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目击天安门-(一)
32351600000004

第4章 引子 岁月沧桑天安门!天运人事尽其中(4)

推究“午门斩首”的原因,大约与明代在午门执行皇帝惩罚大臣的“廷杖”有关。明代嘉靖皇帝继承他的堂兄明武宗的皇位,欲追尊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一致抵制。文武群臣130多人伏在午门外大哭不止,想以此来劝谏皇帝。一时间金水桥畔哭声震天,紫禁城内如遭新丧,哭得这位年方19岁血气方刚的新皇帝大发雷霆,下令对哭谏者一律执行“廷杖”,即打屁股板子。可怜群臣一天没有吃饭,却吃了一顿闷棍,当场丧命17人。这场杖责,是发生在午门的一件令后世难忘的宫廷事件。所谓的人权,即使是在那贵为朝堂重臣的统治集团之中,在那个封建专制的年代,在那个封建思想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也不能得到保证。在这堂堂的国家行政中心的神圣之地,那些为国尽忠几十年的大臣们却连最起码的人的“尊严”也丧失殆尽,岂不令人慨叹而深思……

十年苦读田舍里,一举成名保和殿

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如果能有幸来到保和殿,参加由皇帝钦定考题、亲自主持的殿试,那将是十分荣耀和令人激动的事情。殿试一般在(农历)四月二十一日举行。殿试后,根据成绩将参加考试的贡生分为三个等级,称为“三甲”。一甲称为“进士及第”,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名;二甲称为“进士出身”,而三甲则称为“同进士出身”,各若干名。

因为殿试是国家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因此考试制度非常严格。殿试前一日,专管典礼司仪的鸿胪寺官员将两张黄案分别安放到保和殿内和殿前丹陛上,以备次日考试时放置考题使用。专管筵宴事务的光禄寺官员在保和殿内排放考试案桌,编号定位,并写上各考生的名字,考生到时要对号入座。

此时,命题工作也在秘密而紧张地进行。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本人,所以其他官员最高也只是个“读卷官”。殿试前一日,读卷官们集中在文华殿。大家密议了考题,当即送皇帝审阅,然后一起送到午门东侧的内阁大堂,在负责考试纪律的“监试御史”监视下,连夜刊刻考题。内阁大堂实行戒严。大墙内外,御林军官兵昼夜巡逻,严密警卫。乾隆皇帝文化水平极高,一般是自己出题,并不用读卷官们代劳。有一次乾隆皇帝顺手写了别字,将“稽古右文”写成“积古右文”,后来发现后还作了一番“自我检讨”,表示以身作则,勇于进行自我批评。

到了四月二十一日这一天,天刚黎明,新贡士们就身穿朝服,到保和殿外丹陛上排班站立,王公大臣们也陪同在两侧。一会儿,皇帝从乾清宫起驾,到保和殿升殿。内阁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试题,交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将试题放在殿外黄案上,读卷官、贡士等一齐行跪拜礼。要检查试题是否密封完好之后,贡士们方入殿各就各位,进入考试。

殿试的内容一般都是由皇帝提出治国安邦的策问,贡士们阐发自己的议论。考卷开头填写考生的姓名、籍贯、年龄、学历及曾、祖、父三代名头,交卷时统统密封订死,使评卷人无法知道考卷的作者,以免作弊。清初殿试从天明开始,有时进行到第二天天明,整整一个昼夜。后来规定,日出开始,到日落时统一收卷。

殿试交卷后,读卷官们当即会集在文华殿评卷。这些官员下属办事人员均食宿在文华殿院内,整夜不得外出。在整个评卷过程中,王公大臣和监察部门在殿内监视,精选的护卫军卒则在门外把守。

试卷经反复审阅后,拟定前十名,于四月二十四日,即考完殿试后第四天呈送皇帝御定名次。直到此时才由皇帝打开卷头封头,知道考生是谁,并在当日立即引见这十位考生。

到了五月二十五日,就是公布考试结果的日子。这一天宫中乐队整齐地排列在太和殿外,奏起雄浑悠扬的中和韶乐;新科进士们则鱼贯由午门进入太和殿广场;礼部尚书双手捧着金榜,在乐曲声中大声地从状元、榜眼、探花到各位进士一一唱名,宣他们出班跪在殿前,一同向皇帝行礼,表明从此以后要为朝廷效忠尽力了。然后皇帝回宫,礼部尚书则手捧金榜在前引导,状元郎紧随其后,由专供皇帝行走的御道和午门中门出宫,这在当时就是最高的荣誉了。其他进士则分别名次单双数,由午门左右门出宫。

金榜张挂在天安门前长安左门外。张挂金榜完毕,由府尹给状元披上红带,戴上大红花,并向状元敬酒一杯,扶状元上马,送状元回府第。这些对新科状元来说都是无上的光荣。在这种荣誉的光环下,无数优秀的人才都被陶醉得忘乎所以,从此死心塌地为知遇之恩的最高统治者效命。唐太宗李世民见到新进士鱼贯而出皇宫端门时,就曾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落进我的圈套中了!”

宣布殿试结果的第二天,礼部受皇帝之托设宴款待新科进士们,称为“恩荣宴”或“鹿鸣宴”。清廷规定,60年前的这一天中进士的人也可以参加这个宴会,称为“重赴鹿鸣宴”。但官场沉浮,生死尚难以预料,能“重赴鹿鸣宴”的又能有几人!赴宴完毕,进士们一齐到太和殿向皇帝谢恩,然后到京师孔庙行礼,并在礼庙大成门外刻“进士题名碑”留念。

铺地“金砖”须考究,每块成本银二两

现在到故宫参观游览的人,都要买一双“文保鞋”套在脚上,据说是为了保护宫殿里的“金砖”。很多人于是便惊叹,真是“富贵莫过帝王家”!因为连没有到过皇宫的人也都一定听说过,宫中连地上铺的都是“金砖”。事实真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吗!

其实所谓的“金砖”只是一种用特殊的泥土,经复杂的工艺加工而成的地面用砖。它之所以被叫作“金砖”,是因为这种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起来有金石之声。这种砖质地优良,价格昂贵,并且为宫廷建造所专用。称其为“金砖”,就像人们把太和殿叫作“金殿”,把皇帝坐的椅子叫作“金銮宝座”一样,只是表明其贵重和尊荣,未必一定是用纯黄金铸成的一般意义的“金砖”。

紫禁城中使用的金砖都是采用江苏太湖故底多年沉积的细土,在苏州精工制造,然后由运河转运入京的。金砖的加工程序非常复杂,大致分为选土、练泥、澄浆、制坯、阴干、入窑烧制等六道工艺。选土工序又分为捶、晒、舂、磨等,务必要使原料“粘而不硬、粉而不沙”才行;练泥时,以水和土,驱逐群牛入内践踏,踏成稠泥;澄泥时,又要反复淘、晾、探、踏;造坯是比较关键的一步,要将泥料不多不少地填满模具,上盖平板,两个壮汉立在板上,反复踩踏挤压,使其中空气逸出,泥料结合紧密;最后两道工序就是阴干和入窑烧制。关于在窑中烧制的时间,明代工部郎中张向之在《造砖图项》中说是130天,而清代督造官江苏巡抚则记载从取土到出窑需要两年之久。即使是以130天的烧制期来看,也要先以糠草熏一个月,再用片柴烧一个月,用棵柴再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枝柴煅烧40天,中间一点马虎都不能有。

烧造金砖既然是皇帝专用的“钦工”,质量的要求必然十分苛刻。只有颜色纯青,声音响亮,端正完满的产品,才算合格。由于金砖体量重大,工序复杂,成品率很低,一般五六块中才能挑得一块合格产品,又因为挑剩下来的次品也不允许在民间使用,所以浪费极大。最后铺在宫殿里的金砖,每块的成本都在白银二两以上,这相当于一户贫寒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

第二节 高墙深池承天运,金銮宝座多少事(二)

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民间有一种传说,说紫禁城的宫殿房屋总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种传说有一定的依据,但事实并非如此。古代以阳数为大,宫殿建筑大多都用阳数。大到宫殿座数、开间,如三大殿每殿开间为7、9、11不等;小到殿脊走兽,构件件数都用3到11的阳数。在阳数中又以1为最小,而9为最大,5则居中。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传说,正符合皇帝“九五之尊”的思想,所以是有一定依据的。

但是紫禁城从开始建造到清朝灭亡,建筑一直处于不断的增减变化之中,每年都有修建和拆除,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房屋数字。从明代中期起,宫殿兴造频繁,紫禁城里屡兴土木。到明末,紫禁城里重要的宫殿有786座,房屋远远超过1万之数。

清代舍弃了南内,但房屋之数还是足够1万间。道光之后,由于国家财政紧张,宫殿维修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有一些次要建筑便逐渐自然损毁或人为拆除。1923年溥仪在宫中居住的时候,福建宫花园发生火灾,德日新殿、延春阁、静怡轩、香云亭等建筑全被焚毁。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又拆除了一些附属建筑和西华门的外围房屋。这样保存到现在的建筑经查总计有980座8707间。

令人感兴趣的是传说中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中的半间到底在哪里。其实,故宫里的半间房地方有很多。如太和殿原则上讲是面阔九间,九是最大阳数,但为了突出表现其等级的至高无上,又在九间两头各加一个“夹室”,实际上就是半间。但传说中的半间,是指文渊阁的楼梯间。

清乾隆年间,皇帝下令在全国征集图书,并指派2000多名文臣,用10年时间编修了《四库全书》,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全书收入先秦至清初图书共3500多种,编成3600函共36000册。该书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类书。

为了收藏《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下诏在文华殿后建造了文渊阁。文渊阁为二层楼房,仿浙江宁波天一阁而建,楼上通为一间,楼下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意,意在以水压火。另外,工匠们还对地下层作了巧妙处理,将内部又隔成上、下两层。增加使用面积,在上层两端的下层楼梯之上,设计了一个半间,人们就把它附会成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半间。

这一传说也与乾隆帝一生酷爱传奇有关。乾隆很喜欢为自己的生平、居所造一些传奇色彩。人们附会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传说,也无非是为投其所好罢了。

(摘自《帝王之居阳宅之谜》)

紫禁城内话琉璃

登上北京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俯瞰紫禁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宏伟、壮观的宫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宫殿屋顶上,琉璃瓦在太阳的照射下,光芒耀眼。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这座琉璃世界,不仅给这座皇宫以磅礴的气势,同时也为它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琉璃,中国古代称为流离,以言其流光陆离。它是二氧化硅(SiO2)与其他金属氧化物混合烧制而成的釉质物,随配入金属物质的比例不同,而呈色各异。建筑中常见的琉璃釉色有:黄、绿、蓝、紫、白、翠蓝、翠绿等等。经烧制而成的釉质物,不仅色泽光莹美丽,且坚固耐久,富于装饰性。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琉璃制品出现,但数量很少,只是作为贵重装饰品,如琉璃珠或琉璃璧(又称夜光璧)。到了汉代已经可以烧制出多种琉璃器物。至于琉璃用作屋顶瓦件,据考,最早大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魏书?西域志)载:“大月氏国于世祖时,其国人商贩至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澈,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看来,这座光色映澈的行殿,就是中国首座琉璃瓦建筑了。(上说大月氏商人铸石为琉璃,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似说我国琉璃为西域传入,这是有争议的。近年考古发掘证实,我国在西周时期已有琉璃制品发现。)隋唐时期,华贵建筑上应用琉璃逐渐增多。到了宋代,在建筑专著《营造法式》中,对琉璃的烧制技术及釉料成分等,已有较系统的论述。这说明,在当时琉璃已作为建筑材料广泛应用。北宋皇佑元年(1049),建于河南开封佑国寺的通身为紫色琉璃的高塔(俗称铁塔,高50余米),迄今巍然屹立,其工艺之精美,更令观赏者驻足叹服。

明清时代,琉璃瓦屋顶已成为尊贵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总结、结晶之作,在建筑技术与艺术上,都达到极高水平。琉璃的运用,也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在紫禁城诸多宫殿的琉璃瓦屋顶上,在脊端、檐角都装饰着美丽的、形状各异的大小吻兽。个个显出一副气吞山河的姿势,口衔正脊雄踞于殿脊两端之螭吻,更给整座建筑物增加了一种迷人的艺术魅力。多少年来,一直使中外游人对其典故备感兴趣。

这些吻兽的位置、大小、多寡、排列顺序等,是由建筑物的等级、规模来决定的。

屋脊两端装正吻一对,称龙吻或螭吻,表面饰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张口,吞住正脊,龙尾上卷,背部插着一把宝剑,威风凛凛,它源于鸱尾。据《唐会要》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上,以压火祥。”由此可知,其原始用意在于克火患。后又有龙生九子之说,螭为龙子之一,喜眺望,故用于天子之居的宫殿,以其取代鸱尾,因龙生于水,又有镇火之意。这只是它的装饰寓意,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设无功能的纯装饰性构件。揭开其避火、降灾的迷离幻幕,就可探出其实用功能。

原来,脊端正吻(螭吻)处,有一根立柱,又称雷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司雷之神)柱。正脊、垂脊下面的承重木构件,都交会在这根立柱上,此立柱顶端则成为整个屋顶木构件的最凸出处,从现代科学观点来看,此处是雷击几率最大的部位。命名雷公柱,意在防雷。再则雷公柱又是受水浸蚀的薄弱点,为防雨水浸蚀,据推测最早是在其上苫草泥,制陶工艺发达后,此处覆盖一件陶片,后逐渐在此部位覆置一“瓦件”,其状略似一只倒置的瓦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审美要求高了,最终出现了鸱尾,由鸱尾发展为鸱吻和宫殿建筑上的龙吻(螭吻)。

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格最大的一对龙吻是紫禁城内太和殿的正吻,高一丈零五寸,重七千三百斤,由十三块琉璃构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