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健康手册
32343900000150

第150章 羊肉

羊是纯草食性动物。羊肉是我国大众化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佳品。各类羊肉中,尤以羯羊(阉割过的羊)肉质最好,其味鲜嫩,风味较浓。羔羊肉更为细嫩鲜美,但风味平淡。种公羊有特殊的腥膻味,肉质较老,品质较差。

绵羊臀部肌肉丰满,肉质坚实,颜色暗红,肌纤维细而软,肌间脂肪较少,膻味较小。山羊肉质不如绵羊坚实,肉呈较淡的暗红色,皮质厚,皮下脂肪稀少,腹部脂肪较多,肉有明显的膻味(膻味的主要成分是低分子量的挥发性脂肪酸),肉质逊于绵羊。

中医养生

羊肉性热,味甘,有强身、补血、暖身、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的功效,能改善中老年人身体虚弱、阳气不足、畏寒无力的症状。羊肉能补血虚,可治疗妇女气血两亏、形体消瘦。羊肉有助于润肤养颜、乌须黑发。

营养档案

羊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且含量较猪肉和牛肉高,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较好。羊肉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烟酸、生物素等,尤其是维生素D的含量较高。羊肉所含钙、磷、铁、钾等矿物质也较猪肉、牛肉高。羊肉的胆固醇含量是肉类中最低的。

羊肉的热量比牛肉高,冬天食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抵御寒气。

羊肉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保护胃壁、帮助消化的功能。

健康吃法

羊肉有独特的腥味,主要是因为羊肉的脂肪中有石炭酸的成分,若去掉羊肉脂肪就不会有强烈的腥味。

在烹调中用途较多,适于烧、烤、涮、扒、炖、爆、炒等多种烹调方法,运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可以制成风格各异的佳肴。

羊肉性热,食用时最好搭配一些凉性和平性的蔬菜,如冬瓜、丝瓜、白菜、油菜心等。

饮食禁忌

羊肉属大热之品,凡有发热、牙疼、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都不宜食用。

流感、急性肠炎等感染性疾病患者忌食。

患有高血压病或平时肝火偏旺、虚火上升之人忌食,否则会引起头晕症状。

吃羊肉时不宜同时吃醋。羊肉不可与南瓜、西瓜、首乌、半夏、荞麦面等配餐同食,以防发生黄疸和脚气病。

羊肉与茶同食会导致便秘,因为羊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而茶水中含有鞣酸,两者同食时,蛋白质与鞣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鞣酸蛋白质,对肠道有收敛作用,易导致便秘。

美味佳肴

(1)羊肉炖胡萝卜

材料:羊肉500克,胡萝卜300克。

调料:食盐、葱、姜适量。

做法:①将羊肉洗净切块,胡萝卜切块;②将羊肉入锅,加入适量的水,煮开后撇去浮沫;③加入调料后换文火煮至七成熟时,加入胡萝卜和食盐、葱、姜,煮熟即可。

特色:滋养肝肾、补血健身,是冬季家常滋补菜肴。

(2)菟蓉羊肉汤

材料:羊肉(瘦)750克,白萝卜500克,核桃50克,菟丝子15克,肉苁蓉15克,陈皮10克。

调料:大葱5克,姜5克,花椒2克,料酒5克,胡椒粉2克,盐2克,味精2克。

做法:①羊肉用开水烫一下,用清水漂洗后切成大块;白萝卜切成大块;菟丝子和肉苁蓉煎煮取汁200毫升。②锅内放清水,羊肉烧开后,去除浮沫,加入药汁、核桃仁、姜、葱、花椒粒、陈皮和胡椒粉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七成熟时,拣去葱姜、花椒和陈皮,加入白萝卜,炖到萝卜酥软入味,加味精和盐调味即可。

特色:汤汁鲜香,羊肉酥软。有补虚气血,温中暖肾的功效;适用脾胃虚寒,肾阳不足以及肾精亏损而出现的耳鸣,宫寒不孕等。

(3)干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

调料: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①羊肉切块,与干姜共炖至肉烂;②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特色:有温里,散寒,补虚的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泄下量多;月经后期小腹发凉等症。

一招鲜

烹调羊肉时,可加入几颗山楂,或放入绿豆、萝卜同煮,既可去除异味,又可使羊肉熟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