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32345200000030

第30章 轻工业

提要

“十五”期间,我国轻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轻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但由于尚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因而积累了许多问题。“十一五”期间,轻工业的发展要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轻工业集约增长的实现途径主要是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以及信息化。自主创新的技术重点,一是薄弱而关系全局的轻工装备行业;二是对轻工业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性制造技术。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一是市场前景广阔、需求增长快的造纸、食品行业;二是家电、陶瓷、塑料制品等轻工优势行业。具体措施为:一是力争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上有大的突破,国家有关部门和轻工联合会要确定需要攻破的关键技术项目,国家财政科技投入要重点扶持,通过依托大型骨干或优势企业以及联合攻关的形式,把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集中投入到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上,而不是重复性的设备引进;二是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四是加强行业规制并制定配套性的结构调整政策,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通过实施这些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用3~5年的时间,可望在轻工装备的自主创新和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促使家电、造纸、食品等行业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形成年销售收入在几百亿元、上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和5个左右的国际知名品牌。

轻工业是我国消费品工业的主体,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承担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吸纳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它主要包括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家用电器、塑料制品、日用化工、皮革及制品、照明电器、日用硅酸盐、金属制品、工艺美术、室内装饰、日用机械及文教体育用品等,涉及我国国民经济行业中20个大类,70多个中类,190多个小类,通常称22个大类44个行业,其涉及面广并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十五”期间轻工业发展的主要态势

“十五”期间,我国轻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轻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1.轻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十五”期间,轻工业产值、利税及出口额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产品品种从“九五”期间的24万种发展到“十五”期间的30多万种,并已转向多样性和系列化。

2.轻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十五”期间,轻工各行业科技投入得到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轻工企业科技投入占年销售额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不足1%提高到“十五”期间的1%以上;轻工企业科技人员占员工比例,由“九五”期间的2%~3%提高到“十五”期间的5%;科技进步对轻工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由“九五”期间的35%左右提高到“十五”期间的40%。“十五”期间,大中型轻工企业基本上均建立了研发机构(“九五”期间约只有50%的大中型企业建有较健全的技术开发机构),尤其是各行业的领先企业均建有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轻工全行业有近40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些领先企业科技人员所占比例已达到10%~25%;每年科技投入占年销售额的比重已达到2%~4%;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在40%~60%。“十五”期间,轻工主要行业(包括制浆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陶瓷、日用化工、电池等行业)均引进了一定数量的国外技术、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通过消化吸收,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家用电器行业(包括海尔、美的、格力、新飞、春兰等电器公司)的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轻工各行业科技投入的增加、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在“九五”时期的基础上,轻工业自主开发了发酵法甘油生产等十余项独创性技术(目前已进入了产业化推广阶段),并呈现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产业(如食品行业,包括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无菌包装技术、保鲜技术、微胶囊技术、挤压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高压技术等已得到广泛应用)以及集成化创新开发的趋势(如塑料行业,塑料与无机材料技术相结合的改性技术的应用,已开发出替代木材、钢材、玻璃、水泥、有色金属等材料的性能好、功能多的产品)。此外,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新光源和新能源技术也已经开始在轻工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皮革行业中各种减少铬产生和排放的鞣制方法,轻工机电行业中无须电镀、油漆的技术,其他行业如采用水溶性涂料取代溶剂型涂料、洗涤剂无磷化、电池无汞化、塑料的降解技术等一些新技术也均在“十五”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优势企业实力增强,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消费者认可的品牌

“十五”期间,轻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至2005年底,家电行业(包括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器)前6家企业的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75%,啤酒行业前10家企业的产量也已接近全国总产量的60%。“十五”期间轻工行业加大了实施名牌战略的力度,推动了企业一系列的创名牌产品活动,形成了一批消费者认可的品牌。2005年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确认为中国世界名牌的轻工产品有青岛海尔电冰箱、洗衣机2个,确认为中国名牌的轻工产品233个,占中国名牌总数的46.5%。目前在有效期的中国名牌产品有925个,其中轻工产品387个,占总数的41.8%。轻工行业的名牌战略和名牌效应,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水平、管理素质以及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提升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皮革行业为例(皮革行业实施名牌战略的重点措施之一是做好真皮标志工作),在国内市场,“真皮标志”的产品质量口碑好、销售额明显增长、品牌集中度强。以缝制机械行业为例,由于光机电一体化、科技含量较高的智能缝纫机和特种缝纫机产量、销量比重逐年增加,尽管2005年1~4月出口总量有所下降,而创汇额却增长34%。

4.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经济体制活力充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我国轻工业的产业发展中逐渐呈现出一种以产业群体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经济体制活力充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兴起,形成了各自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体系,不仅加快了产业发展,适应了城乡不同层次消费市场的需求,有的还形成了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带动了当地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经济发达的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年产值达6000亿元,仅温州就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锁都、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塑编之都等多个产业集群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国内外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技术、资金、规模和品牌上的优势,单打独斗难以取胜,采取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产业集聚方式,以整个群体的竞争力参与市场竞争,就可以形成集聚竞争优势(包括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以及规模优势等)。打火机在温州的集群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靠此占领了欧盟80%的市场份额,占据了温州重要的经济份额。也正是靠产业集群产生的强大效应,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空调、冰箱等产品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比其他地区低30%。

二、“十五”期间轻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

“十五”期间轻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增长,但由于尚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因而积累了许多问题。

1.生产投入要素上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组织的分散性结构,形成了积重难返的粗放式增长

(1)生产投入要素上的比较优势,逐渐形成了以低劳动力、土地成本为主的粗放式增长。在劳动、土地(资源环境)、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投入要素中,由于劳动力和土地供给的低成本是我国轻工业的比较优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04年我国劳动力成本约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1/30),且各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而长期以来,我国轻工业发展不仅“扬长避短”地形成了以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为主的粗放型增长(而不是以技术投入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的内涵增长);而且因“路径依赖”的惯性作用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性质对就业的积极意义,严重阻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技术的投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2)区域布局和企业组织的分散性结构,形成了技术研发上的低投入、相互模仿、抄袭为主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粗放式增长倾向。轻工业的区域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极不协调,也极为分散。一是东中西经济梯度明显:在轻工业总产值中,东部所占约为3/4,西部所占不足10%;人均劳动生产率东部比西部高1倍以上;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未能很好发挥,东西部轻工业发展的差距仍在拉大。二是不少规模效益显著的行业生产集中度低,全能型企业大量存在,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协作,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均较差。以造纸行业为例,2004年底,全国3500多家企业,平均生产规模仅1.4万吨,与世界平均规模14万吨相比,差距甚远(我国浆厂单厂平均规模略大一些,但也仅为6万吨,国外浆厂平均规模已超过20万吨)。

由于区域和企业分工协作差、结构分散,企业规模小,导致企业创新开发的动力和能力均不足(资金投入低、技术基础差、风险承担能力弱),以相互模仿、抄袭为主(尤其在技术装备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为10~15年,目前轻工行业中所采用的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大多数是引进,少数是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其他则是“六五”到“九五”期间国家科技联合攻关研究开发的技术,企业自主开发的技术比较少、资金投入不足,要花高昂的代价从国外引进设备,进行设备改造困难较大,产业升级普遍乏力、滞后),致使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技术和产品档次难以提高。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定量标准(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小于30%为粗放型,30%~50%称为准集约型,50%以上为集约型,达到70%以上为高度集约型),对我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集约(粗放)程度和阶段特征之考察,可做出这样的判断:从动态上考察,轻工业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从静态上分析,轻工业增长方式虽然已处于准集约型增长时期,但仍属于粗放型范畴。尤其是从增长的效益、质量和工业投资效果系数看,不仅近两年(产值利税率下降)粗放型增长有所抬头,而且部分行业还存在比较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2.长期难以逆转的粗放型增长,引发和积累了许多问题

粗放型增长不仅质量、效率不高,代价很高(一方面是劳力、土地等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另一方面是低效率、低质量的产出和很高数量的污染物排放);而且产业越是高速发展,引发和积累的问题就越突出。

(1)产品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满足低需求水平的中低档产品积压严重,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适应高需求水平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长期依靠进口。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600种商品(大多数为主要的轻工产品)国内市场供需状况的调查,“十五”期间,供过于求的商品逐年减少,供求平衡的商品逐年增加,供不应求的商品由0.7%减少至0.但绝大多数轻工行业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生产能力过剩(价格指数从1998年以来一直呈下跌趋势),尤其是一些投入少、见效快的低档产品行业和重复建设较严重的热点行业,生产能力大量过剩。

在中低档产品积压严重,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的同时,由于产品结构调整、转型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传统消费品行业改造乏力,有的甚至出现萎缩;适应和启动消费增长的新兴行业发展缓慢),适应高需求水平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长期依靠进口。如高性能的纸及纸制品,高性能的皮革及皮革制品,美观实用的高性能家用电器(如多温区、多功能、新款节能冰箱;高效、节能、无氟空调器;搅拌式洗衣机等),优质化学品(电池、洗涤、化妆品)等高档轻工消费品以及生产高档消费品的原材料,尤其是性能先进的轻工装备,长期以来大量进口。

此外,尽管我国早已成为轻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但由于出口产品档次不高,换汇率低(如每双皮鞋平均换汇仅5.5美元,陶瓷平均单件换汇0.3美元),因而在世界轻工类产品的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很低(仅为5%)。

(2)资源和环境问题严重。粗放式增长的结果是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消耗大。“十五”期间轻工系统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均大大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如洗衣粉,国内平均能耗折标煤267公斤,国际水平仅为118公斤;国内制糖企业每吨甜菜用水为10吨,国外企业大多在1~2吨;国内造纸企业每吨纸和纸板的综合能耗为1.55吨标煤,而世界造纸业先进的国家每吨纸和纸板的综合能耗约为0.8吨标煤,仅是国内每吨纸综合能耗的1/2)。煤、电、油、运、水资源不足(尤其是水资源)而工业用能、用水大量增加导致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是政府根据污染物排放浓度征收排污费,虽然体现了“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并有效抑制了污染物超浓度排放,但由于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中存在某些缺陷(排污费征收费用低,企业甚至可采取一定对策少缴或避缴排污费),因而造成“公用地悲剧”——地区性严重污染。“十五”期间,轻工业排放的废水每年高达50亿吨(主要集中在造纸、食品发酵、制革等行业),占全国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的25%(其中造纸及纸制品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就为31.8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6.1%;COD排放量148.8万吨,占全国工业COD总排放量的33.0%;造纸工业废水排放达标企业仅占53.8%。),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3)“挤出效应”性的出口依赖和以量取胜的出口策略、反倾销压力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日益增大。我国轻工业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规模远远超出国内需求(例如,我国皮鞋的产量高出国内消费量3~5倍,目前产品积压已达3亿双),因此,过剩的生产能力就对产品出口形成了“挤出效应”,外贸依存度很高。尤其是轻工中小企业,“挤出效应”性的出口依赖很强:在国内市场没有竞争优势,甚至很难生存以及产业退出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依据劳力和土地成本比较优势、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基础上的低价格、以量取胜的产品出口策略,能够得以生存。

但是,“挤出效应”性的出口依赖和以量取胜的出口策略,所面对的反倾销压力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日益增大。一方面,近年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失业压力增加、优势产业空心化等影响,使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利用高的环保标准作为抵制进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以达到贸易保护目的之趋势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上大量过剩的产能、产品的“挤出效应”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作用,企业为了生存,竞相增加产品出口,并采取低价倾销策略。在出口价格上,香港某刊物对我国160种出口产品的调查中发现,有120种商品价格比应有的价格低20%。由此可见,以低于正常价格向外国销售我国产品的现象的确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出口商的低价销售给进口国的国内同类产品工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这种情况,就使得我国出口产品所遭受的贸易摩擦数量连续位居全球之首,而其中又以轻工行业为最。随着我国轻工产品出口的持续增长,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将会有增无减,因而,靠着价格低、以量取胜的出口增长方式必然会受到遏制。

(4)企业抗风险的能力降低。①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出口退税率的结构性调整,虽然对企业加快资金流转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出口退税率的降低,无疑将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定价(企业负担加重,价格竞争力降低)。尤其是对轻工中小企业而言,盈利空间将进一步缩小,相当数量低档次、科技含量不高的产品将处在微利或亏损边缘。②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显而易见地会对轻工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的冲击。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轻工产品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价格,人民币汇率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几乎不可能通过国内采购成本和出口价格调整予以转嫁,从而削弱了我国轻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全行业的出口和利润水平明显会受到冲击。

三、“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发展的战略转变

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仅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成本优劣,而且关系到能否从根本上改善结构、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轻工业的发展前景

从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考察,“十一五”期间将是持续不断的消费升级。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生活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将发生较大变化,对名牌消费将更加注重,对环保、节能、精神文化等产品的普遍追求将成为未来消费的时尚。随着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不仅住房、汽车、通信、文化与教育等需求会有很大发展空间,日用消费品方面也相应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与国内市场类似,国外市场也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日用消费品制造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正逐步向外转移,而我国又具有比较优势,如若能在结构改进、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则发展空间更大)。因此,生产日用消费品的轻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科学发展观与轻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际上,低技术水平上的产业快速增长,由于技术“瓶颈”效应,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投入产出上“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甚至是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结构性矛盾的长期积累。因此,低技术水平上的外延式数量型增长是投入产出上的“三高一低”以及结构性矛盾的根源所在,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才能走出投入产出上恶性循环的怪圈。

增长方式转变,并不是新问题、新课题,但其重要性却与日俱增。原因在于:一是粗放式增长的高投入超出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二是低成本优势和价格战,极易引发贸易摩擦(贸易风险很大),产业增长空间有限(比如,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要1500元,而在印度等一些国家只要900元。再加上原材料和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我们已没有成本优势);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能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是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越积累,矛盾越突出,而矛盾的根源在于供给结构,且不再是量的不足,而是质的多样化,亦即供给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实现我国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根本上改善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转变增长方式,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看,归根到底是发展观的问题。实质上,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纳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轨道。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以人为本”,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善结构,既是轻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内涵,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具体体现。

3.“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增长方式集约化之程度

根据“十五”期间轻工业的现有基础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以及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程度,可初步确定,“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增长方式集约化之程度:由“十五”期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50%~60%;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十五”期间的35%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50%~60%;重点产品质量:由“十五”期间的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提高到2010年基本与国际水平同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五”期间的30%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35%左右;主要轻工企业的装备水平:由“十五”期间的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提高到2010年的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轻工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十五”期间的5%提高到6%~10%(初步形成层次清楚和基本完整的科技开发体系)。

4.“十一五”期间轻工业集约化增长的实现途径

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集约化增长的实现途径主要是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以及信息化。

(1)提高轻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进步是集约化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轻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政策和创新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的综合配套政策,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自主创新,重点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及集成创新。三是支持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结合。轻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十五”期间有的行业尚不足20%),其主要原因是:产学研相互脱节,尚未形成稳定、长期的协作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且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如科研项目由企业提出,科研经费也全由企业提供,科研项目通过招标方式交给研究所、高校去开发,开发好的成果再返回企业规模生产)。四是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其自主创新和联合创新。

(2)加快轻工业的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结构,是集约化增长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根据轻工业供给结构由量到质的变化要求,积极推进所有制、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快轻工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快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饮料、化妆品和包装装潢等五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三是针对轻工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分散、企业规模效益偏低的突出矛盾,加快资产重组步伐,积极实施大企业战略,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优质企业集中,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继续把实施名牌战略当做促进轻工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并以此带动和提升全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合理调整区域布局。利用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采取加大投入、建立基地、调整结构、优化品种等措施,力争在粮食、乳品、果蔬及西部特色资源的深加工等方面实现突破,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食品等轻工行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3)加快轻工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集约化增长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环节。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工艺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信息化);二是企业外部信息、物流的网络化实时交互和交易(电子商务)。轻工业是以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为主体的制造业群体。就轻工产业的整体情况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大力推进轻工业的信息化,就是要推动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品、工艺过程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实现与同行业、上下游企业间信息上的实时交互、共享,并向物流、交易平台升级。轻工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必将成为越来越多轻工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活力以及跨跃式发展的驱动力。

5.“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增长方式集约化的重点

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最重要的是要确定阶段性重点,逐步升级达成。

(1)自主创新的技术重点。一是薄弱而关系全局的轻工装备行业。具体包括:造纸、日用化工、照明电器、皮革、塑料、制糖、酿造等重大装备的自主研制以及对引进装备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研制。二是对轻工业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性制造技术。具体包括:①信息技术。要加快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保护环境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包括轻工装备、智能、网络家电、缝纫机械产品)的研发。②生物技术。要加快新型酶制剂的研究和应用以及生物技术在新型发酵产品或其他轻工行业中的应用研发。③新材料技术。要加快新型高性能功能性的纸、塑料和皮革材料、高性能多功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品种及其原材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对环境无害的新型塑料材料以及新型硅酸盐产品的研发。④节能、节水、环保技术。加快新型节能光源及其照明电器生产技术的研发,有利于循环经济的造纸、皮革和食品等行业的清洁生产以及节能、节水、综合利用等节约资源的环保技术的研发。⑤新能源技术。加速新型电池(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关键技术、材料和生产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2)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加快对产业增长具有强劲带动作用的重点行业之结构调整,并力求尽快取得突破。具体包括:一是市场前景广阔、需求增长快的造纸、食品行业;二是家电、陶瓷、塑料制品等轻工优势行业。造纸工业要以原料结构调整为核心,关闭落后的草浆生产线,加快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合理布局林纸项目,重点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培育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整黄淮海地区。食品工业要加快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增值,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提高食品工业整体水平。进一步规范家电、陶瓷、塑料制品等轻工优势行业的市场秩序、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生产集中度。

(3)轻工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一是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改造;二是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大型企业,大力推进电子商务。

6.“十一五”期间轻工业自主创新的措施

(1)力争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上有大的突破。多年来,由于轻工业在装备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主要行业(如造纸、皮革、家电、食品、塑料等行业)的关键或核心设备、技术均需要引进,而轻工业又属于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因此,轻工业在引进设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上以及基于上、中游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上,可以大有作为。但是,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原因在于: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创新开发的动力和能力均不强(尽管轻工业的很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均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但建立后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且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集成(花1元钱引进,花7分钱消化创新)。对此,一是要制定并实施“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科技专项计划”,首先由国家有关部门和轻工联合会确定需要攻破的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面向企业为主的招标形式,选择、落实承接企业,由企业统筹攻关资金(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一部分,承标企业自筹投入一部分)、整合全行业资源、组织各方力量(亦即承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共同攻关(充分利用集中力量攻关的传统优势,首先取得创新研发上的突破,然后再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定型化商品推向市场)。二是要发挥大型骨干或优势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因为大型骨干或优势企业不仅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较强,而且还可在产、学、研合作之外广泛地与其他企业特别是相关配套的中小型企业合作,基于最终性的定型化商品,进行系统性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这样,用3~5年的时间,可望在装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较好的家电和食品装备方面)。

(2)加快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轻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弱,对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工作具有更强烈的需求。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应形成以大型轻工集团为依托的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并建立与区内大学和研究机构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对区域内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工艺创新,提供共享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包括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合理、有偿转移,培育企业创新精神、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与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和依托社会资源联合创新的能力、建立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促进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等。

(3)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努力培养一批有干劲、善合作、具有强烈创新意

识和竞争意识的优秀团队,重视培养既懂现代科技又有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把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加强行业规制,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轻工联合会在市场调节为主的新形势下加强行业规制,并制定综合配套的结构调整政策(具体包括提高市场集中度和优化结构的引导、激励政策以及严格执法的长效措施),通过财政贴息或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减免税收以及实行差别利率等方式,支持重点行业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促使家电、造纸、食品等行业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在几百亿元、上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并力创5个左右国际知名品牌;而宜于分散化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则引导和推动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对严重供过于求的行业,严格进行总量调控,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银行的资金投向;加大执法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支持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此外,还要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坚决遏制部分行业以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项目的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

专栏24—1

意大利发难,中国鞋遭有毒调查

2005年12月中旬,意大利鞋业制造商协会指责中国制鞋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镍及其他有碍健康的有毒化学物质,意大利卫生部已开始针对来自中国的鞋类产品展开调查。意大利卫生部长斯托拉切表示,这一调查将持续进行6个月,每个月都会公布最新的调查结果。

这对于国内千余家制鞋企业不啻于又是当头一棒,几个月前,欧盟还对我国鞋类产品开始进行反倾销调查,成为近10年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

在这些调查案背后,隐藏的是欧盟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强烈抵制情绪,而意大利则是抵制中国鞋类制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最坚定支持者之一。

近4年来,该国鞋产量逐渐萎缩,出口持续下降。2004年,据意大利鞋业联合会统计,该国鞋进口量首次超过了出口量。流入意大利的鞋主要产自亚洲,尤以中国为最。仅2003年,意大利就进口了1.3亿双中国鞋。

过去两年里,中国鞋在意大利市场的占有率又猛增700%。对于这个一向以制鞋业为骄傲的国家来说,这无异于致命打击。意大利鞋匠将一切的不景气归罪于中国鞋,认为中国鞋导致了意大利本土制鞋业的崩溃,令近8000名鞋业工人丢掉饭碗。

这也导致了意大利鞋业联合会一次次向欧盟提出种种限制中国鞋进口的理由,在这些理由中,最常用的就是中国鞋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和所含某些有毒的化学原料。斯托拉切声称,对中国鞋的抽样检测已经开始,卫生部门还将把这类检测扩大到从中国进口的服装、玩具等商品上。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0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