。

9个月后是宝宝建立进餐规律的阶段,他们开始登堂入室,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了。他们正式进入离乳期,规律的进食将会慢慢替代乳品的营养地位。经过几个月的辅食添加训练,他们可耐受的食物范围扩大了,常见的食物已不在话下。虽然宝宝在餐桌上仍是个“小麻烦”,但这是让他们领会正常进食规律的一个重要过渡。

2.断奶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过渡准备,在这个月中,如果宝宝身体健康的话,就应该断母乳了。在正式断奶期间,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方式,特别是父亲,不要以为断奶只是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爸爸也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妈妈和宝宝对断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选择的方式也因人而异。

(1)快速断奶: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你和宝宝也都可以适应,断奶的时机便已成熟,你可以很快给宝宝断掉母乳。特别是加上客观因素,如果妈妈一定要出差一段时间,那么很可能几天之内就能完全断奶了。如果妈妈上班后宝宝不再吸奶,那么白天的奶也很快就会断掉。

(2)逐渐断奶:如果宝宝对母乳依赖很强,快速断奶可能会让宝宝不适。如果你非常重视哺乳,又天天和宝宝在一起,突然断奶可能有失落感,因此你可以采取逐渐断奶的方法。从每天喂母乳6次,先减少到每天5次,等妈妈和宝宝都适应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断掉母乳。

3.循序渐进的断奶方法

母亲要理解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断奶的准备其实从添加辅食时就已经开始了,不但要让宝宝生理上适应,心理上也要适应。

(1)哺乳次数递减:等到宝宝6~8个月时,每天可以先减去一次母乳,以辅食替代。以后继续减少母乳次数,至1岁左右就可以断母乳了。

(2)食物过渡:从宝宝4、5个月起,家长应该适当给宝宝喂一些蛋黄、菜泥等易消化的辅食。经过几个月后,慢慢让宝宝从吃流质食物转变到吃固体的混合饮食。

(3)饮食方式改变:在断奶过程中,不仅食物改变了,吃的方式也改变了,从吮吸乳汁转为自己用牙咬切、咀嚼后才吞咽下去。通过吮吸妈妈乳头进食转为用杯、碗喝,用小匙送入口中,从妈妈一个人哺喂转为爸爸、奶奶都可喂食。

(4)从白天开始断奶: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所以,他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当早晨和晚间时,宝宝会对妈妈非常依恋,需要从吃奶中获得慰藉,因此不易断开。可在断掉白天那顿奶后再慢慢停止夜间喂奶,至过渡到完全断奶。

(5)断掉临睡前和夜里的奶:大多数的宝宝都有半夜里吃奶和晚上睡觉前吃奶的习惯。宝宝白天活动量很大,不喂奶还比较容易。最难断掉的,恐怕就是临睡前和半夜里的喂奶了,可以先断掉夜里的奶,再断临睡前的奶。这时候需要爸爸或家人的积极配合,宝宝睡觉时,可以改由爸爸或家人哄宝宝睡觉,妈妈避开一会儿。宝宝见不到妈妈,刚开始肯定要哭闹一番,但是没有了想头,稍微哄一哄也就睡着了。断奶刚开始会折腾几天,直到宝宝一次比一次闹的程度轻,直到有一天,宝宝睡觉前没怎么闹就乖乖躺下睡了,半夜里也不醒了,好了,恭喜你,断奶初战告捷。

提示:断奶的几点建议

(1)如果宝宝一直是跟妈妈睡一张床,那么在决定断奶的时候应该让宝宝睡自己的床,或者跟家里的其他人一起睡。但是如果宝宝特别抗拒这种改变,他可能反而要求更多次的吃奶,以保持与你的亲近感。

(2)只在宝宝主动要求吃奶的时候才喂他,而不主动提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他更顺利地接受辅食。

(3)改变一些生活常规。可以尝试回家后先带宝宝出去玩一会儿,而不要急着喂他。如果在家里都有固定的喂奶的地方,母亲应尽量避免和他一起在那些地方呆着。

(4)争取家里其他人的帮助。如果宝宝的习惯是早晨醒来就要吃奶,那么你可以试着在宝宝醒之前起床,然后让其他人来帮宝宝穿衣服和做其他起床后的事情。

(5)在宝宝想起来要吃奶之前先给他一些替代物或者是能分散他注意力的东西,给他吃点辅食或者带他去他很喜欢的地方玩。

(6)缩短喂奶的时间或者看看他是否接受拖延喂奶的时间。

4.预防断奶综合征

饮食的改变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宝宝长大的最重要的标志,饮食从流质到半流质最后过渡到正常的固体饮食,一方面是宝宝身体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宝宝咀嚼能力、消化、吸收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如果宝宝因突然断奶而改喂粥及其他辅食,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不适应比消化道的不适应更为严重,这时就要预防断奶综合征。预防断奶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合理喂养和断奶后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传统的断奶方式比较讲究效率,在短时间之内达到某种效果。但事实上,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取得表面的成效,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宝宝往往需要独自承担断奶的不适应症,身心俱伤。在宝宝断奶后缺乏正确的喂养,就会使宝宝的身体产生不良反应,如婴幼儿体内蛋白质缺乏、兴奋性增加、容易哭闹、哭声不响亮、细弱无力、有时还会伴随腹泻等症状。其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和精神上的不安会使宝宝消瘦,抵抗力下降,易患发热、感冒等病。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父母给宝宝断奶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医学上称为断奶综合征。

(1)断奶综合征的症状

①消瘦,体重减轻:强行断奶的宝宝,由于还没有适应母乳之外的食物,断奶之后对新食物兴趣不够,吃饭时经常会拒吃,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导致食欲差,每天摄入的营养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的需求,通常会出现消瘦、面色发黄、体重减轻的症状。

②抵抗力差,易生病:断奶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给予宝宝丰富的食物,很多宝宝会因此养成挑食的习惯,比如只吃牛奶、米粥,食物种类单调,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这样的宝宝一般抵抗力较弱,爱生病,容易因为缺钙而发生佝偻病。

③爱哭、没有安全感:母乳喂养对宝宝来说,除了满足身体发育的正常需求之外,还满足了他们正常的情感体验。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铺垫就粗暴断奶,宝宝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产生母子分离焦虑,妈妈一走开就紧张焦虑,到处寻找,他们通常情绪低落,害怕与别人交往,怕见陌生人。

(2)断奶综合征的护理

①坚持很重要:当宝宝出现不适应症时,不要因为哭闹就拖延断奶的时间。父母在坚持的同时还需要对宝宝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多抱抱他,跟他说话、游戏,陪在他的身边。

②循序渐进,辅食逐渐多样化:不要急着增加新的辅食,尤其是在宝宝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他进食新食物。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做法来增进宝宝的食欲,产生对食物的兴趣,不愿意吃的时候就拿开,但中间不要喂其他食物。每次的量不要多,保持少食多餐。等宝宝完全适应新食物和饮食习惯后,再增加新的食物或者减少哺乳次数。

③尝试用餐具喂宝宝:让宝宝习惯用餐具进食,可把母乳或果汁放入小杯中用小匙喂宝宝,让他们知道除了妈妈的乳汁还有很多好吃的。当宝宝习惯于用匙、杯、碗、盘等器皿进食后,他们会逐渐淡忘从前在妈妈怀里的进食方法。

④选择合适的时间:断奶时间不要选择在炎热的夏天。因为这个季节,天气普遍较热,气温高容易影响宝宝胃口,这个时候断奶容易发生肠道紊乱,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春秋季节可以说是断奶的最佳时期。

⑤症状严重时请医生帮助:如果宝宝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身体发育迟滞、情绪焦虑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请求医生的帮助。

5.断奶过程中,爸爸的作用不容忽视

断奶前,要有意识地减少妈妈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刚断奶的一段时间里,宝宝会对妈妈比较依恋,这个时候,爸爸可以多陪宝宝玩一玩。刚开始宝宝可能会不满,后来就习以为常了。让宝宝明白爸爸一样会照顾他,而妈妈也一定会回来的。对爸爸的信任,会使宝宝减少对妈妈的依赖,这样就能缓和宝宝断奶时心理和精神上的不适应。

6.断奶后的主要饮食

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弱,刚刚断奶以后还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进固体食品。可以在宝宝已习惯食用的各种辅食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新品种,使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把流质、半流质改为固体食品。这一时期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与宝宝日后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家长必须重视这件事,妥善安排。

婴幼儿断乳后不能全部食用谷类食品,也不可能与成人同饭菜。断奶后必须注意为宝宝选择质地软、易消化并富于营养的食品,最好为他们单独制作。在烹调方法上要以切碎烧烂为原则。

通常采用煮、煨、炖、烧、蒸的方法,不宜用油炸。有些家长为了方便,只给宝宝吃菜汤泡饭,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汤只能增加些滋味,里面所含的营养素极少,经常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有的家长以为鸡蛋营养好,烹调方法又简便,每天用蒸鸡蛋做下饭菜,这也不太妥当。鸡蛋固然营养价值较高,宝宝也很需要吃,然而每天都用同样方法制作,时间久了,会使宝宝感到厌烦,影响食欲而产生拒食的现象。

可喂的食品有:

(1)淀粉类面条、软饭、面包、通心粉、薯类、热点心、饼、燕麦粥等。

(2)蛋白质牛奶、脱脂奶粉、乳酪、蛋、肉、鱼、猪肝、豆腐、豆类等。

(3)蔬菜类四季蔬菜水果,特别要多吃些红、黄、绿色的。

(4)海藻类紫菜、海带、裙带菜等。

(5)食油类黄油、人造乳酪、花生油、黄油、芝麻油、菜油、核桃油等。

如果宝宝还不习惯咽硬食,可以比大人吃得软些、烂些,味道稍淡些。

7.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从婴儿时期,就应该让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只有好的进餐习惯,才能保证宝宝的进食营养,身体才会健康。

(1)进餐时间要有规律

宝宝一天的进餐次数、进餐时间要有规律,到该吃饭的时间,就应喂他吃,吃得好时就应赞扬他。如果不想吃,也不要强迫他吃,长时间坚持下去,就能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

(2)进餐前的饮食卫生

每天在餐前,都要引导宝宝洗手、洗脸,围上围嘴等,培养宝宝清洁卫生的习惯。吃饭时不要玩,大人不要和宝宝逗笑,不要让他哭闹,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更不能边吃边玩。

(3)锻炼宝宝使用餐具

训练宝宝自己握奶瓶喝水、喝奶,自己用手拿饼干吃,训练正确的握匙姿势和用匙盛饭,为以后独立进餐做准备。

(4)鼓励宝宝多吃食物

每餐饭、菜、鱼、肉、水果搭配好,鼓励宝宝多吃些种类,并且要细咀嚼,饭前不给吃零食,不喝水,以免影响食欲和消化能力。

8.宝宝饮食的特殊要求

如何针对宝宝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的膳食,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宝宝菜肴有独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选料科学、针对性强

由于宝宝的消化和咀嚼系统处于生长发育初期,娇嫩脆弱,那些“粗、杂、生、硬”或过于油腻的原料不宜选用。2岁以下宝宝不宜食用芹菜、韭菜等含粗纤维的蔬菜,也不宜食用牛脂、羊脂及油炸食品,而难消化、滋补性强的人参等更属禁用行列。宝宝菜肴的选料必须以易咀嚼、易消化、性能平和为标准。

(2)配料巧妙、营养平衡

根据宝宝消化能力弱、吸收能力强、对营养素要求高及各种食品的具体特点来决定配料的原则:

一是主副食之间、荤素之间的科学组合,如一种主料多种辅料或不分主辅料平行搭配的方法,主要为满足幼儿对营养素的需要,原料之间的种属关系越远越好,种类越多越好,以便于交叉互补,合理搭配。

二是颜色搭配,如五彩虾仁、彩色豆腐等菜肴可通过漂亮的颜色激起幼儿的食欲。

(3)搭配合理、刀法实用

由于宝宝咀嚼和消化能力有限,因此宝宝菜肴大多数以剁、切、拍等刀法为主,刀工的变化和美观成了次要的,连加工成型的原料也是整齐划一的泥沫、细丝、小丁、薄片等,突出了实用的内涵,减少了审美的成分。

(4)味型平和、烹法多样

中国菜肴味型较多,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称。但宝宝菜肴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在口味上要平和清淡。烹调方法多选用蒸、煮、炖、烩、煨等以水和蒸汽为传热媒介的技法。这样做出来的菜肴大多熟烂、软嫩、易嚼、好消化、不油腻且开胃,体现了烹制技法与就餐对象的和谐统一。

(5)器皿安全、稳中求变

宝宝的餐具须实用、美观,起到衬托增色的作用。餐具器皿以选用卫生、安全的不锈钢或塑料制品为主,要注意美观漂亮,富有童趣。在器皿上经常变换花样,能给宝宝以新鲜感,激起他们进餐的兴趣。

(6)一菜多做、时新时变

根据宝宝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菜肴要做到花样翻新。如普通的鸡蛋可制成蛋羹、蛋皮、蛋汤等,土豆可以制成土豆泥、土豆饼、土豆片、炸薯条等。在原料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可加大制作创新力度,使幼儿吃饱吃好。

9.宝宝每日食谱(供参考)

早晨6:00,母乳喂哺15分钟(或给予牛奶220毫升,白糖适量);鲜肉小包子1个(面粉20克,猪瘦肉5克)

上午8:30,饼干15克;鲜果汁100毫升;小儿鱼肝油滴剂(用量遵医嘱)

中午12:00,蛋黄青菜面1小碗(面条30克,青菜25克,蛋黄1个)

下午3:00,母乳喂哺15分钟(或给予牛奶220毫升,白糖适量);橘子1个

下午6:30,米粥1小碗:清蒸桂鱼(鱼肉3小块);土豆泥4匙(50克)

晚间9:00,母乳喂哺20分钟(或给予牛奶220毫升,白糖适量)

10.宝宝营养食谱推荐:

(1)蒸苹果

材料:新鲜苹果1个

做法:①将新鲜苹果洗净后带皮放入碗内入锅蒸熟。②待温凉时用小匙刮给宝宝食用。

(2)南瓜沙拉

材料:南瓜40克,葡萄干1小匙,儿童干奶酪2小匙。

做法:①南瓜抠去籽和瓤,削皮后煮软,切成5~7毫米小块,蒸熟。②葡萄干用热水泡一下,控除水,切碎。③在小钵中放入南瓜、葡萄干、儿童干奶酪混匀,然后盛到盘子里即可喂食。

(3)芋头粥

材料:芋头20克,5倍粥1/2碗。

做法:①将芋头洗净去皮,急炖。②用匙子的背部把芋头碾碎。③将碾碎的芋头与5倍粥一同混合入锅内,用小火煮一会儿,边搅边煮。

(4)鲜奶鱼丁

材料:将鱼肉50克,熟植物油少许,配方奶及水淀粉适量。

做法:①将净鱼肉洗净制成鱼茸后,放入适量的水淀粉,然后搅拌均匀。上劲后,放入盆中上笼蒸熟,取出后切成丁状待用。②锅内加少许清水及冲调好的配方奶,烧开后放入鱼丁,继续煮一会用水淀粉勾芡,淋少许熟植物油即可喂食。

(5)法国土司

材料:面包(切片)1/4片,搅好鸡蛋1/2个,配方奶2匙,儿童黄油1/3小匙,草莓2个。

做法:①面包切成3等份,在钵里加入鸡蛋黄混匀,浸泡面包。②在平底锅上加热黄油,然后加入已被鸡蛋黄、配方奶浸泡的面包,两面煎。③煎熟后盛在碗里即可喂食。

(6)营养蛋饼

材料:鸡蛋1/2个,净鱼肉20克,净葱头10克,儿童黄油6克,番茄沙司20克。

做法:①葱头切成碎末,鱼肉煮熟,放入碗内研碎。②将鸡蛋放入碗内,加入鱼泥、葱头末调拌均匀成馅。③把儿童黄油放入平底锅内熔化,将馅团擀成小圆饼,放入油锅内煎炸,煎好后把番茄沙司浇在上面即可喂食。

(7)蔬菜面线

材料:白菜嫩叶1/2片,菠菜叶1片,胡萝卜1厘米厚圆切片1片,面线1/4把,熬熟植物油少许,清水适量。

做法:①将面线折成适当长度,胡萝卜切成细长条状,并将白菜及菠菜剁碎。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放进面线及胡萝卜煮至熟软。②再加进白菜及菠菜,待叶菜类煮至熟软后加入少许熬熟植物油调味即可。

(8)鱼泥豆腐苋菜粥

材料:熟鱼肉30克,盒装嫩豆腐1/2块,苋菜嫩叶3片,5倍粥3大匙,熬熟植物油适量。

做法:①豆腐切细丁,苋菜取嫩芽用开水烫后切细碎,熟鱼肉放入研磨器中压碎成泥(不能有鱼刺)。②将5倍粥中加入鱼肉泥、清水至熟烂。③再加入豆腐、苋菜泥及熬熟的植物油,煮烂后待凉即可。

护理师的话

1.宝宝的玩具准备

9个月的宝宝不用扶也能坐很久,并会由坐姿改为爬行。只要扶着他的手,就能站起,甚至能扶着东西挪动。宝宝手的动作更加灵活,运动能力增强,也能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时宝宝还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需要用玩具或者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的实物来有目的地帮助他发展,增加他全身和四肢的活动。这时父母应该多和他一起游戏玩耍,可为宝宝挑选以下几种类型的玩具:

(1)以前的生活玩具

以前玩的生活用品、玩具仍然合适,小球、沙包、不倒翁或木制的小动物、小人、可敲打的小鼓等都比较适合。此外,各种有盖无盖的塑料瓶子、盒子、装食品的小筒、摩擦启动的小汽车、积木也都是宝宝十分喜爱的游戏材料。

(2)造型简单的玩具

造型比较简单,数量少,体积大一点的积木,容易拼搭的积木。

(3)容易动手的玩具

如一些成套的类似餐具的各种小物件之类的玩具,让宝宝能将那些小物件放入小容器,如小筐、小盒等,然后再把它们取出来。或提供有盖子的小盒,小瓶等,让宝宝打开或盖上盖子。

(4)容易拆装的玩具

让宝宝将其拆开,再套上去,不一定要求按大小次序套好。还可让宝宝练习将套环套在自己手臂上,然后取下等动作。

早教专家的话

1.认知能力训练

在宝宝面前将玩具汽车推出宝宝的视线之外,吸引宝宝注意,使他用眼追踪、转头寻找或爬过去抓握。

在宝宝视线外放置会发响声的活动玩具,宝宝听到声音后能用眼跟踪或爬过去拿玩具。训练宝宝寻找、追踪移出视线以外的玩具。如果宝宝不能发现身边的玩具时,家长可以用发声或拍手的办法吸引宝宝注意,反复训练几次后便不再给提示。

2.语言能力训练

1岁内的幼儿喜欢有韵律的声音和欢快的节奏。在给他们念儿歌,读故事时要有亲切而又丰富的面部表情、口形和动作,尽管他还不太懂儿歌、故事中所表达的意思。给宝宝念的儿歌应短小、朗朗上口。每晚睡前给宝宝读一个简短的故事,最好一字不差,以便加深宝宝的印象和记忆。

图书对宝宝来说是一种能打开合上的,能学说话的玩具,因此宝宝非常喜欢大人陪着他看图书,听你给他讲书中的故事。图书画面要清楚,色彩要鲜艳,图像要大,人物对话要简短生动,并多次重复出现,便于宝宝模仿。每天坚持念儿歌、讲故事、看图书,并采取有问有答的方式讲述图书中的故事;耳濡目染,宝宝就会对图书越来越感兴趣,这对宝宝学习语言很有帮助。喜欢读书,对他一生有重要意义。

3.行为能力训练

(1)模仿大人动作

宝宝在注视大人动作的基础上开始用成套动作来表演儿歌。父母要先设计好全套动作配合每句话,每次动作都要一样,包括拍手、摇头、身体扭动、踏脚或用特殊手势示范动作。宝宝很快就能学会而且能单独表演。学习时每做对一种都要表扬鼓励。

(2)与生人交往

继续扩大宝宝的交往范围,注意让宝宝与陌生人接触,通过接触其他孩子才能正确地理解更多的语言。

(3)配合穿衣

给宝宝穿衣服时要告诉他“伸手”、“举头”、“抬腿”等,让他用动作配合穿衣、穿裤。如果他还未听懂就用手去帮助。经常表扬他的合作,以后他就会主动伸臂入袖,伸腿穿裤。

4.听觉能力训练

和宝宝面对面玩玩具先玩一种玩具,例如把一辆小汽车在两人之间推来推去,家长教宝宝玩具的名称。然后增加一个玩具,同样边玩边教玩具名称:之后再加一个玩具。待宝宝能认出各个玩具后,可以让他听一个玩具的名称,从中挑出该玩具来。

5.感知能力训练

选择一首节奏鲜明、有强弱变化的音乐播放。宝宝坐在你的腿上,你从他背后握住他的前臂,说:“指挥”。然后合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并随着音乐的强弱,变化手臂动作幅度的大小,当乐曲停止时指挥动作同时停止。逐渐使宝宝能配合你的动作节奏,以后每当放音乐时,你一说指挥,他就会有节奏地挥动手臂。

6.数学能力训练

继续上月对宝宝的训练。

7.益智游戏

(1)拉绳取物

目的: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玩法:让宝宝坐在桌旁的小椅子上,桌面上放一件他喜爱的玩具,但伸手够不着。当他疑惑不解地看着你时,你就把一根绳子系在玩具上,看他是否知道拉绳子取玩具。你可做示范,让他模仿。要多次重复这种游戏,不断变换绳子的颜色,放上不同的玩具。

(2)搭积木

目的:协调手眼能力、训练手指精细动作能力。

玩法:9个月的宝宝开始能独自坐稳,灵活地转身,这时可以让宝宝玩简单的积木,例如搭高。在搭高的过程中,不仅能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训练宝宝的手指精细动作能力。年龄稍大一点,可以让宝宝玩较复杂的积木,例如让宝宝用积木搭建不同的造型。这样宝宝的手指协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在游戏中都能得到训练。家长不妨自己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简单的“土玩具”,与宝宝共同游戏。

8.儿歌欣赏

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

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就开就开,我就开,

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9.婴幼儿智力开发要适度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出人头地,因此惟恐宝宝输在起跑线上,但英国的教育学家最近指出,父母对宝宝进行过度智力开发,反而不利于其成长。

英国“0~3岁”公司总裁马修·梅尔梅德说,很多父母热衷于让宝宝玩大量的益智玩具,安排宝宝进行各种“开发智力”的活动,希望借此提高宝宝的语言,认知等能力。但是,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宝宝的大脑就会不堪重负。这样,宝宝长大后易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竞争力弱,不善于为人处事。梅尔梅德建议,父母与婴幼儿相处时,不应将所有的时间都安排“智力开发”的内容,应该经常制造出一种轻松相处的环境,这更有益于宝宝的成长。

父母要对宝宝的生活给以充分的关注,这对他们以后的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营养、关心、心智激发、交流,是宝宝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学习和发展产生于宝宝在其生长环境中与人或事物的接触。我们应当为宝宝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从而达到促进宝宝学习和发展的目的。这包括建立健康的环境,提供活动的空间、物体和机会,帮助他们通过活动进行学习。

通过实践,宝宝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将学习得更好。因此,必须提供相关的设施,精心设计有意义的活动,为宝宝参与活动、进行模仿和探索提供条件。身体、心智、社会交流以及情感的学习和发展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方面的进步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宝宝的健康和营养,关注心智的发展(教育和激发),关注社会交流和情感的发展(关心和爱护,提供社会活动的机会。还要关注精神和道德发展。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包括家庭、社区、文化。支持家庭和社区可以帮助宝宝,而支持宝宝的发展可以帮助家庭和社区。

保健医生的话

1.出牙异常

一般宝宝出牙前2个月左右就会流口水,把小手伸到口内,吃奶时咬奶头或哭闹,烦躁不安伴有轻度体温升高的现象。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

牙齿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数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即使出现上述暂时的现象,也不必为此担心,在牙齿萌出后就会好转或消失。

(1)先天性缺牙

宝宝该长的牙一直没有长出来,家长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去检查。我们知道,牙齿是由颌骨里的牙胚逐渐发育钙化而成的,如果颌骨里天生就没有这个正常的牙胚,自然在这个部位也就不会长出牙来了。经过照X光片证实颌骨里没有牙胚,医学上把这种情况就叫做先天性缺失牙。

有一些因素,如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使牙齿的胚芽破坏或发育受阻,可能引起先天性缺失牙。

症状常见的先天性缺失牙多发生在上颌和下颌的第三磨牙,也就是“智齿”。这个牙齿在人类牙齿发育中属于退化牙。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加工日益细腻,人们咀嚼也就不那么费劲了,根据用进废退的道理,人的颌骨逐渐变小,牙齿也发生了退化。当退化完全时,颌骨里就没有牙胚生成,自然也就不会长出牙来了。因此,第三磨牙的先天性缺失牙并不属于病理性的,也就是说不需要治疗。

防治发现宝宝的牙没长出来,到医院检查后证实是先天性缺失牙,就应该请大夫根据缺牙的数目、部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等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2)多生牙

正常人的牙齿是有一定的数目和形态的。凡是在正常数目外长出的牙,医学上称为多生牙。

多生牙的危害在于它占据了正常牙在牙列中的位置,正常牙受到多生牙的拥挤,只好从牙床的旁边长出来,形成错位,造成牙齿排列不齐,甚至形成双层牙。

多生牙的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以1~2个最为多见。

对于多生牙的处理应该是及早拔除。但有的多生牙在生长的早期没引起人们的注意,等发现时它已经长在牙列中了。如果这个牙齿的形态、大小基本正常,且在牙列中排列得还算整齐,牙齿的咬合关系也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可以保留这个多生牙,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的多生牙是应该尽早拔除的,以利于其他恒牙的正常萌出。

(3)畸形牙

正常的双尖牙在咀嚼面上有两个尖,如果在两个尖的中央多长出一个又高又细的小尖,称为“畸形中央尖”。

中央尖内部有一个小腔和下面的牙髓腔相通。当有中央尖的双尖牙长出来以后,牙面和上面的牙齿接触,中央尖很容易被磨损或者被折断。这样,中央尖内的髓腔暴露出来,与外界相通,成了牙髓感染的通道。牙髓感染,将引起根尖周炎、根尖脓肿等,严重的可以使牙根停止发育。

畸形中央尖最好发的牙位是下颌第五个牙,而且往往是对称出现在左右两侧。

如果发现宝宝长出的牙齿是畸形中央尖,应该尽早到医院去,口腔科大夫将会为宝宝治疗。一般的处理是分次将中央尖磨低,一次磨低一点,一个月左右磨一次,逐渐地磨除,不断地刺激牙髓组织,在中央尖腔的顶部有新的牙本质形成,新的牙本质可以封闭牙髓腔,不便其外露。

如果中央尖已经被折断,出现了明显的牙髓炎症状,或者感染已经蔓延至牙根部,则应该马上到医院请大夫治疗。早期可以进行牙髓治疗或者根管治疗。如果根尖破坏得严重,反复治疗效果不好,可能就要拔除患牙了。

2.营养不良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逐渐消瘦,严重时伴有各器官的功能减退。

(1)多为长期饮食不足,人乳不足,喂养的质量低劣,饮食习惯不良等,或长期缺乏蛋白质。

(2)急、慢性疾病:如迁延性肺炎、长期腹泻、结核等。

(3)先天营养不良。

(4)多胎儿、双胎儿、未成熟儿、先天不足,出生后需要营养高,但消化力薄弱,造成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诊断:根据体重减轻程度和皮下脂肪消失程度,分为三度。脂肪减少有一定顺序:首先是腹部,然后是躯干、四肢和臀部,最后是面部。所以有的宝宝身上很瘦,而面部还是胖乎乎的,就是这个道理。

I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平均值15%~25%,仅腹部皮下脂肪减少。

Ⅱ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平均值25%,~40%,腹部皮下脂肪近于消失,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明显减少,面部皮下脂肪也减少。

Ⅲ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平均值40%以上,全身各处的皮下脂肪近于消失,明显消瘦呈皮包骨状,皮肤弹性消失,多皱褶,似老人样面容。

其他方面表现为皮肤干燥、松软、苍白、运动功能差,严重者影响智力发育。容易并发营养不良性水肿、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易患感冒、肺炎及消化不良等。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所以要提倡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母乳,应采取合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动物乳类以牛乳或羊乳为佳,不应单独以米糊类喂养。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应注意寻找病因,积极处理。调整饮食,补充营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病情轻重、原有饮食习惯等,由少到多逐渐调整和增加,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及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并给予足量维生素。例如:单纯用乳儿糕喂养而发生营养不良的宝宝,治疗时应先加少量牛乳代替一部分乳儿糕,逐步增加牛奶量,减少乳儿糕量,避免突然改变食物的质或量而引起腹泻。

3.鼻出血

鼻出血既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因为鼻出血的症状有轻有重,所以不可忽视。

当鼻出血发生时,父母要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指节紧紧压住宝宝的双侧鼻翼,因为宝宝的鼻出血一般都在鼻中隔的前部,压迫双侧鼻翼一般都可以止血。另外可用冷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以助止血。鼻出血停止也要去医院检查,首先要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宝宝鼻出血时有三忌:

一忌惊慌宝宝年龄尚小,当出血突然发生之时,往往手足无措。此时,父母首先要镇静,可引导宝宝做缓慢而深的呼吸,以充分放松。

二忌仰卧鼻出血时不要让宝宝仰卧。因为仰卧时血会从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不久就会从胃再呕出,这就掩盖了鼻出血的真相。要让宝宝取坐位或半坐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经后鼻孔流入口腔,更要指导宝宝把流入口的血液尽量吐出,防止血液咽下后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或宝宝误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三忌用纸卷、棉花乱塞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不干净的纸卷及棉花反而会引起炎症。

对因过敏流鼻血的宝宝,父母大致可以作出判断:每天早晨醒来,宝宝打喷嚏,鼻子觉得干燥,不自觉地揉搓鼻子,鼻血就回会流出。流鼻血多发生在早晨和上午。而体质壮,内热重的宝宝,流鼻血则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

4.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秋冬季节,对宝宝危害较大,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扁桃体炎往往是由急性演变而来。

宝宝患扁桃体炎的原因一是全身或局部受凉,机体反应性失调,存在于扁桃体陷窝内的细菌毒力变强;二是鼻腔、口腔、咽部和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宝宝患扁桃体炎后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呕吐、吞咽疼痛、发烧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张嘴困难。

宝宝患了扁桃体炎后要卧床休息,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以不感觉寒冷为宜。应多饮水,吃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米粥、豆浆、菜泥、蛋汤等)。注意口腔卫生,可用盐水或2%小苏打水或3%硼酸水漱口,每日4~5次。局部涂3%碘甘油,每日一次。

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在用药过程中,如病孩出现皮疹、体温突然升高、腹痛或出现休克的早期症状时,家长要立即停药,及时去医院救治。

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现在多采用扁桃体快速挤切术,手术时先在病儿嘴内喷表面麻醉药,稍等一会儿,病儿的咽部感觉就会迟钝,再让他躺在床上,医生使用一种叫挤切刀的器械,在病儿张口的一瞬间就能将扁桃体全部切除。手术十分迅速,病儿还未感觉疼痛,手术就完成了,病儿一直清醒,所以能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进血管收缩,预防术后出血。手术不需住院,术后门诊观察1~2小时便可以回家。

预防扁桃体炎的关键是让宝宝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穿衣冷暖,避免受凉,使之少患或不患感冒。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性期饮食宜清淡,宜吃含水分多又易吸收的食物,如稀米汤(加盐)、果汁、蔗水、马蹄水(粉)、绿豆汤等。慢性期宜吃蔬菜、水果、豆类及滋润的食品,如青菜、番茄、胡萝卜、黄豆、豆腐、豆浆、梨子、冰糖、百合汤等。

5.及时预防钩虫病

钩虫病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对宝宝危害大,重者可致生长发育障碍。

钩虫病也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钩虫在人体的小肠内“定居”,不断从肠壁吸血。宝宝常因接触泥土,感染泥土中的钩虫患病。因此,农村宝宝比城市宝宝更易得此病。发病后一般以贫血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发病初期往往好食易饥,之后食欲减退,伴有上腹膨胀、疼痛、腹泻、便秘、呕吐、恶心,严重时有黑粪排出或肠出血,有些患儿可能患上异食症,喜欢吃泥土、生米、木炭、墙灰等。

钩虫病的治疗通常应将治疗贫血和驱虫同时进行,如果贫血严重要先治疗贫血,驱虫往往需要多次才能清除彻底,驱虫灵、灭虫宁等皆可使用。

预防宝宝患钩虫病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的生瓜果蔬菜。

(2)宝宝尿布要尽早换上闭裆裤,尤其是堆、农作物,避免尿布沾染上虫蚴。宝宝运动量增大后,穿闭裆裤可避免宝宝在爬行过程中沾染上虫蚴。

护理患钩虫病宝宝时,必须注意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给高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饮食。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并同时服用稀盐酸每次10滴和维生素C以助铁剂的吸收。贫血严重者应考虑少量输血,每次25~50毫升,或5~10毫升/千克。出现严重心力衰竭者,须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6.小心螨虫病

螨虫的躯体比较小,最大的螨不超过1~2毫米,最小的要在50~100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螨虫可以说无处不在,遍及地上、空气中、水中和生物体内外,繁殖快,种类多,对宝宝危害比较大。

被螨虫叮咬后,宝宝除了皮肤剧烈瘙痒,还会出现皮疹,如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风团等,呈红色、分散分布,皮疹的顶端常会有虫子叮咬的痕迹,且大多出现在颈部、背部,有时四肢也有,脸上很少,严重的甚至全身、头皮上都有,一般一星期后皮疹、痒感消失。被螨虫叮咬后如果不加护理,宝宝因为瘙庠抓挠会引发细菌感染,导致颈后、腋下淋巴结肿大,出现发热、疲乏、气喘等症状。

要免除螨虫对宝宝的伤害,让宝宝安然度夏。提防和消灭螨虫最重要的措施是:

(1)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的干燥、通风,若遇湿度大的天气,即使温度不高,也可用空调机抽湿。

(2)经常将宝宝的被褥、枕头放在强烈的日光下暴晒。

(3)宝宝要勤洗澡、勤换衣裤。宝宝的衣裤尤其是内衣裤洗后应放在太阳光下暴晒,如遇下雨或阴天,应将内衣裤用开水泡后再晾干。

(4)每天用吸尘器对地毯吸尘,隔一段时间在地毯上喷洒“灭害灵”等杀虫剂,喷洒后宜打开窗通风,人不要待在室内。室内及地毯上无异味后,方可让宝宝在地毯上活动。

运动教练的话

1.运动能力训练

(1)坐位转爬行

引导宝宝由坐位转为爬行,这时的爬行要让宝宝用手足爬,会向前,会后退,会自由地爬来爬去。还要注意锻炼宝宝的爬行速度,有些父母从不让宝宝学爬,爬行能轮流使肢体负重,训练肌肉的耐力,而且爬行时大小脑协调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通过对比而得知,经过爬行训练可促进宝宝阅读和图像思维,在这个年龄段充分练习收效最大。

(2)站起扶住坐下

让宝宝从卧位拉着东西或牵一只手站起来,在站位时用玩具逗引他3~5分钟,扶住双手慢慢坐下,扶站比坐下容易,几分钟后,大人要帮助扶坐,以免疲劳。

(3)扶双手走步

将宝宝站立于地面,扶住双手鼓励其迈步,是行为发展的里程碑。

2.婴幼儿健身操:腿部运动

让宝宝成俯卧状态,家长在宝宝后面,两手握住其手腕部,扶着宝宝跪起,然后再扶其站直。重复两遍。应该注意,当宝宝跪直后应该尽量让他自己用力站起来。

不该犯的错误

1.不要给宝宝吃油腻、刺激性的食品

家长在给宝宝选择辅食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给宝宝准备油腻的、刺激性大、无营养的食品。

(1)咖啡、浓茶、可乐等饮料影响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

(2)花生米、糯米等不易消化的食品会给宝宝消化系统增加负担。

(3)刺激性大的食品不易于宝宝的生长,比如辣的、咸的。

(4)不宜给宝宝吃冷饮,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不要给宝宝吃过多的鱼松

有的宝宝很喜欢吃鱼松,喜欢把鱼松混合在粥中一起食用,妈妈也喜欢喂养宝宝鱼松,认为鱼松又有营养又美味。虽然鱼松很有营养,但是也不能食用过量。这是因为鱼松是由鱼肉烘干压碎而成的,并且加入了很多调味剂和盐,其中还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如果宝宝每天吃10克鱼松,就会从中吸收8毫克的氟化物,而且宝宝还会从水中和其他食物中吸收很多氟化物。然而,人体每天吸收氟化物的安全值是3~4.5毫克,如果超过这个值,就无法正常代谢而储存在体内,若长时间超过这个值,就会导致氟中毒,影响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

3.不要给宝宝吃太多菠菜

有的家长害怕宝宝因为缺铁而贫血,所以就让宝宝多吃菠菜补充铁。实际上,菠菜含铁量并不很高,最关键的是菠菜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容易和铁结合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铁,还可以和钙形成草酸钙。如果宝宝有缺钙的症状,吃菠菜会使佝偻病情加重。所以,不要为了补充铁而给宝宝吃大量的菠菜。

4.忌睡觉不脱衣

冬天,有的家长怕宝宝受冷,往往让宝宝穿着毛衣、棉背心睡觉,认为这样既可以保暖,还可以预防宝宝踢被后着凉感冒,这种做法对宝宝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应予以纠正。

宝宝在睡觉的时候穿衣太多,而这些衣服往往又都是紧身衣,衣服紧紧地裹住了身体。这不仅妨碍了全身肌肉的松弛,还会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出现做噩梦的现象。其原理就如同大人在仰卧睡觉时,把双臂放在胸前,压迫了肺、心脏及大血管一样,出现噩梦、窒息感,甚至大声尖叫,醒后胸闷、大汗淋漓、恐惧等。这样,宝宝的睡眠就受到很大影响,对健康发育自然就不利。因此,宝宝忌穿衣太多。

新妈妈经验谈

1.让宝宝爱上辅食的小窍门

示范如何咀嚼食物:有些宝宝因为不习惯咀嚼,会用舌头将食物往外推,家长在这时要给宝宝示范如何咀嚼食物并且吞下去。可以放慢速度多试几次,让宝宝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品尝各种新口味:辅食富于变化能刺激宝宝的食欲。在宝宝原本喜欢的食物中加入新材料,分量和种类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辅食种类,让宝宝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宝宝讨厌某种食物,家长应在烹调方式上多换花样。宝宝长牙后喜欢咬有嚼感的食物,不妨在这时把水果泥改成水果片。食物也要注意色彩搭配,以激起宝宝的食欲,但口味不宜太浓。

(张玉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