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健康手册
32343900000115

第115章 黄花菜

又称金针菜、萱萼、萱草、萱草花、忘忧草、川草花。东北、华北、长江流域以南均有分布。《诗经·卫风》中写道:“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即“萱”。萱草合欢,食之忘忧,又称“忘忧草”。相传秦末陈胜起义,曾食黄家少女所煮萱草充饥。后陈胜称王,念黄家活命之情,就以黄花菜名之。

黄花菜的花呈黄色,外观形似金针,有香味,夏秋季开放。其嫩苗及花蕾可作蔬菜,其花及根可作药用。

中医养生

黄花菜性平,味甘,入肝、脾、肾经。有清热凉血、止血、利尿消肿、安神、明目的功效,对心悸、情志不舒、失眠、水肿黄疸、痔疮出血、衄血、吐血、缺乳、耳鸣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营养档案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2、烟酸,还含有天门冬素、秋水仙碱等成分。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被称为“健脑菜”。

此外,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

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健康吃法

黄花菜以其花的干制品供食。干黄花菜经泡发后,一般做汤菜,也可炒食,但多作为配菜。

食用时如要凉拌,一定要将黄花菜焯熟,炒食与其他菜一起炒口味更好。

饮食禁忌

不要食用新鲜黄花菜,因为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食用可能会引起中毒。黄花菜在晒干过程中秋水仙碱能被破坏,因此干制黄花菜可放心食用。

有皮肤瘙痒症者禁止食用。

黄花菜含较高的热能,不宜食用过多。

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美味佳肴

(1)黄花菜瘦肉粥

材料:黄花、瘦肉各50克,大米100克。

调料:盐、葱、姜适量。

做法:①黄花菜洗净,瘦肉切片备用。②姜、大米、黄花一同放入滚水中,同煮成粥,之后放入葱、肉,肉将熟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特色:有养气益血、补虚通乳的功效。适用产后气血不足所致的乳汁缺乏或停乳者食用。

(2)黄花菜溜炒猪腰

材料:猪腰子500克,黄花菜(干)50克。

调料:茴香籽5克,盐5克,大葱10克,姜5克,大蒜(白皮)5克,味精2克,白砂糖2克,植物油25克,淀粉(玉米)10克。

做法:①将猪腰一剖两片,除筋膜臊腺,洗净,切成腰花块备用;②黄花菜摘洗干净,切成段;③将锅烧热倒入油,烧至九成热时,放入葱、姜、蒜,炒出香味;④再入腰花、小茴香、盐炒片刻,至猪腰变色熟透;⑤加入黄花菜、白糖煸炒几下,加湿淀粉勾芡;⑥搅匀至汤液透明,加味精调好味即可。

特色:有温补肾阳、平肝补血的功效,适于肾阳虚症型骨质增生症患者食用。

(3)肉丝黄花菜

材料:猪肉(瘦)75克、黄花菜350克。

调料:大葱5克、姜5克、料酒10克、醋3克、花椒5克、盐3克、味精2克、大豆油30克、淀粉(豌豆)10克。

做法:①将猪肉洗净切丝,用淀粉上浆;②花椒用水浸泡,再拣出花椒,花椒水留用;③将鲜黄花菜入沸水锅中烫透,捞出投凉;④锅内加豆油烧热,下葱、姜末及肉丝炒散;⑤烹入料酒、花椒水,放入黄花菜;⑥烹米醋,加精盐、味精炒匀,出锅装即可。

特色:有养气益血、补虚通乳的功效。适用产后气血不足所致的乳汁缺乏或停乳者食用。

(4)掸炝黄花菜

材料:黄花菜400克,冬笋10克,木耳(水发)10克。

调料:小葱5克,姜5克,花椒5克,辣椒油5克,酱油15克,香油20克,白砂糖10克,盐2克,香醋15克,味精2克,料酒15克。

做法:①黄花菜掐把,抽心,用开水氽一次捞出晾凉,用盐杀一下,少挤出些水分,放在碗里备用;②冬笋削皮,洗净,切丝;③水发木耳去蒂,洗净,切丝;④葱、姜、辣椒均切丝;⑤锅内下入香油,烧热,投入花椒炸出香味,捞出不用,再把其他配料,调料放入锅内炒熟;⑥炒熟的调料倒在黄花菜碗里拌匀,冷凉后即可食用。

特色: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功效,能预防中老年疾病和延缓机体衰老。

(5)芹菜黄花汤

材料:芹菜梗20克,黄花菜20克,瘦猪肉50克,鸡蛋2个。

调料: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①将芹菜、黄花菜洗净切段;瘦猪肉切丝,鸡蛋打砍去壳打散待用。②在锅中加水1000克,滚沸后投入瘦肉丝、芹菜、黄花菜稍沸,然后倒入已打散的鸡蛋浆,再煮沸一会儿,加入盐、酱油、味精即可。

特色:有养血、凉血、止血的功效。

一招鲜

干黄花菜宜用冷水泡发,炒制后会爽脆可口。如果用热水泡发,拌炒时容易软烂不成型。