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32345200000024

第24章 石化工业

提要

“十五”期间,石化工业虽然受到资源的严重约束和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仍然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技术进步最为明显的行业。2001~2005年的5年里,我国石化工业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指标,2005年与2000年相比,石化工业的资产增长48.9%,年均增长8.3%;销售收入增长151.6%,年均增长20.3%;利润增长187.2%,年均增长23.5%。与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相比,石化工业的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是最高的行业之一。这一成就的取得当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结果,同时也应该承认,这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形成了产业开放的历史新格局所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未来石化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原油价格居高不下进一步增大了石油化工的投资风险;环境保护的标准将更高更严也对石化工业提出了新挑战。此外,国际石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在明显加快,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石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根本上转变产业的增长方式,通过高科技、园区化、规模化走集约型的炼化一体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原材料消耗,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005年的中国石化工业是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生产安全和环境约束条件更加严峻的情况下取得历史性发展的。由于“十五”期间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持续投入的加强,经济效益开始呈现,其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在2004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增长,产品质量和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同时也带动了进口贸易的进一步增长。整个行业在销售增长13.5%的情况下,利润增长25.1%。从产业发展态势看,石化工业即使面临能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成本增加,但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奠定的产业基础,“十一五”规划期间的石化工业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石化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1.业绩显著,主要经济指标超越其他行业

“十五”期间,石油化工业虽然受到资源的严重约束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仍然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技术进步最为明显的行业。2001~2005年的5年里,我国石化工业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指标,2005年与2000年相比,石化工业的资产增长48.9%,年均增长8.3%;销售收入增长151.6%,年均增长20.3%;利润增长187.2%,年均增长23.5%。与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相比,石化工业的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是最高的行业之一。

2005年是中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部分行业的过热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作为支柱产业的石化工业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3762.4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34.8%。工业增加值达到8733.5亿元,同比增长26.9%;产品销售收入达33063.4亿元,同比增长34.8%;利润总额达到3707.9亿元,同比增长32.3%。与全国工业各行业相比,石化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都是比较高的。石化工业在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取得了历史性好成绩。

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学工业体系,原油加工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的产能均居世界前列。到200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3.14亿吨/年,居世界第2位;乙烯生产能力606万吨/年,居世界第3位;合成树脂生产能力1950万吨/年,居世界第2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万吨/年,居世界第3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310万吨/年,居世界第1位。

2.主要石化产品生产持续快速增长

2005年,中国原油生产量达到1.8亿吨,比2004年增长了3.9%,增长幅度不高。相比之下,天然气产量接近5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9%。在成品油中,除了柴油增长达9.5%,其他油品的增长也都有限。石化产业的产品真正增长幅度比较大的,主要是:乙烯(20.4%)、纯苯(20.1%)、合成树脂及共聚物(18.3%,其中聚氯乙烯树脂增长达27.6%);轮胎外胎生产达到31819.9万条,增长达28.3%;精甲醇增长21.6%。

3.工艺技术进步加快

2005年,我国石化工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成果,有机化工、催化剂、纳米技术、合成材料等行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工艺水平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石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在成功开发GS系列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发出新一代GS-10Plus催化剂。这种新型催化剂在组成及配方上具有创新性,其转化率和苯乙烯单收率比原来的GS-08提高1%~1.5%,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失活速率慢和稳定性好的特点。燕山石化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制开发出新一代环保型烷基化催化剂——合成异丙苯混合多分子筛催化剂,并在扩能改造后的苯酚丙酮装置上投入使用,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原来的催化剂,在利用原有烃化反应器和不增加催化剂装填量的情况下,烃化单元的年产能提高57%,由8.5万吨/年增加至13.3万吨/年,而且环保和节能效果十分可观。

在丁苯透明抗冲树脂的研发方面,我国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兰州石化研究院完成的年产5000吨丁苯透明抗冲树脂工业化实验项目,有效解决了反应器、浓缩器等工程放大效应问题,实现了双螺杆脱挥挤出机组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抚顺石化采用该技术建设的5000吨/年装置已经于2005年7月1日投产,该装置的产能、产品质量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合同要求,并创造性地解决了干法脱挥后处理的技术难题。

华东理工大学承担的PET塑料回收及应用项目,不仅实现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再生利用和塑料二次加工技术的两大创新,而且对消除“白色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工研究所以铁系催化剂合成乙烯基含量大于80%的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使我国高性能低成本轮胎橡胶的合成和研发能力走在世界前列。国外生产的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均采用锂系阴离子催化体系,成本高,需使用乙烯基调节剂,乙烯基含量最高不超过70%,而且耐磨性和机械强度差。长春应用化工所在锦州建立了40升连续聚合中试生产线,所出的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其性能指标达到了低成本、高性能的溶聚丁苯橡胶水平,溶剂体系和聚合工艺水平与目前镍系顺丁橡胶体系接近,可方便地在现有镍系顺丁橡胶装置上推广使用。

科技进步推动我国新型工程塑料业健康发展。新型工程塑料是长链二元酸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以石油副产物正构烷烃微生物发酵生产的一系列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制作出来的新型工程塑料,是一个庞大的高性能双号码长碳链尼龙家族。多年来,我国大量使用的尼龙-11和尼龙-12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每吨在12万~14万元的水平上,每年的需求量超过万吨。1999年,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计委组织编制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第99项,专门提出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新型高性能长碳链尼龙工程塑料是生物合成法生产长链二元酸实现工业化生产之后出现的一组新型工程塑料,能够被注塑成型替代铜和钢,制造成各种精密零部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轮船、纺织、电子电器和信息等领域;还能生产高档热熔胶,用于高档服装工业;还可用于轮胎子午线、石油管道、水下建筑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郑州大学材料工程系最早从事双号码长碳链尼龙研发工作,他们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十二碳二元酸为原料合成尼龙-1212,2001年获杜邦创新奖。2002年山东东辰工程塑料公司建成了一座年产3000吨的聚合装置,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十二碳和十三碳二元酸为原料,开发和生产尼龙-1212、尼龙-1213和尼龙-1313,其相对密度是尼龙中最小的,和尼龙-12接近,吸水性低,柔软性好,低温冲击性能好,可直接替代进口尼龙-12和尼龙-13.目前,这类工程塑料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

二、石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政府举措

虽然2005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但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仍然存在,国际油价过高,下游行业承载太多成本压力,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炼油企业已连续亏损、行业仍然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1.上下游产业链条不均衡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猛涨,导致石化产业上游原料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生产聚酯的原料受到国际市场的供给和价格的制约,从而致使聚酯的投资增长过快。从2001~2004年新增聚酯产能近1100万吨,增幅接近翻两番,聚酯产能增速过猛。至2004年底,中国聚酯产能增至1650万吨,仅2004年投产的就有24条大聚酯线近400万吨产能。聚酯原料PTA/MEG国内供应严重短缺,只能依赖进口。2005年聚酯平均产能1930万吨,若按74%平均负荷运行,需要消耗PTA 1230万吨左右,约需进口近700万吨,需要消耗MEG 480万吨左右,约需进口近360万吨。

在聚酯产能增长过快的同时,下游化纤开机率2004年全年平均只有62%,较2003年下降了12.8个百分点。下游企业对聚酯纤维加工能力仅约1200万吨,实际消耗国产聚酯约1000万吨(去除再生聚酯纤维量约120余万吨,净进口聚酯纤维约55万吨),加上非纤聚酯国内所消耗的聚酯量共约1150万吨,因此至少有500余万吨的产能成为多余。由于下游织造消化能力有限,2004年的平均聚酯综合负荷下降了6个百分点,仅在78%左右(2003年的聚合装置的年均产能利用率是84%),其中小聚酯因生产常规切片浪费大、成本高、质量差已大部分转产差别化切片,开工率一直在25%左右。

2.区域布局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已建成燕山、扬子、齐鲁、大庆、茂名、兰州、仪征等一大批石油化工基地,产业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产品结构得到改善,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有所增加,合成树脂专用料和差别化纤维比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但是也应该看到,石化产业的区域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在原料产地却分布很少。尤其是化纤工业过分集中在江苏、浙江两省。主要化纤产品的产能和产量集中在浙江和江苏,其他地区只有零星的分布,特别是原料产地如黑龙江、新疆等地应有的优势不能发挥作用,对于中西部发展化纤工业是不利的。

3.产业组织有待进一步调整

建设大型装置,发展规模经济是石化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根据相关部门测算,年产1200万吨的炼油厂与年产600万吨的炼油厂相比,相对投资节约25%,生产费用节约12%~15%。我国炼油设备由于规模较小,吨油平均加工费用比国外高35%~40%。2005年世界平均炼油厂规模达到625万吨,美国、西欧、日本、中东、韩国、新加坡的炼油厂平均规模都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原油总加工能力已超过俄罗斯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炼油国。中国炼油装置平均规模2004年只有415万吨,2005年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上规模偏小、竞争力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下游产品也是一样,在规模结构方面,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以主要化纤产品涤纶为例,我国共有涤纶生产企业320多家,其中年产5万吨以下的企业有240多家,产能只占全国的30%;年产5万吨以上的化纤企业约80家,2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18家,产能占全国的40%,企业的平均产能也只有40万吨/年,而规模经济要求的最低产能在50万吨/年以上。

4.环境保护问题越发严峻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直接导致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根据专家估算的数据,约有100吨左右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导致哈尔滨、佳木斯等下游沿江城市发生连续一个多星期饮水恐慌。国务院对爆炸事故引起的松花江污染事件极为重视。温家宝总理指示环保等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监测,提供准确信息。由于松花江下游流入俄罗斯,此次污染还引起了国际间的广泛关注。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还会见了俄罗斯驻中国的大使,将这次污染事故的全部情况详细地向俄方做了通报。此后不久,解振华还因此次事件引咎辞职。

石化工业发展中的治污问题非常严峻。石化行业是以乙烯为龙头向下游延伸的,各地为了发展本地石化工业纷纷将招商引资的目标锁定在乙烯项目。可是乙烯项目不但需要石脑油为原料,更是耗水大户,那些中西部内陆省份水源匮乏,但为了提高本地的GDP,纷纷大力发展乙烯工业,或PTA等下游产业。我国现有的乙烯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年,加上目前正进行扩能改造的产能可达1112万吨/年。有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乙烯年需求量达到1500万吨,国内产能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0%左右。而有关分析认为,一个地区上马乙烯项目将对整个地区的下游产业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有关专业机构曾做过测算,乙烯项目对下游产业的拉动效应是1:50.正是因为国内旺盛的需求和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刺激了各地政府上马石化项目的冲动。但是,由此而来的环保形势就更加严峻了。

5.国家的调整措施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2005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同时下发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目录内容涉及石油化工等20多个行业,鼓励类539条,限制类190条,淘汰类399条。其中石油化工是此次调整的重点行业。

石化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中鼓励类。除了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储运和综合回收利用等众多项目,鼓励类石化产业项目如:新型高效、无污染催化剂开发及生产;大型芳烃生产装置建设;大型乙烯建设(东部及沿海80万吨/年以上,西部60万吨/年及以上)及现有乙烯改扩建;大型己内酰胺、乙二醇、丙烯腈的生产技术开发和成套设备制造;大型合成橡胶、合成乳胶和热塑性弹性体先进工艺开发、新产品制造;新型环保型油剂、助剂等纺织专用化学品生产;20万吨/年及以上氧氯化法制聚氯乙烯;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及配套专用材料、生产设备等共有27类。

涉及限制类的石化项目多数是生产规模一般、技术水平不够先进的生产项目。比较明确的如:10万吨/年及以下DMT法聚酯装置;7万吨/年以下聚丙烯装置(连续法及间歇法);60万吨/年以下乙烯装置;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装置;10万吨/年以下聚苯乙烯装置;斜胶轮胎项目;力车胎项目(手推车胎),等等。

涉及淘汰类的石化项目主要是规模偏小、能耗高、污染重、生产安全没有保障的项目。典型的如:安全环保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成品油生产装置;100万吨/年及以下的小炼油生产装置;50万条/年及以下的斜胶轮胎,或以天然棉帘子布为骨架的生产线;氯氟烃生产装置;主产四氯化碳(CTC)生产工艺(根据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总体计划要求进行淘汰)等。这些都是技术和工艺落后的项目。

伴随着石化产业的结构调整,环保大计也步步展开。对目前我国在建、待建石化项目,国家采取了严格的环保审批措施。从情况看,内陆一些大型石化、化工项目将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有些项目可能因成本过高无法过关。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在“九五”计划期间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由于市场环境和体制改革都没有完全到位,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自从中央进一步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工业企业在市场、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强烈约束下,增长方式才逐步开始转变。石油化学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最近几年开始有了明显的起色。具体表现在:工业技术进步在产业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成为石化工业增长的着力点,高起点、高科技、园区化成为石化工业投资热点,规模优化成为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目标,环境保护和责任关怀更加受到重视。

1.技术进步在增长方式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高油价经济时代”,因此资源就成为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中国石化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供应短缺和资源使用浪费并存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开发利用非石油资源受到普遍重视。近年来,世界各大石油公司都致力于非石油资源利用技术的开发,特别是天然气的化工利用受到普遍关注。在天然气转化烯烃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我国始终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研发轨迹,如何通过创新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是石化工业必须解决的发展瓶颈。

技术大型化装置,发展规模经济是炼化企业实行低成本战略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偏小、综合能耗较高是石化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据权威部门测算,年产1200万吨的炼油厂与年产600万吨的炼油厂相比,相对投资节约25%,生产费用节约12%~15%。国外炼油厂最大规模已达到年产4700万吨,单系列原油加工能力1250万吨;我国最大规模的炼油厂已达2000万吨,但是加工能力超过500万吨的仍然较少。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炼油厂规模已经远超过世界平均规模。我国的平均规模已经从2004年的415万吨/年提高到612万吨/年,但是仍然低于世界平均规模。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正在努力改变炼油厂装置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的状况,发展规模化经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批大型炼油基地正在珠江三角洲、杭州湾以及环渤海地区崛起。中石化集团已经建成镇海、茂名、上海、高桥、金陵、齐鲁等6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最大单套原油蒸馏能力提高到1000万吨/年。实施炼化一体化技术综合生产乙烯、丙烯和碳四产品,可以提高中小炼油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2005年12月召开的炼化一体化研讨会上专家和代表们达成的一致共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成为石化工业增长的着力点。

在非石油资源利用方面,我国煤变油自主技术取得突破。国内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变油工厂——山西潞安煤基合成示范厂日前奠基。这种煤基合成油可直接加入到现有汽车中,每百公里油耗仅为4.5~5升,比一般汽车用油节省34%~40%,尾气排放符合欧Ⅳ标准。这意味着我国完全可以利用自有核心技术实现煤变油。作为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联合启动的煤变油重大科技项目,2005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技术鉴定。评审专家认为,这项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满足工业化条件。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达到1.3亿吨。预计2015~2020年将是我国对液体燃料需求的高峰期,国内对非石油路线油品将有不断增长的迫切需求。石油和煤炭不能以单纯的生产资料来看待,它们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正在以内蒙古、山西、陕西和云南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其中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2.高起点、高科技、园区化成为石化工业投资热点

在加入WTO及行业景气周期的推动下,我国石化工业近几年来的贸易和投资相当活跃,跨国公司争相来华投资发展,国内石化企业滚动扩张加快。在新一轮的扩张中,高起点、高科技、园区化成为石化行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石油和化工行业利用外资项目达到7418个,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BP、杜邦、陶氏、巴斯夫等几乎所有进入世界500强的石化公司,都已在我国投资布局。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额278.8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37.8亿美元。石化工业通过吸收外资引入了世界一流技术,使我国的石化工业获得了高起点、高技术的后发优势。

石化工业的基地化和园区化的发展使石化工业获得了集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园区化可以使石化工业在节能降耗、控制污染和废物排放、保护环境、实现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实际成效。

四、“十一五”期间石化工业发展展望

1.石化工业进入战略发展机遇期

(1)未来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十一五”规划期对于中国石化工业应该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中国在这个历史阶段必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市场将进一步走向全面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会进一步深化,石化工业面临着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高油价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严重影响石化工业的发展,资源制约更加严重,环境约束更加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从目前的3000万辆增长到6000万辆;汽油和柴油的消费量将为2000年的1.7倍;三大合成材料的需求量也将达到2000年的1.7倍;乙烯的产能由目前的600万吨增长到1400万吨。资源的制约将从原油扩展到石化用原料。到2010年,原油的生产和消费缺口将达到1.4亿吨。由于乙烯工业迅速发展,芳烃类需求及产能增加,车用清洁燃料和质量升级步伐加快和需求量增加,炼油工业提供成品油质量和化工用油生产之间矛盾加剧,化工用油,特别是石脑油短缺的矛盾开始逐步显现。

(2)市场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以勘探、开采和炼油为主营业务的中海油,业务链条开始向下游延伸,中国化工集团开始加快了业务转变,进入炼油石化领域的国有企业数目在增加,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四大石油化工公司的诞生。由于中国石化的潜在市场巨大,“十一五”及以后时期,以欧美大型跨国石油化工公司、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等石化公司、众多大型石油公司为主的石油公司,将在我国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为主建成一批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的石油化工产业群。外资的主要投资和经营领域包括大型乙烯联合装置、炼油装置、成品油批发和销售、高档润滑油、PTA、新型材料、精细石油化工等。更多的民营企业将在润滑油、沥青、油品加工与销售、聚酯、合成纤维、精细化工等石油化工的部分领域获得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石化工业的发展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国内油气产量不能满足需要,发展石化工业面临比较严重的资源制约。近年来,国内原油产量一直在1.7亿吨左右徘徊,而原油需求量连年猛增,我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2005年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0%,到2010年很可能达到50%,这将严重制约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随着乙烯工业的发展,石化用油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如果按照大力发展乙烯工业的要求,使国内乙烯当量满足率达到60%,那么到2010年我国乙烯装置生产能力为1500万吨。根据专家估计,届时乙烯原料的缺口有500万吨,这些主要依赖国外资源的进口,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将很大。

2.中国石化企业全球化发展阻力重重

石油化工的直接原料是石油。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作为石化原料和能源的石油,其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国石油的自给率只有60%。为了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中国石油企业力争走出国门,实施全球战略。但是,自中国海洋石油以要约185亿美元收购美国的优尼克公司受阻之后,我们不得不看到,中国石油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实际上面临着众多的约束和困难。

(1)中国企业要想进入BP、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们的“势力范围”十分困难。同时,由于中国处在亚太新的能源消费增长中心,与周边石油消费大国(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的竞争和冲突将不可避免。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有利拓展空间可能会被不断挤压。

(2)由于中国在海湾的石油投资和石油进口主要集中于中东、北非、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地区和国家,中国石油企业进入这些地区,不仅要处理非常微妙的大国利益关系,而且会承担较大的政治风险。

(3)过去石油资源一直是大国之间争霸的主要对象,目前大国势力仍然在博弈全球优质油气资源。特别是美国,其能源战略目标就是利用其军事、经济的优势建立一个多重结构的全球石油霸权体系。美国的霸权主义对中国的石油企业并购威胁很大。

(4)美国等国家不断散布“中国石油威胁论”,说什么中国石油过度进口造成了世界油价上涨,中国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已经构成对美国、日本等能源安全的威胁和挑战,从而威胁地区稳定与安全等。美国政府出面阻止中海油收购就是一个案例。这就证明了“石油威胁论”制约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5)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不过十多年,缺乏一支既懂经营业务又熟悉国际法律的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队伍。而且,各公司对大国争夺石油的格局及其影响、产油国政治局势的走势、各国法律的特征和运用、地方文化与风俗关系等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处理技巧。因此,对国际关系不熟悉,竞争力不强。这也约束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

3.发展目标和措施

未来5年是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要由石化大国发展成为石化强国,就需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清洁生产。为此,我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若干高起点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石化产品品种和质量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重点建设一批一体化炼化基地。优化炼厂原油资源和加工流程,发挥炼厂轻烃和丙烯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经济的方式尽可能多地生产化工原料。整合乙烯裂解汽油、芳烃和碳四抽余油资源与炼厂资源的互供,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规模效益。在一体化基地建设方面,主要建设以南京、上海、宁波地区炼化企业为主的环杭州湾炼化工业区;以广东、海南为主的泛珠江三角洲炼化工业区;以辽宁、京津和山东为主的环渤海湾炼化工业区;以新疆、甘肃炼化企业为主的西北炼化工业区。改善区域石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

(2)调整装置和产品结构,提高三大合成材料的产品质量。乙烯方面,加快现有乙烯及其下游装置的改造和合资项目的建设进程。根据不同类别产品的实际情况,调整产品结构,突出特色。合成树脂方面,在巩固通用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提高电缆料、茂金属聚乙烯等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合成纤维方面,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涤纶产品,同时进一步开发腈纶在毛纺、锦纶等工业应用领域的发展潜力。发挥国内骨干企业的自有技术优势,加快合成纤维原料自有成套技术的开发,提高合成纤维产品在差别化、功能化和产业化应用等新领域的占有率。合成橡胶方面,要进一步开发品种牌号,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进一步加强在三大合成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建立加工应用研究中心,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发挥整体优势,组织批量生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资源优化配置,整合优化区域资源。加大化工用油的优化配置力度,内陆地区企业需要立足自产资源,积极利用油田轻化资源作为补充;沿海地区需要在立足炼化一体化优化资源的同时,加强区域资源优化,并积极利用国外原料资源,提高国外原料资源的采购能力,不断开拓进口超轻原油、凝析油和石脑油等供应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结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的发展机遇,形成若干个技术水平先进、有规模经济效益的石油炼化工业区,进行区域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做到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内石化原料和中间物料的互换,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品链。

(4)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原料瓶颈问题。随着普京第四次成功访华和中俄互办“国家年”,在两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中,泰纳支线的建设将于2008年形成。再加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输油管道,以及有可能经由巴基斯坦架设的沙特与中国的管道,未来中国的国外油气资源供应还是有一定保障的。今后需要利用权益油优化国内的资源和产业链。在权益油运回国内的距离近且加工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可以运回国内加工。如果运距远,国内加工不经济,可在油气资源产地建设相应布局合理、规模化的加工设施,就地加工后运回国内。对于乙烯原料的紧缺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三:一是进口石脑油,在全球特别是中东地区获取石脑油;二是进口凝析油,重点考虑亚太和中东地区的凝析油;三是发展利用重质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工艺技术。开发重质原料生产低碳烯烃工艺技术不仅能够缓解今后生产丙烯衍生物过度依赖乙烯装置的局面,还可用聚丙烯替代部分聚乙烯,实现聚烯烃的结构调整。

(5)加快技术开发,提升产业竞争力。要使石化工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拥有建设大型乙烯及下游主要装置的成套技术。为此,需要加大自主开发的投资力度,尽快开发和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己内酰胺、丙烯腈等技术。石化工业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以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石化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企业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形成统一规范的信息技术平台。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石化工业要通过技术研发,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绿色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约束越来越重的前提下,石化工业必须通过技术进步,从根本上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专栏18—1

中石化:100亿元的大“红包”

2004年度,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公司之一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现纯利润360.19亿元,较2003年同期224.24亿元增长60.6%。2005年前三季度,中石化主营业务收入为5769.9亿元,同比增长38.14%,净利润264.76亿元,同比增长10.12%。但是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的影响,炼油经营亏损达79.26亿元。当我们正在为中石化年终的“成绩单”而担心时,中央宣布将给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一次性补偿人民币100亿元,以补偿成品油价格倒挂引发的炼油业务巨额亏损,其中中国石油韩国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获得一次性补偿人民币94.15亿元。此项资金计入公司2005年利润总额(税前利润),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毫无疑问,100亿元的大红包肯定会使中石化2005年财务报告更加“漂亮”。

2005年,中石化与外资的合作可谓硕果累累。2005年3月,该公司与英国BP公司投资27亿美元合建的上海赛科项目建成投产,以乙烯年生产能力达99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一座裂解装置;2005年9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南京合作的扬巴一体化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作,该工程将生产170万吨/年的石化产品及其衍生物;2005年11月30日,BP与中国石化在重庆举行仪式,隆重庆祝双方合资成立的醋酸企业——扬子乙酰化工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同时,双方还宣布扬子乙酰由年产20万吨提高到年产35万吨醋酸扩建工程顺利竣工投产。另外,2005年7月8日中石化在福建与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共同投资35亿美元建设的“炼油—石化一体化工程”进入建设阶段。

资料来源:宋玉春:《2005全球化工公司大点评》,载《中国化工信息》,2006(2A)。

专栏18—2

中外石化巨头效益差距仍大

根据美国《石油情报周刊》2005年12月12日统计数据,中国石油石化公司与国际大公司的经营业绩差距仍然很大。2004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的总资产分别为736.05亿美元和572.73亿美元,各相当于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37.7%和29.3%,加起来为后者的67%。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2004年的总收入虽然分别达到了677.18亿美元和748.88亿美元,但是,净收入却分别只有124.21亿美元和43.47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埃克森美孚公司净收入的49%和17%。

最为严重的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员工人数在全球50家石油化工公司中分别名列第1位和第2位。中国石油的员工人数(424175人)是埃克森美孚、壳牌公司和BP公司三大石油巨头员工总数(300800人)的1.4倍。但其经济效益则远远落后于世界大公司,2004年中国石油的人均净利润额为2.9万美元,仅为埃克森美孚公司(29.5万美元/人)的9.8%,而中国石化的人均净利润(1.1万美元/人·年)仅为埃克森美孚公司的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