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127

第127章 做大塘

李品祥 丁琳

筑海塘,俗称做大塘。海塘有石砌海塘和泥海塘之分,即使是石砌海塘,其绝大部分也是由海涂泥土筑成。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约30年间,北仑的农民在沿海滩涂上不间断地围涂造田。仅大榭这个只有30平方公里、2万左右人口的海岛,就相继筑起了2万多米长的海塘,围进海涂5千多亩,种上了棉花和水稻。

那时筑海塘没有挖掘机和大型装卸汽车,连手扶拖拉机、手拉车也没有。村民们用非常原始的工具,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地硬是用人力筑起两层楼那么高的海塘。

那时筑海塘必备工具有泥笙、铧撬、溜板和溜竹罐。泥笙架呈一横两竖的“丌”字形,横梁是用硬木制成,长34厘米,两竖长50厘米,相隔26厘米。上端分别用硬木与横梁相接,下端分别用手指那么粗的圆铁棒与硬木紧紧地榫接在一起,只是竖直的两条笙脚,一条铁棒长40厘米(用来插入泥土),另一条铁棒长只有10厘米(只用来旋转角度),两条笙脚之间用26厘米长的竹爿撑住,两条笙脚末端用18号铁铅丝在2毫米深的凹槽里绷紧缚住,就成一把可使用的泥笙了。铧撬呈“T”形,横梁长40厘米,竖直部分高70厘米。上端用硬木与横梁相接,下端是一把15厘米宽的平型大铁铲,铲柄如木工凿子柄一样与硬木相接。溜板用松木制成,是从林场定制的。它长一般5米,厚5厘米,宽30厘米,微凹。溜竹罐柄长2米左右,用拖把柄粗细的龙须竹制成,取18厘米长,一端有节的毛竹的一截作溜竹罐,溜竹柄穿过毛竹中间两个圆孔把柄牢牢榫住在毛竹罐上。

运泥筑塘根据远近决定溜板的长度和人员的多少,一般由12——16人组成,5——6块溜板排成一行,溜板相接处用土垒起30厘米高的土墩,把溜板搁起,以免滑落的泥块阻住通道。每组成员必须选取一个熟练地把笙(或把撬)师傅,一人起仓(弯腰捧泥到溜板),根据取土深度、宽度及海塘高度决定有多少人传递,其中一人出溜(泥块出溜板后堆方),每块溜板有两人列在两旁挖个小水槽撑溜。

取泥的场地一般离海塘基20米开外,以免塌方。如果取泥的滩涂有沙草等耐咸植物,只能用铧撬铲土,因为泥笙笙丝(铅丝)碰到植物根茎就会断,把撬师傅根据土质硬度尽最大可能撬呈较大的长方体泥块,起仓的把泥块捧起放入溜板,撑溜的用溜竹罐在小漕内舀水加入微凹的溜板,再用溜竹罐用力撑溜(使泥块在溜板中滑行),撑溜者一个个接力,直至出溜者在塘基中堆方。如果取土的海涂没有植物或50厘米以下无植物根茎的时候,把笙师傅就用泥笙取土,工作效率就会成倍提高。因为用铅丝切割的海泥不但块大,而且滑溜,在溜板上滑行的速度也会加快。

筑泥海塘的活也有技术性。把笙者把一根较长铁棒的泥笙脚插入泥土,另一根笙脚在土外旋转一定的角度,根据角度的大小取出一块三角体或长方体或菱形体的泥块。但笙丝切割的泥块末端必须平整,有利于撑溜时平稳滑行。起仓者取土后放入溜板的泥块,也必须用推行的方式放下去,才会不至于第一棒撑溜者撑不动泥块。撑溜者必须及时在溜板上加水,泥土在溜板中滑行必须在未停前接力,不然的话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滑行的泥块会在你面前撞车(堵住)。因此,组内成员必须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筑泥海塘更是一种辛苦的活。因为农田基本建设总要避开农事大忙季节,而每年相对较闲的时候往往是冬季和初春。结冰和霜冻天气农民们照常赤着脚,冒着寒风工作,收工时又一身泥巴回家。起仓者一天要捧送几万斤重的泥块,往往累得腰酸背疼。

为了抵御风浪的侵蚀,在地势较低的海塘,在种植沙草等护塘植被的基础上,必须在迎风浪的一面用石块垒砌。石塘爆破后的石块,200斤以上的石块两人搭档用麻绳缚住抬,相对较小的石块放在石络里挑,每一来回少则五六里,多则十几里。如果爆破的石塘在海边,农民们拉来泥拖(一块用木板拼成的约2平方米前面微翘的呈正方形的运输工具)在海涂上装上一千多斤重的石块,前面一人肩上压着车轭,两手拉住绳索向前拖,后面一人用撬棒顶住大石块向前撑。为了省力他们往往选择在潮水边拖行,后再折向海塘边。一些石匠用铁撬棍、铁榔头把一块块石块像筑长城般堆实砌高。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手拉车慢慢普及。肩挑人抬的石块运输逐渐消失,但大规模围涂造地也接近了尾声。

现在挖掘机、大型装卸汽车挖泥、运土、装石的功效比那时不知道要提高几千、几万倍。但是那一代人用手捧用肩扛的人海战术给我们留下来的巍巍海塘及一马平川的良田使一代又一代人们享用不尽,更可贵的是那一代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壮举,永远是下一代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2011年2月25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