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圆圆 通讯员 张国坚 郏未甲
宁波刺绣,历史悠久,是本地的传统工艺品。长期以来,宁波民间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明清两代出现了不少民间刺绣艺人,绣品销路也日益增大。
据史料记载,在1932年,宁波刺绣品销售15000多件,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与苏绣、湘绣、蜀绣竞相争辉,各具特色。当地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吸收国外绣花针法和样品,使宁波绣衣别开生面,绚丽多彩,美不胜收,被称为“外国绷”。
这些宁波刺绣都是绣女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绣女们大多十五六岁开始学习刺绣,挣钱补贴家用,在花绷子旁度过几十年的岁月,做出了各种精美的绣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几乎家家的姑娘都会绣花,有的一家子母女和外婆都是绣花女。
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脑绣花一统天下,手工刺绣越来越难见到了,绣花女更是越来越少了……
当年最多的时候有几千人在下邵绣花厂拿活做
小港街道下邵片区,以前叫下邵公社,后来又叫下邵乡,人口有一万多,靠近鄞州区五乡,是北仑发展工艺绣品工业较早的地区之一。上世纪60年代中期便有了绣花社,后相继扩大为绣花厂和绣服加工厂。下邵绣花厂的原址就在今天的姚墅村岙口,厂长是丁赛勇。当年这个有十余间平房、十几个女性管理人员的绣花厂,是周围十几个大队唯一的绣花加工收发点,接的都是宁波绣品厂、绣服厂的绣品,最多的时候附近有几千人在这里拿花做。绣花女年龄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岁之间。
今年70岁的丁美琪是当年绣花厂的负责人之一,也是一名优秀的验花师傅。她告诉记者,她是十几岁的时候跟着师傅学习绣花的。那个时候工厂少,女孩子小学或者初中毕业后没有别的出路,只能靠绣花来挣点钱。绣花工作没有时间限制,勤奋一点挣得比在工厂做工要来得多。几乎家家的女孩子都会绣花,不光是在下邵,很多地方都是一样的。女孩子一毕业便请绣花师傅来教绣花,有的是跟着自己的妈妈、姐姐学,学个把月。厂里的验花师傅看到作品觉得满意后,会说“你可以上绷了”,不满意就得一直学下去。可以“上绷”说明你可以接活挣钱了,很多女孩子听到这句话会高兴好几天。
“绣花的手艺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40多岁的妇女大多以前上过绷绣过花,40岁以下的会绣的人就不多了。”丁美琪说。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或因为有了另外的谋生方法,或因为年纪大了眼睛吃不消等,绣花的人开始减少,到现在还在靠手工刺绣挣钱的则更少了。
现在还在绣花的人不多了,按她们的话说,挣点小钱的同时也解解心焦
当记者找到陈锦芳的时候,真是喜出望外,原来现在真的还有人在绣花啊!用80后、90后的语言,那简直是“古墓派”了。陈锦芳今年62岁,住在小港江桥头村。这个村子曾经也是下邵公社下的一个大队。
陈锦芳现在做的是加工收发,行内叫“发花”,就是把绣品从宁波绣品厂拿来,然后发给下面的人,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来交上去,一般挣10%左右的利润。以前陈锦芳是跟着姐姐一起发,1985年时她就独立出来了。
陈锦芳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绣花还是很盛行的,附近像她这样的加工收发点有好几家,自己家里绣花女也是络绎不绝。如今就剩下她一家了,来拿花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多是外地人,只有十几个人零零散散来她这里拿点活。来不及的时候,她自己也得加班加点绣花。自15岁学习绣花以来,陈锦芳的生活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花绷子。
陈锦芳发的绣品是日本和服,行内叫“大花”(中国绣品叫做“小花”),原先日本绣品不多,从上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日本绣品较中国花绣复杂、麻烦,光是各色线就有几十种。虽说都是一针上一针下,但“花头”很多:盘针、罩花、平绣、套边、打籽、别梗、抽丝等,都是细活。最麻烦的还是抽丝,最费眼神,没耐心没底子的人绝对上不了日本绣的花绷子。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陈锦芳和两个老姐妹在家拉开了花绷子绣花。记者也有幸看到了现在并不多见的手工刺绣。先是上绷前的准备工作,仔细点的得花近一个钟头。将一米多的绸缎仔细地固定在花绷子上,然后用钉子将花绷子固定在花架子上,接着用线把绸缎两边固定好,刚刚不紧不松。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几位阿姨开始上绷绣花了,飞针走线,发出“嘣嘣嘣”的轻声,一招一式都是那么娴熟、优雅,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绸缎上的花样也依稀亮丽了起来。记者不禁感叹:“真美啊!”
绣花的阿姨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绣起来还要快还要好,“手翻”也好。绣花的时候最忌心浮气躁、心静不下来。阿姨还说,现在眼睛不好了,绣花的时间不能太长。现在绣花也不是纯粹为了挣钱,就是没事的时候问锦芳拿点绣品来解解心焦。
冬天是绣花女最难熬的季节,手生冻疮不说,眼睛也坏得厉害
绣花苦,那是很多绣花女的心声。看看那些绣花女的手你就明白了,她们的手大多会长冻疮,因为冬天绣花的缘故,她们的手都冻坏了;她们的眼睛因为年轻时候过度劳累,现在年纪大了老花得很厉害;还有她们的指甲,有的被针刺得变了形;绣花女年纪大了患颈椎病的很多……
那个时候姑娘嫁人也得看你绣花绣得如何,十几岁的姑娘早早地就得开始学习绣花。绣得不好,师傅一把扔掉,当场让你下不了台,姑娘面子薄,眼泪唰唰往下掉;绣花手艺不好,花都轮不到你拿,拿不到花就挣不到钱,回家还要挨父母骂;就算绣品拿到了,还得连日连夜地赶工期;有的年纪轻的姑娘都做得哭了,可没办法,还是得硬着头皮做。
现在,很多曾经的绣女会梦到自己在紧张地赶工期,醒来时已吓出一身冷汗;交花的时候更是胆战心惊——当时绣女的作品都要经过验花师傅评等级,等级高,钱拿得也多。等级分为甲、乙上、乙、丙、丁,甲级最好,很少有人可以达到,丁最差,需要返工重做了。每个人有个红本,每次的成绩都记在上面。很多绣花女回忆,看师傅评级时非常紧张,心一直跳,生怕师傅说“怎么做得这么难看”。绣花挣的钱也没个准,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收入高低差很多。
姚碧云今年42岁,属于绣花女中的最小辈了。她娘家在下邵公社的湖芳村。她刚长到和绣花绷子一样高的年纪的时候,就天天跑到人家绣花女的旁边去看。姚碧云从小就对绣花有兴趣,后来跟着妈妈、姐姐学习,15岁就开始绣花挣钱了。她说:“一次我用了半年的时间绣了一件和服,用了六七十种线。整整半年,我都没怎么出门,就是一天到晚坐在花绷子旁,不停地绣啊绣啊。还要担心做出来的花是否平整,丝线是否亮丽,不然厂里是不收的。”这件和服给她带来了1500元的收入。
冬天是绣花女最难熬的季节,生冻疮的手戴只半截手套,脚下放火熜,花绷子旁放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清苦枯燥。难怪曾经的绣花女感慨:“绣花钱挣得真真最难了。”
“花阿姨”带出许多绣花女,她希望绣花这个手艺不要断了
“花阿姨”董月秀今年73岁,在下邵一带名气很大。她聪慧,刺绣手艺好,19岁便出道做了绣花师傅,二十几岁就被人叫作“花阿姨”了,在下邵片区有很高的威信,很多绣花女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她也见证了从绣花社到绣花厂再到绣品厂一步步的发展,到最后的倒闭,后来自己也开过来料加工家庭作坊。很多绣花女谈起“花阿姨”还是又敬又爱,她当年可是掌握着大家绣品的生死大权啊!
“花阿姨”现住在渡头董村的老年房里,平时接点公司的绣品加工,再养养小狗。她很乐观开朗,是当年绣花厂的管理人员之一,负责从宁波绣服厂接货和验花。
“花阿姨”说,当时宁波航船把绣品运到附近的七眼桥头靠岸。船一到,姑娘们都争相来到河边,探问这次来了多少货,估量着自己能拿到多少。然后宁波的师傅把装有绣品的几个大箱子抬到厂里。拿货的时候,厂里就被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有的时候绣品是凌晨到的,大家就连夜排队去抢。绣品少的时候就只能给那些持有“红卡”(一个考核本,只有绣花水平高的姑娘才有)的姑娘了。
“花阿姨”对姑娘们的绣品把关很严,有时候不好的绣品她会当着姑娘的面扔掉,一点情面也不讲。“绣花很辛苦,很心疼那些姑娘,那是没办法,一定要对她们严格些,也是为她们好,为厂里好。”“花阿姨”说,下邵绣花厂名气大,高塘、舟山一带都有人来求师,厂里也派人去外地学习交流。这么多年,下邵绣花厂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绣花女。
当时,女孩子绣花也是家里很大的一笔收入来源,很多父母希望女孩子早早绣花挣钱,在不少父母眼中绣花比读书重要得多。有一个叫小君的女孩子很聪明,花样子别的姑娘都要抄下来回去慢慢研究,她一看便能记住,线配得也丝毫不差。小君想继续读书,可父母一定要让她挣钱。“花阿姨”知道后就去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她父母才同意让她继续读书。后来小君考上了大学,对“花阿姨”一直念念不忘。大家说,“花阿姨”总能发现她们的优点,谁字写得好,就安排给大家计分;谁花绣得好,就为她们去宁波争取奖金。
“花阿姨”现在还收着姑娘们的一些绣品,有的还是裱好的。她还拿出来向记者介绍,这是中国绣,这个针法叫做扒洞眼,那个叫做菠萝眼,那个是老式抽丝。学这些大约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关键是要用心学,勤劳绣。“花阿姨”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更多的姑娘学会绣花,不要让这个手艺断了。
绣花虽辛苦,但当年的点点滴滴如今已成美好记忆
当年年轻的绣花女如今都已经步入中年了,回忆起当年绣花的点点滴滴,她们还是能找到很多的乐趣。刚开始学习绣花的时候,对各种绣法都感兴趣,都觉得新奇,如乌龟套等针法,整天拿着圆绷子(一种专门给新人学习的花绷)绣个不停。等到可以绣花挣钱了,很多姑娘会把绣花挣的一部分钱偷偷地攒下来当私房钱。家里当然是不允许的,她们就想尽办法藏,各种稀罕的地方都想到了,连相框都没有放过,这里藏几元,那里藏几元。
休息的时候,几个姑娘一起骑自行车去五乡逛街,买零食。一个人绣花比较无聊,几个好姐妹就把花绷子搭在一起,一起聊着天,听收音机学新歌,一边绣花,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有时候要赶工来不及了,晚上点着煤油灯,全家一起帮忙,妈妈、姐姐帮着穿针引线,还帮着送饭、梳头、打水。花做得不好要拆了的时候,心里真是难受啊,抹抹眼泪,重新做,待到绣品合格了又开心不已,顿时觉得天也蓝了不少。最不好意思的就是给自己绣嫁妆了。女孩子出嫁前,会自己动手绣一对鸳鸯枕头带到婆家,绣一针心热一阵,脸要红很久的。
女子们结婚以后大多还是绣花的。绣花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照顾到家里。今年26岁的贺小姐现做导游,她说自己是在妈妈的花绷子下面长大的。还是婴儿的时候,她躺在摇篮里,哭闹了,妈妈就一边绣花,一边用脚轻轻地踏动摇篮,还会哼着歌,让她进入梦乡。稍微大了些,妈妈就在花绷子下铺张席子,让她玩,她玩累了就在席子上睡着了。“我妈妈年轻的时候很爱读书的,因为家里要她绣花她就没读书,她对我的教育非常重视。她一边绣花,一边教我数学,会出题让我心算。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花绷子下面心算妈妈出的数学题了。每次妈妈一出完题,我就快速报出答案,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后来我的数学成绩一直非常好,我觉得都是妈妈的功劳。”贺小姐说。后来贺小姐一家搬到了宁波海曙,妈妈的花绷子也弄丢了。这让贺小姐很遗憾,原本还想请妈妈教她绣花的。
董红方今年46岁,绣花也有30个年头了。她告诉记者,绣花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很多绣花女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苦中有乐的。天气冷的时候,都伸不出手,但家人给你递一个热水袋,你就会觉得很开心。晚上赶工加班时,父母总是在隔壁房间说,早点睡觉早点睡觉。和姐妹们有说有笑的日子多好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四五十岁的绣花女总是感慨,现在年轻人会绣花的越来越少了,年纪大的人也因为身体不好而不绣花了。她们担心,这个手艺不能传承了,却不知道自己还能做点什么。
(2012年3月19日3版)
相关链接>>>
金银绣也称宁绣、仿古绣,始于唐宋。金银绣,顾名思义就是广泛运用金银线作为基材、辅以各种色线的绣品。明清以来,宁绣的技艺逐步提高,销路扩大,曾与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并驾齐驱。绣品选用真丝、绸缎为原料,用金银线绣在彩色平绣图案的周围,或将金银线紧密排列,布满图案的空间,使盘金与色绣融为一体,典雅古朴,色泽悦目。
据记载,金银绣在古代叫“盘金”或“盘银”,是采用纯金、纯银搓丝绣制的作品。“盘金”绣始于汉而盛于唐。唐代鉴真和尚曾居住在宁波阿育王寺,东渡日本时带去了我国的木雕、漆器、彩塑佛像及金银绣千手佛等艺术品。金银绣千手佛至今仍被日本奉为国宝。明代戴缙夫妇墓地还出土过多件金银绣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